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25 16:17:29瀏覽203|回應0|推薦1 | |
昨夜和朋友聊到電影,尤其這陣子熱門的國片! 友人自誇:「當年看完〝海角七號〞,就推薦他人去看,認為此片一定大賣! 去年看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亦推薦他人, 以其敏銳商業嗅覺斷言,必定大賣!」 之後又云:「我所看好的〝賽德克‧巴萊〞,在開拍前,他就認定票房不佳, 題材沒有賣點!我是因為喜歡此片,所以無法客觀評斷!」 我一聽,極不服氣,坦承言之,我確實對賽片存有偏愛與期待, 我也認為〝海角七號〞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確有商業價值, 且事後確實也以極佳票房得到證明,但我自認商業嗅覺尚算敏銳, 且評斷還不致於被情緒、偏好誤導, 雖然〝賽德克‧巴萊〞票房表現確實不如預期亮麗,我認為絕非題材問題, 應是整體台灣電影環境不佳,無良好制度,資源欠缺所致! 從以前,我就認為,那些談振興台灣電影的言論,都是廢話, 從未直指問題核心,電影,雖是第8藝術,但實際上,所有藝術文化活動, 都必須創造出商業價值,才有延續甚至發揚光大的可能,台灣電影的做法, 必須仿效科學園區,好萊塢電影,就是類似科學園區, 水平與垂直分工的產業鏈完整,方能發揮綜效, 開創產業新局!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