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歸厚錄
2012/05/26 08:16:40瀏覽382|回應0|推薦0
歸厚錄(一)

 

原作者佚名  

明冷謙啟敬氏註 

雲菴蔣氏附註


 

世俗論龍。不明高山平洋。乃是兩事。於高山則宗喝物點穴之虛議。及至平洋。亦以山龍脈息求之。高山既昧。平洋亦誣。歸厚一篇。專為平洋而作而水龍之法盡於此矣。千古不傳之訣。忠告有生。一片孝敬之心。永錫爾類。自是民德歸厚矣。斯與楊公撼疑 二經。並駕齊驅。惜失作者之名。然閱其文義。非天下之至精。則不能與於此也。有謂蔣大鴻得天宮之秘。因著此篇。門人范生為之圖註。而范氏謂是佚名。

古本為明冷謙註。然蔣大鴻自謂地理辨證之外。止有天元五歌。別無他本。據此則范氏之說為確。原本註義。剴切鮮明。後人多以意見增刪。故間夾雜不真。今增天元理數。悉為考證。并馭極章註末。附蔣大鴻黃白二氣說。審運章註末。附余所撰中元餘氣辨。雲菴蔣國宗城氏註。



化氣章


一元氤氳。生天立地。發育萬物。惟人為貴。陽精天降。陰魄地制。陰魄是骨。陽精是氣。兩儀備精。五行全器。乃具三才。乾坤 始立。天有混劫。人有死年。勝陽還虛。留陰反泉。是曰歸藏。葬禮具焉。金玉非寶。石槨非堅。茍求厚葬。擇地為先。既得吉兆。裸葬何嫌。地之真氣。與天元 符。與魂魄符。反氣涵濡。二曜周環。五行相摩。精華蘊結。枯骸復蘇。靈魂休暢。翔步玄都。子孫精魄。祖父俾昌。如彼草木。播種在秧。根荄膏澤。枝葉光芒。 基本若潑。枯落天狂。吾觀凶葬。棺槨復崩。螻蟻所食。寒泉所凝。狐狸蛇蝎。窟穴是憑。骨化怪異。冥頑不靈。子孫滅絕。宗祠便傾。此理不誣。聖賢所教。盡性 窮理。造通地竅。世有迂儒。高視遠蹈。不相厥宜。棄親於道。且云禍福。上士共笑。詎意覆宗。翻成不孝。亦有狂且。狎天行暴。否德不臧。侈求地道。屈指輕 謀。終無明效。惟彼哲士。體道通元。地名法象。心曰先天。先天已立。法象用全。心為地天。詔我後賢。


冷謙曰。此章言人與天地同是一元之氣所 生。人身有一天地。且陰陽五行之氣既歿。陽氣上升於天。所存軀竅。即是陰魄。復以之歸藏於地。所謂葬也。既葬之後。又得日月五行陶鑄之靈。生其既死之魄。 枯骨復生。人子能善。安其父母祖先至陰之魄。則魂變真陽。飛升天表。此孝道之最大者也。子孫精魄。即組宗之精魄。故死者受氣。生者榮昌。此根本枝葉。一氣 相通。不易之至理也。上之為聖為賢。雖於性命立極。宜非陰陽所能拘。然必其先人能受山川淑瑞之秀氣。而後乾坤道寶。萃於其躬。下此而富貴名壽。無一非地之 所司。古之大儒。首推此義。惟以安親報本。原非邀福私心。然祖宗一氣相感。先靈之安與不安。託之渺茫。無從可驗。故即於子孫之隆替。卜祖宗之安危。世儒動 曰。我非求福。惟以入土為安。輒以委之凶地。或至翻棺覆槨。螻蟻寒泉之侵骨。質化為怪物。祖宗陰魄消散滅絕。致有覆宗絕祀之禍。豈非不孝之大者乎。然大德 受大地。小德受小地。不德受惡地。天有一定之律。若狂人不知修德。妄希大地。鬼神必塞其聰。將以凶為吉。轉禍成殃。良可畏也。蓋心是太極地象。陰陽太極。 既妙兩儀。是從山河大地。總是一心所化見。茍能修德存心。則我本來之地。已見自然而得佳壤。此我即先天之學。萬事萬化生乎心。立乎陰陽五行之先者。故又歸 乎心。殷殷致戒云。

歸厚錄(二)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分用章


稽古鴻濛。未分天地。升降虛玄。水火二氣、坎離一交。乾坤定位。陽闢陰闔。剛柔相濟。結為山居。融為川逝。石是地骨。水是 地血。葬山依骨。葬地依血。山若離骨。水泉沙礫。地若離血。瀉鹵磽确。山若多石。地亦多水。多石之處。葬皆不美。多水之地。吉凶難理。石多則亂。水多則 渙。石亂難降。水渙皆叛。亂石勿葬。水渙勿翫。可葬之亂。亂而不竄。可玩之渙。渙而不散。不竄不渙。大會之斷。骨體堅定。水脈流行。堅不可傷。流不可凝。 疏瀹宣導。合與性成。言龍言脈。皆是強名。至人察之。覺照孔明。


冷謙曰。此篇言乾坤人知交而為坎離。不知混沌之先。未有天地。不成乾坤。止有水火二 氣。為真陰真陽。升降虛無之表。隨元上下。道家所謂梵氣也。此氣摩蕩不已。其清虛者。曰上而為天。重濁者。曰下而為地。所謂坎離一交。而乾坤成矣。然乾坤 之體。雖判然二物。而乾坤之氣。則日夜交媾而不已。一闢一闔。互為剛柔。剛者為山。柔者為川。石乃地之骨。水乃地之血。人稟水火之氣以生。故其死也。骨血 復還於水土。制為葬法。葬高山則石是生氣。葬平地則水是生氣。得生氣者吉。失生氣者凶。然高山在在有石。平地在在有水。亦有葬石葬水。猶不能獲吉者何也。 知水石而不知水與石之用也。石多則麤頑駁雜。水多則脈亂紛馳。所以不吉。亦竟有雜亂而為吉者。必雜中有清。亂中有理。散中有聚故也。今人但知葬從龍脈。不 知高山石龍。則有脈可循。平洋一片。有何脈息。祇以水之流動處為龍。所謂山群以山為龍。水群以水為龍也。人能於水中求龍。不以不以地之實處求過峽脈息。轉 關剝換。則得平洋之真訣矣。凡山脈之堅剛。乃天造地設。一定不移。葬法絲毫不可虧損。任其自然。無容強作。水則動而不靜。流而不息。原無定跡。可變吉為 凶。亦可變凶為吉。局既定。不妨小小改作。以就內局。當填則填。當濬則濬。既填既濬之局。與天生之局。渾合為一。初無缺陷。所謂裁成輔相。能奮神功。改天 命之作用也。且水既以動為用。理當導之使行。所以去水之地。愈去愈清。愈清愈美。時師不知。以蓄水為得蔭。乃從下流禁遏。尾閭不通。血脈不貫。便成死龍 矣。蓋平洋惟以水為真氣。其發福速於山龍。天一生水。是坎中一點真陽。化生萬物。故木非水不滋。金非水不清。土非水不潤。火非水不相濟。則燥極而自熄滅 矣。五行以水為本。此即先天之妙。

歸厚錄(三)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枝幹章


水既成龍。番分枝幹。大江千里。起祖之基。百里十里。宗脈流澌。一里半里。小枝是依。氣接大幹。建國封圻。氣接小幹。公卿累累。氣接大枝。甲第逢時。氣接 小枝。富庶可期。屈曲生龍。鍾靈孕奇。徑直死龍。志如土灰。漭漭癡龍。縱福亦衰。條條見龍。雷奮雲飛。單龍生羽。自交自孳。雙龍並駕。樂得雌雄。一龍眾 子。並蒂連枝。包胎之厚。元精未虧。慎勿貪幹。乾老則危。幹復生枝。其幹乃滋。慎勿棄枝。愈細愈宜。一枝發榮。眾枝皆輝。眾枝同榮。遠幹悉隨。幹之動處。 始有枝荑。枝之合處。幹氣不離。來者為公。去者為私。公是過客。私是主持。眾水難聚。一水發機。發機之所。與眾不齊。名曰化氣。噓吸歸臍。微茫秒忽。太極 所胚。此是玄竅。妙入希夷。希夷有朕。非神勿窺。


