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來,很多投入數位出版領域的的廠商,有的標榜加密演算法,有的舉辦破解大會,還有的直接採用大廠規格,或是賭在封閉的閱讀硬體內,一波又一波的起起伏伏。
回歸書的本質,回歸破解者的心思,往往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瞭解與深入,是產業的門檻,而新的產業,也就會有新的門檻。
如果試著揣摩亞馬遜的技術團隊,何以手機與閱讀器只是利用較為單純硬體特徵加密方式,而到PC版本,卻得再加強一層加密演算法?
回歸到亞馬遜的閱讀硬體OS來看,在Embedded linux 外,何苦利用 java virtual machine ,使得在微處理器上,必須採用 arm 11 更高的處理速度?而最後卻乾脆把 OS 用 open source 方式開放?
再回到內容加密上,何以亞馬遜提供email 模式的代客加密服務?而除了邦諾書店的免費書策略之外,什麼樣的策略可以不擔心內容被破解?
這些都透露著訊息,也給要參與數位出版產業的廠商,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亞洲,逆向工程人才一向水準很高,從當年Palm OS 中文非官方版,到Autocad 組合語言原始碼,屢屢有驚人的個案發生,而系統安全,防毒及資料安全三方,彼此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
數位出版越來越像多媒體、遊戲及軟體業者,出版社越來越像遊戲業者的企畫部門,但是往往上百個企畫,最後能得到資源完成一部遊戲的,卻是只有唯一或唯二的選擇,但是遊戲的生命期,從單機遊戲的 數個月,到線上遊戲的半年一年,這些都是得去思考。
政府的輔導角色該扮演什麼? 未來的數位圖書館該有什麼樣的轉型?硬體商如何區分不同的客層?最後才是精確的廣告行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