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秋遊黑金山城(2)猴硐到三貂嶺魚寮 1011106
2012/11/14 18:16:54瀏覽1231|回應1|推薦27

秋遊黑金山城(2)猴硐到三貂嶺魚寮 1011106

 

這天的運氣不錯,原本陰天的氣候,心想不要下雨就已萬幸,哪知鋒面系統漸漸露出破綻,陽光從雲縫中露臉,曬著暖暖的秋陽,車行步履回到三年未訪的三貂嶺魚寮,聯外道路依舊是鄉道小徑,到現場看才知,這平溪線途中的小聚落,已漸漸地在開發轉變,會不會變成綠光寶盒? 只能說期待中。

幾年前來訪,小聚落依附在基隆河兩岸,平溪線火車從門前過,就跟十分一樣,如今鐵道兩側的花草植栽及菜園,已經剷平成為綠地,瑞芳國小碩仁校區也經過重新整理,校園不再只是遺跡建物,有了公廁方便遊客,居民住家也正在改建,不知是像猴硐一樣,增加店家,還是當地居民改善原本的生活品質。

三貂嶺魚寮似乎漸漸在改變自然,就像鐵路橋下的基隆河岸,多了人為痕跡,記錄下這種變化,停留的腳步依舊要離開,畢竟肚子餓了,這裡平日沒吃食,趕去九份填肚子要緊。

 

http://blog.udn.com/hw1123/3939190 侯硐春行(2)三貂嶺990327

http://blog.udn.com/hw1123/3928697 侯硐走春行(1) 白色銅鈴花 990327

http://blog.udn.com/hw1123/3469500 碳鄉的前世今生 (4) 融入自然 981017

http://blog.udn.com/hw1123/3460734 碳鄉的「前世」今生 (3) 台北桃花源 981017/1020

猴硐柴寮 很適合拍平溪線宜蘭線各級列車

基隆河中的一塊石頭 老婆說牠很像一隻泡在水中的牛

火車不等人 除非先就定位 找好位置 不然只有靠手中快門取景

運氣不錯 遇上黑點小白蝶停下來

每次火車經過 只有兩次快門機會

三貂嶺站對面路旁 遇上裡白蔥木 秋冬季節拍蜂蝶的最好地點

魚寮聚落的咖啡店 平日未營業

鐵道兩側 全夷為平地

碩仁校區有粉刷變新穎

韭菜花上的野蜂

洛神花

台灣紋白蝶

校區裡窗戶剪紙

一樣兩次機會 留下火車身影

坐火車到三貂嶺站 走一段路便可找到綠光寶盒


河谷煤鄉─平溪線‧孤獨星球 2012/11/12【撰文/古庭維】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5518&f_ART_ID=422434

鐵道的意義,代表著大量又穩定的交通線,臺灣走入近代化與工業化,除了縱貫線和宜蘭線這種聯繫城際的幹線鐵道,許多地方性的產業鐵道更是功不可沒。例如興建日月潭發電廠的集集線、運輸金銅礦砂與煤炭的深澳線、運輸達見水壩材料物資的東勢線、開發阿里山森林的林業鐵道等。這些鐵道通常有特定的任務,這也意味著,一旦任務完成,可能就此功成身退。

臺灣的支線鐵路如淡水線、深澳線、東港線、東勢線等,曾在1990年鐵路觀光風氣打開前,歷經一段停駛潮的黑暗期,除了淡水線改建捷運,其餘都是貨源消失,乘客太少,撐不下去只好收攤。最後,僅遺留下平溪線、內灣線和集集線。很多人將它們稱為三大支線,其實,它們未必都很「大」,卻是碩果僅存的三條。

在這三條支線中, 平溪線路線最短、乘客也最少,卻出乎意料地安然度過停駛潮,成為北臺灣知名旅遊勝地,這一切都要感謝基隆河流域險峻的山川,保護了這條小而美的鐵道。

平溪位於基隆河上游,這段西南往東北走向的流域,西邊距離深坑不算遠,卻有著高大的分水嶺,東邊到瑞芳也很近,卻得穿過峽谷峭壁。這是一個深山峻嶺之後,腹地狹窄的河谷,自乾隆年間始有漢人在此生根,僅能以樟腦、大菁(用於藍染)或採集薯榔維生,是個連務農都有些困頓的地方。直到二十世紀初,在石底附近發現了煤礦露頭,平溪的發展也才露出了曙光。

