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台四日遊(4) 台南嘉義印象遊 1020728
2013/08/08 17:45:00瀏覽2278|回應0|推薦31

南台四日遊(4) 台南嘉義印象遊 1020728

車行匆匆逛過澄清湖,從後門出仁武大灣後,今日的行程要一直北上豐原,途中安排台南嘉義停留,先在7-11補給咖啡並上網搜尋地圖,預先打了個電話給千畦種子博物館,還可以趕上早上11點的導覽,就順道將此地排上行程,植物種子是我夫妻倆共同喜好,在樹蔭下聽解說躲太陽,是夏日裡不醋的選擇。
簡單看過種子博物館,已過中午,崇安街連得堂煎餅及成大校區就在附近,一併解決後,往音波觀光工廠吹冷氣躲太陽,讓小史2號先玩鹽巴過癮一下,後頭逛嘉義新港板頭村才不會哇哇叫。
午後四點,終於等到陰時多雲的天氣,下高速公路後,還開了20分鐘,才到新港板頭村,過高鐵涵洞右轉進板陶窯小路,已見數輛遊覽車及導覽山寨小火車,狹窄的鄉間道路,的確需要規畫交通動線,才不會失遊興。刻意避開板陶窯人車較多路段,選擇村內廟埕暫時停車,公廁外的壁畫及各家戶門前陶瓷童偶信箱,已讓人驚艷。堤坊邊的三幅大壁畫,也是今日不想錯過的景點,附近的陶華窯知名度不如板陶窯,倒也鬧中取靜,意外收穫,仿梵谷星空的拼貼及梅花樹讓人驚豔。

http://blog.udn.com/shiquan/7577139 《遊在台南》讓人眼花撩亂的千畦種籽館- 凡人默默的天空- udn部落格

小顆粒,大宇宙──千畦種子博物館 【文‧朱立群 圖‧林格立】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E0014/234390/web/
台南府城除了擁有古蹟與美食,以及老屋活化再利用之外,近兩三年來,被城市旅人探索出更多充滿個性的亮點,位在市區巷弄間的千畦種子館,尤受網友好評。
從事景觀設計的梁崑將與趙英伶夫婦,4年前,把收集二十多年、累計近300項的植物種子,開放供民眾參觀體驗。好比英國詩人威廉‧布雷克的詩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千畦種子館裡的每一顆種子,都是宇宙萬物的縮影。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今年春天,就從認識種子開始。
從台南火車站搭乘計程車出發,只需十來分鐘即可抵達位在東豐路巷內的千畦種子博物館;館區占地約兩百坪,鬱鬱蒼蒼,有如歐洲鄉間的綠色莊園。

生活俯拾皆種子
訪客進入千畦種子館,立即映入眼簾的,是一袋袋掛上屋樑晾乾的種子。「我們的種子,幾乎全部來自北回歸線以南、墾丁半島以北、中央山脈以西的嘉南平原。」這句話,是每一位參觀千畦種子館的訪客,都會聽到的導覽開場白。原生而多樣、適地適種、順其自然、不刻意,是梁崑將夫婦謹守的種樹原則,也適用於種子的採集。
「我們不會為了收集種子,就四處粗暴採集,會傷害種子的工作我們絕對不做,」趙英伶解釋為何千畦只收集南部縣市街道、公園、校園常見植物的種子。
譬如,花朵呈黃色,又名波斯皂莢的阿勃勒,即是在地的成功大學、台南大學等校園內常見的樹種。採訪當天,擔任導覽員的趙英伶,向十多位年輕訪客介紹阿勃勒的黑色果莢可搓出白色泡沫;再者,因花開錦簇,豐富的花蜜常從空中灑落,因而又稱「黃金雨」。
又如針對在台南藝術大學校內常見、可比擬為粉紫色版阿勃勒的爪哇旃那,趙英伶也不忘剝開豆莢示範。眼看趙英伶俐落地剝出一片片外觀酷似曼陀珠糖的果實,訪客們發出嘖嘖稱奇的驚叫。「它很堅硬,把種子保護得無微不至,」趙英伶說。

