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北會議水果點心推薦 》綠之果物,將新鮮的水果送到您身邊!
2024/04/24 14:02:00瀏覽5|回應0|推薦0

在忙碌的生活中,維持健康飲食的需求日益受到重視。作為對身體最好的慰藉,新鮮水果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追求的美味和健康。而為了滿足您對美味和品質的需求,綠之果物,致力於提供最優質、最新鮮的水果盒訂購服務。

在這個追求健康、注重品質的時代,我們明白您對於食物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我們不僅以最新鮮的水果為您提供服務,更推出了全新的現切水果盒點心服務,為您帶來更方便、更健康的飲食體驗。

我們的水果,來自於最優質的供應商,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檢驗,確保每一個水果都是新鮮、成熟、甜蜜的。我們將這些水果精心製作成現切水果盒點心,以確保每一口都能夠保持最佳的口感和營養價值。

商務會議必備:高質素現切水果盒點心

我們精心挑選新鮮成熟的水果,並專業手藝將其切片、裝盒,確保每一口水果都是維持最佳狀態的精緻美味。這些現切水果盒點心不僅保持了水果的新鮮度和營養價值,更帶來了輕盈清爽的口感,讓您在會議期間能夠享受到健康美味的享受。

我們的現切水果盒點心,不僅提供了水果的營養,更注入了我們對品質的堅持和對服務的關懷。每一份點心都經過精心包裝,保證在送達時依然保持水果的新鮮和美觀,讓您的會議餐點更顯專業和品味。

此外,我們還提供彈性的服務選擇,根據您的需求和預算,量身定制最合適的點心方案。無論是小型會議還是大型活動,我們都能夠為您提供滿意的服務,讓您專注於會議內容,同時享受到美味的水果盒點心帶來的愉悅。

午茶點心小巧思:品味無限的現切水果餐盒點心

在下午茶時間,提供精心準備的點心對於打造輕鬆愉悅的氛圍至關重要。為了滿足您對品質和健康的追求,我們很榮幸地向您推薦全新服務-品味無限的現切水果餐盒點心。

這些現切水果餐盒點心不僅為您提供了健康的飲食選擇,更為您的下午茶時光帶來了輕盈、清新的味覺體驗。與親友聚會或是生日派對,這些美味的水果點心都能讓您感受到愉悅和舒適,為下午增添一絲輕鬆和愉悅的氛圍。

開幕茶會:訂製專屬水果盒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希望能夠為您提供一個獨特而難忘的體驗。協助您展示招待貴賓的尊榮感,我們的水果盒為您的開幕茶會增添一絲清新和健康的氛圍。

綠之果物的專業團隊根據您的需求和喜好量身打造。我們精心挑選最優質、最新鮮的水果,並以創意和專業手藝將它們精心製作成一個個美麗而獨特的水果盒,安全衛生,每一位賓客皆可以享受到個人的水里盒。每一個水果都是精心挑選和處理,確保保持最佳的新鮮度和口感,讓您和您的賓客能夠盡情品嚐到水果的美味和營養。

綠之果物水果盒訂購流程

第一步:加入綠之果物的官方LINE

在我們的官方LIME上提出您的相關需求(或是不希望出現的水果種類)和預算範圍,會交由我們團隊的搭配人員幫你選擇當季最新鮮的水果。

LINE:https://lin.ee/RdTu5Ut

第二步:確定水果外盒種類

一旦我們與您溝通好水果種類後,請進一步選擇包裝盒款式,為了達到永續環保的目標,我們的水果盒都以環保材質製作,讓您的活動會後回收更加方便。

第三步:結帳支付

完成報價後,我們提供安全方便的支付方式,讓您可以輕鬆完成訂單支付流程。

第四步:等待配送

一旦完成支付,我們的團隊將立即處理您的所有訂單,並安排快速可靠的配送服務。您只需耐心等待,我們將在預定時間內將水果盒送達到您指定的地址,讓您盡情享受美味的水果盒驚喜。

讓綠之果物的水果盒為您的活動增添更多的感動

現在就開始享受新鮮、健康的水果盒驚喜!立即瀏覽我們的網站,選擇您喜歡的水果盒,並定制專屬於您的水果餐盒。無論是節日慶典、生日派對還是企業活動,讓我們的水果盒為您帶來健康美味和驚喜。立即訂購,讓我們一起創造美好時刻!

綠之果物:https://shopee.tw/a0936658548

LINE:https://lin.ee/RdTu5Ut

 

臺北會議水果餐盒推薦在生活的每個時刻,無論是喜慶的節日、溫馨的聚會,還是繁忙的工作場合,水果盒都是一個獨特而美味的選擇。現在,就讓我們為您帶來一份美好的驚喜!

通過我們的網站,您可以輕鬆瀏覽各種款式的水果盒,挑選最適合您的那一份。無論您偏愛甜蜜多汁的水果,還是更喜歡清爽爽口的口感,我們都有合適您口味的選擇。北投團體活動水果盒推薦

定制您的水果盒,加入個人化的元素,讓這份驚喜更加溫暖。無論是添加一段個性化的祝福語,還是選擇特別的包裝設計,我們都會盡力滿足您的要求,讓您的水果盒更加與眾不同。淡水綜合水果切盤推薦

在訂購完成後,我們的團隊將立即處理您的訂單,並確保您的水果盒在最短的時間內送達到您指定的地點。我們堅持以高品質的服務和新鮮的水果,為您提供最佳的體驗。板橋會議水果餐盒推薦

或許那陽光折射的只是 晚霞的疲憊 可這一次的旅行 卻讓她看破了 凡 路 都迢迢彎彎 個中 有時空曠過于乏味 尋不見個人------ 一覽無余的寂靜 也罷 就讓自己在片紅土上緩慢動動 如同有些甜美的詞句 在自發組合 其實也說不上涌入 倒像遠處的耕機在不時折騰著土地 卻怎么也走不出秋天的內容 于是 她時常會寵著自己 以最美的恣意 土地當然到處土色 她只有擇綠裙 這樣配搭 拱出生命的色彩 但裙衣上的花瓣 十分惹眼 好在這地方不用羞澀 更不覺人巳老去 這樣堅持 也許還不知這就是女人的喬裝智慧 就是來此真情赳赳拍拍 當一切從內心釋放 心先空了 歡喜 接踵才會滿滿填來 因為沒人能幸免于憂傷 世路險虞 說歧路多轉 可歲月總是讓翻倒的土地卷起滄桑 她喜歡這樣的自己 光著腳叉立 不以何人的觀看確定意義 后題記---遠山仰止,影行行止。 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更多美文:現代詩歌

