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17 01:45:06瀏覽223|回應0|推薦0 | |
旅行常有遺珠之憾,因為有遺憾,人們才會舊地重遊,再尋其芳蹤。 2004年到淡水一遊時,只在我的輕旅行地圖裡,記下紅樹林到淡水的自行車道,只列出(英商嘉士洋行倉庫)一個景點,卻不知道她的芳蹤。 註:可參考紅樹林一文 2011年中秋節前一天,我再度重遊舊地。車停在淡水捷運車站下,小心橫越馬路,希望一親嘉士洋行倉庫(圖1)的芳澤。懷著跟未曾謀面的筆友(或網友)初見面的心情,卻被冷酷的鐵門阻擋,被列為縣級古蹟的洋行倉庫尚未對外開放。門上貼一了紙公文,門內則掛著淡水社區大學的旗幟,心中不免悻悻然。 透過門外的鏡頭,一窺洋行的容貌。看到鐵支路(圖2),原來是連接到淡水舊站,運送油品。這裡曾被世界最大石油公司英商殼牌公司購下,做為油品倉庫,因儲存汽油、煤油,使得淡水當地人稱為臭油棧。非常有趣的歷史典故。 嘉士洋行從早期茶葉出口,到油槽貿易的黃金期,經1944年二次大戰時毀於美軍轟炸後,埋沒在荒煙漫草間。渡過67年的時光,所幸古蹟已經修復完成,世人卻無緣置身於3000坪的綠地,倘佯在歷史的河流,真是一大遺感。 我問隨行的阿嬤,她是老淡水人,曾經到倉庫嗎?阿嬤說,以前車站附近管制,生人勿近,根本不知有一個油品倉庫在此。 想起在日本小樽、橫濱、以及函館等地,臨海的倉庫可以重生,以新樣貌與世人再見。上述的倉庫有的做為餐廳、有的為旅館、有的為購物中心,沒有一個圍牆圍繞,為何我們苦苦等一個倉庫,只能隔著牆來欣賞,未來也只能買票進去參觀所謂的文化古蹟?我們看到的嘉士洋行,已不是轟炸前的洋行,而是改建的洋行,只做為史蹟的教材,有點太可惜了,不是嗎? 期待洋行倉庫再現百年風華,不再塵封記憶。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