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5 01:59:46瀏覽5298|回應13|推薦16 | |
有些事情總能給我一些人生樂趣,比方游泳,比方閱讀。 亞洲教父是我最近看的書。非常好看的一本財經評論書,特別推薦給那些看不透政經本質、或是喜歡投資新興市場股票或基金的人。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8090 我這blog就算是寫書評,多半時候,也都寫得懶洋洋,不大認真。 但碰巧東協加一今年上路,ECFA爭議始終不斷。亞洲教父這書提供了一些更寬廣的視野。作者Joe Studwell長期派駐亞洲各地將近二十年,他寫二次大戰後,亞洲各地富豪如何崛起,如何透過政商特權的結構,追求個人、家族財富,那真是寫到血肉了。比起某些利用盛名偶而跑去大陸做客,就企圖對全世界宣傳中國政經趨勢的『大師』,亞洲教父作者寫這書,顯然用功多了!也深入多了! 你看清楚看明白這書,就可以理解,這麼多年下來,這些國家,為什麼始終都是B咖? 我十多年前,第一次認識『東協』這二個字,是因為我在大學聯考那年,把五萬塊零用錢拿去買某檔東協基金。五萬塊當時對一個十八歲小女生來說,是很大的錢。所以我選了當時專家最看好的新興市場基金-東協基金,但一直到我大學畢業幾年後,那基金才有幾成的績效。當時的東協是指東南亞五國,所以還好我是在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前賣出這基金,否則亞洲金融風暴以後,又要數年,東協各國股市才回到當年水準。 時光流轉、歲月悠悠,過去二十年來,東協跟拉丁美洲總是最熱門的新興市場,但每隔幾年,總有金融風暴把這些市場打回原形,拉丁美洲最近夯得很,可是一九九十年代,二千年後,拉丁美洲都遭遇過高通膨、高負債、股匯市重挫的金融風暴。幾乎是每隔十年就來一趟。 新興市場為什麼永都都是B咖?所謂的高成長為什麼總掛在泡沫上?如果這些新興市場真的可以長期持續大幅成長,為什麼幾十年下來,始終無法晉升A咖? 再把這些問題,對照台灣當前政經情勢,所有亞洲教父書中提及的政經結構,何嘗不是台灣翻版? 我們從經濟數據裡看到的大幅的貧富差距只是其中要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資源的誤置與無效率,當一個經濟體的資源經由政經結構瓜分,造成長期的資源使用效率低落時,這個經濟體,怎麼可能維持長期的高成長? B咖變不成A咖,好像是多數B咖的宿命,但最可悲的還不在此,最可悲的是:B咖一不小心,就連B咖都當不了,而變成C咖了。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