寥寂的夜色,月光如水。我獨自一人散步郊外的鄉間小路上,初冬的田野仍然充盈著豐收后的氣息。小路兩旁落葉沙沙,小草似乎還在與風霜嚴寒抗爭,仍舊枯黃挺立的樣子。風搖動葉片,從上面悠然墜落一滴露珠,在亂草覆蓋的小徑上散步,剛踏進幾十步,鞋面便被這寒夜的露水打濕了。 正彳亍而行時,猛然聽到上空有“嘎嘎”的叫聲凌空而至,仰頭一看,是一群大雁排著“人”字形從頭頂從容飛過。我停下了腳步,駐足觀看:凄冷的月色中,大雁展翅奮力向前方飛翔,它們相依相顧,緊緊相隨,不離不棄。不知疲倦朝著心定的目標而去,努力完成一個遷徙的故事。大雁南飛時,那四野橫陳的霜色,早已凝結成水煙浩淼,繁花不在似錦,坡草無力伏地。 雁在我國古代詩詞中引用最多的鳥類,這是人與自然在詩詞中的有機融會。文人則往往用大雁寄托相思別恨或表達凄涼孤獨之情。古代有鴻雁傳書的故事,加上雁有遷徙和群聚的習性,于是雁成為文人墨客點綴場景的道具抒發心懷傳達情感的天然媒介。 李頎《送魏萬之京》:“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高適《送李少府》:“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寫出了客旅身處異鄉,望著遷徙的大雁,飽受相思之苦的煎熬,弄得柔腸寸斷;李白《宣洲謝朓樓餞別》“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盧綸《奉和太常五卿春對月見寄》“露如輕雨月如霜,不見星河見雁行”,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空懷幻想的悲傷情調。 在大雁南飛時,總能看到低哀鳴叫著的景象,盡管那哀鳴會讓人聯想起落葉飄散,滿目蒼涼的前景。然而,當看到緊隨隊尾,翱翔在這霜風陣陣的寒天時,我的心不由的揪緊了起來。秋蟲寒振翅,枯草哀聲嘆。風颯颯,望斷南飛雁。 空中南飛的大雁以“人”字形撐開時,盡管眼下秋色霜重,滿目山巒紅葉漂染。但在它的縷縷情思中,始終纏繞著的是十分明確的目的地。而當人成了“南飛雁”,盡管空有一腔抱負,滿身卻是傷口淌血的負累。淚灑的離緒里,多少愁思都只能化成夢中的安慰,誰能告訴棲息之地在何處?雁南飛無垠的天際,霜天一隅,鳴聲在漸行漸遠。天與地雖能在南邊的相連,卻不知它們的歸宿與歸期。 哦,大雁,你的歸期如期而來,無意觸碰到了身處異鄉的旅人心弦,讓久在他鄉的游子多了一絲牽掛,多了一份思念。讓我們彼此堅硬冰冷的心,緊隨著雁的鳴叫聲逐漸的溫潤了起來,讓愛的心沾滿了潮濕和感動。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蓮花山作為隴上最負盛名的旅游名山,文化底蘊深厚,民俗民風獨特淳樸。這處位于甘肅南部的康樂、臨潭、卓尼三縣交界處的綠色明珠,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和生物多樣性基地,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蓮花山花兒”的故鄉。形成于元朝末年、農歷“六月六”蓮花山“花兒會”,被譽為“東方狂歡節”,是蓮花山獨有的文化品牌和民間藝術的寶藏。蓮花山花兒史上將“死罪唱成活罪”的一代著名花兒“串班長”“唱把式”景滿堂,成為至今人們津津樂道的美談。 景滿堂生原臨洮縣海甸村(今屬康樂縣)人,由于生長在花兒的故鄉,在耳濡目染中,自小就學會了唱花兒,20多歲時,就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花行家”“唱把式”。1890年夏天,一年一度的蓮花山花兒會臨近了,海甸村的一班唱家、好家們商量約請他一塊去朝山,當“串班長”,但嬸嬸卻有意安排他必須背夠50捆燒柴。景滿堂著急了,逼得沒有辦法,一班朝山友們幫著他背夠了柴。可是,嬸娘還不甘心,又叫景滿堂磨兩石小麥的白面。這又是一大難題。三朋四友知道這又是在刁難景滿堂,又叫來備家的婦女,簸干凈糧食,分頭出動,兩天就磨完了全部糧食。這下嬸娘無話可說了,可她還心不甘,冷言冷語地挖苦道:“你成天哥呀妹呀的,像驢一樣吼叫,你娘咋還守寡?你咋還光棍一條,我看你這回干脆把娘引上,山場上尋個老漢,你也拐個媳婦,也算唱花唱出了個出息!”景滿堂人窮志不窮,怎能忍受這樣的侮辱,回言道:“你嘴干凈點。”嬸娘憑古訓“有理論理,無理論大”,厲聲道:“窮鬼,你性子大不如命大,還不服氣!”景滿堂一氣之下說:“你再說一聲!”嬸娘憑自己有錢有勢,“哼”了一聲說:“有本事了去蓮花山野山場上給你娘尋個嫖客,給你尋個婊子,在這兒使什么性!”景滿堂已氣得無法可忍,猛地一把揪住嬸娘的頭發,像老鷹捉小雞一樣,輕輕地將她拋向院中,順手從墻根拔了幾根蕁麻,塞進嬸娘的褲襠,刺得嬸娘滿院亂滾,景滿堂才昂首挺胸走出大門。 不料,這位不經一摔的“豆腐塊”嬸娘經這么一折騰,競臥床不起,一命嗚呼!叔父以目無王法、小兒犯上,告到狄道(今臨洮縣)府衙門。衙門只替有錢人辦事,吃虧的盡是窮人。景滿堂朝蓮花山不成,反坐了牢。衙門里審理這件事的是何軍門何振澤。他審問道:“你就是景滿堂?你知罪嗎?你為朝蓮花山害死了你嬸娘,王法難容,殺人償命,借債還錢,今判你死刑,擇日問斬!”景滿堂早將生死置之度外,明知辯解無用,便說:“我服罪,不過我有個請求,蓮花山會快到了,我生性喜歡唱花,請大老爺高抬金手,寬限幾天,讓我浪一次今年的會場,唱上幾聲,死了也是個快樂鬼。”何軍門出身行伍,祖籍臨洮西鄉,年輕時也喜歡蓮花山山場花會,也能唱幾句花兒。他看到景滿堂為人正直,是條硬漢子,死期已到還要求朝山唱花,心中不免產生憐惜之睛,心想:“這世道就像蓮花山花兒唱的‘針一根九根針,人活一世草一春,花兒能有幾日紅’,萬件事情得看開點,何況我也還想去蓮花山一游,何不把景滿堂也帶上,朝山路上或許還排上個用場。”