石底煤田的露頭,傳說在1907年由汐止人潘灼柄發現。雖然品質似乎很好,但當時主要的煤礦經營者將重心放在四腳亭、瑞芳與侯硐的爭奪戰,石底並未受到重視。更何況,即便真的挖到富礦,受限於地形條件,這些礦產根本就運不出去。

命運的轉捩點就在1919年,原名為石底線的鐵道終於動工。這條僅有十餘公里的鐵道,由台陽礦業株式會社費盡千辛萬苦興建,起點在鐵道部三貂嶺站,穿過峽谷來到十分寮,之後再沿著河岸上溯到菁桐坑。

由於沿基隆河開闢, 地形險峻, 既要開鑿隧道,又要興建橋梁,填方、挖方更是不可勝數,工程費用不斷攀高,超過預期。好不容易在19217月勉強通車,沿線礦場開始出炭,但各種改良與維護工程竟又持續一年半,加上大小天災不斷,建設開銷有如無底洞。糟糕的是,煤礦產量並不如預期順利,台陽負債已遠遠超過資產,瀕臨倒閉。

1929年,日本帝國議會通過由臺灣總督府收購石底鐵道,台陽突獲一線生機。背後原因,其實是臺灣銀行超貸給台陽礦業,總督府禁不起台陽倒閉帶來的連鎖影響,只好出手購買鐵路。石底鐵道歸公後,改名平溪線,經過整修,於1929101日正式通車;台陽不但藉此償還龐大債務,挖掘成績也漸入佳境,真正開啟平溪黑金的輝煌歲月。直到1980年代接連發生重大災變,政府決定逐步終結分占平溪線頭、尾最大的瑞三與石底兩個煤礦場,平溪礦業在這個時期開始走入歷史。

在臺鐵服務已23年的司機員陳振芳,曾經有三年多的時間,在平溪線擔任機車助理,經歷了平溪煤礦的最後時光。「我值乘時的運煤列車,其實已是末期了,當時只停十分與菁桐。」他回憶,當時的煤礦大都已經封坑,十分和菁桐雖然仍有煤炭,但產量已很稀少,每天只開行一列車,頂多五節車廂,有時候甚至沒有貨料而停駛。

平溪線的煤炭先運到瑞芳,與來自臺中龍井煤場的列車合併,再拖進深澳火力發電廠。平溪最後一個煤礦,是十分車站附近的重光煤礦,在1998年才收坑,平溪的礦業史在此終止。

在煤礦貨源短少後,人口也大量外移,平溪線成為虧本毒瘤。見證平溪煤礦最後風華的陳振芳表示,「平溪線旅客不多,乘客以討生活的小販居多。」眼看這條失去功用的產業鐵道,就要步上許多前輩的後塵,這時候,當年差點拖垮台陽的險峻河谷,化身保護平溪線的天然屏障。因為平溪所有聯外道路都要翻山越嶺,鐵道仍有不可取代的交通機能。

之後因為周休二日的實施,促進旅遊風氣大躍進,加上媒體報導,離臺北市不遠的平溪迅速成為熱門景點,鐵路當然成為經營觀光的重要命脈。即使2001年納莉颱風造成空前災情,在當時的臺北縣政府積極協調下,臺鐵還是將柔腸寸斷的平溪線修復。

告別黑金歲月的喧囂,平溪線沿線一度蕭條,又再次因觀光而復甦,許多色彩與氣味卻也從此改變。老街的雜貨店裡,農村生活的用品逐漸退縮,新穎的紀念品則不斷擴大領土;封閉的冷氣車廂,帶來了更多遊客,卻也阻隔了溪谷涼風。九十多年來,鐵道一直是平溪最重要的命脈,承載著沿線聚落起起落落的命運,穿過峽谷與瀑布,從礦業的年代,一路駛進觀光的年代。

