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新竹縣横山華嚴寺2019年元月22日(周二)住持聖境法師心靈早課 :(三論法要之2)
2019/01/22 07:56:12瀏覽511|回應0|推薦1

以佛法的立場來看,當佛陀在世時,佛陀所學習的知識,以及對於學術的見解,包括對人生的理想與觀念,我們皆可稱其為佛陀的理念,亦名為佛法。

但要如何去實踐佛陀的理念,全在於個人的立場和作為了。

若以眾生的程度來看,學習這些事物就像是一種常識,當這種常識與實際不能結合為一體時,代表「知道」很多,但是卻無法在知道之後,而去實際運作和活用,這樣就會沉淪為常識歸常識、實際歸實際,而無法擁有全知的共同體認,和正知正見的修行見地,縱使踏入修行學佛的鍛鍊之路,卻依然無法持久下去。

因有些人做事只有三分鐘的熱度,三分鐘熱度若是過去時,就會冷卻怠惰,冷卻之後就無法堅持去實行。

所以佛陀才會為十方法界眾生的八萬四千種不同的心思,而說出了八萬四千種法,目的就是要拹助身心受到苦厄束縛之人,皆能以内在心靈智慧的覺悟,來度過一切煩惱苦厄,重返大自由、大自在,天真自如的本覺之性。

換言之,每一位眾生,都能從四諦、十二因緣的道理上去體會,對於生命存在的最真實之相親身去實踐與體驗,一旦八萬四千種迷妄之心返璞歸真的重返清淨真如本心時,則所有這些八萬四千法就無法成立,也不需要存在,都屬於多餘了。

這是因為眾生的習性無法斷除,品性也無法建立,所以很自然就會藉由各種的法門來解說,來對治各種散亂妄念的八萬四千種心。

佛陀本來所說的是大我宇宙意識的道理,並經由我們透過實踐對宇宙大自然的體會和理解,就能夠實際印証堅定不退的道心,這些內在心靈的體驗和改革,說來說去完全都是在說吾人當下的這顆「心」。

這顆心不是指肉體的心臟,而是在形容求道的「菩提真心」,菩提心就是形容八萬四千種心,和八萬四千種法門的總源頭,亦是修行求道的原動力。

當我們能體悟到發「大菩提心」時,那就代表我們已經覺知體悟的進入八萬四千法,開始如實的了知自己當下這顆「心」的全貌了。

如果我們無法發出菩提求道的「真心」,去如實了知自心時,那八萬四千法無論修鍊的有多麼熟練,都將會是虛假不實在的。

故,從一個初學佛之人,對佛法的體會,從認知到實踐力行的過程中,全都是憑藉著對發大菩提心的認知體會,和堅持不退的修行程度而定,發大菩提心即是指發出「了生脫死、即身成就」的求道意志和目標。 (未完待續) (文圖 :薑黃收成了 ) #學佛的法益之330#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yen&aid=12430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