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淡水河北岸出海口5公里處,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範圍相當廣闊,從竹圍到鶯歌的河岸皆為保護區的範圍,面積為76.41公頃,屬於羅東林區的區外保安林;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是淡水河從上游夾帶泥沙所堆積而成的海岸沙洲沼澤區,在漲潮時有三分之二的區域是在水中,因此成為相當特殊的潮間帶區域,蘊蓄了許多生物在此棲息。
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為典型的河口生態系,植物林相以屬於紅樹林植物之一的水筆仔為主,還有許多專屬海邊岩地或潮間帶生育地的植物,例如馬鞍藤、番杏、茳茳鹹草、蘆葦植物、白茅植物與鹽地鼠尾栗植物等,形成相當多元化的生態系統;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動物生態相當豐富,由於水筆仔林阻擋了由上游被沖刷下來的有機物,因此這些有機物就成為蝦、蟹、魚的食物,更吸引了水鳥們到此棲息,加上淡水紅樹林生態保護區為東北亞鳥類遷徙的路徑上,讓這裡鳥類的生態相當豐富,過境的鳥類更高達數十種以上,像是磯鷸、翠鳥、小水鴨、中杓鷸、小環頸鳥、濱鷸等等,讓鳥類生態學家和攝影家紛紛來此朝聖;此外,紅樹林內的潮間帶生物像是招潮蟹、彈塗魚等等生物,更是來到這裡遊玩的樂趣喔。
紅樹林形成原因
紅樹林的定義『生長於熱帶或亞熱帶海岸最高潮線以下及平均高潮線以上間之喬木或灌木稱為紅樹林』,紅樹林是很有趣的植物,例如它有胎生、呼吸根、支撐根等特殊演化,紅樹林而且有它一定的作用,可以維持濱海濕地的豐富生態,還有防風、抗海潮侵蝕等功用,主要在於漲潮時紅樹林的生育地會淹水而形成所謂的水中森林。而在這河、海跟陸地交接的地方,不僅水、陸棲生物俱存,加上河流從上游攜帶下來豐富的物質堆積於此,亦可以養活眾多的生命;台灣原有細蕊紅樹、紅茄苳、水筆仔、五梨跤、海茄苳、欖李,現在只剩下後四種紅樹林,全省西部以往很容易就看得到。
*********
淡水氣候觀測所
淡水氣候觀測所是台灣新北市市定古蹟,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中正東路42巷6號,也就是在鼻仔頭水上機場上方,位置為東經 121.44931度,北緯25.1646度,海拔高度19公尺,建於1937年,是台灣日治時期北部最重要觀測所之一。
沿革:
台灣日治時期
1896年臺灣總督府發布臺北測候所編制,同年10月在淡水建造臺灣第一座高15.5公尺的暴風警報信號標柱。 1937年,日本政府因應台灣航空事業對氣象情報的需要,於鼻仔頭淡水水上飛機場上方建立觀測所, 1941年升級為「臺灣總督府氣象臺淡水出張所」。
中華民國時期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淡水出張所改制為「臺灣省氣象局淡水測候所」,1976年改稱為「淡水氣象測站」編制移入梧棲站,歸中央氣象臺二組管轄。1998年「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提出申請,要求指定鼻仔頭的淡水氣候觀測所、淡水水上機場、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三處歷史建築為古蹟,2000年台北縣政府公告三處為古蹟,才使得淡水氣候觀測所免成為交通部推動的「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計畫下的犧牲品。2012年改隸新設立的環境資源部並更名為「氣象局淡水測候所」。
用途: 淡水氣候觀測所現存有樓頂架有風向測試儀的白色三層樓的磚造風力塔,風力塔西側的氣象觀測坪內置百頁箱、 測雨量器、虹吸式雨量器 、地震儀、室內溫度感應棒等氣象觀測設備。原有的日式官舍現僅存地基。
淡水氣候觀測所還負責沿岸潮汐變化的觀測。早期為配合水上機場,曾有20多人的編制,在水上機場沒落停用以及採用自動化的測量儀器後,現縮編為一人觀測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以下是2019年去的,那時木棧道尚未修好,也正好是退潮時。但我相機不夠好,不能照遠而小的招潮蟹。所以本篇照片品質不佳。但我非常推薦此條約五百公尺的木棧道~綠色隧道。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感想】有友不如己者,不會也不學手機拍照,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