從科幻回歸真實
「看過《冰原歷險記》嗎?這顆就是電影裡松鼠在追的那個……。」趙英伶話還沒說完,訪客們「哇~好可愛喔!」的驚呼早已響徹五坪不到的種子展間。
趙英伶告訴訪客,電影裡史前松鼠追逐的是漫畫版的栗子,因此很難斷定確實是哪種植物的種子,但從外觀來看,最像是小西氏石櫟的種子,不但松鼠喜歡啃食,也被人類拿來當作堅果零食開發的原料。
「這一顆,其實是為小朋友收藏的。」趙英伶坦言,自從4年前開館以來,參觀的小朋友幾乎都會指明要看《冰原歷險記》裡的可愛果實。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梁崑將採集種子的足跡首度踏上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南投奧萬大風景遊樂區,在那找到了小西氏石櫟的種子。
趙英伶說:「這顆種子好厲害,電影演了4集,都沒有被追上。更厲害的是,它竟然可以讓世界分裂成五大洲。」語畢,訪客們被趙英伶的幽默,逗得開懷大笑。
梁崑將夫婦深信,自然教育必須從看得到、摸得到、接觸得到等五感體驗做起,而這正是開放種子館供民眾參觀的初衷,希望大朋友、小朋友看過卡通之後,回到生活裡,真正體驗眼觀、耳聞、手觸種子的感覺。
也因此,在一小時短暫的導覽時間內,梁崑將夫婦介紹的種子普遍較具話題性與畫面感,好讓訪客產生印象的連結。除了《冰原歷險記》裡的小西氏石櫟種子之外,他們也會介紹動畫電影《阿凡達》裡,納美人「家園樹」華他卡藤狀似水母的種子,以及旅美的台灣導演李安執導的新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銀葉板根的種子。

真實的魅力
與梁崑將夫婦相識超過10年的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認為,千畦種子館對社會的貢獻,在於提供一個有趣的種子展示與體驗空間;若要求民間收藏家承擔種子保種的大任,太沉重,也不合理。
郭華仁表示,他身為種子學的教授,幾乎看盡各類植物,但在千畦種子館,還是頭一遭親眼目睹旅人蕉的藍色種子。
難能可貴的是,千畦種子館不只是種子的博物館,也是種子的藝術館,門廊連接的三個展間裡,其中一間展示的全是種子的創意。以各式種子組裝而成的蜘蛛藝品為例,頭部是倒地鈴,身體是無患子,腳是美人蕉與台灣欒樹,尾巴則是血藤。
又如油棕的種子表面有渾然天成的孔洞,像極了挪威畫家孟克的作品《吶喊》裡,那張因焦慮、苦悶而扭曲的臉孔。或如,在搭肉刺的莢果上勾勒幾筆,便神似已故藝術家暨人類學家劉其偉畫筆下的「婆憂鳥」。
千畦種子館裡一系列的設計發想,受到訪客極大好評。趙英伶表示,台積電董事長夫人張淑芬前來參觀後,訂製了15條用薏苡種子串成的珠鍊。此外,用桃花心木種子爆開的果莢製成的高跟鞋造型飾品,也曾讓郭華仁傾心不已,除了訂購當作禮品,並將其命名為桃花仙履。
採訪當天,從上海來台自由行的顧怡泠與羅辰昀,行程第一站就到千畦種子館參觀;兩人年紀都不到30歲,卻都有豐富的旅遊經驗。顧怡泠表示,沒聽說在上海或大陸其他城市,有任何專門蒐羅、展示種子的地方。「我們大多時候看到表面的花啊、樹啊、葉子之類的,很少有人會去研究它們的種子長什麼樣子,」她說。
羅辰昀則對種子飾品感興趣,尤其是種子串成的項鍊,在大陸極為罕見。
顧怡泠羨慕台南人可經常造訪千畦種子館,觀察、感受種子。羅辰昀則說,在千畦種子館裡,特別有反璞歸真的感受。

