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我希望75歲就死
2015/02/25 06:09:49瀏覽5588|回應16|推薦81

我是個57歲的健壯男子,無任何疾病,才成功攀登非洲最高峰乞力馬紮羅山──但我只想活到75歲。

家人親友都無法接受,認為我不是瘋狂就是胡言戲語,他們列舉許多超過75還活得健康充實的人,他們相信等我真正接近75,就會貪生怕死地將它延至8085,甚至90

但我很清楚、也很堅定為什麼自己只想活到75

屆時我已活過一個完整人生,愛且被愛過,女兒也將已成長離家活躍人生最豐富階段,而我生命的春耕秋收業已結束,這時候死去絕非悲劇。我將親身主持自己的告別式,沒有哭泣悲傷,只溫暖甜蜜地與大家回顧這豐滿一生的諸多悲歡回憶。

這是我想留給子孫的回憶,我不希望將來他們想起我時,看見一個身心殘破屎尿失禁的可憐老頭。

死得太早是悲劇,但活得太久也可能是更大悲劇。

我的理念雖不尋常絕非瘋狂,對我來說,現代社會的盲目追求長生才更瘋狂。

 

1

 

1900年美國人平均預期壽命只有471930增至59.7196069.7199075.4,現在已長達79

前半個世紀壽命的延長是因疫苗、抗生素及醫療改善避免了許多嬰孩及年紀尚輕者意外早逝;但自1960年起,壽命的延長卻大部份來自60歲以上老人。

然而據統計,這些老人失去行動自主的比率正急遽增長,199880歲以上男性只有28%行動不便,到2006已跳升至42%,女性情況更嚴重,超過半數行動不便。

這意謂著過去50年預期壽命的增長,大部份來自老病至死階段的延長。

換言之,現代醫學並沒減緩人類的衰老,它不過延緩我們老年的病死過程。

以中風為例,20002010年間中風的死亡率降低了20%,但有680萬美國人卻因此半身不遂或無法言語。老人心智的衰殘更嚴重,現今有5百萬65歲以上美國人患有老人癡呆症,到了85歲更增長至1/3。根據研究,這數據還將急速上昇。

即使到了75歲你幸運地仍身心健全,你的創造力也已蕩然無存。我有一個衛生經濟學家朋友,90歲了依然發表重要論文,但他是極少數的異人,絕大部份人到75歲,一生志業已蓋棺論定。

根據加州大學席蒙騰教授對年齡相對創造力的研究發現,創造力隨著個人事業的發展攀升,在二十年左右顛峰(約4045歲間),然後開始緩慢的減退。諾貝爾獎物理學家做出重大發現──而非得獎──的平均年齡是48;古典樂作曲家平均26歲創作第一個重要作品,40歲到達顛峰,52歲最後一個重要作品。

 

2

 

也許你說生命除了工作、創造力還有許多,譬如安享晚年及子女親情。

然而到了晚年因精力衰退及其他身心上的限制,我們不知不覺地不斷縮小個人活動空間。生活重心從追求人生志業變成觀鳥園藝陶瓷、散步騎腳踏車等休閒活動,又很快地因行動不便及關節疼動,再度縮減為閱讀看電視等靜態休閒,直到有一天連這些也成為奢侈。

晚年我們往往成為子女在忙於發展事業及扶養小孩外的另一重擔,即使你幸運還能獨立生活,你仍然在他們世界投下陰影。因為儘管正處人生顛峰的壯年,他們仍非一家之主,你這個糟老頭兒仍舊是個在心理上籠罩甚至壓抑他們的長輩。不管關係好壞,父母在子女心目中多少是個對他們人生設定期望及評斷成就的角色,一個永遠無法逃脫的審視。

但更重要的是你想要留給子孫們什麼樣的回憶,一個心智健全、和藹慈愛的長者,還是一個萎縮輪椅老是 “垂涎三尺”的糟老頭,時不時莫名其妙地突然大聲問:他在說什麼啊?

我的結論是,75歲不失一個合理的預估分界線,自此活著的代價──包括你自己及子女社會代為付出──將開始超過活著的價值。

所以我情願見好就收,只活到75

 

3

 

但我說“只希望活到75”究竟代表什麼,難不成一過75歲生日就趕緊自殺不成?

當然不是,但它將徹底改變75歲後我對醫療的態度。

我雖不會主動結束生命,但也不會企圖延長,我將只接受以減輕疼痛不便為主的安寧療護。

如果我現在(57歲)診出癌症,我大概會接受治療,但65歲將是我最後一次做結腸鏡檢查。

不管年紀,無前列腺癌測驗。一個泌尿科醫師曾不顧我的反對逕自替我做PSA測驗,我在他告訴我結果前掛掉電話。(註:前列腺癌是個緩性癌,致死機率極小)

到了75歲我將拒絕所有癌症治療及心臟手術,當然也拒絕人工呼吸、透析及其他人工維持生命的醫護。

此外我也將拒絕流感預防針及抗生素。

百年前現代醫學之父威廉‧奥斯勒寫道:肺炎是老年人的好友,它通常快速且不痛苦地帶走患者,讓他們得以逃脫冷酷的緩慢腐朽。

到了75,我將歡迎肺炎或其他“友好”的快速殺手。

許多追求長生者一定會列舉一些“活到75歲仍健康充實”的少數特例來推翻我的理念,斥之瘋狂、甚至歧視老人。

我要強調的是,雖然我自己只希望活到75,但這不代表我就認為別人想活得更久就是錯誤或不道德,這不過是我個人的人生哲學。

只活到75──將我的精力從企圖活得越久轉移到現存年月,讓我責無旁貸地提早面對一個斬釘截鐵的明確死亡,使我不得不好好思考“人生的意義”這個總因“反正時間還很長”而被忽略的重要問題。

