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8/21 14:26:39瀏覽191|回應2|推薦10 | |
當你抗拒相信並否定其可能性時,那就是迷信。 而當你全心全意融入、毫不懷疑並堅決前行時,那就是信仰。 通常看別人都是迷信,看自己都是信仰。
在別人眼中,我的許多行徑或思想可能純屬迷信。 但那就是屬於我的信仰。
從小我就不相信神,但我相信有靈與鬼,所謂的神佛,那就是善良的靈與鬼。 靈代表不捨,鬼則是執念。當選擇善惡並將這些不捨與執念轉化為能量去幫助他人時,就是成神的過程。 對於祭祀活動,幼時的我,無比虔誠。 同時我也認定,拜神的過程是等價交換。 心中所想的等價,不一定是神明認為的等價。 我總是囉哩囉嗦,設置一大堆前提,用自己覺得可以忍受的付出,祈禱換取自己想要的內容。可惜人總是不知道,當下認為可以隨意捨棄的東西,或許是未來會覺得無比重要的。 最早這個靈感,我想是源自於小叮噹。 裡頭有幾篇概念,都是有捨有得,等價交易。 尤其是關於器官捐獻的那篇,大雄在小叮噹的幫助下,和惡魔簽訂協議,答應在「大雄所有細胞」死亡後,將靈魂讓予惡魔收走。 結局是大雄捐獻眼角膜,因為細胞還活著,惡魔並沒能收到他的靈魂。
關於民間傳說,我也有自己選擇性的好幾個信仰。 其中一個,如今已不再相信──關於廚餘的說法。 大人常說,吃剩的食物死後必須吃光才能投胎,否則會成為餓死鬼。 這讓我即使很痛苦,還是會選擇把食物吃光。 戒除這個迷信,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因為看了一份育兒心態提點,再看見一個在外國工作的人,和他員工間的對話與反思後。 開始理直氣壯拒絕光盤行動,則是因為網路梗。 東西不好吃是廚師的鍋,下地獄吃廚餘的該是廚師。 雖說這是玩笑話,但卻讓人茅塞頓開。 如果非得勉強自己,只為了死後舒服,那我如今已身在地獄。 何必呢?
另一個直到如今,我都堅信不疑──關於孟婆湯的說法。 就跟現代醫生開藥一樣,因為工作量龐大,很難做到古代那種,按照每個人體質不同,配給不同藥量的方式。 所以孟婆湯肯定也是等量的。 只要你記得的東西數量足夠龐大,就有可能將你真正想記住的東西留住。下輩子也會比別人早慧一些。 這個信仰讓我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求多求廣不求精。 除非遇上真的很有興趣的內容,否則都是速讀一遍,能說出大綱,記得大部分內容就好。 這麼做最麻煩的部分是記不清作者、書名、主配角名。 但是不管提到哪個點,都能很快反應過來──這內容我見過、聽過。 閱讀習慣除去這個信仰的影響之外,另一個因素是成因於一位師長,在我週記上寫的回覆。 那週要寫自己最有自信或最滿意的能力,我寫最滿意的能力是每週可閱讀十本書。 他回應道: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每週閱讀十本書。 這讓我深感不滿。 我閱讀的書籍種類並不一定,也會閱讀繪本或短童話、小寓言。基本上十本是沒啥難度的。 圖書館又離當時的我非常近,不過五分鐘距離,假日通常就去圖書館吹冷氣,看一整天書。 我能理解他那短短一句批評,想要表達的是不精讀不算閱讀,見仁見智,對此觀點我持保留態度。 我也並非沒有精讀任何一本書的內容,而是選擇性精讀。 先大量閱讀,再從中選擇自己有更多興趣的精讀,於我而言才是最大效益的做法。 拜他刺激所致,直到如今我還是維持著每週閱讀十本書的習慣,而且看書的速度越來越快。 平日若未閱讀,我特別容易陷入焦慮並且暴躁。 看書不看到完結,就非得看到體力不支才肯睡覺。即使選到一本內容可能很無聊的書,也硬要看完結局。朋友推薦的書,我也會每一本都看完。 如果無法體會我以上說的,可以代入現代人常說的3C焦慮症,禁止使用手機時的戒斷症狀等。 其實我已經完全不記得老師的性別、姓名,但那句話卻一日未忘。 老師,如果你看見這篇文章的話,請記得對你以後的新學生,耐心一點,講話詳細一點。 此外以上還引伸出另一點見仁見智的俗語──半瓶水響叮噹。 半瓶水好歹有水,甚至可以調味、取作他用,有好多的半瓶水,不一定遜色於滿當當的一瓶水。
