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蓮教的由來
2007/01/11 20:52:10瀏覽723|回應0|推薦5
 變成民間秘密教派的白蓮教問世不久,就是元末紅巾軍大起義作為戰斗旗幟,掀起了一場推翻元朝黑暗統治的革命風暴。順帝至正年間,黃河連年決口,沿岸數千裡"廬舍殆盡" ,"戶口消耗" ,山東、河南受災最重,民不聊生。元政府不思賑恤,反而強徵民夫開河,致使"死者枕藉於道,哀苦聲聞於天” ,更加激起了群眾的反抗情緒。至正十一年(1351年),趙州栗城(今河北省孿城縣)人韓山童以白蓮教倡言"天下大亂,彌勒佛下生” ,並利用"河夫多怨"的不滿情緒,派人在黃河故道中埋下一個獨眼石人,造讖語說:"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不久,石人果然被挖出,一下子鼓動起成千上萬的河夫。韓山童乘機在白鹿莊誓師,推翻元朝統治的農民大起義就這樣開始了。後韓山童被捕犧牲,其徒劉福通擁立其子韓林兒為小明王,建國號大宋,改年號為龍鳳,正式建立起農民政權。因起義軍頭裹紅巾,故稱"紅巾軍",簡稱"紅軍";又因燒香拜彌勒佛,亦稱"香軍"。

  韓山童首義後,各地白蓮教徒紛紛起兵響應。首先是彭瑩玉協助徐壽輝在靳州(今湖北省薪春縣)起義,並推徐壽輝為帝,國號天完,改元治平,建都薪水,也正式建立起農民政權。接著,徐州李二、鄧州王權、囊陽孟海馬及漠州郭子興也率眾起義,均稱紅巾軍,於是河南江淮地區迅速成為"紅軍遍地"的世界。

  至正十七年(1357年),北方紅巾軍在劉福通統帥下,兵分三路北伐,在長江以北與元軍進行了殊死戰斗。"當是時,擁河南、盪山東,躪趙魏,礫上都,入遼東,略關西,下江南" ,北方紅巾軍席捲北部中國,給元朝以重創。南方紅巾軍則充分利用北方紅中軍與元軍鏖戰之機,橫掃元朝在江南的統治勢力,並在軍事行動中,將"摧富益貧"的斗爭綱領付諸實施。史載南方紅巾軍不僅"見富人如仇,必欲焚其屋而殺其人" ,而且奪其田、收其物,分給農民,致使江南地區的官僚豪強地主如喪家之犬,"不死溝壑,則奔竄散處" ,失去往日的威風,只能面隅而泣:"天子臨軒受鉞頻,東南無地不紅巾"。"都將兩眼淒涼淚,哭盡平主無故人。"

  從至正十一年(1351年)韓山童首義起:,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韓林兒遇難止,在短短的十五年內,南北紅巾軍的英勇斗爭,從根本上動搖了元朝的黑暗統治,大元帝國的傾覆,己指日可待了。然而,這場以白蓮教為旗幟的全國規模的紅巾軍大起義,卻為一個人的發跡,進而最終推翻元王朝,重建地主階級專制主義政權掃清了道路,這個人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溪州(今安徽省鳳陽縣)人。出身貧賤,少年時曾為地主放牛,後到皇覺寺為僧。南方紅巾軍起義爆發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奔郭子興部紅巾軍,當一名小兵。因巧於心計,善於逢迎,不久即被郭子興加以重用,並於郭死後接管軍權,成為獨樹一幟的紅巾軍領袖。至正十六年(1356年),他率軍攻下集慶(今江蘇省南京市),稱吳國公。在南北紅巾軍與元軍血戰之際,他審時度勢,表面上尊奉小明王韓林兒,暗地裡卻在擴大自己的勢力。他首先利用南方紅中軍內部矛盾,依次打敗了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統一了南方紅巾軍各部。接著乘北方紅巾軍失敗之機,設計沉殺小明王韓林兒於瓜洲江中。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派兵北伐。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稱帝南京,建元洪武,國號大明。是年八月,明軍攻入大都(今北京市),推翻元朝。隨後又出兵東北、西北及西南各地,相繼剪滅了紅巾軍起義各部,完成了全國統一。

  元末紅巾軍大起義雖然變成了朱元障改朝換代的工具,但是作為這次農民大起義思想武器的白蓮教,對後世民間秘密宗教的影響則是巨大而深遠的。元末的白蓮教繼承了太平道以來民間秘密宗教的積極的入世性格和鮮明的反抗精神,在自己的教義思想中注入了群眾的世俗物質要求,因而才使民眾"酷信彌勒之真有",以實現"冀其治世,以蘇其苦" 的理想。彌勒佛降世是虛妄的,但世亂、民困則是現實的。白蓮教正是通過這種對超自然力量的狂熱崇拜與依靠斗爭來解脫苦難相結合的教義,動員起千百萬民眾,給元王朝造成了滅頂之災。

http://tw.msnusers.com/AssociationReligionStudies/_whatsnew.msnw

轉貼自上列網址:世界華文宗教研究學會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ntai1112&aid=6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