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21 09:22:15瀏覽1614|回應0|推薦1 | |
1962中印戰爭中國為何戰勝後撤退? 1962年,中國和印度之間有過一場短暫的戰爭。 關於1962年中印之間的那場戰爭,連國際 社會也認為是由印度首先挑起的——當年,印度總理尼赫魯首先向印度軍隊發出「清除邊界上的中國軍隊」的命令,但是印度軍隊不是中國的對手。我軍勢如破竹,不到一個月就拔掉了大部分印軍的哨所和據點,一直打到中印兩國傳統的邊界線。可是正在印度軍心渙散、舉國惶恐時,中國突然單方面宣佈無條件撤軍。有評論家說,這一仗徹底打破了印度的大國夢,但是中國為什麼會撤軍,今天仍是一個謎? 拉達克:中國人最為嚮往,卻最難以抵達的目的地在拉達克和西藏,隨處可見這種具有宗教意味的景觀,這暗含了二者在曆史文化上的紐帶關係。即使在行政歸屬上,拉達克也曾長期是中國的屬地,但它已屬印度。印度卻不滿足於此,它還聲稱中國境內的阿克賽欽地區也屬於印度,從而引發了邊境持續不斷的衝突。在戰場上犧牲的我軍戰士,有一部分長眠在新疆皮山縣的康西瓦,與拉達克隔著一道喀喇昆侖山脈。 幾年前,我經新藏公路從新疆葉城到西藏。這條公路在阿克賽欽地區要經過一個叫康西瓦的地方,那裏有一個為犧牲於1962年中印戰爭中的戰士修建的烈士公墓。高山反應使我十分難受,但還是決定去烈士公墓憑吊為國犧牲的戰士。 墓地面朝新藏公路,背倚赤裸的群山,四周用圍牆圍著,前面有一個大門。入門後,先看到一座紀念碑,碑後是一排排的墓碑和用鵝卵石及水泥砌成的墳塚。青藏高原往日的天都藍藍的,那天卻有灰濛濛的雲低低地壓在頭頂。我在墓地中徘徊,心裏默念著一個個墓碑上的名字:羅德清,7972部隊戰士,湖南長沙,62年10月犧牲,一等功;相文浩,7971部隊戰士,四川樂至,62年11月犧牲,二等功;卡子戈,7972部隊戰士,甘肅甘南,62年11月犧牲,三等功;居滿艾裏,7994部隊戰士,新疆阿克蘇,62年10月犧牲;劉長發,7978部隊,陝西城固 這裏共埋葬了106名犧牲於中印戰爭西線中的戰士,這些戰士大多都在20多歲的年紀,他們的家鄉遠在千裏之外,他們卻永遠地留在了青藏高原渺無人煙的荒野裏。 中印邊界的西段,傳統上一直以喀喇昆侖山的山脊為界。但在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期間,一個叫約翰遜的英國人認為沙俄當時必然會占領新疆的西部地區,為了與沙俄爭奪中亞的勢力範圍,約翰遜在地圖上越過喀喇昆侖山,將中印的邊界線往北畫到了昆侖山脈,這條線即「約翰遜線」。這樣,位於昆侖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之間的阿克賽欽地區就被畫到了印度。但這只是畫在地圖上的一道線,沒有起過實際作用,印度從未在此派駐一兵一卒。 阿克賽欽被夾在平均海拔 1956年4月,經過阿克賽欽地區的新疆至西藏的公路開始修築,並於1957年10月建成通車。當印度政府在《人民畫報》上看到這條路通車的報道時,立刻向中國發出抗議,並開始了所謂的「前進政策」:向阿克賽欽地區及中印邊界的中段、東段派駐軍隊。中國政府一再呼籲雙方坐下來談判,但印度都以中國撤出阿克賽欽為談判的先決條件。 中國如果放棄阿克賽欽,就等於隔斷了新疆和西藏的聯係,也等於讓印度軍隊開到青藏高原上,這怎麼可能?印度把中國逼向絕路,中國別無選擇,只有還擊。阿克賽欽的爭端可以說是中印戰爭的起因,但阿克賽欽只是漫長的中印邊境的西段,戰爭在西段、中段、東段同時展開。我們取得最大勝利的地方在東段,但最後丟失最大面積的領土的地方也是在東段。可以說,英國殖民者和印度政府在西段畫了一條「約翰遜線」,在東段畫了一條「麥克馬洪線」,最後,前者沒有實現,後者的目的卻達到了。 關於這場戰爭的起因還有其他說法,比如有人說是因為1959年的西藏叛亂,等等 論文很多,遺憾的是,所有論文都沒有地圖,因為涉及邊界的地圖必須送國家有關部門審核批準,這些學者很知趣,自動省略了。害得我只好捧著好幾本地圖冊,一一核對論文中提及的地名、山名、河流名稱,借此一點點恢複當年那場戰爭的情景。 越看文獻和資料越感到鬱悶和悲涼,當年英國殖民者的霸道和蠻橫實在令人發指!若是沒有他們,中國怎麼會與印度成為鄰國?因為兩國之間隔著很多個位於喜馬拉雅山中的國家和原住民部落,如拉達克、尼泊爾、錫金、不丹,還有眾多非印度人的原始部落。錫金:文化特質上與西藏而非印度更為接近 一青一白的兩條雲帶,將位於原錫金國首都甘托克地段的喜馬拉雅南麓裁剪出三段:白色村莊占據了富饒的山麓,視線往上移,蓊鬱的森林將整個山體包裹,並托舉出海拔