再來是對於才情與氣質的看法。所謂物以類聚…… 十幾年前,曾和小阿姨談論過,關於網路上一些轉貼來轉貼去的文章內容。 大意是說,只有真正的好友能用互罵髒話開場,真正的朋友相處不會是客氣禮貌、彬彬有禮的。 小阿姨笑著說:「對啊,像阮跟朋友見面就會直接講『你阿袂系喔』。伊丟欸應講『黑啦!你阿袂系我那欸系』。」(台語:你還沒死喔、對啦,你還沒死我怎麼會死) 這真的讓我非常困惑。 朋友當然不會僅有一種類型,那種嘴裡沒一刻乾淨的朋友,我自然是有的。 但我的朋友,更多是親切有禮,書卷氣息濃厚,溫和柔軟之人。 依我的感受,我與那些書卷氣息濃厚之人,更能建立深厚的情誼。 有好幾位友情長達十幾年,最長的甚至是從小學就熟識,有二十多年。 若以互動性來看,並不多,如今都只在網路上交流,但都是那種幾年不見,一約就可以訂下時間吃飯逛街的好友。(約不出來通常是我的問題,我不太喜歡出門,太熱不行,太冷不行,太費體力也不行……讓大家總是為我調整時間,心中頗感歉意。) 他們如今的職業有七成以上是老師,為人師表,更不可能是那種用髒話作為問候的人呀。 前陣子,我和大兒子聊天,提到他的交友圈。 他抱怨朋友總不守時,暑假要到校製作海報,三趟裡被放了兩趟鴿子。 接著抱怨他的朋友總是不尊重人,很沒禮貌,隨意取用或破壞他人物品,甚至開一些不合時宜的玩笑。 心中的疑惑浮現,我對他說:「俗話說天才總是紮堆出現,好比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兵家、農家等諸多學派,各派學者紛紛提出自己的主張和理論,對中國後世的政治、文化和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老子、墨子、莊子、孫子……都是同期出現的天才。而那個時期的普通人,也一點都不普通,能和天才同期,就算自身不是天才,那也絕非庸才。人總會選擇與自己相近的人抱團……你……該不會也是那樣的人吧?你學校跨縣市,離我頗遠,我無法親眼見證你與人相處的方式,只能憑你轉述。可以前你往來的對象,都是優秀有禮的人,你也是那樣的人……現在不一樣了嗎?中二病不會影響人的本質,你該不會是學壞了吧?嗯?」 雖是帶點玩笑的問法,卻是很認真想知道他的答案。 他很直接地答道:「誰讓你選那間學校,才讓我變壞。」 我很訝然:「所以想讓你過得更好,花更多錢與心力,為你選更好的教育環境,還是我的錯了?」 他點頭默認。 早知如此,我也不花多餘的心力,他不滿,我後悔。 這次的對話再次提醒我,物以類聚,天才總是紮堆出現。無論是友情還是親子關係,周圍的人往往反映了我們自身的特質與價值觀。這不僅體現在我們的交友選擇上,更體現在我們對孩子教育的期待和培養方向上。簡言之,我深信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到什麼樣的人,這是一種潛移默化、深遠影響的相互作用。
最後是關於永生的信仰。我相信長生,但這個概念的形式,可能與眾人想像中有所不同。 舉一個好的例子來說,電影《可可夜總會》完美呈現了我對永生的理解──只要有人記得你,你便能永生不死,萬世長存。因此,我一直認為秦始皇確實取得了長生,因為誰讀過中國歷史,能忘記他呢? 在這個信仰中,我最大的「毛病」在於,自己在寫故事時,總想確切寫下主角的死因。主角若不死,誰知道又會發展出多少平行宇宙呢? 我相信的另一種永生形式則是莫比烏斯環般的循環。人生如同一場多結局的單機遊戲,每次重啟都是新生,亦是重生。既視感,便是因為重啟太多次而產生的殘影;曼德拉效應,更是源於真實經歷過一次的人生所造成的認知誤差。而夢境則是最直接的表達,展示了正在同時發生的另一個重啟後的自己的人生。 第三種永生,則是躍於紙面的創作人物,這是一種另一形式的永存生命。只要故事足夠精彩,那個人物便會永遠存在。比如金庸先生筆下的楊過與小龍女,我相信某一天,當科學家突破次元壁時,會發現那些人們以為是虛構的人物,實際上是真實存在的。他們以前述兩種形式的永生在過著他們的生活,而作者僅是感應到了他們,並執筆記錄下來。 這三種形式,是我唯一認為真實且可信的永生。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