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2019年元月29日(周二)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 (三論法門之7) :
2019/01/29 07:44:06瀏覽623|回應0|推薦1

在娑婆世間,凡是學佛的人,無論投胎轉世到哪個朝代,其觀念和立場都不可以偏執一邊,必須要有超然的立場,這就是「中道」的觀念,這種方法和要領的實際行動,能化解我們在人生旅途中,一切的智慧障礙。

舉凡事業、健康、家運,和遇上的困厄、是非、煩惱,而具有中道心態的人,都會做出正確無誤的抉擇與判斷,因為學佛之人不會為了自我的生存,而失去是非善惡的正確判斷能力。

所以無論我們遇到任何事務,當自己所固執的意見是對或不對時,這些是非對錯的觀念都會因人而異。

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成見,所以學佛之人,必須用智慧的覺照來洞見和轉換,如果你能放棄你的對,也能放棄你的不對時,就可以受用「超然」的立場,重新再生起一個開闊的眼界,和浩瀚的意識界,所有的人、事、物,都將會有一個全新的見解與看法。

換言之,你有你的觀念見解,我有我的觀念見解,我們共同重新來研究討論出彼此共識的新觀念,這種不執著的溝通模式,我們稱其為「中道」。

若是你以為自己很優秀、很行的得理不饒人,那他也以為自己很厲害的擇善固執,兩人雖然都沒有錯,但就是無法彼此之間達到共識,共同去成辦一件成功的事情,這個問題就突顯出這二個人都很「行」,都很「厲害」,但這個「行和厲害」,卻成為他們造成彼此相處共識的障礙。

如果彼此都能將自我情結的障礙放下,來重新共同相互檢討時,這樣才有可能獲得圓滿順利的成功共識。

當我們向更深一層的角度去研究時,我們會發現自命中道者,本身也會犯下自以為是、自命中道的頑執,這樣的中道就會淪為不正確的邪道而不自知。

因為無論是非對錯的判斷,都必須要有深度「全知」的智慧覺知,而這種深度的智慧覺知,在中論裡,法師必須多舉一些譬喻,來讓大家清楚明白。

例如:你學佛為什麼要吃素?你信佛在拜佛的時候,沒有拿香拜可以嗎?信佛的人不皈依不行嗎?信佛為什麼要守戒律呢? 這些問題,必須反覆更進一步的來深入探討和研究。

換言之,自我的頭腦要經過這種反覆的磨練,和實際的去做,才會產生心領神會、道感神交的心靈智慧開啟和領悟出來,絕對不是說皈依了以後,或受戒了以後,掛號註册就不見蹤影了。

皈依是代表已經自覺到生命無常的道理,而自動自發的去依止佛、依止法、依止僧的三寶教化,若是皈依或受戒之後,就不再理會佛、法、僧三寶,也不去了解皈依之後的進修功課時,那即代表此人是迷糊的來皈依、來受戒,當然也會因為一些小事,而不知珍惜的中途迷糊離開,那下一世或來生再來,也會同樣的循環、輪迴在靈性低落,受盡生死苦海的煎熬和逼迫,悲淒的蒙住了自己的眼界,在生死苦海中浮浮沉沉,見到任何可抓的樹枝,就靠近攀緣,其結果是終將遭受到滅頂之苦。

若是內心之中,充滿著無知和迷惑的心去實行中道,要去極樂世界時,如果別人說往東或往西,而你就偏偏二邊都不走,自以為中道該向南北走,這樣的逆向思維就不對了。

因為這些都是自我大腦自以為是的想法,不可能到達自心內在的極樂淨土。

一個學佛之人,凡事都能保持一種「平常正直」的心,經常用自己的智慧來判斷是非曲直的事理,先將自己目前自身的遭遇,無論好壞的拿來正視和檢驗,恰似在看一場連續劇般的去自我覺知觀照,將自己的遭遇處境檢討透視一番,這樣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也可以更進一步的去研究了。

我們所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其前因與後果到底是如何?簡單說,就是自己的品性和心性若是無知的話,就不可能擁有真正健康的心思,自然就無法去面對現實人生,這就是因為歷劫生死塵染太厚重了,自欺虛偽太久了,人就是生存在虛偽的生活圈太漫長了,自然就會不敢去面對現實,當不敢去面對現實之後,他的腦部化學作用,就會產生違背常態的精神官能耗弱症狀,心力也會嚴重不足,就會讓一個人逐步失去生命的目標方向,而開始沉淪墮落,這種自我沉淪墮落的情形,我們把他研究起來,大約有十多種形態,追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是習慣性的虛偽久了,就會為虛偽的言行找出各種不同的理由和藉口,並將自己「天真自如」的本心隱藏起來,若是為自我找到一個好的藉口或好的理由時,就會完全的執迷頑固,而我們的染執,也就是頑劣的心性和品德,都是因為缺乏明覺的空性,才會造就出來的。

也有很多人,放不下自我成見來學佛,結果只會帶著自以為是的成見離開,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未完待續) (文圖 : 農曆年快到了喜氣洋洋,在蘭園整理一些高雅的蘭花,準備供佛~) #學佛的法益之335#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2441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