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0/31 14:35:38瀏覽558|回應1|推薦11 | |
德國先後派遣了五名首席顧問到中國。最後一名首席顧問叫亞歷山大•法肯豪森將軍。(網絡圖片) 大多數人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是由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組成。但是沒有幾個人知道,德國的戰術和武器以及一群軍事顧問,曾經幫助中國國民黨抗擊侵華日軍。 《國家利益》雜誌揭秘歷史說,在整整十年的時間裡,一群德國軍人為國民政府總司令蔣介石提供諮詢,打擊中共和打擊德國未來的盟友——日本。 這是歷史上最出人意料的一次戰爭夥伴關係。它始於1911年的中國辛亥革命。當時軍閥割據、各方混戰。 歐洲和美國的軍火交易商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西方無法找到客戶,但是在中國找到了買家。軍閥們進口火藥和重型武器。 一些軍閥聘用外國軍事教官,其中許多來自於一戰老兵。這些顧問們通過官方和非官方的渠道來到中國。 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在跟蘇聯翻臉之後,開始尋找其它西方國家的軍事援助。在一名朋友的推薦下,蔣介石把目光投向柏林。對於蔣介石而言,德國是一個有吸引力的夥伴。在一戰之後,德國在中國失去了租界,比其它西方列強更不可能干預中國政治。 一戰之後德國被強迫裁軍,導致大量有經驗但是失業的德國士兵渴望到中國工作。 德國顧問訓練中國軍官 - 《國家利益》報導說,蔣介石邀請一戰德國主將埃里希•魯登道夫帶著軍人和文職專家來中國。魯登道夫擔憂自己太引人注目而拒絕,但是推薦退休的麥克斯•鮑爾上校帶領一個德國顧問小組來到中國。 鮑爾挑選了25名顧問。在1928年11月抵達中國之後,顧問們立刻開始訓練中國軍官。 鮑爾制定了購買設備和武器的標準,敦促蔣介石裁掉昂貴的仲介,直接從製造商那裡購買。不出意外,許多這些製造商是德國公司,導致德國公司業務大漲。 鮑爾死後,德國先後又派遣了四名首席顧問到中國。最後一名首席顧問叫亞歷山大•法肯豪森將軍。他從1910年~1914年在東京擔任武官,在1911年曾到中國觀察辛亥革命。在一戰期間,他在法國、東普魯士和土耳其服役。 作為一名世界遊歷者和在不同文化下工作過的職業軍人,法肯豪森對極端主義保持免疫力。他對納粹也沒有多少熱情。因此,他能夠更好的跟中國人建立起密切的個人關係和專業關係。 此刻,納粹內部對中國看法發生分歧。約瑟夫•戈培爾和赫爾曼•戈林的分歧特別尖銳。戈培爾果斷支持中國,贊成繼續在華的商業利益。 而戈林則視日本為亞洲更強大的力量,特別是考慮到他們對蘇聯的蔑視,因此推動德國跟日本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 德國顧問跟國軍88師並肩作戰守衛上海 - 《國家利益》報導說,在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標誌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訓練欠缺的中國軍隊很快敗退。當戰鬥在上海打響的時候,東京預計自己將迅速取得勝利。 然而,國民黨派往上海的軍隊當中有德國訓練和裝備的88師。出乎所有人預料,這個師的步兵給日本造成重大傷亡。日本隨後報以狂轟濫炸,並派遣坦克。 在這期間,包括法肯豪森在內的德國顧問常常靠近或置身上海的戰鬥,儘管柏林希望他們不要直接參與。 法肯豪森寫道:「我們都同意,作為中國僱傭的私人公民,我們絕不會不顧我們的中國朋友的死活。因此不論他們什麼地方需要,我都會分配德國顧問去那裡,並且常常是去到前線。」 中國軍隊在上海堅守到11月份,但是面對日本的裝甲車、空軍和海軍攻擊,最終撤退。東京此役被中國軍隊打得鼻青臉腫,大為惱火。 希特勒倒向日本 - 《國家利益》報導說,在日本攻下中國國民政府首府南京之後,希特勒認為支持中國是一個失敗的事業。這是中、德關係終結的開始。 在希特勒撤走德國顧問之前,由德國訓練的指揮官領導的中國軍隊取得了台兒莊大捷。中國軍隊在夜晚作戰,避免了日本的空軍,並且使用德國生產的榴彈砲摧毀了日本的防禦工事。 此役之後,日本要求德國撤走顧問小組。希特勒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德國外交部長命令法肯豪森撤離。法肯豪森在受到極大壓力下從命。 法肯豪森及其顧問組成員不情願的回到德國。不像義大利的駐華顧問們通過向日本出售中國情報獲利,許多德國顧問即使在納粹的壓力下也拒絕洩露中國機密給日本。 法肯豪森隱居終老 - 法肯豪森在二戰中偷偷幫助營救了許多猶太人和異議人士。1944年7月發生謀殺希特勒事件之後,法肯豪森被關進集中營。 在同盟國取得勝利之後,法肯豪森被美國軍隊逮捕,送到比利時受審,被判12年苦役。 三年後法肯豪森被提前釋放,回到德國。蔣介石聽說了他的命運,給這位老朋友寄錢和禮物。 但是法肯豪森對自己的人生經歷百感交集,隱居度過餘生,於1966年88歲去世。 《國家利益》報導說,德國法西斯跟中國戰爭的奇緣說明,國家利益和同盟關係可以多麼迅速的轉變。它也揭示,在戰鬥坩堝中形成的個人關係可以超越這些政治變化,持續一生。 【秦雨霏/大紀元】 |
|
( 興趣嗜好|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