傻子的理想,種子的執著
對於館內的種子,梁崑將抱著順其自然、不強求的態度,但也希望種子生生不息。
「我經常採新的回來更換,」他說。「種子每年都會開花、結果,如果有一天真的找不到了,那會是我們生態上的一個缺口。」
幸好,他還未看到面臨瀕絕危機的種子。有一些具有毒性的外來種植物,如銀合歡、小花蔓澤蘭、毛地黃等,千畦種子館拒收它們的種子。然而,梁崑將夫婦並不排斥適地適種、不威脅其他植物生存的外來樹種,例如,千畦種子館的鎮館之樹掌葉蘋婆即為一例。
目前,梁家在屏東里港另闢有一片林場,補充種子館的種子之餘,也生產植物純露銷售。「我比較擔心傳承的問題,」趙英伶說,「畢竟我們不能要求小孩跟我們一樣無所求地過生活。」
「我們一家人都有這樣的執著,反正傻瓜也沒幾個,我們就做這少數的傻瓜吧!很多好朋友擔心我們餓肚子,但我認為,(植物的情境體驗)是一定要推動的,否則怎麼辦呢?」作父親的梁崑將,不改傻子的理想、種子達人的浪漫,悠悠地說:
「但願千畦種子館的存在,可讓老人家有所回憶,小孩子有所盼望;抬頭看天,突然間種子掉下、葉子飄落,白雲蒼狗,會給我們無限的遐想。」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13年03月號)

台南/音波觀光工廠 全年無休免費逛2012/07/13 【聯合報/記者莊宗勳/台南報導】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52607
台南市安南區增添新景點,主打製鹽創意產業的音波觀光工廠昨正式開幕,市長賴清德表示,將輔導更多在地產業轉型為觀光工廠,吸引民眾參觀,進而活化產業。
位於台南科技工業區的音波觀光工廠原是皇尚企業總公司,兩年前,皇尚企業跨足文創產業,發揮台南鹽鄉的特色,陸續經營安平區的夕遊出張所、北門區的夕遊井仔腳。去年更通過經濟部認證,將總公司轉型為觀光工廠。
現在裡頭嚴肅的辦公桌、會議室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音波美容儀器的體驗區,包括潔膚儀、美顏儀,讓愛美的女性捨不得離開;業者還打造了1座鹽山沙灘,讓小孩自在奔跑,拿小鏟子製作鹽雕,玩得不亦樂乎。依照生日特性製作的366種彩鹽更讓民眾流連忘返。
「這就是產業轉型為觀光工廠的好處!」賴清德說,觀光工廠可結合在地產業、文化特色,除活化產業,更能帶動觀光發展。目前台南市的觀光工廠還有台南家具博物館、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港香蘭綠色健康知識館、炳翰人參王國。
賴清德表示,市府今年編列預算近400萬,將輔導12家產業取得經濟部認證,成為觀光工廠,透過觀光讓台南市跟著起飛。
音波觀光工廠地址是安南區科技一路8號,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到下午5點30分,全年無休,免費參觀。為慶祝開幕,即日起至15日,商品全面8折起。


台南/來音波觀光工廠 吹冷氣玩鹽巴2013/07/17 【聯合報/記者黃宣翰/台南報導】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91794
台南市音波觀光工廠的「鹽創館」,暑假開設附有冷氣空調的室內戲鹽室,親子可在此盡情體驗戲鹽樂趣,不怕烈日曬傷。
不少遊客在室內戲鹽室忙著為妻兒拍照,親子蹲在鹽巴堆成的小鹽山上,鏟鹽到小水桶、堆成小城堡,相當開心。
位於安南區科技一路8號的音波觀光工廠全年開放,配合炎熱夏季,推出室內戲鹽室,民眾可邊吹冷氣邊玩鹽,小朋友每人30元,店內消費滿100元可抵用。
音波觀光工廠由皇尚企業公司經營,專業生產美容儀器、化妝品充填機、熱融膠機,主要外銷歐美;董事長莊世豪致力推廣鹽產業文化,除了在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曬鹽外,今年夏天並在台南推出「鹽之旅」行程,共7個景點供民眾免費參觀。
包括北門區井仔腳瓦盤鹽田、七股區鹽樂活村、安南區音波觀光工廠、安平區夕遊出張所、安南區台鹽日式宿舍、安平區運河博物館、新光三越台南西門店鹽創精品館,最好安排兩天一夜行程;團體參觀可電話預約安排專人導覽,客服專線0800892889。