 

 

 

 

 

台鐵內灣線特種路牌 末班車駛進歷史【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 2012.11.11 12:25 p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7491078.shtml

台鐵內灣線日日上演路牌交接畫面,近日畫下句點。一八二五次區間車前天由台鐵內灣站開往竹東站,駕駛羅國安將手中的特種路牌交到竹東站副站長鍾潤均手中,這面用來防止火車對撞或追撞如「火車通行證」的特種路牌,至此成為內灣線的「歷史」。本月起將全面以自動號誌取代。

早年路牌是鐵路保安裝置。路牌類似大型銅錢的金屬圓餅,老台鐵人以「一圓、二方、三角、四橢」來形容路牌洞口形狀。每個區段僅有一個路牌,各類路牌如同特定路段的「入場券」,火車駕駛取得路牌後,才能進入特定區間。台鐵火車使用的電氣路牌、特種路牌,在鐵路電氣化後逐漸遭到淘汰,目前在台灣可見到路牌的路段不到十個。

交通部鐵工局為內灣線竹東到內灣間十一公里路段建置自動號誌系統。鐵工局指出,內灣線路牌歷史可追溯至民國四十年,早年竹東到內灣五個區間各有的電氣路牌,五年前改為一只特種路牌,每次一輛火車進出。

台鐵前天下午開出一八二五次區間車,為內灣線特種路牌最後一班車。竹東站站長李勝興指出,這面上頭印有「特」字,專屬竹東—內灣的特種路牌,長年在內灣線各站與火車駕駛手中交接,唯獨僅有一個準則,就是「絕對要交到對方手中」。

鐵工局表示,自動號誌系統可減少旅客等待時間。

台鐵指出,目前僅剩平溪線三貂嶺—十分、十分—菁桐,集集線二水—車埕、台中港區支線台中港站—台中港第一調車場,還有尚未開通深澳線瑞芳—深澳可見特種路牌,林口線桃園—林口特種路牌將在年底絕跡。

2012/11/11 聯合報】

 

 

http://ruiartspace.pccu.org.tw/ 平溪線上的綠光寶盒

 

 

活化碩仁舊校 文化再出發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板橋報導】 2010.12.02 

為發展在地特色藝文,北縣瑞芳社區大學與台大城鄉所、瑞芳國小合作,並整合三貂角在地藝術家,以「平溪線上的綠光寶盒」為名,計畫重新打造已廢棄14年的碩仁國小成為瑞芳藝文中心,該計畫已獲行政院文建會推出的「藝術介入空間計畫」最高額補助款500萬元,全力發展三貂角文化觀光產業。

文化局表示,申請文建會今年度「藝術介入空間計畫」補助案的團隊中,只有2個團隊獲得最高額500萬元補助款,除瑞芳社區大學外,另一個是台北市的「台北當代藝術館」。

位在瑞芳鎮平溪線鐵道旁的碩仁國小,原是瑞芳國小分校,早年因礦區人口增加而設立,14年前停止採礦後,因人口大量外移被迫廢校,雖然現在是當地里民的活動中心,卻因校舍破舊,居民都不願意前往;瑞芳社區大學決定以這裡作為基地,重塑當年文化記憶,。

瑞芳社區大學團隊計畫透過藝術轉化舊校舍,串連周遭古樸景點,以「煤車變菜車」、「綠色平溪線‧綠色三貂嶺」為主軸,並以「文化生活空間」、「通過藝術傳達社區文化」、「社區活化再生」、「營造社區學習中心」、「彰顯郊村生活美學」與「促進在地產業」為目標,讓當地文化獲得重生,成為東北角的「文化綠光寶盒」。

2010/12/02 聯合報】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1123&aid=7046283

 回應文章

柔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洛神花
2012/11/14 22:28
原來洛神花這麼美
史瑞克1(hw1123) 於 2012-11-14 22:36 回覆:

洛神 秋葵 朱槿 都是同科 花都很類似

在對的時機遇上花開 自然而然就留影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