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7 00:50:58瀏覽380|回應0|推薦4 | |
人際相處之道, 或許是大家必須習得的一項重要生活課題。 許多同學更是期待著身旁有個 「懂我的人」,盼望著「知己」的出現。 然而 有些同學在建立這種超越普通朋友關係的同時 卻遭遇到挫折而感沮喪、憤怒、被背叛 甚至再也不相信有 「值得信賴的朋友」存在 馬上交友熱情大減 。難道,想要一個「知己」這麼難嗎? 其實,若想追尋生命中的知己 首先要回歸「知己」兩字的定義。 望文生義,「知己」簡單地說就是知道 瞭解自己內心的朋友。 然而,這種說法卻有相當的模糊性 甚至可能會因此帶來朋友之間的傷害。 這句話怎麼說呢? 每個人在內心深處對於「知己」 其實還有其他主觀的認定 如果不能先檢視自己潛藏在心中 對「知己」的想法 同時瞭解對方對於「知己」的看法 兩者貿然地成為「知己」 最後通常會落得「因瞭解而分開」。 如何能與好友維持不變的「知己」友誼? 通常同學在這個問題上 會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迷思需要破除: 有些人認為「知己」 就是兩人都把對方擺在第一位 什麼事都要先想到她 除了回家之外的時光 兩個人必須形影不離 走路要牽手、廁所要一起上 一起搭公車、一起去玩樂 交換著心情日記, 似乎僅差「詔告天下」 兩人特殊的關係。 在這種關係中,是不容許第三者的介入 如果見到自己認定的「知己」 近來好像與另一個傢伙走的稍近 有些忽略了自己 便會莫名地升起一股妒意與氣憤 通常隨之掏出的利器就是撂下 「妳好好想一想,要我在一起,還是要跟她一起?」。 「 知己之間沒有秘密,這些人較少容許 「知己」去做自己不知道的事 對方去哪裡、做什麼,都要先跟自己「報告」 要不就一起去 要不就要先得到自己的允許才能去 想想看,這些人要的是「真正的朋友」 還是隨自己掌控的「奴隸」啊? 這些人會自認自己把所有感情 全都傾注在對方身上 完完全全信任對方,但是也因如此 她們同樣也期待著對方能將全部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一旦發現對方還想要擴大交際圈 便無可遏止地傷心、氣憤 「知己」轉而成為「陌路人」 更進一步將對方的行為解讀為背叛 也認定「知人知面不知心」 「朋友都是利益現實的結合」。 常有人以為既然是「知己」 她就「應該」瞭解我 因此出現一些衝突時 比起一般朋友來 更無法原諒好朋友怎麼能這麼做? 她們卻忘了我們彼此都不是對方 「肚裡的蛔蟲」,就連自身都無法深刻瞭解 心情態度隨時都會變來變去 即便是 「知己」怎麼可能隨時把握她的想法呢? 「知己」就必須能夠「兩肋插刀」 如果 「知己」拒絕自己的要求就不再算是「知己」了。 然而 世間的確有些事不是可以「兩肋插刀」的 例如陪知己一起蹺家、逃學; 或是一起嗑藥玩樂等等 這種「知己」是盲從,而不是「真正的朋友」!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論 所有心理健康的行為都有一個特徵 那就是「中庸之道」 「過與不及」都是不健康的! 人際相處也是如此 太過黏密、完全信任或是太過疏離 完全不信任的交友觀都無法獲得人際滿足感。 過於黏密的關係讓人處於其中感到窒息壓力 過於疏離又顯得孤單落寞。! 中國有句話說得極好「物極必反」 「知己」亦是如此 濃得化不開的甜蜜感情雖然令人嚮往 但通常隨之而來的將是惡化與崩解。 在這個前提下 「知己」程度的拿捏將顯出個人智慧 我有個學生形容的很好 借用她的形容詞來說 真正的友誼就如同好吃的米飯一樣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不黏顯不出兩人情誼 但太黏又將剝奪彼此的空間 老師期望同學們進入「知己關係」時 最好能先擁有這種健康想法。 人際相處說難很難 尤其與親密的人相處更難 越是親密常常越不能容忍對方的自私 無法接受對方的脾氣 見不得對方擁有另外的生活空間, 這些都在在考驗著大家的人際智慧。 年輕時老師也曾不屑什麼「要包容寬待人」 「要稱讚肯定人」 「要關懷協助人」 「要互相設想」 等教條性的字眼,然而隨著年紀漸長, 才慢慢由中嚼出味道 也希望同學們回過頭從過去 交友經驗中汲取智慧 逐漸在「知己」的關係中享受親密的愉悅。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