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24 06:40:38瀏覽1187|回應0|推薦24 | |
於是她們母子學著人家,找個路口的空檔席地一坐。她們母子坐在地上眼巴巴地留意著每一個走過的人,人們縱非行色匆匆,可也沒人搭理她們;一個小學生低著頭急速走,再一個主婦也拖著孩子過去,雖然她們打量這四個或蹲或坐在街邊的母子,路過上工的男人更是看都沒看她們一眼。
唐李惠芳先還放不開身段,不說開不了口來乞討,根本上她們呆在路邊靦腆的模樣就讓人看不出他們母子是在乞討。她不開口,路人自是不會明白她們一家人蹲在路邊是幹什麼?她意識到得有所表示,雖不能強討惡要,但也得做出乞求的姿勢來。她雖無從做出一見人就伸出手乞討的姿勢,但至少得備道具來表明她們蹲在地上是在乞討救助,她們是在行 乞,她們也是乞丐。 而且地點也不對,她得挑選適合行乞的場所,她找來「行乞」的地段雖是街道非是冷落巷道,但是是行人較稀少的地段。她還拉不下臉,依然有著存心要避開人以及人們目光,那種帶刺的注目。 不,這不是辦法,一定得到人們穿流的路口,過路人多才有人會丟錢下來,總之,人多才有可能扔錢給她,否則半天才偶而路過一兩過路人,要矇上肯扔零錢的可能性也難。 於是她又領著孩子遷移到前面人潮川流路段,還學著她們見過的乞丐的辦法找出個潄口柸擺在腳前面,先前的不好意思,扔諸腦後,她們現在是全心全意等著過路人施捨,也巴望著別人施捨,要不午餐怎麼辦,還要繼續去翻扒垃圾桶嗎? 行人多了,情況果然不同,潄口柸放出來沒多久,果然就有人朝裡面扔進去一個銅子。那人是個男人,他走過後,惠芳一直注視著他的背影,直到消失在路的轉角;他的腳歩一張一閤,不知是那家的伙計。面前的路人來來去去,她低垂著頭,可一直在留意,留意潄口柸以及路人的腳,她察覺人的腳步聲竟有輕有重,皮鞋打上鞋釘走在水門汀的路道上,特別明顯。一靠近時,她就聽著響聲,有時竟非常清亮,硬底皮鞋踏過去就有質量感,膠鞋不會,女人的高跟鞋鞋跟著地時更響亮。多半腳步焦急,急著往前趕去,這些香港人都是急匆匆的趕上趕下。當然,有時也夾雜好整以睱的腳步,那多半是老人,尤其包小腳的老婦人根不走不快,都是挪著行進。 過路的人時而成群,時而中斷,成群時腳步與響聲嘈雜,男男女女穿插著。過一陣,惠芳已聽遍了過道上一切的聲音,她不再垂頭自慚,她開始抬起頭來觀察行人,而且也漸漸不在意路過人與車潮,能引誘她的只銅腳掉入潄口柸的金屬撞擊聲響。三個孩子大女孩小渝比母親還注意潄口柸,一心在盤算有多少量,其他兩個還小不會去注意這些,當然也不會知道母親帶著他們蹲馬路的打算,他們的注竟力早己從馬路上形形色色的人與車轉開,他們瞪著骨的圓很睛注視著身後鄰近店舖陳設在店門外或櫥窗裡的那些引人發饞的香噴噴底各式榚點麵包。 經過他們面前的人們看見的是一個女人帶著三個長相不錯的小孩,那女人尚有些姿色未完全被生活與時間浸蝕壓垮掉,因之丟給她們的銅板零角竟比前邊瘸腿的乞丐、瞎眼老太婆,小兒麻痺小孩還要多。似乎落難的母親帶著三個嗷嗷待哺的小孩似更易贏得路人的同情與慷慨解囊,惠芳腳前的潄口杯裡很快就積上不少零角,甚至竟有兩張紙幣。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