冷謙曰。此承上章言。既以水為龍。則水便分枝幹。千里百里。皆以得水遠大者為幹。得水近而小者為枝。而福力分焉。然必屈曲活動。而謂之龍。不然。雖有水而 盡屬死氣。枝幹皆不可遷。若半死半生。則棄死就生。亦可發達。亦可大湖大蕩。略有兜收。而內氣未極深秀。沙體不甚玲瓏。謂之癡龍。亦能大發條條之水。有首 有尾。關係緊密、望之可見。名曰見龍。遇時升騰。可以發達。單行之水。雖少輔佐。祇要本身。轉身旋繞。或別生枝節。便是羽翼。其氣自然交媾。雖單不獨。雙 龍雌雄交配。久而不替。更不待言。亦有一條單水。其間兜收不一。行如瓜藤。止若節包。一地之上。或二穴三穴。不可限數。此龍胎氣深厚。故養育眾多。祇要各 自成局。主客相應。此既能收。彼亦能攬。亦無減力之患。同遷並發。不相違背。今人但知幹龍之貴。不知幹老反不聲育。須幹上又能生枝。然後幹氣。始藉枝融 液。枝龍接受幹氣。使不走作。如老夫得少女。枯木生柔枝。而後能懷孕生子。開花結果。小枝與大幹不同。疑其氣薄而力弱。不知脫卸深藏。愈細愈妙。但此三三 兩兩。六六五五。等質齊量。不相統攝。又不能成地。必有一水獨結。而眾水皆為其用。若能使眾枝護衛一枝。則是極大結局。並遠來幹水。亦皆環繞朝迎。全力凝 住在此。此上等龍也。幹之動處二語。足上文慎勿貪幹四語之意。枝之合處二語。足上文慎勿棄枝六語之意。來者指通行之本而言。雖大聚亦是眾人共得之水。故曰 公。公者但可借為外秀。故曰客。去者。指濱底中流出之水。雖一滴亦是本宮。元辰精華妙液。緊貼吾身。故曰私。私則託命於斯。將此真氣為將帥。以控制八方沙 水。共為兵卒。故曰主。持由此言之眾水。雖是吉局。此非一水。全無靈驗。然則發眾水之機者。此一水也。若此水而亦與眾水同。其長短同。其形勢又安知孰為 主。孰為客哉。必也眾大獨小。眾小獨大。眾長獨短。眾短獨長。眾直獨曲。眾曲獨直。眾斜獨正。眾正獨斜。眾死獨活。而後主氣獨聚於此。此為真龍而餘者。皆 其輔佐也。但此水之妙。在微茫秒忽之間。即造化之太極。人身之玄竅。變變化化。皆從此出也。故曰化氣。世目遇之。迷茫恍惚。無從致辨。不知確乎。有可見之 形。可據之理。非幻泡之談。學者神而明之可也。蓋論此章大旨。言無枝水不成化氣。縱有大局。亦不可取。其叮嚀告誡之意切矣。

歸厚錄(四)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排象章


天有列星。地有群生。群生之體。因宿象形。無精不曜。無貌不星。山星易曉。水星難明。吾為指出。覺爾迷程。圓者金形。直者木體。銳者火象。曲者為水。方正 端平。中央土軌。五行之中各有趨避。或獨或兼。變化不計。不惟五曜。亦有星垣。五曜散陳。得一則尊。星垣合義。倚蓋拱門。三垣帝座。二十八藩。蕃中一司。 座下一官。有類之者。執憲秉權。隨星主用。以效靈源。星垣下降。化為物列。為龍為象。為龜為虌。或似鳥翔。或似獸結。或象制器。或象寶玦。萬類千章。不可 明說。女貴男榮。文僚武列。各蘊祥符。宜經分別。垣主外勢。星主內氣。垣不得星。垣為虛氣。星不得垣。星能自制。若借外垣。威靈不世。語子淵微。當籌本 計。識星為先。莫貪垣氣。


冷謙曰。天垂象。聖人則之。五帝三王。朝常典制。生民日用。皆天象所具。飛潛動植之物。亦莫不然。惟地承天之所有。上應天象。山形有天星。水形亦有天星。 人但知山星。不知水星。且有專以地形名星。所謂眠倒星體。豎起看者。亦未能明其本旨。故指出水星。以覺群迷。此救世之機津梁。人間之寶筏也。五星各有本 形。穴中惟取土金。乃為正結。水須剪裁。木星穴外。變出為佳。火星忌用。但可外沙。然五星之體。隨形變化。亦有兼獨不同。學者曉徹五星獨體。則兼體自可觸 類引伸。故不必瑣言以記之。蓋兩儀之中。止有五行。所以一事一象。無不備具其象。人得一星之精華。便可全五行之妙用矣。天象五星為緯。二十八宿為經。而三 垣者。又其主宰也。然垣宿亦不離五星。水龍兼得數星。即成垣宿之象。又借外水以為蓋照。倚抱構成堂宇。廣闢門墻。即是垣局。三垣列宿。亦不必具其全形。或 如鳥獸制器等象。能於其中。得其一宿。貴秀已貴。群表垣宿。主驗即以象取之。類應之。能上應垣宿。即下應萬事。官之崇卑。職之文武。惟義所憑。總之外有垣 局。不可無內星以立穴。既有穴星。即不可合垣局。而元氣周固。發福無疑。故戒學者。先須近察穴星。不可遠貪垣局。亦與上章枝幹之論。表裏發明耳。

 

胎息章


龍以幹行。穴以枝結。結龍之水。更辨胎息。幹水有息。幹氣已鍾。枝水無息。枝氣終窮。何謂息道。觀水轉環。轉氣不分。元精內涵。一轉一息。一息成胎。息多 胎足。旁博雲雷。若見分流。內還外掉。滋液滲洩。物華中耗。雖有轉形。正屬漏道。息道氣聚。交雄媾雌。漏道氣散。鳳瘦鸞肌。惑此二道。龍穴安知。


冷謙曰。前篇既分水龍枝幹。此又申明枝水幹水。各有結與無結。不得概以枝水。即是結氣也。若是胎息。雖屬幹水。亦為結氣。若無胎息。雖是枝水。亦為不結。 息道者。水之曲轉環抱處也。然轉處又須毫無滲漏。乃為真息。蓋水一轉。其氣一蓄。若有三四轉者。其地之真氣蓄養。純金胎元滿足。葬下立發。澤福悠久。雲雷 變化。定產賢才。儻水轉處。又有分流。則尤氣不聚。謂之漏道。無有龍胎矣。大都幹水有龍。枝水積穴。須幹有息道。而後枝穴氣厚。小幹有胎息亦可立穴。不必 皆枝也。若無息道。并不名龍。何可求穴。人但知曲水為秀。更認流通會合之處。為龍神蓄聚。終不知漏道之義。滔滔天下。無非盲瞽。豈不哀哉。

歸厚錄(五)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乘龍章


氣就形成。何法乘之。弘農所遺。龍有首身。龍有背腹。龍有角尾。龍有掌足。身是龍行。首是龍止。水轉為腹。去水為尾。短淺小枝。掌足是比。幹龍方行。轉多 氣鍾。法尊其腹。與枝同功。最忌背脊。形如反弓。水若局大。雖腹難容。復求枝水。輔幹藏風。母龍乳子。其樂融融。大結之葬。能產豪雄。枝龍息處。氣聚於 首。百卉花開。為梢所有。方葬其耳。圓葬其口。最忌目角。項頂並咎。枝盡飛竄。見首反媿。求腹取裁。情視其受。幹上小枝。掌足之形。葬法半盡。懸珠肘停。 忌葬其爪。太過斯傾。亦忌葬脛。不及則崩。詳求真息。三格得平。


