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木柵打鐵店之憶
2013/05/02 15:06:00瀏覽1681|回應0|推薦4

 

木柵打鐵店之憶

 

(昔日木柵路上的老打鐵店)

 

早年木柵地區多農田,尤其是道南橋到寶橋一帶;保儀路是進出新店的唯一公路,兩側除一般房舍外,望眼盡是水田。隨著都市計劃的推動,保儀路擴建取直易名,成了今日的木新路。唯一留下的舊路,就剩集應廟到司法新村這段,而司法新村住戶也已他遷待改建中。

 

因應農作的需要,便有農具鐵器的生產維修,昔時有人在田邊路旁搭寮打造農具,久之便稱作「打鐵寮」。依老人家記述,概在今日木新路二段與景文中學間一帶地域。

 

小時候住在木柵路三段八十五巷,巷口左斜對面的木柵路上,有一家簡陋的打鐵店,為張姓人家所做;店的左邊為冰果室,一熱一冷還能並存。這間打鐵店圍著一棵大樹而成,左邊為火爐,火爐前是鐵鉆,由老師父領著徒弟敲打。

 

當鐵塊在火爐中燒紅時,師父便用鐵鉗夾出,置於鉆上錘煉。粗胚必要重錘才能去除雜質與塑形,先由徒弟舉大鎚重擊,然後師父拿小鎚輕敲定形,如此重輕敲打著,直到形狀出來後,置入水中使之冷卻成形。

 

冷卻後的鐵器,師父會觀察樣態與精純度,然後插入火爐的焦炭堆裡,推拉著鼓風機使火旺熱,再將燒紅的鐵器取出。最後步驟關乎成品的良窳,通常由師父敲打修正,徒弟或在一旁見學,或處理其他的事務。

 

小時候,我每愛去到店前看打鐵。但鐵屑炙熱無情,師父總是喊叫著「嬰仔散開」。在右邊的桌上有一壺茶,常見師徒倒滿一碗,仰頭便喝盡,然後拉起披在脖子上的毛巾,朝臉上一把抹下。

 

不打鐵之閒時,師父或躺在涼椅上睡覺,或與他人下棋,或舉腳在長板凳上獨飲。這家位在木柵路上的無名打鐵店早已歇業了,但相片中的主人樣仍是如此記憶深刻呀! (記於2013.05.02)

 

 (已消失的打鐵店,如今是這個樣子)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agong0501&aid=75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