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7/06 15:06:15瀏覽55|回應0|推薦2 | |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自己修好才能渡眾,修就是要修得圓滿,與人結善緣,莫結惡緣,首先就是先圓滿自身與家庭。
我先生沒有修行卻有自己的道,亦是敏感體質,感受靈界的直覺比我強烈。某次我問先生,此生還有什麼想做的心願?回答:「沒有,做好本分就是。」平日先生對於家庭的承擔及付出比我多,舉凡各種家事,甚至孩子出世後,皆很認分地做家務及帶孩子,先生一直覺得他前世有欠我吧。
那日他語重心長地跟我說:「我們夫妻好像開在對向行駛的汽車,因我少做的促使他多做,多做的人開得快,所以償還燃燒更多,一旦償還完,就是該走的時候了。」我回:「通常留下來的人要承擔面對會更苦,卻是該面對的生命課題考驗。」先生繼續說:「平凡人食衣住行育樂……。」我馬上回:「我不要樂。」先生回應說:「你不需要,但家人需要,不能因你一人修行影響他人,否則修得一分道,被倒扣0.5分,有用嗎?」
因為不想讓先生誤解,未解釋魔性黑氣、外道願等這些深層觀念,我僅說:「現在全力誦經迴向的東西,對我來說很重要。」先生回說:「這不就是為了自己(私)嗎?」(以為我在迴向還業障)。此時我靜默不語,知道這部分沒有因緣對不到都白講,我內心說著:「此世不解開這枷鎖,下次還有機會嗎?不想再重來一次無解的黑暗深淵……。」
原來先生有債清緣盡的觀念,雖未實質修行,卻認分地從生活點滴做起,我反而要跟先生學習。在他心裡我做得不夠圓滿,心知是自己該反省如何取得平衡,如何「行」讓家人沒有怨言。如阿伯提醒修行要先圓滿自身與家庭。先生心裡感受一番話,也給了我警惕,我「行」太少。「行」的越多,做超出本分的獲得才是真獲得。但目前我連本分都還未做足。《六祖壇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修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覺悟實踐。
幾次考驗讓我重重跌倒,並強迫看清楚自身缺失弱點及各種不足的事實。執心漸淡,考題也看得比較清楚,但還在找答案及轉化。修行是向內潛修,非向外攀緣祈求他人給解藥。個人吃飯個人飽,自己需想辦法突破障礙,走出自己的心關。懺悔反省,此世福緣逢遇精舍阿伯及觀音菩薩師尊,但不才的我仍茫茫然找不到契入點,找不著適宜自身的行道利眾之路。提升慢、考不過、悟道淺、行不足、力不夠……,這是學生自身問題。
然不因此放棄或氣餒喪志,過去世修的不好,根基不深,造就本世才能及障礙遮蔽重重。本世只要還有機緣,再碰壁摸索一點一滴的行,只要能使得上一點力,累積各方善因緣,每次播種都彌足珍貴。努力虔誦《金剛經》開智慧找答案,腳踏實地心行!《六祖壇經》:「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阿伯的話,修心不是修相,不然下輩子再重新來過! 以上分享,謝謝阿伯和師兄姐!
分享二
這幾天一直在反省和懺悔,又開始靜坐後,慢慢理清了些頭緒。發現12月因為很忙,而暫停了每日30分鐘的靜坐,且將每日定課降到最低,後果是魔性暴增,魔性增長讓皮膚很癢,思維不暢,原本每日想省30分鐘,實則花更多時間善後處理不當的事情。難怪建議的定課中,哪怕只有一遍金剛經也要有30分鐘的靜坐。
而我每次如果時間不多的話,寧可花時間去多唸2部《金剛經》,因為這樣離完成佛菩薩開示出的經文數更進一步,卻沒想到經文唸得再多,若心性沒有提升還是要補經文數,而靜坐反省卻能很好的幫助提升心性。尤其每日都能反省一下當日的過錯,才能爭取做到不貳過。《現場開示阿伯的話精華語錄》中有收錄:「靜坐不一定成佛,但成佛一定要靜坐;要看《六祖壇經》、《金剛經》;也要深入經義,解行並重。」
與家人之間的溝通很重要,有時溝通的目的不只是讓對方認可自己的觀點,更多時候溝通後可能雙方還是無法達到共識,但至少有做到認真的聆聽,聆聽時也許只需要複述對方剛剛陳述的觀點或事實,即會使對方感受到被尊重,情緒有所釋放,心情也許就會好很多,有時也許也就夠了。
