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訪鄧麗君北投故居 蕭之華(重貼)
2012/09/28 04:42:06瀏覽3581|回應0|推薦3

.

尋訪鄧麗君北投故居 蕭之華(重貼)

2012/09/26 23:22
 

 

      尋訪鄧麗君北投故居     蕭之華

 

          

 

                                                                                       北投「丹鳳山」。

 


            

 

                                                                                「丹鳳山莊」入口處。             

                                                                                   


            

 

                                                                 「丹鳳山莊」入口處的天然巨石。

 

              

  

                                                                                   「丹鳳山莊」題字。

 


            

 

                                                                     待價而沽的鄧麗君北投故居。

 

              

 

                                                                            曾與鄧麗君人面相映的櫻花。

    

           

 


                                                                          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

 

 

            

 

                                          鄧麗君的「歌星證」,地址登記「奇岩路41-28號」。

 

 

                                                  

 

                                                     攝於新別墅的鄧家全家福,今已七去其五。(1975)

 

 

                             

 

                                      部隊配住,約十坪大小的鐵皮屋,當年鄧麗君一家七口

                                              在蘆洲的家,早已被拆除。

 

 

 

     尋訪鄧麗君北投故居     蕭之華

 

 

鄧麗君北投的故居,是一棟獨門獨院的別墅,座落於台北市北投區「丹鳳山」南麓的「丹鳳山莊」,地址是「台北市北投區奇岩路二0一巷十二號」。

是日風很溫柔,太陽也很大方。

風輕吹,陽光透過樹蔭灑在路面,迎面落葉片片,五色鳥在林中「咕咕、嘟嘟」相互鳴應。行人不多,車輛也少。走在這陽光清風和「咕嘟」鳥鳴的林蔭路上,我神清氣爽,腳歩輕快。

此行我是為鄧麗君北投的故居拍照而來。

我就住在北投,凡三十年,家在北投泉源路上,距「丹鳳山莊」約三公里。此行為表敬虔,我捨開車而改用歩行。從住家出發,經「僑園賓館」,「逸仙國小」,「北投公園」和「新北投捷運站」,上轉溫泉路,向「丹鳳山」前行,就到了奇岩路的起點。

從奇岩路的起點開始,在林蔭下沿山而行,邊走邊查看馬路兩旁間距遠近不等的樓房門牌,從二、三十號查到一、二百號,經過「慈惠堂」、「陳濟棠墓園」、「中和禪寺」,走了約二公里。很快,我來到了奇岩路二0一巷「丹鳳山莊」的入口處。

入口處左邊有兩座高約四、五公尺的天然巨石,右邊有三株年約古稀的古榕樹。「丹鳳山莊」的門柱立在眼前,未設警衛室,也無保全管制,可自由通行。「丹鳳山莊」門柱的題字俊雅挺拔,頗具書法功力。

進得山莊,順山坡路,上行約五、六十公尺,轉個彎,遠遠,我就看見,在照片中見慣了的,亮眼的,鄧麗君北投故居的屋頂。再奮力上坡前行一百多公尺,我終於來到了心儀已久,再三尋訪不遇,鄧麗君北投故居的大門前。看看錶,不多不少,共走了三十二分鐘。

以朝聖的心情,這別墅,此前我尋訪過三次,白走三趟。

第一次是不明地址隨機探問,不得要領。第二次是偶從網路發現鄧麗君的「歌星證」,按「歌星證」上登記的「奇岩路41-28號」地址尋找,居然找不到此門牌號碼。第三次不死心再到附近挨家挨戶詢問,得知因都市發展,附近樓房年年增建,多年前,奇岩路的門牌號碼已重新規劃更改,遂作罷。

日前在網路看到了房仲公司的賣屋廣告,上有新而明確的地址,是「奇岩路二0一巷十二號」,才又按新址尋訪前來。

如此簡單不過的事,想不到,也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尖形屋頂,方正樓房,灰褐透白的外牆,二層水泥鋼筋的建築,別墅造形時尚現代,雅麗脫俗。配上花木庭院,頗見氣派。

既見別墅,我並不急著拍照。因不得其門而入,唯有在別墅上下四周流連逡巡。遙想鄧麗君當年行走這有坡度的巷道,進出這一扇白色雅致的大門,呼吸此山間清新的空氣,面對青山吟唱高歌。遙想當年鄧麗君購此新居的青春志氣,春風得意,全家親愛歡樂。

草木有情,當年陪伴鄧麗君的龍柏,歷四十年風雨,長得蔥籠高壯。當年與鄧麗君人面相輝映的櫻花,雖伊人遠去,逢春依然盛開。

陽光很賞臉,或許是鄧麗君在天之靈正在幫忙,今天拍照的光線十分理想,照片拍出的效果,想必不差。手持相機,我上下來回。別墅的大門高牆,庭院花木,四周景致,遠景近景,一一入我鏡頭。拍完照,我來到別墅上方的登山歩道口,從高處向下往別墅凝望,人世滄桑之感,一時襲上心頭。

回想一九六二年九月我初到台灣,在蘆洲,我認識了九歲的鄧麗君,相知相惜,忘年交往一年。彷彿只一轉眼間,居然已過去半個世紀。

我想到鄧家家人,鄧父鄧母,二哥五弟,包括鄧麗君本人,先後皆已辭世,原先的一家七口,已去其五。如果鄧麗君仍然健在,亦已近花甲之年,而我自己,不知不覺間亦年已古稀。

「丹鳳山」依然是山色青青的「丹鳳山」,鄧麗君十八歲購置的別墅依然是光華亮眼的鄧麗君別墅。只是,人事與往昔已然全非。

今天我沒攜帶胡琴,也知道在此地不便為鄧麗君拉上一曲。立於山路,對著別墅,我吟唱了一首〈何日君再來〉,感覺上,鄧麗君就站我身旁微笑聆聽,還輕聲為我合音拍手。唱完,我揮手又揮手,與別墅,與鄧麗君道別。然後,依依離情,一歩一歩下山,循來時原路,我黯然回家。

 

 

                               二0一一年四月五日於北投

 

請參閱〈鄧麗君北投別墅掠影之一,之二〉及〈籲請陳光標先

  生買下鄧麗君別墅作紀念館〉一文。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yc66&aid=689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