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欺心的本事
2013/06/10 00:06:33瀏覽99|回應0|推薦2

 

不欺心的本事

 

淨域 2013.06.07 ()

 

    畢業季來到,不少孩子頂著方帽歡天喜地,但離開受庇護的校園,正是獨立創業的時候,這乃挑戰的開始。俗話說:「一技在身,隨處容身;學習百藝,無處安身。」百不是倍倍於一,怎麼反而無處安身了呢?原來倍力多分,難有一個熱切的焦點。

 

    人生於世必有其棲身處,亦有強過他人的特點,即便是乞士也要「臉皮厚、身段柔」才可以。也許常人以世俗價值來分判高下,但就態度來說,意誠心厚或許一體適用。如此觀於「一技在身,隨處容身」之語,此技所指不亦清楚明確嗎?

 

    提說「技」字,眾人莫不要視作藝能看,然而百千行業中,可有哪一種技藝可以統攝諸有?跳脫形下的本事來看,只有一個「態度情操」可以貫之。試想一位父親選擇女婿、一位大老闆傳承事業時,他心底最終的標準會是什麼呢?或許要回到最根本的「放心」上,唯有放心才能「毋驚、毋憂」。人的一生能得放心,如何的工作都可以勝任愉快。

 

    唐朝重臣盧承慶,年少即繼承父親的爵位,因學識淵博為人清正,太宗任命他為吏部考功員外郎,負責官員的考評工作。某年,漕運上有艘糧船遇大風沉沒,盧承慶給這位漕運官「監運損糧,考中下」的評語。此位官員得知後,神色自若毫無怨言;盧承慶見狀不覺一想:「糧船沉沒不全是他的錯,遇上如此天災,怕是誰也無力回天呀!」便改考評為「非力所及,考中中」。

 

    這官員聞知後,既沒露出半點高興的神情,也沒有說些感激的客套話。盧承慶非常欽佩他的涵養,於是又改考評為「寵辱不驚,考中上」。而這官員依然態度從容不言不語,這對盧承慶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高宗顯慶四年,他以度支尚書官銜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後仕途多次貶貶升升,雖官運起落坎坷,但心情始終平靜如水。臨終前告誡兒子:「死生至理,猶朝有暮。吾死,斂以常服,晦朔無薦牲,葬勿卜日,器用陶漆,棺而不槨,墳高可識,碑誌著官號年月,無用虛文。」其考評官員任意改評雖不可取,但從中微觀內省自覺卻可讚,這不就是一種不欺心的認真態度嗎?

 

    我們望著孩子要有本事,但哪一種本事才持恆不墜呢?概是不自欺的負責認真態度吧!唯此一輩子受用不盡,哪管科技日新月異、長江後浪推前浪呀!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gong0501&aid=773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