于是便吩咐衙役把景滿堂暫時收監在衙,待“六月六”一過再處決。 臨洮到蓮花山有百十里路程,途經鬼笑坡(今康樂五戶境內)時,突然有幾個拉馬的人用韁繩攔住了去路,唱道:“桿一根的兩根桿,馬蓮繩繩堵得寬,兀是鐵打銅鑄的虎牢關,看你口上過嗎底里鉆!”花兒問的何軍門愣住了,怎么辦?這時突然想起了景滿堂,心上一亮:“有這小子在,還怕打不開馬蓮繩!”他回頭吩咐手下讓景滿堂來對付。景滿堂見有人堵半截,早就嗓門癢癢的,聽到讓他去打馬蓮繩,正合心意,立即上前唱道:“水有源頭樹有根,馬蓮繩堵路是老規程,你阿么手里拉的馬韁繩?”堵半截的人一聽不對勁,還沒來得及還花,景滿堂的第二支花又飛來了:“鍋兩口的一口鍋,你們懶著連馬蓮繩沒搓,快把馬韁繩丟脫,讓我們遠路上的親戚都過過。”堵半截的人無言以對,只好拱手放行。何軍門和隨從們哈哈大笑,當下給景滿堂掛了一條毛紅。 當晚,何軍門一行駐足景古城。 第二天清晨從景古城出發,一路打馬蓮繩,行10余里,到達三岔河口。河口離海甸村不遠,老母和眾鄉親早早守候在這里。母親見身帶刑具的兒子,肝腸寸斷,潸然淚下,鄉親們無不落淚。景滿堂含淚以花代言:“瓜蔓子上結菜瓜,母親的恩情沒報答,留這身子能做啥!”母親取出一件新做的白土布汗褡,兩個青稞面鍋巴,讓他帶上。鄉親們也對何軍門的寬容表示感謝,對這位年輕的串班長、唱把式能與他們一起朝蓮花山十分高興,一齊跪在何軍門面前再次求情,要求何軍門解下刑具,讓景滿堂風風光光地朝這年的蓮花山。景滿堂領著眾鄉親和何軍門一起,一路行來一路唱,打開了一道又一道的“關口”,從飛珠濺玉的洮河岸邊一直唱到瀑布流泉的冶木河畔,從蓮花山麓的足古川小村,一直唱到蓮花山巔。所到之處,唱家云集,歌聲似海,景滿堂在成千上萬的唱家中斬關奪隘,連連獲勝,身上披滿了何軍門搭的毛紅。 初四這天,他們同河東的一幫唱家對上了。只見那一班的串班長頭梳一條油光锃亮的發辮,頭前戴著蓮花山會場上最流行的熱照子,鼻梁上架一副淡色茶鏡,身穿白綢子汗褡,外套青緞子夾夾,黑綢褲,足蹬嶄新的青線麻鞋。別人替他撐著一把大陽傘,手里準備著隨時可啟用的景德鎮一品藍山水瓷壺,壺中自然是冰糖、香茶,自己手搖一把淡黃色杭扇,渾身上下是一副標準的花行家的著裝打扮。此人是誰?景滿堂認得,他是洮河東岸郭家泉人,姓郭,祖輩父輩都是小有名氣的財主,只因他酷愛唱花,不理家務,弄得家道中落,但在唱山上的名望卻很高,人們尊稱他為郭大爺。這可是蓮花山串班長、唱把式中的老字輩。景滿堂雖然年紀不大——當時只20歲,但自小朝山,在前三后四的老唱家中他老早就認識了這位名噪一時的老前輩,以致成了唱花行中你不吃我不喝的忘年之交。這位郭大爺早得知了景滿堂的不幸遭遇,他今天是精心打扮,專門來和海甸村的唱把式們相互對唱的,想用高超的唱花藝術來博得何軍門的歡心,想用唱花引導景滿堂傾訴真情,以感動何軍門,產生惻隱之心,給景滿堂這位花中摯友討一條活路。 何軍門是個以貌取人的人,見郭大爺這身打扮,不免有幾分高興,又見他禮數周到,編花唱花噴珠吐玉,又有一副金嗓門,和景滿堂又是一對百里挑一的唱花高手,以為這次不虛此行,心中大快,當下給郭大爺賞了一條上等的紅綾子毛紅。對唱正式開始,郭大爺開口唱道:“一轉山的蓮花山,何大人,你見啦,蓮花山上云搭橋,有名望的何軍門,我把你合敬德月下訪自袍,何大人,我們河東里的蓮花山是專專尋著你來了。”景滿堂接口唱道:“河東里的蓮花山,何大人說著呢,蓮花山的山連山,這兩月我把你沒見,心上常把你惦念。”郭大爺一班回唱道:“海甸里的唱把式,景家親戚串班長,斧頭剁了燈桿了,聽說你把法犯了,我像車輪貶扇了,朝山沒有陪伴了。”景滿堂一班唱道:“河東里的蓮花山,你聽著,把馬攔著船里了,我的朋友老唱家,叫你把我盤住了,嬸娘把我難住了,前思后想沒路了,生嗎死是不顧了。”……你問我對,真情似海,景滿堂用唱花傾訴了自己的不幸,向人們控訴世間的不平。 這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媽媽向花攤子走來,撲向正在唱花的景滿堂:“兒呀,這一去娘就見不到你了,為娘的也就活不成了,今天我先去了。”說著,轉身往身后的一塊巖石上碰去,鄉親們急忙上前攔住。郭大爺心中一動,幾步跨到何軍門面前,連連磕頭求饒:“何大人,景滿堂冤枉呀,他一死,他娘就完了,你就行行好,赦了他吧!”這時,唱花的,觀看的,一齊跪了下來,同聲為景滿堂母子求情。何軍門一看這般情景,頓生惻隱之心,心想:景滿堂確實無罪,一切只因嬸娘狠毒而起,反正景滿堂的生死也在自己手上,何不作個順水人情,放了這個“唱把式”,從此自己也可抓點好名聲。于是,便高聲吩咐左右:“念景滿堂孝敬老母,友好鄉里,只因情勢所迫,頂撞了嬸娘,并非有意致傷人命,加之河東朋友又再三求情,本官念他是一代著名串班長、唱把式,有功于蓮花山,特赦他無罪開釋,隨母回村,樂享天年。” 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一時傳為佳話,景滿堂“死罪唱成活罪”至今仍在蓮花山傳為美談。 一代花魁“窮尕妹” 在康樂縣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族群眾自編自創產生了用勞動創造生活,用歌聲謳歌生活的蓮花山花兒這一特有的奇葩,涌現出一代又一代花兒歌手,被譽為“一代花魁”的“窮尕妹”丁如蘭便是其中之領軍人物。 康樂縣蓮麓鎮的丁如蘭從20歲起,整整唱了40年的蓮花山花兒。在唱花的歲月中,她的真名反而被藝名淹沒,人們只叫“窮尕妹”,卻很少知道她姓“丁”名“如蘭”。她自小聰明伶俐,父母取乳名叫菊花。她有一頭烏黑的頭發和一對毛茸茸、亮晶晶的大眼睛,因此,鄉親們在菊花前又加了一個“毛”字,昵稱“毛菊花”。