冷謙曰。上章既明胎息真氣。此復詳其形勢。龍穴之道。思過半矣。然其間乘龍裁穴。下手功夫。晉弘農太守郭景純之遺法。至今存也。其法以幹水行龍者為龍身。 以枝水止者為龍首。以幹水去口處為龍尾。以幹水曲轉處為龍腹。以小枝短淺者為龍掌。足此皆取象之義。無以辭害意。幹水雖是行龍。若有轉抱。則真氣藏蓄。胎 元已足。就腹作穴。與枝水力量相等。即前章所謂。幹水有息。幹氣已鍾之謂也。若夫彎曲向外反張之處。向龍背脊。全無包藏蓄聚之處。不可下穴。然幹水下穴。 穴地相距十餘丈。乃可就腹取裁。又必視其龍力大小何如。若龍力小而穴地闊。至二三十丈之遠。便為江河。祇堪為行龍之地。不堪為結穴之區。倘就腹下。穴雖環 抱。亦不發福。所謂幹龍氣散難求穴也。須別尋近幹枝水藏風之地。以幹水來龍為母。枝水界抱為子。斯得乳養之道。乃為大地。定出豪傑之人。夫枝龍所以取盡結 者。以龍身長遠。到盡處環轉。如草木梢花發。越露於止處。脈盡而氣鍾也。其形方者。兩旁有耳。皆可下穴。從寬酌取其形。圓者圓處有口。止下一穴。至於止水 鋒旁。是為龍目。其水偏射止水鋒旁之外。必有兩角。是為龍角。水直衝過。此皆火木之交。斷不可穴。其轉水環抱之外。形象項頂。其勢反背。如龍逆鱗。豈可攖 之也乎。亦有枝水盡處。其形媿拙斜飛。反竄不成。吉星者。雖是龍首不可作用。須就枝腹可受之處立穴。又不可拘定盡節也。更有幹水小枝水道短淺。不成龍身。 止作行龍。掌足其立穴。又不可求盡。蓋來脈不遠。兜收不深到盡處反無力也。穴下半盡之處。是為氣鍾之所。此名肘上懸珠。其大盡處為爪。曲突處為脛。此則一 為太過。一為不及。皆不可穴。葬法雖有幹龍大枝小枝三格之不同總以息道為憑。則三格皆得其平矣。再三囑咐。而要歸本於真息。學者當加意焉。

歸厚錄(六)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馭極章


穴以御龍。曰惟三極。據水在後。騎龍之格。倚水在旁。挾龍於。親水面前。攀龍之的。若設四隅。不離三式。依形化裁。因勢取則。上格騎龍。上蔭腦宮。中格 挾龍。透當胸。攀龍涌泉。久久烝通。二法雖亞。但貴氣鍾。氣鍾之穴。與上同功。更有後蔭。其效無窮。我抉其微。天驚地震。氣周八國。要取後蔭。至道根 荄。造化所吝。神藏泥丸。泥丸九宮。太乙宅焉。比及物化。魂升於天。元精未滅。天靈伏潛。水若蔭腦。養魂得全。骨朽復榮。魂散再圓。子若悟之。神超象光。 葬山首邱。葬水首流。山脈接首。與山比道。水脈接首。與水比悠。後蔭之法。微分遠近。迴白袍黃。紆徐環蔭。息道後抱。哉生月滿。漏道後抱。魄死光斷。三極 一元。真胎自全。


冷謙曰。龍穴既定。而坐向所以統御龍穴者也。其餘法有三。一曰騎龍格。一曰攀龍格。若穴落四隅。因勢立向近前者為攀龍。近左右者為挾龍。近後者為騎龍。總 不出此三格。蓋騎龍格。後水正蔭腦宮。格為最上。挾龍格水。注在旁氣。從側來透在腦。法次之。攀龍格水。在穴前。氣入涌泉。其蔭稍緩。法又次之。二格雖 不及騎龍。祇要氣鍾。與騎龍格亦相伯仲。若立穴處。倚水面前。而外局但與後抱。即與騎龍一體。夫此穴後水抱之法。千古不傳。特為指出。功奪造化。然乾坤元 氣。周流八方。若不取其後蔭。其氣與我不親。蓋人身一小天地。元首象天。故曰泥丸。此乃人之陽神所棲之處。泥丸分宮有九。諸天帝君所都之境也。人之死也。 魂升於天。從泥丸而出。然身雖死。而元精尚存。天靈潛伏。一得天一真陽。水氣灌注。蔭養天魂再生。死者不死。而子孫蒙其福澤矣。人子能悟此道。豈非起死回 生。改天命之作用乎。夫葬法未有不歸重於天靈。葬山則頂接山木。葬水則頂接水脈。而後水之氣。斯為吾有。而與水比悠矣。未聞葬山者向山立穴。則知葬水者之 背水為繆也。倚水穴氣自旁入。由腦透入天靈。向水穴。氣自涌泉入。徐徐貫入天靈。二者精校。疏應校緩。必須皆有水。後抱兜收胎息之氣。然後真息之自旁而 來者。自前而來者。一遇後蔭。氣歸腦宮。所以與乘龍一體也。夫後蔭非穴後有水。即為後蔭。須後抱者。是息道之水。應哉生明。其氣灌入天靈。無有不發。入後 抱是漏道之水。其形雖抱。空抱而已。應哉生魂。腦宮氣洩。如何能發。是故息道在後。漏道在前。名為坐生朝死。富貴之穴。若息道在前。漏道在後。名為坐死朝 生。縱有吉氣入穴。小發而已。不旋踵而消滅矣。


附考:黃白二氣。宗陽子云。昔有至人。玄默忘形。升神太虛。乍離黃壤。未即高天。垂光俯視。萬里如掌。諸家莫睹。惟見黃白二色。縱橫四馳。散佈迷漫。若和 風揚沙動。而不急者。黃氣也。經緯施行。蜿蜒不斷。勢隆隆起。綿若匹鍊。聚若縈雪。有光照物。外柔中堅者。白氣也。黃氣者。大塊之土地。白氣者。江湖溪澗 之水氣也。白氣介於黃氣之中。並行而分道。黃氣所至。遇白氣輒止。白氣為城垣。黃氣為雲煙。白氣為橐籥。黃氣為餱糧。地理家依水立局。乘止氣也。白氣為 引。黃氣為隨。眾引所交。其隨則聚。故水欲其合。白氣直流。黃氣直隨。白氣蠕動。黃氣瀠洄。直隨則散。瀠洄則聚。故水欲其折。白氣一遇。黃氣一止。白氣再 遇。黃氣再止。如是三四。如是五六。以至於無窮。少遇則薄。多遇則厚。故水欲其重。白氣長梗。黃氣雖止。無所依戀。無所扳援。乃從左右背走。止而終散。必 有枝條槎枒。氣乃得留。故水欲其界。界平而直。止而復行。故水欲其歡環。左右並歸。若水斷際。反為水源。黃氣為眾水所拘。遇斷得門。眾氣從門而出。無所得 獲。不出則無所不獲。故水欲其通。小水在南。大水在北。我雖依南。不專於南。小水在東。大水在西。我雖依東。不專於東。親疏分情。賓主分勢。當知親。親而 等疏。主主而禮賓。故大江大湖之旁。外氣內氣交橫於此。建都立邑。置宇安塋。參酌均衡。有不可廢。非獨水也。高山茂林。巍居峻郭。皆足以回風返氣。自高及 下。迫黃氣之來歸。橋樑街道。車馬人跡之所往來。亦足以振動黃氣。動則引之使來。靜則限之使止。斯非至精。孰能於斯乎。

歸厚錄(七)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局氣章


局氣之理。水注土受。親水於離。坎脈斯有。親水於兌。震氣入口。以及八宮。宮宮可祖。土雌水雄。相為牝牡。亦有變化。以疏奪親。浮光露影。地氣轉輪。親水 在乾。疏水在坤。內氣是巽。外氣艮分。八宮化見。二偶三鄰。但即水見。氣即交侵。兩枝連理。駢母雙娠。莫糾一局。失命喪身。大小輕重。以別主賓。親者宮 氣。疏者照神。照神有二。接目斯真。滿照瀦積。照動通津。照本賓位。宮是主人。主勢剛強。驕客伏馴。賓勢盛大。主權不振。主賓交勁。此謝彼新。詳其遠近。 以時屈伸。來氣之法。莫為汝泯。


