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是個國中生時,在地理課本上讀到:「臺灣的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於 1984 年」,不疑有他。直到我大學畢業後,偶然在一張 1930 年代的臺灣地圖上看到三座國家公園時,著實吃了一驚。

這三座國家公園分別位於大屯、次高タロコ、新高阿里山,當時稱為國立公園。大屯國立公園算是當今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前身,除此之外,其範圍還包含淡水河左岸的觀音山。次高タロコ國立公園 (次高山即為雪山、タロコ即為太魯閣) 除了涵蓋當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全部與雪霸國家公園的大部分,其西南角還延伸至霧社。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 (新高山即為玉山) 的範圍也比當今玉山國家公園大得多,將阿里山包含在內。

這三處國立公園於 1935 年被指定為候補地,於 1937 年正式成立。事實上,臺北帝國大學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先生,主張再追加恆春半島為國立公園。他在 1936 年的論文中指出,國立公園的選定應著重地景之獨特性。他認為次高タロコ與新高阿里山的同質性太高,倒是恆春半島擁有當時日本國內唯一的熱帶雨林地景,不應成為遺珠。他的構想,直到 1984 年才由墾丁國家公園落實。不過,至少戰前臺灣已擁有三處國立公園,則是毫無疑問的了。





1941 年,日本郵便的國立公園系列郵票推出臺灣特輯,共計八張。第一組的二錢為大屯山、四錢為新高山 (玉山)、十錢為觀音山凌雲禪寺、二十錢是從新高山頂瞭望南峰的風光。第二組的二錢為清水斷崖、四錢為次高山 (雪山)、十錢為太魯閣峽谷、二十錢為太魯閣大山。

這三處國立公園不只是紙上畫畫而已,在現地都打上界碑了。下面這張圖片擷取自紀錄片《南進臺灣》,可看到「國立公園候補地大タロコ」的界碑。


這張圖片當中的景色令人感到似曾相識。沒錯,拍攝地點就是太魯閣口,「東西橫貫公路」的牌坊之處。


當我還是個小學生時,國語課本中有一課是榮民辛苦開鑿橫貫公路的故事。我一直以為橫貫公路是戰後才開闢的。怎麼戰前的紀錄片中,竟然出現這條公路的身影呢?這是怎麼一回事?

開頭的地圖取自《臺灣總督府第四十二統計書》,出版於 1940 年。從這張地圖當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時臺灣已經存在好幾條橫貫公路了。最北邊的一條由角板山通往宜蘭,正是當今 7 號公路 (北橫) 的路線;第二條由谷關通往宜蘭,正是當今 7 甲公路的路線;第三條由霧社越過合歡山通往太魯閣,是當今 14 甲加上 8 號公路東段的路線;最南邊的一條由六龜越過關山 (山岳) 通往關山 (聚落),不正是當今 20 號公路 (南橫) 的路線嗎?那麼,榮民辛苦開鑿的公路在哪裡?

首先,由梨山到大禹嶺這一段公路,應為戰後開闢無疑。再者,比較上面兩張圖片,我們不難看出戰後的隧道淨空比戰前還高。換言之,在戰前既有的路段上,榮民確實提高了路線標準。我們不應漠視榮民的努力,但也不該把開闢橫貫公路的功績全部攬在他們身上。

回到國家公園的話題。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臺灣總督府擱置對於國立公園的經營。遺憾的是,臺灣的國立公園並沒有隨著戰爭結束而重新開張,就此消失四十多年。直到 1980 年代,臺灣再度把這幾處消失的國家公園喚醒。然而,這四十年正好是臺灣生態被快速破壞的時候。歷史沒有如果,但不禁令人遐想:假如國家公園沒有消失四十年,觀音山就不會變成亂葬岡、梨山也不會被開墾地滿目瘡痍了。


參考文獻:
早坂一郎 (1936) 臺灣の國立公園,臺灣博物學會會報,26期。

延伸閱讀:
臺灣國立公園寫真集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