愛好花兒的母親,經常為她講述蓮花山的傳說和六月六花兒會,使她更愛唱花兒。15歲那年,她被迫嫁給河口小莊的石毛娃。石毛娃家十分封建,嚴禁她唱花兒。這年農歷六月初蓮花山山場到了,朝山的唱家一幫連一幫,毛菊花羨慕極了,不由得嗓子發癢,忍不往唱道:“行家一張口,便知有沒有。”唱家們聞歌回唱:“園子里的牡丹花,一轉山的小姊妹,你是花行里的小唱家,你名字叫啥姓叫啥,我們蓮花山上再搭話。”毛菊花接口就唱:“材一頁的,兩頁材,我是地寺坪丁家小字輩,窮人家的小女孩,唱花行里沒有我的名,你就叫我‘窮尕妹’。”“啊,原來叫‘窮尕妹’!”朝山的唱家們不愿走了,接口再唱:“花戀蝶,蝶戀花,天下的英雄訪好家,誰知道好家在這搭。”一場別有風味的“攔路對歌”拉開了。面對越聚越多的人,毛菊花不由想起了自已艱難的身世:“蓮花山對的姊妹山,我娘生我也難寒,心腸沒有紐門寬,沒心思去看姊妹山”;“斧頭要剁紅樺呢,我十五歲嫁到婆家里,提起婆家人怕呢,男人打呢娘罵呢,小姑只揪頭發呢,公公只說殺下呢。”唱家們對自己的同行表示理解和同情,用花兒表示支持:“針一根,四根針,只要你把路走正,世上沒有怕的人。” 1936年夏,“六月六”蓮花山山場到來了,“窮尕妹”向公婆提出要去朝山。公婆覺得這個倔強的媳婦在家務活上還麻利能干,便點頭應允。但要兩口子一塊去,而且不準唱花。“窮尕妹”穿戴一新,騎著小毛驢,同丈夫一起上了蓮花山。這是她平生第一次朝山,秀麗的松林高山、輝煌的廟宇、繚繞的香煙、白色的帳篷,歌如海、人如潮,還有那百聽不厭的蓮花山花兒和動人的對歌場面。她情不自禁地唱起心上的花兒:“洮河流水清又長,蓮花山上浪一趟,心上寬快亮堂堂。”花兒聲引起了朝山人的注意:“這不是‘窮尕妹’嗎?”于是,一支花兒向她飛來:“一轉山的小姊妹,唱時咱們兩家唱,一家唱時冷汪汪。”她立即回道:“手拿剪子鉸紙錢,兩家唱時我喜歡,就像孔雀戲牡丹。”正在這時,石毛娃青著臉走進人群,立眉瞪眼地把“窮尕妹”拉走。一位唱家唱道:“鄉親你是亮清人,只要把人活正經,唱句花兒沒事情。”經人們一再相勸,石毛娃無奈,只好坐下,聽著聽著,也不由得佩服媳婦的才華和歌喉。“窮尕妹”在蓮花山很快出了名。 在“窮尕妹”的帶動下,蓮花山地區婦女們把男女對唱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把蓮花山花兒男女間談情說愛的“小打小敲”推向更廣闊的天地。婦女大量涌入蓮花山、紫松山花兒會,使花兒會面貌煥然一新。第二年,夫妻又去浪蓮花山,“窮尕妹”的名氣更大了。但不久,石毛娃卻被病魔奪去了年輕的生命,不滿17歲的“窮尕妹”守了寡。父親又將她嫁給大她12歲的臨潭縣冶力關小溝的李福壽。李福壽性情暴躁,好吃懶做,吃喝嫖賭偷俱全,還不準她浪山,“窮尕妹”度日如年。一次,地方軍閥魯大昌手下的團長李啟發在冶力關泉灘擺下場子,聽說“窮尕妹”是個花把式,派人來請,言定賞大洋10塊。李福壽見錢眼紅,陪著“窮尕妹”來到泉灘。“窮尕妹”只唱了“針插腰里尋針呢,好花連唱七聲呢,給大人送個人情呢”一首花兒,就樂得那伙人眉開眼笑,搔耳抓腮。她又和同伴們巧妙地編了十二屬相來諷刺那伙人:“桿兩根的一根桿,豬沒心眼不周全,遇上屠家遭一難……”那伙人卻蒙在鼓里,得意忘形,場子結束時,破例賞了她20塊大洋。兩年后,李福壽因抽大煙把家產抽光,便以100塊大洋將她賣給了康樂胭脂川郭家麻郭啟榮。郭啟榮對“窮尕妹”仰慕已久,而“窮尕妹”更是一見傾心。夫妻倆形影不離,每年上山場郭啟榮拉馬縋蹬,讓“窮尕妹”騎在馬上,一塊朝山。不論是自然界的風云雷雨,花草蟲魚,或是家庭里的掃帚、鍋碟碗筷,或是歷史軼聞,或村莊打鬧小事,經她一編一唱,便妙趣橫生,神韻百出,人們賦予她“一代花魁”的美稱。她和郭啟榮一道浪遍了蓮花山地區幾十個山場歌會,成了藝冠三州六縣的蓮花山花兒著名歌唱家。 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培養下,丁如蘭的演唱水平得以很大提高。1956年,她帶著幾名唱家到省城蘭州、首都北京演出。她們在中南海劇院演出時,得到了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等中央領導的接見并合影留念。第二天的《人民日報》刊發了《人民歌手——丁如蘭》的專訪和照片。從此,她名氣大振。“文革”中,丁如蘭受到批判,不準她上山唱歌。她“茶不思,飯不想,心乏腿軟的躺炕上”。1973年,郭啟榮長眠地下。無兒無女的她,又改嫁至臨洮潘家集公社新鋒大隊賈得祥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她拄著拐棍上了蓮花山,看到新人朱淑秀、刺玫花、野冬梅等唱家茁壯成長時,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年輕的花兒唱家驚喜交加地唱道:“一轉山的蓮花山,把你名聲聽見人沒見,見人能值幾百萬。”丁如蘭清清嗓子,聲音不減當年:“斧頭剁了紅樺了,我像黃鷹落架了,早就不值一大了。”年輕人們回敬:“山菊花開在崖畔了,你把個個山場浪遍了,壓了三州六縣了!”不料,丁如蘭又唱道:“人老了,人呆了,唱花跟不上時代了,不如年輕娃娃們輕快了。”年輕人們則唱道:“荽一條,萋兩條,你的才華比我高,我要拜成師傅給我教。” 丁如蘭的花兒來源于生活,來源于自己親身的感受,樸實,自然,充滿生活氣息,富有深厚的人情味,唱花時從細微末節處編串,說中有唱,唱中有說,把蓮花山花兒自由活潑的格調發展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這種韻味,除蓮花山花兒行家里手外,是難以體會到的!她是編唱這種“生活花”的圣手,是散花的花仙。 