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月夜風華─五條港今昔物語
2006/03/02 23:09:30瀏覽2316|回應2|推薦9


   
    在府城,倘若嘗到了不好吃的東西,那叫運氣不好。

    那晚對自己的肚皮也算仁至義盡了,擔仔麵、肉圓、魚丸、米粉....源
  源不絕送入胃裡,無一樣不可口。街坊四處都飄來迷人的香味,才不過走
  了兩三條街,酒未足、飯已飽。於是帶著齒頰留香、伴著夜色柔媚,來到
  了五條港。

    五條港雖云為「港」,當然早已嗅不著半點海風的氣息,瞧不見任何船
  舶的蹤影。不過,我腳下踩著的石板路,在幾百年前,可還是波濤洶湧的
  台江內海。清季以降,泥沙不斷淤積,海岸線永無止盡的朝西奔去,這兒
  成了沙洲。後來,三大郊商開闢了形如五指的五條運河,五條港因此得名
  。乾嘉之際,曾是商賈往來、帆影處處,車水馬龍之繁華所在。而當時最
  熱鬧之處,正是此刻在我眼前安穩沉睡著的水仙宮。

    廟前廣場,徒留皎潔月色,昔日風華隨著海港的陸化、消逝,亦早已不
  復存在。府城中西區的這一塊,留下的是追憶、是傳奇、是無處不在沉穩
  而內斂的故舊氣息。不過,古老的容顏卻在穿出那個叉路口後,像猛然間
  打翻了成排五顏六色的顏料罐,被油彩灑得滿頭滿身。

    這是個挺有魔幻色彩的十字路口。它就在海安路、神農街相遇之處。

    ....其實,本來我要找的是海安路。據說,這條路十載以來積弊連連,
  讓不少府城人頗是感慨,但我可不清楚這段來龍去脈,只覺這名字挺美,
  容易聯想起「傷心咖啡店」,於是一心想來到海安路。  
       
    不過,話才一出口,就被身旁的女孩訓斥了一番,她說,「巷子裡頭才
  精采呢!」的確,從海安路轉進神農街,登時被街道兩側散發的溫潤光澤
  給迷住了,腳步也馬上緩了下來。

    這兒是現存最能展現五條港魅力的街道之一,道旁的進落式街屋雖經再
  造,古風猶存,四米寬的巷道恰如其分地引領懷古的遊人細細領略木建築
  的美麗質地。每戶人家前都擺了些盆栽,在街燈映照下擺首弄姿,展現有
  別白日裡的風情,木窗下擱放著一輛生鏽的腳踏車,旁邊的木門留了些許
  縫隙,也透出一抹黃暈,忽然一隻黑貓從門縫鑽進,輕巧的動作像寫了一
  首詩。

    這附近還有老藥舖、老茶行、柑仔店....路旁一片傾頹的圍牆,竟是一
  排甕牆。有個退休老師見著我們夜裡在老街上遊蕩,大方地請我們入內稍
  歇,一踏進屋子,牆上是字畫、是屏風、是木雕、是滿屋子的古董,老師
  拿起了桌上的曼陀鈴撥弄,聲聲絃響在屋內流洩....

    那是個處處有故事的所在。

    轉個彎,回到海安路上,像是踏入了另一個世界。

    海安路的趣味和神農街南轅北轍,這裡是當代藝術家的實驗場,是誤打
  誤撞砸出來的美麗。路兩旁由於那個我不清楚來龍去脈的挖路政策,盡是
  露出光禿禿水泥壁的破敗房屋,但現在那些斑駁的壁面、突兀鑽出牆壁的
  鋼筋,全成了創作的一部份。玩藝術的人們在每間屋前塗抹油彩、拼貼彩
  磚,這兒成了白日裡有著時尚氣息、入夜後魅惑人心的奇詭街道,藍光、
  綠光、紅光當頭照頂,和在神農街裡被溫暖的光暈包圍,是截然不同的感
  受。

    傳統與當代在這個路口上撞滿懷,但傳統也好、當代也罷,終歸是一個
  挺可愛的地方。初識的大提琴女孩在神農街的「天字一號房」前駐足甚久
  ,期盼著窗子忽然被拉開來。裡頭似乎是個會做轎的老伯,但那一晚我無
  緣得見。但求下一回再訪府城,古巷的光暈柔美依然。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fery501&aid=193267

 回應文章

jeffery501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TO 念茲在茲:
2006/03/04 15:38

我不會寫詩啦....並沒有那種才情。


張念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了不起
2006/03/03 01:08

我覺得你還滿適合寫詩的ㄝ

這種很文情的東西 

我高中以後就寫不出來了

我只會寫白話到不行的白話文

果然只能寫硬梆梆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