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22 04:56:49瀏覽1398|回應0|推薦6 | |
.鄧麗君與《僑大先修班》 蕭之華
鄧麗君人生拼圖不可或缺的一塊--<僑大先修班>,可惜少被人提起。
童年鄧麗君與<先修班>僑生合影。(1962 )
鄧麗君與《僑大先修班》 蕭之華
座落於改制為新北市蘆洲區的《僑大先修班》,原為收容被越南政府排華的越南僑生而建校,最早稱為《道南中學》,附設《大陸進修班》,於一九五七年完工,佔地約五公頃,是其時蘆洲最具規模之現代建築。該校於一九八四年遷校於林口,現址改由《空中大學》使用。 《僑大先修班》鼎盛時,有師生約六、七百人。僑生多來自越南、香港、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各地,再加上大陸流亡學生,有如迷你的世界華人聚居地,形成大有異於蘆洲當地文化,帶有僑居地與大陸色彩的「道南文化」。單就語言而論,僑生們聽不懂福佬台灣話,而閩南人又何嘗聽得懂香港廣東話? 一九五九年,鄧麗君全家自屏東遷來蘆洲,六歲的鄧麗君就讀於緊鄰《僑大先修班》的《蘆洲國小》,自一年級起,直到畢業。 因著省籍不同,屬「外省第二代」,又來自「老芋仔」軍人家庭的鄧麗君,與當地閩南孩童頗有「族群差距」與「文化差距」。在《蘆洲國小》,鄧麗君不時受同學排擠戲虐,自感寂寞孤單。然而,卻和隔鄰的《僑大先修班》投緣,與僑生們感情融洽,相處愉快。 其時蘆洲民風純樸,又屬戒嚴時期,社會治安良好。《僑大先修班》不設圍牆,學校與農田竹林,連成一片。鄧麗君常到《僑大先修班》遊玩,因天生一副人見人愛的小天使模樣,又能歌善舞,落落大方,深得僑生們疼愛憐惜,是《僑大先修班》的小嬌客。 常見鄧麗君小小身影,獨自一人行走校園,進出男女生宿舍,或梳妝打扮,一起吃糖果點心,喝飲料聊天。或一起彈琴奏樂,跳舞唱歌,其樂融融。尤其鄧麗君多次參加該校的晚會演出,表演精彩,是全校師生心目中的小明星。 僑生與大陸流亡學生的身份與本地生有別,使之《僑大先修班》頗受其時當局的重視。歷任校長,如羅德馨、江學珠、鄧傳楷、朱匯森、戴行悌等,皆為知名的教育家。所聘教師,如林慧英(名導演鄧安寧之母)田幹吾、張政、陳浩、周本修、張廣成、洪越佳等,身教言教,皆名師一時之選。而學生,也多是待人有禮,品學兼優的華僑子弟。再加上政府要員如蔣宋美齡、蔣經國、張其盷、黃季陸、谷正綱、鄭彥棻、周書楷等,常到該校視察督導。 側身此高格調之教育環境,小小鄧麗君耳濡目染,且每參與盛會,薰之陶之,對其幼小心靈的啟迪,眼界之開拓,功莫大焉。 準此而言,《僑大先修班》可說是童年鄧麗君舞台人生的發祥地。也是童年鄧麗君開拓「國際視野」,接觸國家首長的啟蒙地。而僑生們,亦可說是鄧麗君最早的粉絲團。 若說鄧麗君的人生有如七彩拼圖,而《僑大先修班》,自是不可或缺且是重要的一塊。遺憾的是,有關鄧麗君的傳記,對於這一塊,似乎多予忽略。 藉「五月逃亡潮」,我自大陸逃亡香港再到台灣落腳蘆洲,進入《大陸進修班》就讀,時在一九六二年十月。因緣時會,我有幸與童年的鄧麗君結識,見證鄧麗君與《僑大先修班》這一段不解之緣。天意難違,鄧麗君返回天國匆已十又五年。韶光易逝,史實易於湮滅,爰不憚辭費,留下鄧麗君蘆洲童年腳印,以慰逝者,亦就教方家。
(照片採自道南中學網站,災劫餘珍,無比珍貴,謹致謝忱。 )
◇之華附筆:今年一月二十九日,是鄧麗君六十冥誕紀念日,謹轉貼或重貼相關文章,藉以緬懷一代歌后,敬請網友支持指教。
鄧麗君是<先修班>的小嬌客。
鄧麗君專注聆聽僑生徐雁聲拉小提琴。
照片左方的房子,是"先修班"的貴賓室,一九六二年間, 由蕭之華等陪同,蔣經國、黃季陸、 谷正綱等曾在此 接見鄧麗君。照片右方是"先修班"的南院,前院是學校 各處組辦公室,中院是教室與庭院,後院是學生宿舍。 其時屬戒嚴時期,民風純樸,治安良好,學校不設 圍牆,與農田竹林自 然相連。遠處山影左方是大屯山, 中間是七星山。照片中的四位女僑生,都是鄧麗君 最早的粉絲。
一群<先修班>的女僑生,在「貴賓室」 前留影,她們都是鄧麗君最早的粉絲。
一九六0年前後的 <先修班>的女生宿舍,前下方是荷花 池,有垂柳荷葉。鄧麗君常來此造訪,女僑生多拿出有錢 也難買到的進口巧克力糖和餅乾招待,還幫她梳頭髮, 綁馬尾,一起唱歌嬉笑。圖中的女僑生,有的能彈鋼琴 ,有的能跳芭蕾舞,都是啟發並關愛鄧麗君的一群大姐姐。
<先修班>校園,不設圍牆,學校與農田竹林相連, 鄧麗君常獨自來此行走。
五位鄧麗君的大姐姐坐在<先修班> 的水池邊。 鄧麗君曾對蕭之華說,她長大了要當歌星,要為家人買 大房子。這水池邊,就是二人同坐說話的地點。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