蓮花山下百靈鳥 ——訪蓮花山花兒會國家“非遺”省級傳承人 她是一縷山野風,吹紅了朵朵的花兒;她是一只百靈鳥,唱出了人間的喜樂;她是一眼小山泉,滋潤了群眾的心靈。她帶著一種執著、一種信念,耕作于花兒沃土;她懷著一種癡迷、一種依戀,沉醉于百花之園。她用執著和信念,將蓮花山花兒從康樂唱到蘭州,從西北唱到首都,使蓮花山花兒在時隔58年后再次走進國家大劇院,映紅了大半個中國。 她就是被各族群眾稱為“蓮花山下百靈鳥”的蓮花山花兒會國家“非遺”省級傳承人、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省民間文化產業協會理事、臨夏州婦聯代表、康樂縣政協委員、縣蓮花山花兒協會副主席、蓮花山花兒第四代領軍人物、蓮麓鎮蛇路村花兒歌手文香蓮。 花兒路上露頭角 在我國民間文藝的百花園中,有一朵絢麗多彩、引人注目的藝術之花,這就是植根于西北地區廣大群眾之中,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花兒”。甘肅花兒可分為河州花兒和洮岷花兒,蓮花山花兒便是洮岷花兒的一種。它根深葉茂,源遠流長,是蓮花山周邊三州五縣勞動人民文化智慧的結晶。 文香蓮家鄉自古花兒唱家輩出,名家迭起,是花的海洋,歌的樂園。或許是與生俱來的靈性,或許是對花兒抒唱的那種渴望,明清民國時期的“一代花魁“窮尕妹”丁如蘭”、“死罪唱成活罪的景滿堂”等等花兒名家,成為她崇拜敬重的偶像。十多歲時,她就成為一名“花癡”。只要遇到花兒唱家們一展歌喉時,她都會靜靜聆聽、用心揣摸。從每年農歷六月初一至初六的蓮花山花兒會、枉子溝門兒花兒會,到王家溝門花兒會、紫松山花兒會,在這盛況空前,人山歌海的“詩與歌的狂歡節”里,她都會抽空趕場,聆聽花兒“課堂”。花兒聽的多了,她自己就經常到樹林里反復摸索、細心學唱。由于長時間的模仿練唱,她的嗓子時不時的沙啞,聲帶時不時的發炎,家人奉勸她休息幾日再,可倔強的她服用幾粒藥丸后又繼續練唱。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七八歲時,她開始在蓮花山花兒會嶄露頭角,成為蓮花山花兒的一朵新秀。起初,由于經驗欠缺,她模仿別人的多,自己編唱的少,聽眾寥寥無幾。后經縣文化部門培訓指點,她的創作演唱水平提升很快。二十四、五歲時,她已成花兒歌手中的“大家”,邊創作、邊演出、邊領唱,歌喉甜美、聲情并茂,不時贏得陣陣掌聲。看到康樂縣經濟社會蓬勃發展時,文香蓮曾唱道:“三十年實話發展了,學生娃的學雜全免了,倒給種糧人補款了,沒愁腸者樂展了”“到處是紅磚紅瓦洋式房,鋁合金的門和窗,山水畫彩磚貼墻墻,家家院里菊花香,比城里人住的還敞亮”。 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的一生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難免遇到大大小小的苦難和挫折。正如一句名言所說:“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就是一個萬丈深淵。文香蓮正是用孜孜不倦的追求,將常人望而卻步的苦難變成了實現夢想的樂園。 她說過,各級領導把蓮花山花兒文化遺產傳承的重任交給我了,我的決心就是“寧叫牛掙死,不叫車翻過”。再難的事要克服,再苦的事要忍受,再重的事要擔當。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10年9月,省上要舉行原生態民歌調演,選拔優秀節目報送文化部。她和楊海霞、楊菊英作為蓮花山花兒歌手,在州民族歌舞團排練了十多天,節目審定后,決定12月27日晚8時準時演出選拔。12月21日,她們搭車去州民族歌舞團合排會演的途中,家里打來電話,說她父親的心臟病又犯了,她趕緊雇車、緊急趕往百里外的縣醫院搶救。經過一天一夜的搶救,病不見好,明理的父親拉著她的手說:“我這病時間長了,急忙治不好,家里這么困難,花這么多錢,我心上過意不去,我太拖累你了,你太苦了,何況你要參加省上的演出,不要為我耽擱了你。”父親死活要出院,她犟不過流淚的老父親,晚上9點又租車送父親回家。第二天下午3點,父親就去世了。去世前,他神志非常清楚,再次拉著她的手說:“我死后你隨便埋哈,不要為埋我耽誤了你省上的演出。”26日下午,她將父親埋葬后,忍痛含淚于27日早乘車去蘭州,下午參加演前彩排,晚上準時參加了演出。全團演出人員深受感動,一一握手表示同情和慰問。 2012年4月,在縣鎮村的關心下,她得到危房搬遷補助款動工建房。動工兩天,就接到縣文聯的電話說:文化部非遺司的領導要來松鳴巖花兒會調研,要晚上到和政縣報到。這怎么辦呢?一場子的石頭、沙子、水泥,幾十號匠人、小工,幫工和親友,飯要她做,心要她操,她心亂如麻。經過再三權衡后,她覺得各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國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何況非遺司的領導從北京這么遠的地方來調研,于是她果斷決定按時參加。會上,她和同伴們演唱的《三閃令》《康樂是甘肅的好地方》《蓮花山花兒醇香酒》等八首花兒,被選入“中國花兒資料庫”,進行了錄音、攝像。 辛勤的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成果。2004年7月,溫香蓮被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州文聯授予“優秀花兒歌手”。