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5/23 23:37:54瀏覽538|回應0|推薦1 | |
美力時代 【作者:楊蕙菁】 在生活裡,聲音無所不在,色彩無所不在,光線無所不在;美力,也無所不在。但在台灣企業界,雖然已注意到美學的價值,卻尚未體認到這是企業文化的質變,不只是設立一個設計部門。 蔣勳之前到總統府去演講時,就曾問到:「你們辦公室這樣,怎麼治國啊?」他說:「這種用三夾板隔來隔去的辦公室,他們覺得好像很樸素,可是我說不是耶,你們在治國耶,你們需要有一個view(宏觀的觀點),你要有一個視野,有一個vision在裡面。前面堆得亂七八糟,你怎麼治國?真的在治國的時候你要有一個氣度出來,不是要豪華,可是要寬闊,要有寬闊的感覺。」 台灣:缺一本「美感存摺」 以製造代工起家的台灣,從總統府到企業、到街景,反映出這是一個缺乏一本「美感存摺」的社會。建築師黃永洪有一次和從上海來的官員一起開會,會議中上海的官員忍不住問他:你們台灣人的生活所得那麼高,沒想到台北市的環境是這個樣子?這些上海官員到了台北市政府門口,看到外面掛滿了各色海報,加上正值元宵燈會,還以為是到了電影院。 而如果一個社會的人民對生命沒有感動,沒有愛過、恨過、痛過、熱淚盈眶過……,他的美感存摺裡,是不會有進帳的。企業與組織,亦是如此。可喜的是,這個社會的美感文化正在啟動,美的競爭力正在發芽。 現在包括臺大醫院都在嘗試,不同的病,使用不一樣顏色的病房,音樂也不一樣。因為,聲音跟色彩會使你的內分泌改換。在職場上,有些空間讓你不想跟人溝通,有的空間讓你可以放鬆一點……。這些,都需要有美力、細膩的觀察與回應。 台北縣新店早上九點半,優人神鼓的十二位團員們正在牆壁斑駁的創團辦公大樓內揮汗練習,「砰、砰、砰……」響音渾厚傳遍走廊。 儘管場地老舊,但是團員們的情緒卻很高昂。比起過去十五年幾度面臨解散的掙扎,去年鴻海、廣達、光寶和宏碁等科技大廠,都邀請它去表演,讓創團十六年的優人神鼓首度獲利,總算有三十萬元的盈餘。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驕傲地說:「幾個老闆都跟我提到,邀請優人,可以讓員工看見一種堅持產生的穩定力量。」 有一句中國老話說:「富過三代,才懂吃穿。」相對於歐美先進國家,台灣正在隨世界起舞與轉變。 MBA:也學設計、戲劇 企業是這次轉型的發動機。他們率先洞察到世界潮流的轉變,開始在調整人才晉用的方向。 更進而反映到學校教育體系,MBA教育的內涵也在質變,全球知名管理學院,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管理學院,就與美國知名設計學府羅德島藝術學院合開設計課程,把美學與設計納入新的課程規畫。在台灣,政大EMBA教育也把戲劇課程引入。 最後,影響到家庭教育。現在,父母對於子女藝術教育的重視更甚於以往。新富之後,台灣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爭先送小孩學鋼琴、小提琴、繪畫,於是,從小修藝術學分成為另一門競賽,彷彿生產線上的按表操課,製造出美。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忽略,「美」是感受力的啟迪 ,不能考試、也不能拿學分、無關競賽。 電影大導演楊德昌回述自己的美感啟迪,竟是源自於「父母的眼中都是些無聊的閒事——畫漫畫」。他在一九六五年考上交大控制工程系時,全家都相當高興。但他最大興趣是想念建築系,因為他很愛畫畫,因此求學過程瀕臨輕度精神崩潰的邊緣。一個美國電機研究所畢業的學生如何在父母的壓抑下,發展出日後的藝術創作力?他說,私底下他熱中看漫畫,也喜歡畫漫畫,一套套的畫,甚至興奮的配音。他說,這和打麻將之類的消遣,最大不同在於,這是在築一個夢、築一個嚮往,一種對於更美好世界存在的信心與期待。 一個有感受力的電機碩士,如楊德昌,即便在自我摸索的漫畫世界中,也能發展出日後的國際藝術格局。反之,忽略感受力的培養,即便「製造」再多的美感,不過就是一名日後的藝匠。 走過經濟起飛的上一代,台灣社會才起步學習如何累積美感存摺,但累積美感的過程就像是堆金字塔。蔣勳認為:「美的本質就是創造力。」美感教育不該當作知識累積,應該當作感覺,從生活中發酵,等待一顆顆蘊藏美感的種子發芽。 節自Yahoo 新聞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