台南》煎餅滷味古早味 巷弄迂迴富情趣 【聯合報/記者洪肇君/台南報導】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printpage.jsp?f_ART_ID=25733
府城早年有東、西、南、北各大城門,北門在台南火車站附近,台南公園內燕潭原是北門外的一口水池。公園西、南側屬北門城內,附近六里統稱「鎮北坊」,曾經是商業輻輳之地,又有總爺官署,有老城市的遺蹟,這裡不但小吃多,古蹟也多。
從北安街一條小巷口轉向北,名為崇安街,底部就是頂土地公廟,崇安街最有名的莫過於「連得堂」餅舖,小小的門面,煎餅賣得火紅,網路上打連得堂三個字搜尋,最少有500個欄目。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printpage.jsp?f_ART_ID=38000
連得堂煎餅 
座落在總爺古街「崇安街」上,連德堂煎餅是一棟百年木造老屋,賣著百年古早味。連得堂老宅自第一代即落腳於此,如今已有百年歷史以上,早期台灣煎餅業全盛時期,台南市還有五、六位製作煎餅的老師傅,如今只剩下連得堂煎餅一家堅守崗位,繼續肩負傳承的使命。
老闆說,早期不只有煎餅,還有捲心餅、香蕉條等傳統點心,但隨著分工愈趨細密,連得堂煎餅目前已純粹製作煎餅,口味有原味、花生、芝麻、海苔和味噌等,由於手工產量有限,所以每人每日只限購兩包。
地址:台南市北區崇安街54號
電話:(06) 225-8429
時間:08:00~22:00

嘉義/充滿童趣 以交趾陶粉妝的板頭村【聯合新聞網/特約記者邱淑玲/報導.攝影】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33419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是一個以交趾燒和馬賽克拼貼粉妝的陶藝村,讓人不禁聯想到加拿大西岸以建築牆面大幅壁畫而興起的觀光小鎮。同樣是以壁畫來妝點鄉村,板頭村的壁畫更是充滿台灣農村童趣。
板頭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嘉義小農村,沒有傲人的觀光資源,卻是傳承台灣廟宇交趾陶與剪粘藝術的重鎮,這兒不乏交趾燒陶藝廠,並有處開放遊客參觀的板頭窯。平凡的小農村,在板頭窯主陳忠正支持提供交趾陶材料下,村民開始以交趾陶結合馬賽克拼貼手法,為村莊堤坊、村落圍牆和建築牆面著手裝飾。
台灣首個以交趾陶壁畫妝點的板頭村,聚落並不大,卻是台灣典型的純樸農村,在「板陶窯」邊的農路旁,以馬賽克拼貼藝術表現的台灣水牛色彩斑爛而優美。順著這條村落道路,遊客可以踩騎單車,也可以搭乘遊村小火車或古早巴士,深入板頭村的交趾陶壁畫世界。
板頭村在早年的古笨港邊有條長長的堤坊,這堵巨大灰色的堤坊牆面,使農村景觀顯得剛硬,經過當地藝術家以交趾陶拼貼,搭配酒甕剪粘工藝巧手改造後,堤坊變成美麗的大樹壁畫,樹上有花、有鳥,還有蝴蝶翩飛。
據說早年的嘉南平原,可見群鹿在草原奔跑。如今已難想像如此場景,但在板頭村落的壁畫中,就重現了群鹿快樂嬉戲的模樣。還有面農村圍牆以可愛的漫畫人物和動物為主題,將充滿童趣的小朋友捉迷藏、爬圍牆等場景搬到壁畫裡。
儘管沒有令人絢目的觀光景點,板頭村以獨特的交趾陶壁畫,悄悄走上台灣觀光舞台,要讓所有遊人感受板頭洋溢農村樸實野趣的陶藝世界。

推薦連結 http://ep.swcb.gov.tw/ep/File/REGENERATION/%E6%96%B0%E6%B8%AF%E6%9D%BF%E9%A0%AD%E7%A4%BE%E5%8D%80%E8%BE%B2%E6%9D%91%E5%86%8D%E7%94%9F%E8%A8%88%E7%95%AB%E6%9B%B8(%E7%B8%BD%E5%B9%B9%E4%BA%8B%E5%BD%99%E6%95%B4)_201211211058224451.pdf 嘉義縣 新港鄉板頭社區 農村再生計畫

