![]() ![]() ![]() |
|
|
|
2014/10/14 15:27:16瀏覽186|回應0|推薦0 | |
2001-11 Cheers雜誌14期 作者:莫乃健 職業:科技公司特別助理。 有規劃、有紀律 現在我結了婚,我們設定每個月儲蓄與理財的金額為兩人薪水的一半。沒結婚之前,我則是每月買1萬元的定期定額基金。 理財這個事情應該分很多方面來講。今天我是領固定薪水的,如果我的薪水跟別人比起來有差距,就要一方面好好看顧收入,一方面要累積工作上的知識、能力與空間,讓未來收入有增加的空間。 我們的投資有三塊,佔50%的長期投資全來自妻子每月的儲蓄與我的部份儲蓄,這部份著重市場長期升值潛力,5年內都不會調整。佔三成的中期資產,主要是來自我每個月的部份儲蓄,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以保值為標準。就像這次911事件,我便把這部份贖回,移轉到債券型基金。 至於幾十萬的短期投資,來自以前的儲蓄,因為是閒錢,而我們還年輕,可以比較積極,因此我在理財網站上做一些高風險、高報酬的店頭股票投資。 選股時,首先我會選未來有前景的產業,如通信電子業中股本小的好公司。其次是注意這家公司的安全性,就到證券期貨基金會的網站,看每家公司的財務報表,找出負債比率低、流動資產高、以及每股盈餘高的公司。 最後再從這些公司過去的股價紀錄中,找出價格波動性大的公司作為投資目標,這樣才有獲利機會。 我認為投資的本質就是獲利,讓你的錢一天比一天大。現在買股票要獲利不外乎看期間,一天漲停板不過是7%,要有耐心等個幾天才會有獲利。 很多人買了後每天就不斷地去看有沒有漲,弄得無心工作。我認為做短期操作想賺錢,也要有心理準備會虧錢。我設定的可容忍損失是總跌價7%,每天只看一次股價,超過就出場再等下一次機會。 我想,這種短期操作的過程,考驗的是資訊蒐集與判斷能力,有時間就看報紙與雜誌,瞭解市場趨勢。還要能夠自律,賠了就認賠而趕緊換成現金,獲利超過自己設定的目標,就賣出而落袋為安,絕不貪心。 這當然不容易做到,否則不會有那麼多人被套牢。或許是因為我看了很多理財的書,不但瞭解投資的原理,更瞭解自律與理性的重要性,也相信市場不好時,小輸為贏,才能夠在多次股市危機中安然脫身。 養成檢討消費支出的習慣 開源只是理財的一部份。很多人很會賺錢,不懂得儲蓄,甚至覺得太會賺錢,所以存錢不重要,一有錢就買車、買房子,錢不夠就貸款。我周遭朋友有許多年收入超過一、兩百萬,依然沒存到什麼錢。 我記得怡富的一位總經理講過:每個人都有很多的「想要」,但是花錢應該是花在「需要」,要謹慎的思考後量力而為。 我很早就養成記帳的習慣,當然不是錙銖必計,而是瞭解每個月花在食、衣、住、行、育、樂的比例各是多少,如果有不合理想的部份就警惕自己,才能控制支出。更重要的是,藉此可以瞭解在充實自我,如買書與聽講習的部份投資了多少。不論是在目前工作上(提供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服務),或是人生理財規劃上,甚至未來我想創業,這些投資有助於提升職場競爭力與擴大收入來源。 金錢是很嚴肅的,如果你用嚴謹的態度對待它,它也會謹慎地對待你!這種態度才能讓財富累積。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