冷謙曰。八宮立穴收氣之法。本以貼身。接氣之水為注受。。雌雄交媾而成穴也。親離水為坎氣。親兌水為震氣。八宮例同。亦有變氣為局者。局外特出疏遠之水。 浮光露影。奪其局中之氣。如貼乾水立局。本是巽氣。而坤宮復有水見。則為內巽外艮。凡八宮中立一局。有他局水相見。不能奪本局之氣。至於三三兩兩。參差互 見。無不皆然。若祇就近穴一節而論。倘如葬兌變震。葬巽變兌。中元必敗。求生得死。求盛得衰。未有不失身喪命者。今人但知有合元之地。豈知有失元之氣。以 奪之乎。其中必要審其大小輕重。以斷賓主相勝之數。蓋親水內局。是為宮神。疏水外局。是為照神。照神亦有二等。流通曲折者為動照。蕩漾積瀦者。為滿照。二 照力均以總目所見者為真神。望之不見者。則無論矣。夫宮神為主。照神為賓。本是定位。然須宮神。水道深闊。更是重重息道。聚氣之局。而後主勢剛健。外來照 神。終是浮氣。不能奪之。故主局元中。不能被害。若照神之氣。過於宮神。則宮神微薄。弱主不能制強賓。雖當主局旺。元亦難求發。直待照神所旺之元。乃始暢 達。亦有宮神照神主賓齊勁。則一局萎謝。一局更新。反成三元不敗之地。更須參其尺度遠近。以決發福之先後。大抵地氣之應。自近者始。宜於本元水近。他元水 遠。然後下葬。自近及遠。以漸蔭發。若本元之水遠。他元之水反近。則初葬之時。雖有照神控制。終嫌本局不得旺氣。難求速效矣。

歸厚錄(八)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星符章


先天一氣。化為玄星。端拱紫微。以執天綱。尊星帝座。與七同行。化成輔睥。陰扶天罡。北極至陰。實秉至陽。坎中一陽。先天乾藏。主司六合。旋幹無疆。八卦 之母。宿星之王。斟酌元氣。發育萬方。地之噓吸。雖發黃泉。地方之位。上合蒼天。虛位辰次。水位宿纏。斗精所化。委委原原。運此九曜。以符九宮。是大五 行。名曰玄空。父母交歡。子女繼宗。行行相比。位位相從。顛倒錯亂。不同而同。地之九宮。即天九曜。白紫紛飛。餘色映照。二卦迭推。潛符默導。消納從天。 厥有父道。向息從地。如母是效。天道主施。地道主受。三吉為純。輔弼無咎。但宜於前。不宜於後。若涉四凶。神靈莫救。關路欲清。法當講究。亦有影曜。天外 空浮。隱之畢寂。照之空收。更有轉曜。其變難求。宜怒而喜。宜樂而憂。向虛向實。內流外流。流不必盡。其流弗休。挨星之訣。至聖所秘。有得之者。掌握天 地。惟此五行。立命斯契。諸家妄作。盡為妖魅。


冷謙曰。此章專言天地之內。氣化流行。一皆九星所主治。混沌未開之先。有先天氣母。以虛無為祖。氣化為九星。以成天地。一曰天星大帝。即尊星。二曰紫微大 帝。即帝星。三曰北斗七星。第一貪狼。第二巨門。第三祿存。第四文曲。第五廉貞。第六武曲。第七破軍。斗為帝座。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分陰分陽。乃為諸星 之綱。而尊帝二星又化為輔弼。在武破之旁。輔微弼隱。左右北斗。是曰九星。皆高居紫微垣。以主宰天地變化之道。紫微垣者。北極天樞。在天壬癸之方。北極至 陰。而實一陽所自生。坎中藏乾爻。有此一陽。然後群陰群陽。無不普遍。故能維繫天地。旋轉造化。斗柄所指。四時之氣隨之而轉。以此九星之氣。下施於地。發 生萬物。故人之生命。無不繫屬乎九星。窮通壽夭。豈能逃哉。地氣雖發黃泉。實與天之八方之位合一。地之虛位。即寥廓無星之處。為天之次舍。所謂辰也。地之 水道。從天津析水而來。即天宿所纏。辰與宿皆本於九星。所以地之吉凶。純以九星而斷。地有九宮。天有九星。九宮即九星之象。九星乃九宮之精。猶日魂月魄。 運轉乾坤也。在九宮即貪一白水。而於星又為木。巨即二黑土。而於星亦為土。祿即三碧木。而於星又為土。文即四綠木。而於星亦為木。廉貞即五黃土。而於星又 為火。武即六白金。而於星亦為金。破即七赤金。而於星亦為金。輔即八白土。而於星亦為土。弼即九紫火。而於星又為金。五行雖無定數。變變化化。乃自九星所 出。故曰玄空大五行。奧語所謂坤壬乙巨門從頭出。云者。乃玄空大五行訣也。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乃卦爻父母子息。相得自然之次第。非人所造。顛倒錯亂。而 愈井然。不同之中。有大相同者存焉。蓋地之九宮即天之九曜。坎離為天之中氣。自一九媾精。而紫白紛飛於南北。然後餘色星曜。映照諸方。而各效其靈。總由此 二卦中。一點先天之氣。推衍而出。故能潛符默導。佈滿乾坤之內。放之而皆準也。然此九星者。以形局言之。貪巨武為三吉。輔弼二星為收氣入穴之用。以方位言 之。每元各有三吉。輔弼二星為天人兩元。先時補濟之用。章內五吉。以方位言之。天道主施。有父之道。而消水納水為主焉。地道主受。有母之道。而主何孕息主 焉。人能收五吉之向氣。去四凶之惡殺。則地氣罔不吉。而五吉之星。喜在吾前。不宜居後。如臣之於君。向君者為良佐。背君者為奸雄。凡地單取五吉。不可雜以 四雄。關路又須極清。若吉凶各宮齊到。則應吉者吉。應凶者凶。隱曜者。內堂不見之水。遠去數里之外。若不照穴。則隱而不見。禍福未驗。若照穴則禍福立應。 更甚於內堂之水。蓋水之為物。禍福之應最速者。其光氣為之也。如三光之照物。遠則光益顯。所以力愈重也。有農家小舍。發福甚速。起高樓而即敗者。見外凶水 也。有初葬不發。直待樹木參天。而後發者。見外吉水也。轉曜者。內卦旺而力薄。外卦衰而力厚。則轉而為不吉矣。或內卦衰而力薄。外卦旺而力厚。則又轉而為 吉矣。向中有來水為實向。無來水為虛向。依常而論。實向是吉。虛向是凶。乃見有虛而反吉。實向反凶者何也。是因星卦不明。衰旺莫辨矣。蓋水神星卦以貼身出 口。第一折為準。既折之後。穴中復見其去水之影。仍作來論。所謂外流是也。去水流不盡者。既去之後。開一大洋。所去之水。停積。此中光氣愈甚。是雖去而復 來。吉凶亦必顛倒。學者慎之。挨星者。即前九星五行也。挨星之訣。天地所秘。聖聖相傳。非人弗識。古諺云。有人識得挨星學。朝是凡夫。暮是仙人。能盡此挨 星之用。則造化在手。噓吸通於帝座矣。古人傳書不傳訣。恐干天怒也。除此大五行之外。其他正五行。八卦五行。洪範五行皆非地理立向消納之用。不可引入。至 於雙山三合。八曜黃泉。支離勉強。尤為不通。夫盈天地之內。惟一氣發生。生則無乎不生。死則無乎不死。豈有某方為我生。某方為我死者。此皆後人穿鑿附會之 談。學者慎勿惑一焉。

歸厚錄(九)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定卦章


在昔聖賢。天錫圖書。先天後天。表裏默符。立體致用。一元所孚。本無兩象。起曰分途。八卦之方。九宮之位。辨色定數。飛居都會。斗柄應之。以旋元氣。管握 四時。充塞宇內。干則有十。支盈其二。戊己歸中。四維乘位。二十四道。粲然不昧。溯厥爰初。實維卦義。高山有絡。絡則分經。平地有氣。氣則同情。茫茫庸 述。干支逕庭。至人秘寶。隱而不評。吾今洩漏。蒙害救民。嘗發大願。。忍干天刑。丙丁是離。壬癸坎斷。四正四維。同歸畔岸。正以干輔。維以支贊。陰陽截 然。不相泮奐。何以乘之。非關非峽。亦無起祖。亦無轉結。隨地成龍。隨城成穴。滴水先到。真氣招攝。水脈不離。骨親肉貼。既知變局。更畏失胎。失胎之處。 一毫以乖。艮與震類。兌與乾猜。八卦皆溷。言之可哀。分星定卦。一諺百危。欲求珠寶。乃得塵灰。此詳堂氣。分別加挨。羅處一定。辨入纖埃。亦有兼宮。星符 偕好。一胎所育。兩嬰懷抱。此衰彼盛。容顏難老。旺氣兩來。三息四道。交媾噓吸。陽施陰保。妙在格全。傾欹勿寶。辨清辨濁。從卦分考。


