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諾貝爾和平獎 - 3女性共享
2011/10/08 09:28:45瀏覽207|回應0|推薦17

賴比瑞亞女總統瑟莉芙、賴比瑞亞女權運動者格鮑伊(Leymah Gbowee)以及葉門反獨裁鬥士卡曼,因為提倡以非暴力手段促進和平、民主與性別平等,七日同獲諾貝爾和平獎殊榮。這是阿拉伯女性首度獲得該獎,也是自二○○四年以來,非洲女性再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的肯定。


賴比瑞亞女總統瑟莉芙/建立和平--
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主席賈格蘭指出,三人的獲獎顯示「我們無法成就民主與維繫世界和平,除非女性也獲得如男性的機會,以影響社會所有層面的發展」。非洲首位民選女總統瑟莉芙,將與反對內戰的女權運動者格鮑伊,及阿拉伯民運人士卡曼共享一千萬瑞典克朗獎金。

在諾貝爾和平獎的一百一十年歷史上,只有一九九四年那一次是由三人共享。這次三位女性再寫紀錄,凸顯出和平獎委員會想要激勵全球女性勇敢爭取權利。


賴國女權運動者格鮑伊/終止內戰--
頌詞稱讚瑟莉芙對建立和平、促進社經發展以及提升女性地位的貢獻;也讚揚格鮑伊努力動員不同種族和宗教信仰的女性來終止內戰;至於卡曼則是發揮領導地位,爭取葉門女權及民主。

賈格蘭指出,卡曼的獲獎彰顯「阿拉伯之春若無女性參與,將無法成功」。三十二歲的卡曼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領導「無枷鎖女記者」人權組織,今年一月下旬葉門爆發反總統薩利赫後,她就是組織抗爭的要角。


葉門女鬥士卡曼/率組織爭取人權--
卡曼七日表示︰「這是葉門人民、葉門革命與所有阿拉伯革命的勝利,它傳遞出阿拉伯獨裁年代已告結束的訊息,它告訴所有暴虐政體,自由與尊嚴之聲無法被淹沒。」她矢言︰「我們的和平革命將持續進行,直到推翻薩利赫、建立公民社會為止。」

在和平獎公布之前,「阿拉伯之春」獲獎呼聲極高。賈格蘭解釋,委員會對給獎「阿拉伯之春」有意見,因為利比亞陷入內戰,致使北約軍事介入、埃及與突尼西亞仍動盪不安,葉門、敘利亞的強硬派仍掌政,同時「阿拉伯之春」的領袖難以界定,而卡曼在阿拉伯風起雲湧的民運之前,「早已挺身反對全世界最獨裁政權多年。」

賴比瑞亞女權運動者格鮑伊在得知獲獎後說︰「這是頒給非洲女性的諾貝爾獎。」她從手機簡訊獲知得獎時,正好搭機從舊金山飛往紐約,她高興地告訴隔壁乘客說︰「我剛剛贏得諾貝爾獎。」格鮑伊是設於迦納的「非洲女性和平與安全網絡」組織領袖,她是五名子女的母親。

另一位獲獎人、賴國總統瑟莉芙則說︰「我與格鮑伊都代表賴比瑞亞人民接受此獎,這個獎是歸於賴國人民。這使我更加矢志為國家和解努力。」七十二歲的瑟莉芙於二○○五年掌理剛結束十四年殘酷內戰的賴國,這場內戰造成二十五萬人喪生、國家百廢待舉。〔自由電子報-編譯魏國金/文〕

----------------------------------------------------------------------

焦點人物:葛波薇(Leymah Gbowee)是和平鬥士

(法新社蒙羅維亞7日電) 201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人之一葛波薇(Leymah Gbowee)是賴比瑞亞和平活躍人士,她曾在非洲最血腥的戰爭中,領導女性對抗令人畏懼的軍閥,並力促男性走向和平。
 
許多人認為,若非這些女性穿起白襯衫在首都蒙羅維亞聚集以祈禱並抗議,賴國13年衝突的愚蠢行為不會在2003年告終。這場戰爭造成了25萬人喪生。
 
在軍閥泰勒(Charles Taylor)發難以推翻前總統杜伊(Samuel Doe)的情況下,賴國1989年爆發內戰。當時葛波薇17歲,甫自高中畢業,計畫攻讀醫學,但戰爭使她的整個人生發生了鉅變。
 
當泰勒1997年就任總統而殘忍的衝突仍持續時,葛波薇了解到,致力和平必須寄望於賴國女性。
 
她糾合了信奉基督教和回教的女性,不畏烈日、風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和戰火,一同為和平而祈禱。
 
葛波薇在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的「非洲」專欄(Africa)中寫道:「沒有一蹴可幾的事情,實際上,我們的一般『市井婦女』花了3年時間來喚起社區覺醒,從事靜坐,並發動非暴力示威。」
 
「然後我們發起拒絕行房運動,賴比瑞亞的基督教和回教女性2002年有志一同,拒絕與丈夫行房,直到暴力和內亂結束為止。」
 
這項運動的訴求是立即停火、政府與叛軍對話,並在若干和平協議失敗時部署調停部隊。
 
葛波薇2006年在美國波士頓1所大學的座談會中說:「我們當時的總統泰勒全數反對這3項訴求。」
 
不過參與運動的女性2003年在葛波薇領導下,成功地迫使泰勒與她們會談,並獲得泰勒承諾,將出席在迦納舉行的和平談判。
 
在情況明白顯示迦納首都阿克拉(Accra)的談判一事無成,而蒙羅維亞的美國大使館某日也遭炸彈攻擊後,這些女性覺悟到,她們必須採取戲劇性行動。
 
正如紀錄片中的畫面,大約200名女性在舉行和平談判的會議室外,阻擋交戰派系的成員離去。
 
安全部隊企圖以妨礙司法的罪名逮捕她,1名軍閥也曾企圖拳打腳踢趕走她,而她則揚言當眾裸體,這在西非洲是威力強大的咒詛。
 
結果一干男性只好恢復談判,2週後,談判各方宣布了阿克拉和平條約的條款。
 
稍後她動員女性在選舉中投票,結果選出瑟利夫(Ellen Johnson-Sirleaf)作為非洲首位民選女性總統。
 
葛波薇的職業是社工,曾擔任心理創傷輔導員,並與曾加入泰勒手下部隊的兒童兵共事。
 
她在波士頓的座談會中說:「強暴成了戰爭的調劑品,天天有女性遭到強暴。幼童也被綁架以送往軍隊,他們在夜間被虜,第二天早上學習如何開槍,第三天就加入戰爭。家家戶戶只剩下女性,而這都是我的親身經歷。」
 
葛波薇是設在迦納的「非洲女性、和平與安全網路」(WIPSEN-A)創辦人兼執行長,她與6名子女目前住在迦納。
 
她曾獲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頒發和平一等獎。(譯者:中央社張佑之)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rt633&aid=571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