逃避是最差的處理方式,因為並沒有做任何積極改變的動作,而為自己的消極處理找藉口而不是找方法,這則是更差的態度。《現場開示阿伯的話精華語錄》中有收錄:「『萬緣放下』,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努力做事,但心無罣礙,悠然自在。」、「境界來時就是考試,評估個人的觀念跟心性,若沒考過就要重新再來過。故,與人相處都要圓滿,忍辱為上,能降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最重要。」
懺悔自己還是沒有做到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有的話,就不會因為不知道怎麼處理,而缺乏作關鍵對話,處理此類問題還是逃避溝通。就此總結一下,碰到再大的事情,準備時應很好的顧及到所有可能牽扯到的人的想法和情緒,考慮好該如何去做溝通,溝通需要盡量站在對方的立場做考慮。無論是否能達成共識,有時重在過程,有好好溝通和聆聽,總是好過逃避的消極處理方式。
另外靜坐真的很重要,如果每日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讓自己可以將心靜下來,反省和懺悔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鼓勵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心性就比較難得到持續的提升。修行就在生活中,寫分享文也可以對自己生活中碰到的考驗做一個認真的梳理,對日後再次處理此類事情有一定的幫助。
智慧不可賜,我沒有智慧,只有努力消外道願,外道契約,消魔性,消業障,逐漸明心見性去開啟智慧。以上分享,感恩精舍佛菩薩,感恩阿伯,感恩牟尼精舍及精舍師兄姐們。
分享三
唸經是平日必做的功課,即使再忙也要唸部經文,養成習慣才不容易退轉。之前有段時間實在忙碌,早上出門上班,下班回家之後讀書準備考試,工作績效與考試壓力累得自己唸經的效率停滯,有時還藉故偷懶不唸,心中雖然想著萬萬不可如此,但惰性戰勝理性,還是被懶散的習性牽著走。
某一天早上鬧鐘響起,因前晚的熬夜讀書爬不起來,順手將鬧鐘按延遲十分鐘再響,然後繼續睡覺,迷迷糊糊之中做了個夢,夢見藍色法身的藥師佛端坐眼前,莊嚴地說:「還不知道精進嗎?!」頓時整個人嚇醒彈坐起來,驚魂未定地想著夢中的情境,然後起身梳洗開始久違的晨間唸經。其實我也不知道夢中是否真的是佛菩薩現身,但既然是良善的提醒,那就立即斷除不好的習性與藉口,努力改過即是。
仔細想想,專注讀書考試與努力工作是很重要的事,但也只是「生前幾十年」的事,但唸經修行不僅是「生前」的事,更會影響到「身後」的事,只偏執於生前而不顧身後,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感恩當日夢境的提醒,猶如當頭棒喝,對人生時程分配又有了新的省思。
好的習慣養成不易,所以更要堅定地貫徹,制定功課每日一定要唸經,時間充足時以長篇的《地藏經》為主、《金剛經》和《藥師經》為輔;配合工作繁忙時以《金剛經》和《藥師經》為主、《地藏經》為輔,再有多餘的時間就彈性調整,零碎的片斷時間就持咒或唸佛號,一分一秒都不會浪費掉,很充實的感覺。
(分享完畢)
分享一的有緣人非常精進誦經,因為生命中無以言說的困頓,在牟尼精舍終於找到答案,除了業障干擾以外,更嚴重的是因為修偏入外道所遭遇的各種干擾。在努力誦經迴向之後,感受到種種的益處與改變,因此非常珍惜能消除外道願的殊勝機緣,花很多時間精進誦經,如分享中的懇切心聲:「此世不解開這枷鎖,下次還有機會嗎?不想再重來一次無解黑暗深淵……。」
小編非常能同理這種痛苦,過去世修偏入外道之後,或許曾經享受過吃香喝辣的各種虛華幻象,然而留在業識裡的,是各種不良心性習氣,以及身體承受著彷彿無止盡的無明折磨。好消息是,這些困頓在我們精進誦經銷業,並努力轉念、提升心性之後,身心狀態有了各種正向改變,因此更加地經勤誦經。但是生活上的考驗,並不會就此停止,而是要我們更進階,既然已經從身心困頓到達身心平穩,考題就是要從身心平穩拓展到生活關係圓滿。
分享一的有緣人非常的幸運,有一位如此照顧家庭有責任感的好先生,真是非常顧家的好男人,但是從分享中也看出他的需求,是請妻子除了認真誦經以外,給予家庭生活更多的關注與支持。分享二的有緣人遇到相似的狀況是,因為專注於精勤誦經及各種生活轉化,缺乏足夠的溝通而導致家人不諒解。所幸有緣人在忙亂中發現自己需要定下心才能更有效率,撿回社團的靜坐定課後,而開始思索突破之道。