2007年10月,她被省民協會吸收為甘肅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2008年6月,她被省文化廳批準為“蓮花山花兒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傳承人。2009年3月,康樂縣蓮花山花兒藝術家協會成立,她被選為第一副主席。2014年,獲首屆中國西部“百益杯”花兒藝術節原生態組花兒演唱會二等獎。2016年10月,她推被選為縣政協委員、州婦聯代表。 汗水澆開幸福花 “雞兩窩的一窩雞,千萬把民間文化遺產丟不地,我要下上老差教徒弟,把花兒代代傳承呢”“唱花兒要思想解放呢,思想解放才唱呢,我要大唱特唱呢,把傳承的大旗扛上呢”。2008年11月,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勵小捷到臨夏州視察指導文化工作,在召開花兒文化座談會接見各縣花兒歌手時,文香蓮這位蓮花山花兒第三代領軍人物即興創作,給領導們現場唱了這首花兒,得到勵部長的大加贊許:“詞編得好,花兒唱得好,你這么年輕,一定要把傳承的大旗扛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花兒還要人唱呢,一輩一輩接上呢,人要多呢勢壯呢,還要解放思想呢,傳承才有希望呢。”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最初她們三姊妹,人們稱的“三鳳凰”演唱組織只有3個人。2009年,擴大到6人。2010年,擴大到10人。現在已發展到20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漢有回。不但唱蓮花山花兒,還唱河州花兒。這還不夠,她還要繼續發展,不斷培養,使我的花兒隊伍更壯大,演唱的門類更繁多,傳承更有保障。如花兒歌手楊海霞、楊菊英,在文香蓮的精心指導下成長很快,從一名初學者變成了“花骨朵”,成為她的最佳搭檔。她們合唱的傳統雙套情歌《蓮花山的蚰蜒路》兩次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唱。 文香蓮曾說過:作為傳承人,不但要帶頭唱花兒、還要編花兒(創作)、搜集花兒、發展歌手、傳承花兒,把它寫成集子,拍成光盤,永遠保存下去。編花兒、唱花兒有報酬要唱,沒報酬也要唱,公益演出更要唱。還要熱情接待國內外、省內外專家、學者、記者的采訪,如實介紹花兒和花兒會,提高康樂縣的知名度。 牢記傳承使命是她完成任務的動力和源泉。2007年10月,她參與策劃,領銜演唱,與花兒姊妹們拍攝了第一張光碟《花兒唱重建蓮花山》。2008年5月,人民銀行康樂縣支行和臨夏州中心支行聘請她領銜演唱,攝制了第二張光碟《金融花兒滿隴原》。2010年5月,應縣結防所聘請,她拍攝了《花兒聲聲唱結防》第三張光碟。同年7月,拍攝了《花兒唱蓮花山三十三景》第四張光碟。2011年10月,拍攝了《花兒唱二十四賢孝》第五張光碟。2012年9月,拍攝了《花兒唱重修孔子殿》第六張光碟。2011年6月6日,應邀參加中央一臺主播拉法赫阿拉伯國家阿語對外宣傳“中國西部民俗風情專題片”演唱拍攝;9月,中央一臺對外宣傳播放,把蓮花山花兒介紹給了阿拉伯國家。2011年5月,她接受了上海音樂學院、寧夏北方大學“西部民族風情”專題采訪。2012年7月,她接受了洛杉磯大學博士后美籍華人楊曼女士的專題采訪。2011年10月,省廣電臺拍攝“十一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物《中國花兒》系列音像制品,她演唱的“三閃令”《康樂是甘肅的好地方》,她和楊菊英、楊海霞、陳連妹、石海東聯合演唱的《蓮花山花兒醇香酒》等五首花兒入選“花兒流韻”和“花兒正紅”,作為收藏珍品收存于共和國文化寶庫里。它的出版發行,提高了蓮花山花兒會的地位和康樂縣“花兒之鄉”的知名度。 花兒飄進北京城 蓮花山的蚰蜒路,太陽上來火煉呢;你像牡丹打骨朵,我像黃花扯蔓呢;三天不見想糊涂,心從口里扯斷呢。”2015年9月4日,嘹亮的蓮花山花兒唱響北京國家大劇院。 為籌備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中央民族樂團6月中旬到西北師大音樂學院選調甘肅原生態民歌歌手和節目,康樂縣蓮花山花兒女歌手文香蓮帶領楊梅蘭、何蘭蘭演唱的傳統雙套情歌《蓮花山的蚰蜒路》被選中,7月22日赴京培訓,8月30日彩排合臺,9月4日在國家大劇院演出。2015年9月26日,蓮花山花兒女歌手文香蓮再次帶領楊梅蘭、何蘭蘭、馬麻乃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唱了蓮花山花兒。這是繼康樂縣花兒女歌手丁如蘭、張生彩、蔡發紅、馬秀蘭1957年把蓮花山花兒唱進中南海之后,時隔58年蓮花山花兒再次進京演唱,充分展示了康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所取得的成果。 蓮花山的百靈鳥,非遺傳承肩上挑。她作為蓮花山土生土長的詩人,原汁原味的歌手,邊作詞、邊演唱,用癡迷、執著,追求、鉆研,訴說著蓮花山的故事,傳唱著新時代的贊歌。 原載《花兒藝術人生》,新雅文學網,清風箋文學網,寫散文網,四川文化網,散文吧作文網,今日頭條,河州文藝 非遺大旗扛起來 ——訪康樂縣宏星花兒藝術團團長張宏武 他是一名育花人,培育出朵朵璀璨的花兒;他是一名拓荒者,開墾了花兒傳承的沃土。他懷著一種無法割舍的癡迷,籌資建團、排練節目,使花兒唱響蓮花山;他堅守一種保護傳承的信念,堅持不懈、演出花兒,使非遺持續壯大;他憑著一種不屈命運的執著,身殘志堅、圓夢人生,使生命之花如此艷麗。 