你只剩下18年了──猶如當頭棒喝,讓人不得不時刻牢記要好好規劃善用這有限的寶貴生命。

 

(註)編譯自“Why I Hope to Die at 75by Ezekiel J. Emanuel

Ezekiel J. Emanuel是美國賓州大學教授及著名作者。


延伸閱讀:挑戰自由落體的裸攀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lat440&aid=2109920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2/26 06:06
垂老繼續存活,很多情況是有如文中所示那般悲慘,但也有不少反證,而且由於環境及科技及医學的進步,己不如前那般活不下去地難耐,已愈來愈多的人容易且好受地過渡晚年善終。有求死意志,死也非難事,但思及每人只一條生命,總是要儘可能走下去,好死不若癩活,每看著簡直不值繼續拖下去,然身受者,卻能夷然走入坎坷 ,老年由於感官及器官遲鈍,己不如壯年時感覺敏銳,縱虛弱使人不如前般耐得起承受,但相對受的苦楚也由於經受過及經驗累積也可能不若年輕時看來那般驚心動魄,只要活過了待下去,也就渡過了那痛楚及難耐,生命還是如前可品其味及滋養
陸荃~活得像窮人,擁有許多錢(jclat440) 於 2015-02-27 09:50 回覆:
但思及每人只一條生命,總是要儘可能走下去,好死不若癩活,每看著簡直不值繼續拖下去,然身受者,卻能夷然走入坎坷──這就是每個人主觀的價值判斷,活著的代價與其價值的衡量,也是作者企圖激發讀者的思考。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2/25 19:40

您這篇大作,對於一個已活到八十三歲的笑笑而言真會啞言而笑,

因為您說只想活到七十五歲的理由很不健康!引用了一切負面的訊息,

個人認為凡事都應順其自然,在有生之年盡量享受生活,注重健康運動,

當大限來臨時,便含笑而去!

 

 

 

陸荃~活得像窮人,擁有許多錢(jclat440) 於 2015-02-26 10:33 回覆:

笑笑個人的經驗及觀感當然自有其價值,但作者觀點在整體性,而非個體。笑笑是個超越一般性的幸運個體。愛你喲!

此文希望激發讀者思考一味追求長生的可能負面代價,所以當然以列舉這些負面情況來闡釋其觀點。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2/25 15:27
作者有些過於斬釘截鐵,設定的年紀對現今人們很大半都還活得好好的,尚能享用及經受生命,過此限往後倒是有可能覺著活夠了,沒新奇感了,每天重覆吃喝拉撤睡煩了,倦了,
陸荃~活得像窮人,擁有許多錢(jclat440) 於 2015-02-26 10:29 回覆:
作者故意寫得provocative,但其重點不在75歲或85歲,而在激發思考“一味追求長生”並非益事,尤其從社會的整體觀點來看。

Jenn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2/25 13:28

我只求比父母晚走.

.......

我們家老媽加護病房出來後.撐了 一年才走.

這一年....不知道能不能說?

可能是藥物使用太多.腦筋不太清楚了.

這一年老媽很直接的罵了所有人.所有她認為對不起她的親戚.

包括沒有生育的二媳婦.不肯把第二個兒子過繼給老二的大媳婦.

老是穿得不夠華麗炫富的女兒女婿.說是丟她的臉...使用的言詞極苛刻.

老人家走了.大家怎麼好像都鬆一口氣..

現在變成只要想起老媽.大家的傷痕都痛起來.雖然我們知道她不是故意的.

陸荃~活得像窮人,擁有許多錢(jclat440) 於 2015-02-26 10:27 回覆:

這種因病或藥物導致性格改變的例子實在不少,有些的確很讓人尷尬,前兩天剛聽到一書中有此例:老年父親跟女兒住後,突然性格大變,一直要跟女兒吐露他年輕時的性出軌及性幻想。

妳想,以前一個端正嚴肅的父親,現在突然成天要跟妳講這些多尷尬?愛你喲!


柔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2/25 12:02

老實說,我沒那麼貪心

這兩年我常說隨時可以走,我的人生無憾,至今滿足愉快,沒什麼需要再特別追求的,若要認真想,只剩還沒滿足當阿嬤的欲望~大笑 

寫這些話的同時,想到還是應該比父母晚走比較好,覺得他們會很難承受失去我的痛苦。

陸荃~活得像窮人,擁有許多錢(jclat440) 於 2015-02-26 10:17 回覆:

當然我們要有點“人有旦夕禍福”但心理準備,但我個人雖同意作者觀點,我的目標可是八九十歲。

作者選75是個平均年紀(因平均預期壽命79),我運動養生等等,自覺是above the average!愛你喲!


ellen chou 童山已濯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2/25 09:43

糟糕!我打過肺炎疫苗,失去一位好友!大笑


陸荃~活得像窮人,擁有許多錢(jclat440) 於 2015-02-26 10:03 回覆:
哈哈,Ellen真風趣,妳還年輕健康,還用不著這一好友!愛你喲!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