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上海到舟山 -- 普陀山
2019/08/26 00:37:06瀏覽1383|回應2|推薦42

普陀山的象徵--高33公尺的南海觀音菩薩立像,為世上最大的銅製觀音塑像,
高33米,重70餘噸,由海內外華人特別是台灣的廣大信眾籌資建造,落成後於
1997年10月30日舉行開光儀式。

從朱家尖客運碼頭搭船到普陀山僅需約二十分鐘

來往普陀山和朱家尖的遊客和信眾非常多,幾乎班班都客滿。

到達普陀山客運碼頭後即可看到前往各景區的標示。
雖說各寺院都規劃為景區,但還是有很多高僧在那邊修行。

紫竹林位於普陀山梅檀嶺下,即唐代不肯去觀音院舊址。明萬曆末,僧炤寧
禪師改創為聽潮庵。清康熙38年御書潮音洞額賜掛。雍正、道光、光緒年間
,廣記、仁亮、淨守等禪師續有增修,並改為紫竹林,從此名聞遐邇,成為
普陀山一大勝跡。民國八年大教育家康有為親題院額。1989年起普陀山佛教
協會主持重建,歷時數載,成大悲樓、圓通殿、天王殿、三聖樓、藥師樓等
,供奉著全山最大的玉質觀音和玉質臥佛,梵于輝煌,寶相莊嚴。

從紫竹林沿著海邊有平整的道路可達不肯去觀音院

從紫竹林沿著海邊不遠就到了不肯去觀音院

潮音洞側的不肯去觀音院,代表著普陀山佛教的發祥淵源。據載唐代日本
學問僧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得觀音聖像,欲迎歸本國。船過普陀洋面,
鐵蓮繞舟,認為大士不願東去,乃留像山中。山民張氏目睹海上奇觀,捨
宅供俸,得名不肯去觀音院,普陀山正式成為觀音菩薩的應化聖地。今院
係1980年為紀念慧鍔開山而建。

據傳說,1994年10月,當時的全山方丈釋妙善長老看到觀音菩薩顯聖,身形
高大,站立在海邊,金光閃閃。他感念到菩薩的指示,遂發心在所見的站立處
塑立一座相同模樣的觀音造像,即日後的南海觀音像。

普陀山南海觀音像是由妙善法師一手籌建,籌建時妙善法師受到台灣南海觀音
文教基金會吳會長以及眾多師父和信眾的大力相助。2010年時普陀山佛教協會
會長道慈大師率領108位法師等從舟山護送1500 尊的觀世音佛像到台灣,供奉
在台灣各地的寺院廟宇,護佑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時傳為佳話。

觀音跳

百步沙優美的景區和蜿蜒細緻的沙灘

普濟寺景區為普陀山風景區的中樞,主要由普濟禪寺、
海印池、多寶塔、百步沙、法華洞等組成。

位於普濟寺東南的多寶塔,建於元元統二年(1334年),為普陀山現存最早
建築。塔四面五層,以太湖石砌築而成。

濟寺前的蓮花池,面積約15畝,以盛產五色並蒂蓮花而聞名。湖上永壽橋
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

濟寺,又稱普陀山前寺,前身為唐末的「不肯去觀音院」,宋代更名為
「寶陀觀音寺」,明萬曆年間更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清康熙皇帝
賜額「普濟群靈」後才改名為「普濟禪寺」並沿用至今。位於普陀山南部
,為普陀山供奉觀音菩薩的主剎。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漢族地區佛教
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全寺占地面積約37000平方米。

香火鼎盛的普濟寺

大圓通殿是寺院的主殿,供奉毗盧觀音。

寶殿前的百年的香樟

湖上永壽橋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

午後的普陀山下起雨來 而信眾的熱情不減

亭上寫著海月常輝,亭內是雍正御賜的漢白玉碑,記載普陀山的歷史。

普陀山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豐富的海島風光,古人稱為
「海天佛國」「南海聖境」。

法雨寺精雕細琢的九龍壁

法雨禪寺

普陀山的普濟寺、法雨寺和慧濟寺是香火鼎盛的三座寺院。
特別是普濟寺,而法雨寺是其中最重要的寺院,因為這裡的印光大師
被尊為十三代淨土宗的宗師。印光大師在世時,弘一大師曾來此院欲
拜印光為師,卻為印光大師謙虛地拒絕,於是兩位心儀的大師在此有
了一起短暫的修行。此外
因為明成祖將都城北遷到北京。法雨寺的建
寺材料很多來自明朝南京宮殿的備用
材料。

法雨寺山門的天華法雨是一代宗師弘一大師所寫

依依不捨的從普陀山搭船離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windward&aid=128671743

 回應文章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卍 卍 卍
2020/05/08 09:26

            感恩格主圖文並茂分享

讚啦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流紀遊
2019/09/25 22:03
深入舟山履戡,很難得,影像文字俱佳!大概UDN首次有人發表介紹舟山。崇拜
展迎風(janwindward) 於 2019-09-26 23:29 回覆:

Sir Norton 安好 

非常謝謝讚美,我也很高興能分享這趟難得和有趣的旅程,也讓大家知道
舟山的佛教界和台灣的信徒原來是有這樣的淵源。

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