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與救贖。──【黑幫暴徒】觀後感
2006/12/17 03:57:59瀏覽1858|回應0|推薦14

劇情簡介

以南非首都約翰尼斯堡附近的一個城鎮為背景,描寫當地一名黑幫頭目在6天之內所發生的轉變。主角是一位19歲南非街頭流氓,從小就逃家,從不提起自己的本名,大家都叫他Tsotsi(南非語:歹徒,流氓),他帶領著一群年齡相仿的混混,到處惹事生非。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大雨的夜晚,這名叫Tsotsi的凶殘年輕人在酒吧與友人發生衝突,盛怒下搶了一台車,並射殺了車主,當他駕著贓車逃之夭夭時,才發現後座有個三個月大的嬰兒,Tsotsi原本想棄之不顧,但終究還是於心不忍,決心要偷偷地照顧他,他把嬰兒藏在小房間,試著用煉乳餵養他,但他最後明白,光這樣是無法照料一個小嬰兒的。

於是他暗中挑選了一個年輕的母親米瑞恩,偷偷尾隨著她,強迫她餵小嬰兒母乳,一開始米瑞恩相當害怕,但最後她不但兼負起照顧小嬰兒的責任,同時也漸漸感化Tsotsi的心,成為他的良師益友。

這個過程中,Tsotsi強迫自己正視凶惡的本性,也開始願意面對自己的過去…。

電影賞析

片中的主軸圍繞在嬰兒與暴徒之間所發生的一連串故事,講述一個街頭暴徒如何從嬰兒身上獲得救贖與靈魂的重生。導演為了要讓影片不致落入濫情的俗套,運用了很多穿插及對照手法,讓嬰兒與主角間產生投射心理,憶起主角童年的遭遇與自己兒時缺乏親情關愛的落寞與渴望,並進而軟化了主角暴戾之氣。在這部份,導演想向觀眾表達的是良善與暴力的分界只存在一線之隔,突破這界線的是來自於初心的被呼喚與覺醒,而嬰兒的角色在片中正代表著純淨與初心。

本片運用了許多對比手法,如現代城市與破敗貧民窟、白人警官與黑人暴徒等對比,這些影片背後的政治隱喻、貧富差距、社會問題等等,正是導演想要傳達的人文關懷與對時局的批判。主角Tsotsi兒時的暴力遭遇與貧困生活讓他選擇逃離了家庭,投入一個未知的命運,意味著童年生涯的結束。如何活過每一個未知的明天遂成為每天必須面臨的生存課題,而流浪狗似的弱肉強食也似乎是身在險惡環境裡的唯一生存之道。也因此,長大後的Tsotsi 成為街頭混混,似乎也說明了在那種不完善的社會制度下成長的孤兒或逃家的小孩,只能被迫且無奈的接受這種必然的成長過程。而令人諷刺的是,隔鄰的約翰尼斯堡首都,卻是一個富人的聚集場所。

Tsotsi從行乞的殘障人士身上了解到只有活在陽光下的人才能夠享受尊嚴。即使身體殘廢,一樣要有尊嚴的過活,感受街上的陽光。這似乎暗示著身在黑暗角落的街頭暴徒無法擁有尊嚴的活著,也因此改變了Tsotsi往後的人生觀,漸漸喚起了他的良知。而嬰兒的意外出現在他的生活,不但軟化了他的暴戾之氣,更讓他產生了投射心理,將童年時欠缺的親情與關愛加諸在嬰兒身上。Tsotsi在其強迫餵乳的婦人口中意識到,即便有奶粉及奶瓶還是無法替代可貴的母愛,這時的他終於悔悟,因為自己的自私,竟然是造成的嬰兒無法獲得母愛、也是差點讓嬰兒走向與自己同一命運的元兇。於是Tsotsi展開了自己心靈救贖的旅程,他選擇了將嬰兒歸還,在嬰兒父母親前向警察舉手投降。在心靈上也等於是向親情投降,告別了暴力荒唐的過去。

這也是一部引起很多討論的電影。

這部片在大陸上映前引起了一段小插曲,在首映上受邀的導演李少紅,在事後坦承自己”跟記者撒了個謊”,並批判本片太過偽情,不夠寫實等等,也因此遭到網友空前的無情砲轟。

確實,如果以寫實的角度來看,本片的確有偽情的嫌疑。記得幾年前白曉燕命案的兇手陳進興,在挾持南非武官一家人的幾小時裡,由於四周佈滿荷槍實彈的軍警,在幾乎插翅也難飛的處境下,他成功利用媒體塑造了自己的英雄形象,並在投降後獲得當時被挾持的南非武官一家人的原諒。原因是他當時在挾持人質時,對人質展現了的善意及悔意。但因此就能洗清他一身的罪惡嗎?從此靈魂就能獲得救贖嗎?被害者的家屬又情何以堪呢?難道暴徒在投降前的救贖行為就能立即被合理化嗎?很顯然不是的。因此我們對本片手法的寫實性存疑,也懷疑如主角Tsotsi這樣獲得救贖的暴徒是否真的存在現實生活中。

當然,電影終究是電影,就如小說的情結一樣可以虛構或理想化,我們也不能責怪導演的偽情手法,因為這是南非一部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導演只是忠於原著罷了!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ckpan&aid=60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