印度學者白蜜雅也在《中國世界與印度》一書中說,很難理解印度在1962年的軍事潰敗,但是更難理解的是,這一失敗沒有伴隨不可接受的領土損失,中國沒有固守對印度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的東段邊界的領土。 中國軍旅作家金輝在《西藏墨脫的誘惑》一書中說得更加直率:「1962年中國和印度發生的邊境戰爭,就當時看,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該書初版於1995年)再來看那場戰爭,完全是另一種情況——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 今天也有人評價這場大獲全勝的戰爭對中國來說是「千古遺恨」,還有人說這場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仁義之舉」。 回顧人類曆史,一個國家領土的形成固然有各種方式,如先占、添附、協議、轉讓、占領等等,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有爭議的情況下,領土很少是從談判桌上談來的。曆史上有時會出現一些千載難逢的關鍵時刻,在那些時刻,無論採用什麼手段,領土得到就得到了,失去就失去了。 1962年那場戰爭就是一個關鍵時刻。曆史給了我們一次恢複廣大失去領土的機會,而且我們是靠自己的戰士通過戰鬥贏來了這次機會。我們已經奪回失去的東西,但是我們卻忽然宣佈撤軍,撤回到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北,之後還宣佈沿這條線再往回退20公裏。 今天看來,單方面撤軍,沒簽任何協定,沒奪回任何失去領土——這樣說不準確,應該說奪回後又送走了,這是最大的遺憾。 我曾經想,就算像一些分析家所說,由於後勤補給困難,不能長期守住,我們非得撤軍。但是為什麼要撤回到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上? 有專家會說,麥克馬洪線是喜馬拉雅山東段的山脊線。可是喜馬拉雅山脈並不像屋頂一樣,有一條如屋脊一樣明確、連續的山脊線,喜馬拉雅山千山萬嶺,一條條河穀把喜馬拉雅山脈切割得支離破碎,順著樹枝狀的河穀,有著一條條南北往來的通道。為什麼我們不退到一條河穀的某一處位置,把部隊哨所重新佈置一番,廢掉非法的麥克馬洪線?譬如,我們可以退到現在已在印度占領區內的魯巴、沙拉或者達旺,那裏自古以來就是西藏人南下的古老商道。其中,達旺有著擁有700多名喇嘛的達旺寺,那是拉薩哲蚌寺的分寺,寺內主管也由哲蚌寺任命。再東邊,可以退到察隅縣南面的瓦弄村(早在1910年,清朝政府駐藏大臣趙爾豐的部隊就在那裏駐紮過)……總之,即使撤軍,也有多種選擇,總是可以廢掉那條英國人在地圖上隨意畫出的線。 也有人說,因為冬季到來,大雪封山,後勤補給困難,當時若不撤回,就再也撤不回了。這是不瞭解那一帶氣候的臆測。西段是我國又寒又旱的地區,而東段所處的一帶是亞熱帶,氣候溫暖。我為此諮詢了曾任西藏林芝軍分區副參謀長的 在爆發於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中方將印軍打出了藏南地區,這在上圖這張人民日報於 其實不用那麼費勁地猜,我理解的原因是:戰爭目的已經達到,即用強烈的打擊教訓印度,樹立我方的大國形象。這種戰爭目的,後來也用於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這可以概括為這樣一種模式:遭遇挑釁——採取軍事行動——獲得勝利——無條件撤軍——恢複常態。 我為此翻閱了相關的國際法著作。所謂領土主權的「有效控製」,須具備兩個條件:實施和繼續實施控製行為的意願;實施為達到控製目的的行為,這一行為必須符合4個條件——和平、實際、充分、持續。 和西藏其他地區相比,藏南一帶因為海拔偏低、濕潤多雨、植被茂密、土地肥沃,而成為最適合人居的地區。遺憾的是,中方軍隊無條件撤出,印度軍隊重返至此,印度政府則於1987年在這裏設立阿魯納恰爾邦,並從印度各地移民130多萬人口來此居住。印度人建造的房屋密密麻麻地分佈於畫面中的河穀地帶,這只是該邦的一個縮影。 還有一條所謂的時效原則,是指一國佔有他國的某塊領土後,在該領土上長期持續地、不受幹擾地以和平方式行使其權力,並且他國不對此提出抗議和反對,或曾有過抗議和反對,但已經停止,從而使占領國取得該土地的主權,而不論最初的佔有是否合法或善意。 我還看到一種「曆史性強化」的說法,即不論當初如何獲得一塊領土的主權,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個逐漸「曆史性強化」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如果領土被侵佔的國家不抗議、默認,周圍的鄰國也默認,占領者所謂的「主權」就會不斷被「曆史性強化」,最後轉為「在世權」,即國際社會承認的權力。這樣,占領者就會獲得真正的主權。1987年,印度在麥克馬洪線以南原屬於我國的6萬多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成立了一個阿魯納恰爾邦。在中印戰爭50周年之際,發出一點微弱的聲音,阻擾一下印度對侵佔我國領土的「曆史性強化」過程,也算是對那些長眠在雪域高原上的戰士的紀念。但是我心裏埋藏著深深的失望,我覺得那塊土地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http://youtu.be/gPWxEK8UmHI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