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詩樂要翩翩,看了再說
2007年的秋天,我主持了台北市詩歌節暖身活動-「詩人進校園:讀我們的詩,唱我們的歌」,雖然活動場地在天母的芝山國小,但受邀合作、演出的有管管、羅門、蓉子等知名詩人、而音樂則請出李泰祥老師原創譜曲,因此引起很大的返響。後來接著擔任北市國高中組的詩歌朗誦評審,卻看到不一樣的表演呈現。固然兩者在人力資源跟時間上的準備,是無法互相計量的,但是我卻對詩歌在現今教育環境下,到底表現了哪一種滲透、有無確實的美學影響、乃至啟發師生對新詩的創作,感到很大的疑慮。
那年年底,國語日報邀我撰寫新的專欄,我乃萌發從基本的口語聲情表達,帶到詩本身的情境講解、介紹好聽的華語音樂、並有時在文末代到其他延伸資訊,結合成一個「詩」與「樂」雙向分析的文本,可作為目前新編的各種國語文課本、作文教材中的新詩項目,一個特殊的輔助資料。
很多人知道我寫詩、出書推廣新詩運動,卻不知我擔任全國、地區性、個校的(國小到大專院校)各種詩歌朗誦比賽長達十幾年,大小型詩歌活動主持跟策劃達百場以上,也指導過不同年齡層的人學習新詩表演,還教導國小生、混齡學員班吟唱唐詩宋詞等樂府詩。動態的推廣活動上,不是只有演講跟教書而已。其實,我的新詩跟散文創作、後來從事文化工作近二十年、寫書編書不計其數、每年到處演講跟評審約六十多場、受聘為大學「現代詩」跟「出版傳播學」講師,這一切有趣且多元的文化工作,都是從「詩」這個豐富的文化資源出發的。
沒有詩,我那些奇怪的想像可能會被人說是瘋言瘋語;沒有詩,我的人生也許不會走到今天這條充滿創意跟挑戰的路;沒有詩,我的閱讀樂趣想必會減少很多;沒有詩,我的快樂跟悲傷情緒要如何宣洩?沒有詩,我如何跳躍到抽象的繪畫、音樂、文字上的賞析跟創作呢!因為詩的引導,我在藝文方面的感受力特別敏銳,後來還引導我跨界到不同的領域,從事一般人覺得較具難度的工作。比如,新聞宣傳、公關企劃、裝置藝術、創意文案、即興表演、書籍評論、藝文講師、編輯總監、活動策展……而我總是一邊正常上班,一邊還抽出時間,去完成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以,我願以一生的實際行動來回饋「詩」。
現在的我早已離開編輯台多年,是個專業作家兼業餘「玩家」,時常南來北往受邀擔任評審跟演講、到國外跟大陸開會交流,自然也接觸到各地對於新詩賞析、創作的種種問題。說來奇怪,新詩從1920末期在中國萌芽,已經過八十幾年的歲月,很多人還是不懂如何進入那美好的殿堂。所以,我那時還開放專欄作為交流的窗口,讀者可將所有對新詩賞析、創作的疑難雜症,寫信到報社、再轉給我,先過濾跟彙整相關問題之後,在下一兩回的專欄中回覆。為了讓大家更快吸收與了解,我每次會選不同的詩(童詩、歌詞、新詩、古詩)作為解析的範例,就是希望讀者對新詩的賞析、表演、朗誦有深入淺出的理解。
專欄一年後結束,我幾年內又零星應媒體邀請,寫了幾篇跟藝文教學、閱讀習慣、文創力的培成等文。台灣教改快二十年了,教育觀念似乎被緊箍咒牢牢套著,面對世界創新的藝文經濟、企劃行銷表達方式、創造力的實用摩登,我們才驚覺生活美學的缺血、家庭話題只有成績跟補習。優美的辭彙、細節的感動,在台灣日常中竟是如此貧乏。
套句塑身衣的廣告,「我們無法改變世界、卻能改變你的身材。」是的,一本書的完成、發行,並不能改變台灣的教育;但擁有此書、讀了此書的人,你想寫詩、玩音樂、填歌詞、搞創意、成為作家或廣告人,這本書或能給你當作踏階。「詩給了我這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希望祂也能改變你,發現自己的一生,就是寶藏。
顏艾琳
2011.11.16 寫於新北市三重 有品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