很多師兄姐們在銷外道願的時候,將生命重心放在誦經銷外道願,但因為各種旁人不易體會的轉化過程,以及面對需要長期抗戰的經文數,導致家人的不諒解。分享二提到的處理方式很好,關鍵溝通對話的重要,文中提到:「有時溝通的目的不只是讓對方認可自己的觀點,更多時候溝通後可能雙方還是無法達到共識,但至少有做到認真的聆聽,聆聽時也許只需要複述對方剛剛陳述的觀點或事實,即會使對方感受到被尊重,情緒有所釋放,心情也許就會好很多。」
每個人的生活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每個人的生命也有不同的重心功課。任何良好的關係當中,不是只有「長期陪伴」才是關係良好的表現,低品質的長期陪伴,遠不如高品質的關鍵相處。幾段交心的關鍵對話,幾次用心而溫暖的約會相處,創造的是生命中的記憶亮點,帶來的是關係中的深刻連結。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在柴米油鹽醬醋中,生活的品質已經被日常瑣事磨得七零八落,這時候,其中一個伴侶又把重心放在誦經或自己的課題,也難怪家人會有所不滿。溝通的過程,考驗的是忍辱;關係的經營,考驗的是您的轉念。
《現場開示阿伯的話精華語錄》:「會結為一家人除了因果的牽引,更是修行的課題。若跟家人相處不融洽,有時並非因果的問題,而是個人的個性習氣不佳而引發諸多衝突。所以,除了因果要誦經化解之外,本身的習性也要同時修正,方能一家和樂融融。」、「檢討別人,不檢討自己,就是與修行背道而馳,凡事要反求諸己,而非要求他人;修行要能夠融入大眾,且與人相處能和樂融融,這樣才是成功的修行人。」
在消除外道願的過程中,心性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而家庭、生活、工作,都是讓我們檢視內心的鏡子。排黑氣的過程中,會許多干擾及各種考驗,但這些波折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加看清自己的盲點,若沒有身邊的境緣,我們怎知道自己還有哪些不足之處呢?尤其是夫妻之所以成為同修,就是因為伴侶關係是成長提升的修行道場。蔡師兄提醒我們:「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缺點。人與人之間,就是要互相包容,學習他人優點,包容他人缺點,自己的身段要像海綿般柔軟,才能與他人相處融洽。」、「人都有缺點,沒有十全十美的,一個家庭要同心同德,要互相感恩,相互包容。」
雖然銷外道願的過程考驗很多,但精勤誦經還是必服的解藥,過程中會有許多需要忍辱與考驗智慧的時刻,但是就如同分享三所言:「生活中的各種考驗,也只是『生前幾十年』的事,但唸經修行不僅是『生前』的事,更會影響到『身後』的事,只偏執於生前而不顧身後,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分享三的有緣人,現階段考驗是誦經、工作、考試之間的時間分配平衡,這也是小編自己的考題之一。但對分享一、二的有緣人,又何嘗不是呢?生活中的各個面向,過與不及,都非中庸之道,珍惜時間、妥善運用,是每個修行人的必修課題。
但小編自己的經驗是,努力把精舍修行社團的功課作到位,誦經、靜坐、心得分享、看高僧大德文抄、持咒都不偏廢,才能以更清淨心的面對考驗。誦經是因果債功德還,並讓自己保持與佛菩薩連線;靜坐讓自己的心能沉澱下來,省思己過、培養定力;心得分享讓自己梳理現階段的思緒,思索解決之道;看高僧大德開示是讓自己的觀念與視野提升,才知道以怎樣的正確心態面對現前的考題;隨時持咒或唸佛號是讓自己時時保持正念,伏住紛飛的妄想,累積修行基底。每個功課都有無比重要的作用,讓我們在修行的軌道上持續前進。
當您遇到生活中的考題而不知所措時,不妨先回頭檢視自己的各項修行功課,有沒有哪一項疏漏了?或許您加強該項功課一兩周之後,就會漸漸有力量看清局勢,處理生活中的考驗。佛菩薩及阿伯的用心,是讓我們將佛法落實在生活當中,也給了我們各項工具與指引,如何善用與受益深淺則是每個人的執行與修行。小編自己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怠惰走鐘,與撿回修行功課之間,來回擺盪,因而看到自己的軟弱與力量,因而更了解每項修行功課的妙用。祝福各位精勤誦經,精進修行,道果自成,與大家共勉。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