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6 04:25:15瀏覽1301|回應11|推薦59 | ||
過中國年 不久前讀到一則溫馨的消息: 獨居老人歲末送餐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即時報導】 2010.01.13 11:15 pm 「這些錢給阿公、阿嬤過年!」 多名活潑可愛小朋友今天興高采烈找三重市長李乾龍, 他們代表幼兒們捐5萬元給市公所做獨居老人歲末送餐基金, 令李乾龍等人非常感動。 李乾龍首創為市內獨居老人送餐,每天由慈暉志工們為近百名老人送午、晚餐,這項社會福利志業每個月要約30萬元,但送餐經費沒用到公帑,都是各界善心人士捐助。 那則新聞同時也提醒多年旅居海外的遊子們,要過年囉! 前兩天收到女兒的電子信﹐一連兩週﹐邀請娘家和婆家的近親來看超級盃美式足球和過中國年。 女兒之前在報社主編美食版﹐中國年夜飯和感恩節火雞大餐同樣是重要主題之一。她會寫些過年習俗以及年菜食譜的文章﹐我們也會做些菜來慶祝﹐所以住在女兒家過起年來也比較像個過年的樣子。以前她都是邀請外國朋友來一起慶祝﹐並介紹中華文化。通常在有吃有喝之後﹐還擺上麻將桌﹐兩人一國﹐八雙手一齊上﹐胡吃亂踫﹐打一場八仙麻將。 離開報社之後﹐原來那群朋友各人遭遇不同﹐經歷轉業﹑喪偶﹑離婚﹑得病﹑等等的變化﹐再也聚不起來。從去年開始﹐我們又回歸以家庭團圓為主題﹐而今年由於大兒子一家搬來西雅圖﹐我們一家人﹐經她提起﹐我才猛然驚覺﹐真是好多年都沒有全家一起過中國年了。 不過﹐所謂的全家﹐也因為家中的子孫各自成家而有了新的定義。從父親離家從軍﹑祖父母相繼去世﹐老家﹐對於在外地出生的我們來說﹐與上帝的天家幾乎可以畫個等號。 一九四八年中秋﹐我們隨著父親調職台灣﹐乘軍艦離開天津外港大沽口到基隆定居﹐基隆就成了我們安居了四十多年的家。母親一直主持傳統的年夜飯﹐臘月裡一直忙著﹐做凍豆腐﹐醃東北酸菜﹐灌香腸﹐蒸年糕﹑饅頭﹑包子﹐烹調自家養的雞鴨…… 自從我們姐弟各自成家之後﹐分別住在不同的都市﹐回家拜年的日子也常湊不到一塊。尤其我羈旅國外多年﹐為配合子女假期﹐探親多在盛夏﹐自然缺少許多「年」味! 「家」﹐女兒說得好﹐媽媽在的地方就是「家」。 所以﹐這幾年﹐家﹐就落在西雅圖。 今年﹐我們家在西雅圖過個團圓年! 女兒和女婿給近親發出電子邀請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