他就是臨夏州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康樂縣蓮花山花兒協會主席、縣蓮花山花兒傳承示范團體負責人、宏星花兒藝術團團長、殘疾人創業模范張宏武。 多災少年萌花蕾 苦難是動力的催化劑,是一本啟智的經書,又是一位深沉的哲人,更是人生一道永遠開放著絢麗花朵的風景。1968年,張宏武出生在甘肅省康樂縣一個農民家庭。由于身患小兒麻痹,無錢醫治,落下終生殘疾,直到5歲才學走路,10歲才上小學。家離學校只有五百米,他卻走了半小時,遇到下雨天,他就爬著到學校。“快看,爬著走路的瘸子”,同伴們的熱嘲冷諷,使他覺得身心疲憊、低人一等。身體的殘疾,加之心靈的傷害,給他帶來別人難以想象的苦難。可天生一股牛脾氣、不服輸的他,克服了各種困難,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高中。由于家境貧寒,畢業后,他便回家務農。為了讓他自立,父親買幾只羊讓他去放,以減輕家人的負擔。有一天,他在放羊時睡著了,恍惚中,聽到有人在唱花兒,多甜美的聲音啊!夢醒后,心想要是有一群人來唱花兒該多好呀?于是,萌發了組織花兒歌手唱花兒的念頭。當他將想法告訴家人時,沒有一個人支持的,都說他瘋了。對此,他并不灰心。反復向妻子訴說創辦花兒藝術團,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大意義,經不住他的死纏爛磨,妻子只得默認他的想法,但條件是組建費用得自己想辦法。 創業路上多坎坷 俗話說:“創業路上開頭難”,真的沒有創業的人不知道這個開頭難是有多么的難,不知道這個難不好開頭的。2011年初,他騰出家里的三間房屋做為排練場所,并貸款購買了音響設備和服裝、道具、桌椅等,開始了他的創業夢。他用微博的報酬,邀請蓮花山知名的花兒“唱把式”“串班長”,為附城鎮周圍的花兒愛好者教歌詞、串花兒,言傳身教、編排節目。經過三個多月的排練,當年3月28日,終于在縣城濱河文化廣場進行了首次演出,節目有舞蹈、歌曲、小調、花兒,受到各族群眾的歡迎和州縣相關部門的肯定。當年6月,州縣文廣局申批成立了宏星花兒藝術團,由縣文化館管理指導。隨著花兒歌手的增多,妻子嘮叨太不方便,要求他們搬出去。于是,他在縣城濱河文化廣場租下店面做為排練大廳。然而,昂貴排練廳的租費,加之銀行催還款、歌手開銷大,一度到了揭不開鍋的日子。無奈之下,他把家里僅有的兩間鋪面賣掉,做為藝術團周轉資金。債臺高筑的他,萌發了放棄的念頭。縣殘聯知道后,將藝術團確定為殘疾人創業基地,并給于補貼扶持。著名花兒學者汪鴻明、臨夏州民協主席王沛上門鼓勵他力排萬難,戰勝困難,為康樂非遺傳承保護出力。殘聯的扶持,加之汪老和王主席鼓勵,給萬念俱灰的他莫大的精神力量,他下定決心不輕易放棄,搞不出點名堂來誓不罷休。 勤奮催開幸福花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由于花兒藝術團編排節目緊扣鄉村生活,內容新穎豐富,深受觀眾喜愛,先后參加了各類“迎新春”、“六月六”、建黨節、國慶節等文藝演出和40余場(次),特別是剛剛舉辦的喜迎十九大演出,在全縣引起轟動,藝術團對繁榮全縣文藝事業、花兒傳承示范和鄉村文化舞臺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他和藝術團歌手馬國良、馬占良、馬占山獲得由甘肅省中華文化促進會、蘭州市文化館、蘭州晚報、蘭州水車博覽園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七屆“炬龍杯”花兒大獎賽優秀獎。2012年,藝術團參加了全州人口文化藝術節,得到觀眾的贊譽。同年7月8日,配合中央電視臺第四頻道《遠方的家》欄目組,完成蓮花山花兒節目的錄制。2013年,縣文聯為藝術團頒發了“康樂縣蓮花山花兒協會”證書。2014年6月,中央文史館委托四川省文史館選派由四川省政府參事、西部民歌研究所所長萬光治教授和四川師范大學西部民歌傳承研究科研創新負責人黃金中教授,組成對中國非遺音樂文化花兒進行挖掘、保護、傳承與研究調研組,到臨夏州調研采風期間,深入藝術團調研蓮花山花兒傳承保護情況,并聽取意見建議。同年,藝術團歌手馬學義獲得“河州好聲音”電視歌手大獎賽第一季優秀獎;藝術團被中國民協花兒文化專業委員會、臨夏州聯授予“蓮花山花兒傳承示范團體”。2017年5月,縣文化廣播影視局為藝術團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音像制品經營許可證》;6月,藝術團及歌手李碧桃獲得“第七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臨夏州“蓮花山花兒會”花兒大獎賽二等獎;7月,張宏武作為代表參加了中國民協第十八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目前,花兒藝術團有演職人員45人,年齡最大的78歲,年齡最小的22歲。 非遺大旗扛下去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承載著人類社會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體現。