冷謙曰。此章言河圖洛書。雖有先天後天體用之分。實則一元。而非二象。地用洛書九宮。乃先天河圖也。八卦定位。而九宮飛符。所以象斗柄之旋轉。此理充塞海 內。無物不具於洛書。而地者其大象也。方隅雖有二十四道。其體不過八卦統攝而已。故四正以干為輔。四維以支為輔。五帝三王。分天下為九州。即是大九宮也。 明堂九室。王者建極端居之九宮也。井田之制。民間之小九宮也。先王體國經野。傚法於此。後世浸失其法。不明九宮之用。故於地理平洋。雌雄交媾。而以山龍溷 之。反失大地之陽相。蓋山龍脈絡。譬如人之筋骨。自頂至踵。一絲相連。亂而有經。故分爻象干支。若夫平洋水氣。則如人之血肉。觸類相通。祇以卦氣為重。不 必拘求干支脈絡。但領八方之位為真龍。陽卦。則干支之陰者。皆隨卦而為陽。陰卦。則干支之陽者。皆隨卦而為陰。蓋以平洋水氣。浩蕩無限。故也。而其乘之之 法又非以實地連綿處為氣到。故關峽起伏。俱不入論。祖宗子孫亦無差別。隨地屈曲以成龍。隨城皆可以定穴。祇以立穴處。一滴親近之水為先到。便是真氣流露。 與此一水相親。而為脈息。即便成局。今論作者下手。祇將此地之內外應合之法。取本元局者。氣旺用之。又須觀內氣融結消息。參大勢背向。何者為真。何者為 假。何者得全。何者得半。而後擇一局遷之。非謂局局可下也假如堂局堂氣元運等類。皆利此局。而此地穴氣未清。不妨少加人力以清之。斯為裁成輔相之妙。時師 亦有能言局者。而所下之局。往往禍福天淵之別何也。病在下局不真。卦氣溷雜。陰錯陽差。所謂失胎也。夫胎則一毫之差。千里之繆。蓋辨局要將羅經格定。看此 地是何堂氣。所謂堂氣者。非明堂之氣。乃謂本龍之氣。收歸入堂。故曰堂氣。如此水近在西南。收庚申之水是矣。但此水申宮兼庚。則申不清而犯庚氣。若在上 元。去衰就盛。亦不發福。更收坤宮之水。不幾求福而得禍乎。八宮皆如此。辨不可不慎。亦有兩宮氣盛。雜而不清。亦能獲吉者。則以星應。皆兩宮所喜者。如前 申庚雜句。用在下元。而收兌宮之水。有喜無忌。焉得不吉。更有一種奇地。兩宮水到。或三宮四宮齊到。此為群精媾會。胎息交通。最為和美。三元不敗之地。但 須體格端麗純全。若有一毫傾欹斜側。或其收氣之水。參差零落。即非真龍。反不如單局之力專矣。

歸厚錄(十)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審運章


日有中昃。月有盈虧。地有衰旺。家有廢興。天道之常。物無遁情。朝而鼎食。暮而瓦烹。運危忽敗。智者先明。朝哭於巷。夕歌於庭。運逢驟起。愚者每驚。其運 為何。九宮之次。上元一統。黑碧佐治。中元四統。五六鼎峙。下元七統。八九迭制。中元正運。元外餘氣。餘氣既竭。王公輿隸。地力孰厚。星曜堅強。康衢奮 步。險道可航。地力偏薄。星曜洄逐。福應不全。禍來最速。一衰一旺。休咎相待兩衰一旺。旺不能載。兩旺一衰。衰亦何害。下士失時。河清難待。上士乘時。親 師救敗。移易陰陽。更張莫懈。細察星方。以防其潰。


冷謙曰。此章言天道無百全之數。故有陽九百六之災。雖至美之地。不能有旺無衰。雖至德之家。不能有興無廢。禍福倚伏。蓋不得而逃者。此全依乎三元之運。運 旺則寒門驟發。運衰則久貴忽傾。但見其止此一墳。止此一宅。而前後之不侔如此。庸愚不知。反以地理之不足信。豈知墳宅不更。而元運自轉。陰陽之道。間不容 法。惟智者乃能先覺耳。元運者。上元甲子。一白坎為統龍。二黑坤三碧震輔之。共主六十年。坎先管二十年。甲申入坤。甲辰入震。各管二十年。然雖有未來過去 發福。先後輕重之不同。在一元之中。則皆得乘旺氣。中元甲子四綠巽為統龍。八白艮九紫離輔之。主治亦如上元。歷驗已往之地。上元三龍在中元。未嘗不發。蓋 中元即上元之餘氣也。嘗聞吾師云。坎離為天地之中氣。即先天之乾坤。陰陽互根之地。三元不敗者。恒多震兌為春秋平候。即先天之坎離。日為日月之門戶。坎離 而外之為最焉。至於乾巽坤艮。則又次於震兌者也。四正四隅。雖有優劣之殊。尤當以龍力驗之。若龍力薄。雖四正不可言美。若龍力厚。雖四隅仍可大發。龍運亦 然。若地力厚而星卦純。雖八敗運止於不發。尚可自保。地力薄而星卦雜。雖入旺運。縱發亦多顛蹶。五福不全。且有一墳一宅之家。切勿牽制。且室墳墓不一。右 當參觀。若有兩地。一衰一旺。互相抵當。能享平福。又當審其地力大小。以洪勝負。一衰不敵二旺。則旺龍為福。一旺不敵二衰。則衰能為禍。余嘗見處。衰宅而 發者。見其有佳墓。亦有葬衰墓而發者。見其有佳宅。或遠祖墓正得氣。而新葬之災禍未彰。或新遷美而不發。必舊墳之凶殺未除。要之上吉。始能敵小凶。而祖福 更切於高曾矣。作者求失時之大地不如得及時之小地。人壽幾何。其夫衰入旺。身與家已同盡矣。故吾師嘗教人開塞。以求本元之盛。真良工苦心也。但須斟酌星卦 之合否。而後從事。慎勿妄動。自致潰敗也。


附辨中元餘氣。

愚謂中元之數。參三才而兩地。幹雜元運。天元氣主一二三。人元氣主四五六。地元氣主七八九。天元一則生於坎。數主造。右旋至二而主坤。又右 旋至三而主震。自一至二。中間乾兌。二至三。中間離巽。皆分給人地兩元之位也。自震三上升至四而主巽。為人元。此天元之外餘氣也。而五則交於中矣。地元九 則終於離。數主退。右旋至八而主艮。又右旋至七而主兌。自九至八。中間巽震。八至七。中間坎乾。皆分給天人兩元之位也。自兌七下降至六而主乾。為人元。此 地元之外餘氣也。而五則交於中矣。其間一進一退。如筮數老陽之數。九九退而生少陽。六老陰之數。六六進而生少陰之數。八皆陰陽進退而相生也。九宮雖分三 元。實則天元一氣主之。蓋天元之數退。其氣應在對宮。為地元。如天元餘氣六。其氣應在對宮。則為地元餘氣。六四退而至三。其氣應在對宮地元七。三退而至 二。其氣應在對宮。地元八。二退而至一。其氣應在對宮地元九。九終而復於一矣。其數對位。相舍而成。十中五者。又皆以御元氣之往來。此天地之數。陰陽之 理。元運之氣。進退消長。彼往此來。互為生死。古今禪代推移。周而復始者也。按註。陽九百六之災。本西漢志。志記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歷元。初人元百有六 年。謂之百六之會。四百八十年謂之陽九之會。陽九百六。皆災歲也。