 

長天宮

嘉義/交趾剪黏牽牛花 板頭村添新「夜」2011/10/13 【聯合報/記者陳永順/新港報導】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44653
藝術介入空間在新港鄉板頭村連續3年驚艷連連,嘉義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把枯燥的水泥堤防,利用新港剪黏、交趾陶技藝,貼出大壁畫,新完成的第3期「仲夏之夜」在橋下涵洞空間開展,社區民眾笑說3座大壁畫就是「板頭3朵花」。
新港鄉板頭村復興鐵橋、古笨港戶外考古園區等景點,在「原鄉四季」、「三醉芙蓉」大壁畫展現剪黏、交趾陶技藝的創作技巧後,成為新港帶狀旅遊景點之一,假日湧進大批遊客參訪,國慶連續假日人潮洶湧。
走過復興鐵橋下方涵洞,還有1座大壁畫已在ㄇ字形空間展開,由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人員以近1年時間,採用數千片彩陶片,手工黏製而成新大壁畫「仲夏之夜」。
板頭社區發展協會副總幹事蘇國彰表示,「仲夏之夜」在涵洞上方建構月亮高掛照耀夜晚的藍色台灣,新港在地常見的牽牛花從涵洞兩邊牆壁蔓生而上,其中1支蔓生枝葉停在嘉義縣新港鄉。
他說,台灣地圖旁蔓生牽牛花枝葉中,有蝴蝶、小鳥及多隻壁虎棲息,把鄉下夜晚的感覺表現出來,約270度立體大壁畫更是罕見的剪黏交趾創作品。
「原鄉四季」、「三醉芙蓉」、「仲夏之夜」大壁畫,已被稱為新港「板頭3朵花」,把被侷限在廟宇工藝的剪黏交趾藝術,變成生活空間藝術創作,讓大家對剪黏、交趾陶藝術有更深層認識,下次到板頭村,可別忘了抬頭看看涵洞上方的「仲夏之夜」!
【聯合報】

嘉義/板陶窯 創意交趾剪粘天地【聯合新聞網/特約記者邱淑玲/報導.攝影】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33418
在台灣的廟宇工藝中,交趾陶和剪粘藝術,是將廟宇襯托得更見華麗莊嚴的兩項重要工藝。經過多年時空流轉,交趾陶和剪粘不再侷限廟宇裝飾,而成為實用的藝術品。在嘉義這台灣交趾陶的重鎮,就有個以交趾陶和剪粘為主題的板陶窯。
「交趾陶」和「剪粘」這兩種傳統廟宇工藝,早年均源於大陸閩粵一帶的工藝,都是所謂的「鑲嵌藝術」,清末隨著閩粵匠師傳進台灣,過去多見於全台各地的廟宇建築裝飾。在日據時期,因見嘉義地區廟宇有許多鮮麗的陶藝「尪仔」,因而又被稱為「嘉義燒」。
交趾陶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早期被大量運用在廟宇的樑柱、水車堵、壁堵等,內容取材以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為捏塑腳本,所製作出來的祈福和吉祥圖案。交趾陶來自古稱「交趾」的中國嶺南,因而燒製的陶藝稱「交趾燒」。
剪粘又稱剪花,為台灣廟宇裝飾藝術中重要的傳統工藝,並以華麗色彩、細膩剪粘工法,將廟宇襯托得更見華麗和氣勢,內容同樣取材自傳統民間神話和忠孝節義的人物故事,並搭配花鳥、神獸、吉祥圖騰為背景。
儘管都是重要的廟宇工藝,交趾陶和剪粘在做法上有相當大的不同。交趾陶為低溫陶,為經二次燒出的陶藝品;剪粘則是工藝師以陶碗、玻璃和陶為材料,先剪再粘出栩栩如生的剪花藝品。兩者工法不同,工藝表現也有很大差異。
位處嘉義縣新港鄉的板陶窯,為陳忠正夫婦2005年創設,一牆之隔即是兩人十年前成立的藝昌陶藝廠,專事生產剪粘使用的淋搪陶瓷和交趾陶材材。早年在宜蘭隨林再興學習交趾陶的陳忠正,作品散見於宜蘭、雲林、嘉義和台南等地。
板陶窯為台灣少見的交趾陶與剪粘園區,園內闢有以交趾陶、剪粘和馬賽克拼貼結合景觀手法呈現的庭園,以及許多傳統和現代工藝創作,並將交趾陶和剪粘工法以實物和文物展現,同時設置體驗工坊,提供剪粘馬賽克拼貼、陶偶彩繪和創意捏陶等體驗,也生產有交趾陶公仔和剪粘創意商品。