康樂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非物質傳承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積淀,散發著清新的泥土芳香,做好傳承保護,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文明對話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他表示,下一步要建成總投資1500萬元,1400平方米的宏星花兒藝術演藝服務中心,其中演出大廳800平方米,化妝室50平方米,演職人員活動室150平方米及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挖掘花兒人才,整理花兒素材,開展花兒培訓,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大旗扛下去,讓美麗的蓮花山花兒飄香全國,走向世界。 張宏武懷著一顆熾熱的癡心,自費建團、排練演出,使花兒紅了胭脂川。憑著一種頑強的毅力,自強自立、追夢人生,使生命之花更璀璨。他是辛勤的育花人、是花兒的守護者,他用殘疾的身體扛起了非遺的大旗,用堅韌的毅力書寫了生命的價值。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1978年,我隨父母下放在農村,住的是泥墻草房。 1988年,我調到省農科院。住進了宿舍區的平房。 清楚記得第一次走進農科院的感受。那年5月,我從縣城乘坐三個多小時的汽車,一路顛簸抵達合肥,后經轉幾趟公交車至亳州路(當年叫鋼鐵大樓),再沿一條土公路步行半個多小時,才找到偏遠的農科院。 當時,大院外是連片的稻田和菜地,大院內是一排排平房居住區。一路走,看家家門前圍著竹籬笆,里面或種菜,或養雞喂兔,那一刻,我怔怔地發呆,感覺又回到了鄉下農村。一直走,找到第三排第六間。家的概念,初始于單位這不足20平米的一間平房。就這樣,在那低矮陰暗的平房,一住六七年。可那時,能享受單位的住房,有一屋以避身,已相當滿足。 與鄉下生活所不同的,是每天在屋廊走道生煤球爐,每月用一張張糧油票、肉票、雞蛋票、豆腐票來計劃生活。那時,能增加蘋果雞蛋的營養,早晨能喝到牧場送奶員搖撥浪鼓送來的鮮牛奶,便知足幸福。逢年過節,若還能分到水產所的魚,畜牧所的豬牛肉,水稻所的大米……心中則盈滿溫暖。 記得那時的農科院,南接梁郢村,西臨五里拐,東鄰一條無名河道,北面延伸至吳郢及桃花社區。整個大院四周被村舍、農田、荒堆與河道擠占或環繞,與周邊郊區邊界不清。如果不是看見田間地頭插著的小牌子,很難分清哪是實驗田,哪是農戶的自留地。如果不是那棟九層樓高的科研大樓矗立院中,也很難知曉這里竟是全省最大的農業科研機構所在地。 當年連接農科院和市區的,只一條雨天泥濘旱天飛土的農科南路。那時出行多有不便。除了每天上下班四趟單位交通車,外出就得騎車了。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周末馱著一家三口去鋼鐵大樓,去市府廣場,去逍遙津公園,買菜購物逛公園,是每周的向往亦是最美的精神享受。 1995年,我們終于搬進大院新建的3號樓,住進期盼多年的帶衛生間廚房的兩居室,雖是集資房,卻也無限感恩單位的超級福利。 1998年,孩子去城里讀中學,因路途遠,我們去城區買房,陪讀,住進了三室一廳的明亮套房。生活的內容已從柴米油鹽,過渡到電腦空調。每天乘坐單位車上班奔波。再后來孩子外出讀大學、讀研讀博。完成培養任務的我們,復又搬回,住進更大更寬敞的樓房。而這時的農科南路和大院,早已伴隨著合肥大建設的步伐,變了模樣。當年與農科南路接壤的鄉村田園,早已規整集中,新型的城市化建設,縮短了城鄉差距。周邊的住宅小區,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當年的村民們,早都分到幾房幾室,住進了高樓大廈。 農科院周邊道路變遷,也歷歷在目。四里河立交橋,臨泉路,銀杉路,金桔路,縱橫架構的道路,四通八達。隨著地鐵3號線即將運行,城市的道路更寬更靚,范圍不斷擴展。曾經偏遠的農科南路,區劃為市中心廬陽區域。曾經的郊區四里河,成為緊鄰廬陽區政府的重要樞紐。 如今的農科院,北接明發廣場商業圈,東邊與四里河濱水公園接壤,向西步行幾百米,就是最美的廬州公園,正大門一條清香四溢的農科南路,直通臨泉路。路那端高樓林立,市井喧囂;路這邊,稻麥瓜果飄香四野。獨守城市一隅的農科大院,鬧中取靜。坐擁水田菜地植物園林等實驗地,依然葆有鄉村田園的曠遠和遼闊,猶都市里的村莊安然寧靜。風景這邊獨好。居住于此,對于有鄉村情結的我來說,真是悅目賞心。 一個城市的成長有諸多指標,高樓林立怕是不可或缺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一個小家的變遷,也折射出合肥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 回憶過去,才知道自己走了有多遠。從第一腳踏進農科院,搬來挪去,幾易其家。時間在一次次“挪窩”中留下了年輪,記憶因一次次搬家而清晰。驀然回首,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改革開放的東風早吹得春色滿園。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FF115VREVREW881UIPO1


蘆洲現切水果餐盒推薦新北尾牙春酒水果餐盒推薦北投會議點心推薦
樹林尾牙春酒水果餐盒推薦 》新鮮好味道,尽在綠之果物的現切水果餐盒!新北會議水果餐盒推薦 》綠之果物,將新鮮水果送到您的手中!淡水會議水果推薦 》愛上水果,從綠之果物的現切水果餐盒開始!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88t938c71659&aid=18053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