歸厚錄(十一)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來情章


卦運真機。問厥來情來情枝幹。以類五行。幹水來去。注目易分。枝水有止。來去難明。枝之入口。吐納滋生。執此言來。其來有經。穴若乘之。脈氣可憑。若為指 去。倒置不寧。幹水來離。坎龍欣入。幹水來震。兌脈不失。八卦之門各歸大室。枝之來位依此為例。循其曲折。視其斜直。度其修短。溯其移易。一氣兼氣。因方 定質。分元辨位。應時效績。幹水去地。亦有還氣。還氣注蔭。與來不異。枝水中停。其旋立至。候止候還。審來審去。入妙通微。始全卦義。


冷謙曰。前二篇既言審卦定運。地脈衰旺。興廢之道。幾乎盡矣。不知運之剋應。在乎卦真。而卦之真偽。在乎來情。來情者。水之來去也。水之來去。即地脈之來 去。故卦運非此莫真。而論脈理者。所首重也。立穴所乘之局氣。不敵所乘水路之來氣。知來氣之作用。則局氣又不足言矣。前局氣章內。尚未言及來情。故又特舉 而明之。蓋幹水有幹水之來去。枝水有枝水之來去。幹水之來去易知。而枝水之來去難知。今人但知水流來之方為來。流去之方為去。以此概論枝幹則繆矣。流來為 來。流去為去。通行幹水則然。若夫洪漊停止。不通之枝水。則反以止處望出口為來。出口望止處為去。蓋水之行脈。與山無二。山以水之落處為來。以枝之盡處為 止。水自江河溪澗流出小枝。則以流出之口為來。水之盡處為止。故枝水葬於盡處。世人以為源頭水尾。有出無入。有去無來之地。而不知有入無出。有來無去。真 氣止息知地。所以發福最易。而歷年亦久也。凡幹水路。來自坎方。即為離龍。來自離方。即為坎龍。八卦皆如此論。又如離上一曲折。即為一節坎。龍有二曲折。 即為二節坎龍也。視其斜直者。如從離方來。直至離方止。則為真坎氣。若從離方直來。又斜過左邊。向艮方直止。即為坎龍發足。坤龍入首。斜過右邊。向乾方直 止。即為坎龍發足。巽龍入首。度其修短者。離路水長。坤路水短。即為坎氣長艮氣短。若離路水短坤路水長。又為坎氣短艮氣長。溯其移易者。有從坤方入口。又 行至巽方一轉。而後結穴。又為外內乾。有從坤方入口。行至巽方一轉。又行至艮方一轉。而後結穴。則為內坤外乾艮也。如此變局實不一端。枝水脈氣與此同推。 故地有一氣者。有兼二氣者。有兼三四氣。以其水行方位。定龍之形質。以此分上中下三元。龍位。應時取效。永無差忒。幹水結氣。立穴之後。必有去水。此去水 流去。必有還氣。如水從巽方來又從坤方去。向南立穴。則為左艮左乾。如從巽方來又從乾方去。向巽立穴。則為前乾後巽。如從巽方來又從兌方去。向南立穴。則 為右震右乾。一元位上來去。一元大發。兩元位上來去。兩元興旺。分應歷歷不爽。枝水不葬盡處。葬於中間。則到底一節。亦同去水。亦同還氣論。如坤水曲折而 去。至艮方而止。就中停立穴。作為巽向。是為左艮右坤之局也。蓋穴迎來水為氣之止。迎去水為氣之還。審其來即知氣止。審其去即知氣還。夫論脈氣止還之法。 必須精詳。變化入妙通微。而後八卦之義。辨別無遺。而三元衰旺之分。絲毫悉照也。下穴乘氣。又當權賓主強弱。以為酌用。

歸厚錄(十二)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巨浸章


一有一方。汪洋巨浸。雖曰癡龍。豈無積潤。湖蕩池沼。於子弗論。縱不生枝。亦有氣蔭。溯其根苗。實從元運。裁穴之法。亦有真機。若穴池沼。方矩圓規。氣秉 其橫。中正等夷。大湖大蕩。中氣推移。測生測死。目在巧微。變化之妙。枝幹同式。眾水浩浩。一隅可翕。眾水奔騰。一隅曲入。一翕一入。眾水駐跡。水聚沙 洄。渟渟滴滴。不散不漫。真氣已蟄。乘元蔭後。釀福飆疾。此是真息。興枝為匹。若無真息。穴坐其圓。依借外勢。望之淵淵。形與眾殊。彼媿我妍。日引月長。 福則待年。三吳江楚。大澤連綿。世家墓宅。亦產英賢。驪黃之外。用綴斯篇。


冷謙曰。水性主動。枝幹流行固是活龍。亦有湖蕩池沼之穴。在枝幹之外別為一種。又無可以息漏二道論胎元。亦豈容以癡龍論之。斷其不發秀也。此等地土雖不生 枝亦蓄真氣。祇要元運合時亦發科第。但立穴之法自有真機。不得從散漫處溷下穴耳。湖沼與湖蕩又是兩等。不同一法。池找顯而易下。湖蕩顯而難遷。池沼只要方 圓成象平正不欹。便可取裁。但宜於橫處受穴。不可從直頭立局。如一方池。橫看則為土象。直看偏為木象也。圓池亦須微微橫闊。乃為金星開口。太圓則四周無受 穴處。便是頑金。從何處下手。凡池沼下穴。須就正中察氣。左右相等平正端麗。而後脈氣涵蓄。若立局偏斜或邊輕邊重。穴中即無真氣不能發福。大湖大蕩葬法又 宜精密。蓋其勢散漫雖居中正。猶難聚氣須棄死就生。亦從枝幹之理。雖與江河溪澗之枝幹形象迥別。而變話之道則一。如外蕩闊大。而有一隅內蓄小蕩。則與翕水 入口相似。又如外蕩直奔。而有一隅稍稍曲入。其間即有外角關闌外來。眾水於此駐足。是即大蕩為幹。小蕩為枝。大蕩為漏道。小蕩為息道。即是龍胎。乃為貴 地。若得元運又有後蔭。葬下立發。湖蕩豈緩局哉。又有一種。既無內蓄小蕩又無曲水入口。而坐於土圩環處。形如滿月亦是吉象。更借外沙翼衛。望其大蕩之水。 對穴淵停雖屬通流。因有外沙故不消散。且其立局之水端嚴秀麗。迥與他處不同。移步換形分別妍媿。則眾地皆賤一穴獨貴。但其脈氣不聚難求速效。須日積月累穴 中久久氣足。而后始應。三吳江楚此等地局。發者甚多。下此等穴。乃於牝牡驪黃之外。別有巧悟。特發明此篇。俾學者深知妙用。不得概以癡龍惑之也。

歸厚錄(十三)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原隰章


水龍之地與山相貿。山之生氣鍾於高阜。水之生氣鍾於卑受。卑受之氣不離左右。卑受之氣不離前後。何謂明堂。堂前地高。高而漸高代產英豪。如或傾洩貧窮逋 逃。穴後地低。如憑黼衣。低而漸低。葉葉不摧。如何隆起絕世無兒。穴左坦然青龍蜿蜒。長子亢宗家有餘錢。穴石土厚白虎短脰。少男疾貧常過禍咎。卑而太卑。 當作水推。能奪正局。相祖須知。大江以北千里平陸。土常有餘水常不足。高厚為岡低平為谷。何必江湖而后成局。宜詳尺度。兼別沙族。剖露一端。以概地軸。


冷謙曰。此章言高山與平洋。事事相反。山龍以高處為生氣。水龍以卑處為生氣。正以山龍從山上高處來。水龍從水中低處來。凡平洋穴後龍。宜低坦一步。低一惡 此為後龍。綿遠子孫。悠久蕃庶。壽考無涯。穴之左右。亦須低坦。乃為龍虎環抱。穴中氣足左低長發。右低次榮。若穴後有高地或一二重靠山葬下。損丁子孫稀 少。漸漸高起後嗣必絕。青龍高長。子貧窮。白虎高。次子稍乏。惟明堂之內則宜漸遠漸高。為逆水歸堂。大發丁祿。傾瀉蕩然則敗絕矣。三方低下之處必須四望相 等。若有一處極低。便水作論。不然依水立局之氣。反為所奪則局氣不真矣。且為地龍有有水為局者。亦有無水為局者。江南多水之地以江湖溪澗為龍局。江北中原 千里。高地為山便成龍局。以斷吉凶。外有數重沙蔭護穴。則大地矣。偶因原隰露此一班者。學者即此而推。已瞭然在目矣。