板陶窯交趾剪粘工藝園區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2-3號
電話:(05)781-0832
網址:http://www.bantaoyao.com.tw

嘉義》遊造廟重鎮新港 玩陶樂陶陶 【聯合報/記者朱惠如/新港報導】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printpage.jsp?f_ART_ID=25889
交趾陶是嘉義縣新港鄉的文化特色,入選文建會「台灣工藝之家」的古笨港陶華園、板陶窯工藝園區,由藝師工作坊打造而成,來這裡賞陶、聽故事,還可捏陶體驗傳統藝術之美。新港是造廟重鎮,從業匠師的人數冠全台,有「新港剪粘交趾巢」之稱。
致力傳統創新、教育傳承的謝東哲,集合文化產業與創意運用,設立古笨港陶華園;具有繪畫、剪粘及交趾陶精湛技藝的陳忠正,將生產寺廟剪粘陶瓷材料的藝昌陶坊,變身為仿江南庭園的板陶窯工藝園區。
兩處工藝村均位於北港溪畔,開放式空間,可近距離認識交趾陶、剪粘,還有藝師導覽解說。
古笨港陶華園在新港鄉南港村117之86號,電話(05)7812588。板陶窯工藝園區在新港鄉板頭村42-3號,電話(05)7810368。
※交通
中山高下嘉義交流道,沿159線(嘉北公路)往北港方向,過高鐵高架橋右轉約700公尺,可到達板陶窯工藝園區;如繼續往北港方向,到水仙宮牌樓右轉700公尺,可達古笨港陶華園。
※順道一遊
2級古蹟水仙宮、百年復興鐵橋及頂菜園鄉土館都在附近。
【聯合報】

嘉義/工藝之家啟用 陶華園「蛻變」開展2013/07/04 【聯合報/記者陳永順/新港報導】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91343
交趾陶藝師謝東哲,打造台灣第一座以交趾陶為主題的文化園區「古笨港陶華園」,最近在陶華園裡新設立一處「工藝之家」,7月6日上午10時將以「蛻變」台灣交趾陶個展做為啟用首展。
文化部推動工藝之家展陳空間計畫,今年全國遴選9處,從嘉義到台東的東南部縣市,只有2家獲選,全部落在大力保存交趾剪黏藝術的新港鄉板陶窯、古笨港陶華園。板陶窯是謝東哲的姊夫陳忠正和太太謝秋緞,用心經營的另一個交趾陶文化園區。
兼任板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謝東哲說,居民合力運用在地特色的交趾剪黏藝術,在北港溪堤防創作的3朵花大壁畫,還有住家圍牆的小孩子爬牆等作品,去年湧進約85萬人次參訪,今年更預計突破100萬人次,剪黏交趾工藝村營造成果是全國各社區的典範。
謝東哲「蛻變」個展,進入展場可看到宛如廟門的2片大木版,黏貼108顆不同素材及顏色的交趾剪黏作品,下方擺放的作品「同流」,借喻台灣充滿不同政治色彩的現實環境,讓民眾陷入水深火熱,另有「立尾」的動物翹尾巴作品,同樣有借喻意涵。
陶華園在新港鄉南港村117-86號,電話(05)7812588。參觀收取清潔費100元,可抵消費,但老人、幼童及新港鄉民免費。


顯示詳細地圖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1123&aid=8109798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2 13:00 【udn】 這裡便宜!鐵馬 星空 夏日 兩用機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