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21 14:16:30瀏覽170|回應0|推薦0 | |
馬英九正為選黨主席造勢,他倡言國民黨要鼓勵年輕人參選,要提名正派、清廉、勤政、愛民、有理想、講道義的人,才能勝選。讓我們想像一下:馬英九當選黨主席後,邀請登台搖旗、營造團結勝選氣勢的下屆縣市長參選人裡,會有年輕人嗎?如果有,會是什麼樣的年輕人? 政壇提及「年輕人」,有幾種不同認知:實際年齡三、四十歲者,可算年輕;同一項選舉的參選人裡,年齡較小的也叫年輕;學者從政形象新,通常也年輕。馬英九沒有定義他所謂的年輕人是那一類,但下屆縣市長選舉和即將辦理的雲林立委補選,年輕人能出頭天嗎? 花蓮縣前農業處長杜麗華稱得上年輕,國民黨協調時,勸她別和將空降的中央大員葉金川爭,理由之一竟是:「妳還年輕嘛!」新竹縣提名政壇老將立委邱鏡淳選縣長,沒有考慮較年輕的議長張碧琴,理由是她自己未參加黨內初選。桃園縣立委吳志揚比議長曾忠義年輕,看起來有可能獲提名選縣長,但是他也有一位好爸爸吳伯雄。 年輕人從政之路困難多多,投身在野黨參選較易崢嶸頭角;但若是一無憑藉,只怕難以為繼。若要加入執政黨,各地山頭站滿了前輩;老國民黨時代資源豐沛,不吝提拔青年才俊,還特別喜歡從國立大學找人參選。這些學人專精不同,藉著黨中央的力量,不必花幾個錢,就能當上公職;問題是,若不對政治下點功夫,往往只能一任而終,沒有後勢。 如今,國民黨的資源優勢俱往矣,年輕人若非家庭背景素有淵源,根本過不了人脈、金脈這一關。因此,所謂培養年輕人參政,是說易行難,要有長期訪才、育才計畫,還要有擢才魄力。若只會臨渴掘井,所謂年輕人參政,不過是畫餅罷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