 

瑩造章


陰陽二用妙在氣交。天降而下地浮而高。土膚之際媾精之交。噓吸橐籥如發春夭。笑彼庸術掘地及泉。氣蒸地上枯骨不沾。水澇凝積泛濫及棺。天光無照常得幽寒。 成土成墳形須舒展。勢若高昂孤峰岩險。若作垣墉沙迷水淹。舒則沖融囚則難展。墳前起屋壓損明堂。陽和晦冥自失晶光。居中仲廢。居左長荒。季子茫茫碑碣門 停。朝須典制。若據形象。以簡為貴。玉有微瑕。時為大累。贅此瑣言。庶幾盡義。


冷謙曰。此章言乾坤之氣。一日不交則萬物皆死。不成天地矣。天地之妙正在二氣交會之中。二氣無處不交。天以至陽之氣。下交乎地。地以至陰之氣上交乎天。一 升一降媾精之處。常在地之膚皮。觀此雨露降而草木萌芽可驗矣。平洋土氣卑薄。置曠平田累土成墳。上吸天光之和下飲黃泉之氣。則陰陽沖和矣。庸術以不深藏為 不得氣。訣地及泉。使棺槨浸爛。骨為寒之氣所閉。陽和之氣反透於上。死骨不沾。安有福以應之耶。平洋乘葬上。墳壟亦須平坦沖夷。乃為合格。若葬塚太高。累 土聳拔。則孤露危險。元氣四散不歸。更不可妄築垣墉。隔斷外來秀氣。其垣低平寬闊。猶為舒展。若高峻窄小。則名為囚。生氣閉塞矣。屋宇碑亭。墓門等事。一 有侵逼。雖有小失。乃有大傷。故盡言於此。

歸厚錄(十四)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附葬章


葬法分穴如宅分房。房分衰旺穴分苦良。先葬就弱後葬就強。先葬獲吉後葬蹶僵。亦有佳城附葬不寧。一穴奪氣枝茂本傾。須保祖地勿入斧斤。貧賤權宜昭穆分立。 移宮換宿至危之術。未諳精微鮮不踣躓。力位之法祖穴是憑。氣口是納剖斷須消。三元衰旺九星持衡。不侵殺位自遠災星。但恐附葬時地兩分。氣運方法不無變更。 示爾附法與正同情。測新測舊。主附參衡。咫尺萬里。立辨死生。法宜縝密。毫不可輕。


冷謙曰。高山之穴都止一壙。不能兩棺。平洋通坦可容合葬。然得氣真地。昭穆分穴。亦非所宜。貧家難以尋地。嘗有附葬。不知穴氣真偽。間不容髮。附葬之局。 其視主局相去。豈不遠哉。其語吉凶大判。不可不慎。亦有祖穴失局附葬得之者。亦有祖穴得氣。而因附反傷者。若無真見。則祖宗發越之地。斷不宜輕加天嗣。致 傷根本。雖山林邱木。亦不宜妄行斬伐。倘有侵犯。禍豈一人獨受。與附葬方位。先於祖穴上。詳審氣口消納。以及元運九星衰旺等事。附葬如何。依祖穴立局。則 以祖穴為憑。須於祖穴之旺方添葬。但附葬與祖墓。時有今昔之殊。地有彼此之異。局氣元運。星符不無變遷。昔誤下之。承接主穴。殺方之氣災禍立至。是附葬又 不可以祖穴拘執也。其法另有方位。另有乘氣。另有元運另有星符。向法事事俱變。名雖為祠。其與另遷。正穴無異。當以正法斷之。若正法得宜。附葬亦是一義。 尤必新舊兩無所礙。而後可以從事。


還元章


厥初生民。男女媾精。天魂地魄。交癸抱壬。橐籥母胎。百日成形。十月圓胎。出腹產嬰。弦歌之數。上法天行。命終氣盡。陰消陽升。魂越泥丸。魄沉涌泉。百體 僵臥。血凝髓寒。一踰十朔。海渴河乾。葬埋之法反天入地。接續元陽。魂滔魄清。倘期三載。暗室空存。彼猶不葬。枯木傷根。雖有壤。否隔不仁。必久烝噓。嚴 霜乃春。若曾凶葬。敗氣移真。敗氣充體。魄化灰塵。歷年世久。瑞應曷臻。古之葬禮。周孔所作。天子七月。士庶踰朔。暴棺棄屍。子道之薄。年月拘忘。下愚無 學。莫嫌渴葬。敢問先覺。


冷謙曰。此章言既得吉地。貴乘初喪急葬。接續生氣。還元反本之義。人之生也。十月而胎成。故人之告殂。亦十月而體竭。死者元氣上升於天。葬得吉地。反天元 以入地中。如金入冶。魂魄復聚。須及骨液未竭。乃可以與地脈流通。如接木須新剪之枝。若經宿氣洩。豈能活耶。葬法七日內最佳。七月猶可。斷不可過十月。若 更遲之一期三載。雖有吉地。何從接氣。必待葬上久遠。枯骨漸滋。而後徐徐能應爾。若曾於凶地葬過。改葬吉地。前穴敗氣充滿。骨間精魄盡散。必待惡氣全消。 吉氣乃入。能以歲月計乎。今人緩葬亦有數端。賢者不忍其親難以急葬。不賢者寘親於膜外。或停柩靜室。或權厝別地。暴露多年。又被庸師拘忌。年月利害。甚至 一家百口。年命刑衝。此吉彼凶。久無葬日。試觀古禮。天子七月而葬。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庶踰月而葬。又何嘗有年月利害之紛紛者。蓋折衷於先覺 乎。

歸厚錄(十五)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陽基章


大輿之理。豈惟藏形。往古聖哲。作京建都。襟江帶河。九野孕靈。兆民萃處。百堵聿興。惟宅之基。與墓合符。墓氣凝結。宅氣衍敷。四倚之地。聚散有殊。移宮 改步。自奧及隅。爰有五機。實惟宗要。一地二門。三衢四橋嶠。五曰缸空。八風之竅。獨尊三元。微參九曜。遊年卦例。禍福不效。墓氣從門。一門一向。榮落轉 輪。門通大道。氣入家庭。前後旁側。分勢均形。重門協吉。與路相仍。轉步衰位。美惡相爭。男女居室。粵為大倫。房闥是主。堂階是賓。祠廟奉祀。神靈所憑。 營建若吉。人鬼咸寧。置宅廣原。地符統貫。比廬則聚。單室恆渙。若在都邑。無尤遠漫。倘若沾濡。居功無算。深山之宅。八方蔽藏。山形凹缺。風來其方。依高 立局。返氣舒暢。以是主治。庇蔭不常。墓氣及骨。宅氣及身。如滋條彼。彼如沃根。根榮以歲。條茂及晨。墓吉宅凶。蕃齒食貧。墓凶宅吉殃在後人。墓宅皆吉介 福千春。能不失馭。邁種之英。


冷謙曰。大輿之氣。不惟墓塚藏形而已。即古聖王體國經野。大而京師小而郡邑。以致村落市鎮。莫不形局分合之勢焉。其九龍立穴之法。與墓同符。而不無小異 者。蓋墓氣止收一勺元辰之水。而京都郡邑。則取大江大河為局。至於各家宅氣。又就其所依小水。而分九局。且陰地取其凝結。陽宅取其敷衍。氣化亦有殊也。四 倚者。或前或後。或左或右。專倚一水也。倚一水。則局真雖作廣廈。其氣皆不變。然水有聚散之殊。棄此就彼。或及奧隅。若在奧隅之地。挂角立宅。止中宮大 勢。收氣不雜。左右戴收。氣有改變矣。如挂角立宅。水貼西南二方。近南水作坎。前帶右廂。近西水作震。前帶左廂。是陰宅作在地中。止穴內一氣。陽宅作在地 上。不專以地氣為用。兼取門氣。蓋清虛之上。氣本橫行。門戶一啟。氣即從門而入。其氣與地氣為用。地衰門旺。地旺門衰。吉凶參半。須得門地兩旺。然後可以 招諸福門。地之外又看道路。道路局勢。朝歸者作來氣。斷橫截者作止氣。斷朝路。比來龍。橫路比氣界。所謂三衢橋樑同斷嶠者。鄰居高峻也。如艮方有高屋。則 氣被障斷。反從艮方返轉氣來。回向我宅。所謂回風返氣也。自高而及下者也。高屋多則氣厚。高屋少則氣淺。若遠方高屋。迢遞而來。漸近漸低。歸結到宅。氣尤 百倍矣。缺空者。方隅孔竅。或在宅外或在宅內。能引八方而入關乎。禍福不可不知。


