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23 23:52:28瀏覽1228|回應8|推薦53 | ||||||
離開南昌地界之後,天空逐漸轉晴,在接近瓷都景德鎮時,更是天藍雲白以及那久違的秋陽。用過餐之後白雲慢慢飄去,秋天的晴空…萬里無雲。江南秋天的太陽竟是如此的多嬌。還以為這趟江南行難以見到天日。 記得去年在台灣時從淘寶買了幾件景德鎮的瓷器,那時還覺得景德鎮是遙遠的古中國的鄉鎮,不知道何時才有機會去走走,沒想到一年後居然就來到這個千年的瓷都,參觀明清時候的製作瓷器的過程。 作坊是我國古代陶瓷手工業勞動生產場所,俗稱坯房。發展到明代已分工很細,據史料記載制瓷工藝有“過手七十二”之稱。此作坊,生產日用瓷為主,其中包括碗、盅、杯、碟等品種,胎質細膩,造型規整,素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於世。
手工制瓷作坊,俗稱“坯房”,是製作瓷器坯胎兼瓷器坯胎釉下彩繪的工廠建築。根據瓷器坯胎品類的不同,又可分別稱作“圓器作坊”和“琢器作坊”。作坊建築,由三棟或四棟穿逗式木架建築繞內院組合而成。猶如北方的三合院或四合院佈局。這樣的佈局,使作坊建築內部可以獲得良好的採光和通風。
作坊建築主要由正間和廒間組成,正間是瓷器坯胎製作場所,依照瓷器坯胎製作程式按流水線型式作生產設施佈局。與正間相對的廒間是原料儲存、加工粉碎的場所。正廒間之間相聯的邊屋,稱“披屋”,是冶煉瓷土並儲泥陳腐的場所,其上設置活動的木架,用於晾曬瓷坯,故俗稱“曬架塘”。
清代鎮窯(簡稱鎮窯)為我國傳統窯爐中獨具風格的瓷窯。
燒成室型呈一頭大一頭小的長橢圓形,進窯門處寬而高,靠近煙囪則逐漸狹窄矮小,故有“鴨蛋形窯”之稱。全長15---20米,容積為300立方米左右,最高處6米上下。燒煉以松柴為燃料(故又稱“柴窯”),火焰長而灰分少,且不含有害物體,適宜燒還原焰,對於白瓷,青花瓷,顏色釉等的釉面呈色效果良好。按照窯位元各部位火焰流動及其溫度分佈情況,可以分別裝燒高、中、低火候的瓷坯。
停車場上製作精美的大型花盆 非常感謝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