夫此五機。惟以三元之衰旺為為興廢。而於立向首。仍以地局九星為主。然亦有不合九星。不害其為吉者。故曰微參言不甚重也。至於遊年卦例。推論值年神殺。其 實禍福不繫乎此。若宅氣旺。雖絕命五鬼。何害於吉。若宅氣衰。雖天醫生氣何能救凶。相宅者只將五機按三元以定衰旺。法盡此矣。從地從門。又申言門之為重。 蓋地乃一定之物。不能更移。門可隨方而改。儘有失元之地改一旺門。便能起衰。得元之地。改一衰門。便能減福。尺寸之地。榮枯頓異。不可不慎也。門以通大路 為里。蓋氣在大路中。隨人往來。門之一啟。便從門入。前門後門。旁側便門。或吉或凶。分遠近大小。動靜冷熱。而論興廢。一宅止一門獨旺。則全美無瑕。若諸 門皆旺。則諸福并至。其或轉入衰路。凶門。美惡相爭。不能歸一。亦從長短親疏。分辨嬴輸。至於宅中內門。則尤以房門為重。蓋一陰一陽之謂道。家道興廢。在 夫妻配合之際。生男育女繼宗承祧。皆原於此。宅內重門。道路步步。從旺方引來更開吉門迎之。則五福全收矣。若中堂正堂。不過賓主酬酢之所。非歸根復命之 地。不甚重也。古人將營宮室。宗廟為先。香火之地。又須居首。人鬼俱寧。乃為安宅。至於荒郊曠野之處。立宅則五機之中。專以地氣為重。與陰宅相似。然尤必 比屋聚廬。而後可以會合風氣。收攬陽和。小屋必二三進。始有蓄聚。若一帶直屋。及散佈數椽。氣皆渙散。地雖吉不驗也。若在都市。五氣兼重。不專以地氣為 主。然遠水亦能乘旺。發福。更能近水沾染生氣。福力非常。若近衰水。福亦應矣。深山之宅水氣輕微。八方之山高障圍繞。山形空缺之處為通風引氣之門。能引禍 福。法以近居一節為主。亦須斟酌氣口長短。興乎宅之相招相背。以測氣之淺深厚薄。山口中若有人跡車馬往來。引到宅地。即為動氣。夫陽宅禍福之應。與陰墓無 二。然墓氣從亡者之骨應。及生人力。深而緩。宅氣即在本身力。浮而速。朝種暮熟。智者固不以陽廢陰。又何可重陰而廢陽哉。

歸厚錄(十六)


作者   佚名  明冷謙   啟敬氏註


 

從厚錄


山若尋行。以山為龍。水若群行。以水為龍。水龍局法。變化不窮。局法不同乘虛為生。有動為生。無動為死。平洋水繞。便是真龍。此言微顯。微妙難通。水界氣 止。近水氣鍾。氣來動處。箇箇不同。近南乘坎。近西震龍。東南乾氣。忌入壬中。西北巽氣。忌與乙逢。囫圇地氣。孰西孰東。物物太極。一氣沖融。中氣難發。 硬直無功。秀活動。穿西穿東。左秀右結。右秀右榮。乘得氣者永吉無凶。謾推卦例。莫辨金龍。陽龍陽向。陰龍陰向。乘氣不爽災禍無窮。


山水氣脈各自為龍。凡觀水玩水。若見山峰重疊。則登山以占山之脈氣。若見水道重疊。即步水以占水之氣脈。而山不與焉。山龍形格多端。而水龍變化亦不測。然 水龍局法。雖無一定之形。而氣有一定之結。葬者乘得其氣。則局為我所有也。氣者非概言。有水即有氣也。其機見於動處。水有屈曲回還則為動也。動則其氣旺而 生。無屈曲回還則為靜。靜則其氣衰而死。生可用而死不可用也。古言平洋不問蹤。水繞是真龍。乃明動處盡善盡美之語。但此言雖屬顯露。其中微妙又未易明。向 者。嘗在界水上悟會。故凡大水行龍。必得小水界割。而後龍氣止結。此即所謂龍之動也。遷穴又須近水。近水則生氣蔭養。若離水太遠。則死氣侵削。龍氣歸於動 處。乘用方位又各不同。近南水則坎。近西水乘震。舉南之有坎。則北之有離。可推矣。舉西之有震。則東之有兌可推矣。近東南乘乾氣。忌偏於右。而雜坎宮之 壬。近西北乘巽氣。忌偏於左。而雜震宮之乙。舉壬則辛可知矣。舉乙則丙可知矣。八宮倣效於此。此乘龍忌雜他宮之氣。實就水路相乘而言。非言向氣也。夫水路 方位囫圇。則地氣方位亦囫圇。惟在格龍者詳審。何者屬東何者屬西。而於其中以辨陰陽純雜。蓋物物一太極。各自為陰陽五行八卦。一氣沖和融結而不容溷。若是 陰錯陽差。則又非一太極。元氣衰旺不同。不能歸一。吉中有凶矣。穴地乘氣。又有左右中三者之分。穴遷其中似乎得矣。然遷中者又往往難發。何哉。不知乘氣。 忌乎硬直。硬直則氣無成。此難發之中氣。其必硬直故也。乘氣不拘中氣。左右只取秀活動者作用。或從左來而穿西。或從右來而穿東。左邊秀則氣結於左。右邊 秀則氣結於右。乘得秀氣。則龍穴完固。雖值敗元。不過不發。而無凶可憂矣。俗學妄為拘執。一行偽造卦例納甲。陰陽為用。不辨龍局吉凶。凡遇陽龍。則立陽 向。陰龍則立陰向。以此作用。乘氣不真。其敗不勝言矣。


凡葬平洋。取水坐宮。先觀生氣。後對穴龍。外乘堂氣。凶殺莫衝。緊動速發。藏蓄福宏。單獨欹側。傾瀉直衝。八者宜避。可無殺凶。三陽朝應。對面相逢。六建 護衛。四邊會從。水來射穴。有蓋可瑩。不須入口。暗拱反榮。水來朝穴。有蓋反窮。必須入口。貴在其中。逆聚則結。交媾雌雄。不逆不聚。妄下無功。大聚大 發。順逆皆榮。秀聚大貴。藏聚富翁。偏聚偏發。斜聚戴凶。龍穴得氣。沙水玲瓏。


山龍下穴。以山脈為坐宮。水龍下穴。以水脈為坐宮。坐宮取用。先則大概以觀水勢屈曲之生氣。次察懷抱有情。局氣來脈之善良。此外方看外沙。沙氣來堂。對穴 直衝者為凶殺。堂中所乘不宜有此。沙之穴龍以察。謂之緊動。緊動而催祿催官而速發。若更兼以長遠。則穴藏蓄而氣隆。福應之來愈宏矣。若一條之水。橫來橫 去。而無返回。則謂之單。左有右無。左無右有。謂之獨。向外一偏。謂之欹。反注一邊。謂之側。徒急之流。謂之傾。出無顧復。謂之瀉。對穴徑來。謂之直。直 而寬者。謂之衝。八者之沙。不可不用。不然。終則有凶來應矣。沙之吉者。惟三陽六建為最。三陽者。向首卦內三爻之水也。六建者。八卦除本龍坐向二卦。餘為 六建。沙之凶者。莫過於直。水。直而小者。則為射水來射穴。祇要穴地有水倚蓋。則可遷矣。射水原不與本龍相和。若在外暗拱。尤妙於用。蓋直水形無收拾。氣 無依歸。反因我水引吸。盡趨入於我龍之中。此論射穴之水有如此。

全文完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ckylite&aid=648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