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14 03:39:15瀏覽2133|回應0|推薦2 | |
星期日之遊,另我最印象深刻的,係館內之「世界宗教展示大廳」,雖然導覽員僅向我們說明較為特殊宗教的文化背景,不過再解說完後,自己再獨自重新參觀時,有更多不同的感受,每一種的宗教,雖然宗旨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一樣的。從建築表現出他們對宗教的思想,再由思想去了解他們的文化。世界的交流,雖宗教僅佔一小部份,但也因宗教的牽引,使人類內心的交流,變得更頻繁,這一點,在導覽員最後帶我們參觀的『華嚴世界』,有一樣的共同處。 在「世界宗教展示大廳」裡,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印度教,雖然這個宗教,在過去從課本裡孰知,對它並不陌生,但是,倘若我沒來宗博館,我也許會犯下最可笑的錯誤,一直從書本得知的宇宙破壞之神─「濕婆」,原來是個男的。為何對印度教感到興趣,也許是因為歷史上俗稱的「佛教」,是源自於印度,而印度所創立的「印度教」,又和中國人所信仰的「佛教」,不太相似。況且,印度教的建築風格,是全世界找不到與它相似或有共同之處。它的雕塑及故事背景,都很特別,而且感覺一但進入印度教裡的文化,它的神秘感,使人會產生『致命的吸引力』的幻覺。 除此之外,在「世界宗教展示大廳」裡,還有一個建築物,令我想去當地觀看,而非只是欣賞模型。但是想去當地看的理由,並非對此宗教有興趣,而是它的『內容』吸引我。此『內容』非為宗教『內容』,而是建築物裡的『內容』,其建築物即為「聖母昇天教堂」,此教堂裡的壁畫,令我想一探究竟。 最後將要進入參館尾聲之際,導覽員帶我們到生命之旅廳。在法律上,人的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換言之,人的一生中,若譬喻為戲劇,人生的終點,就如戲劇的完結。海德格學者曾說:「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每個人的生命旅程,也許因文化的環境;也許因成長的背景,各受影響,導致這趟旅程,呈現出「獨一無二」的結局。而宗博館所展示此廳,目的在使參觀者可以藉此了解各宗教對人生各階段的禮讚。 參觀這一廳時,我看著生命的建構中,每個階段所呈現的服飾及文化,其中在此廳裡,還有「生命覺醒區」及「靈修學習區」,在此廳裡彷彿如人生的縮影,從出生、成長、中年、老年、死亡,一直到死後的世界,這樣虛擬的『宗教生命教育』,使我瞭解宗教對人們的成長協助及生活,還有文化的影響,是十分濃厚的,如台灣的民間信仰,也造就了台灣傳統的文化。科技的發達,使人們對於生命,多了一項「基因複製」的觀念,而多這項觀念,在宗博館裡,告訴我們,因為生命科技,使人類明白「基因複製基因、愛心複製愛心」的生命觀,對於生命的延續,多了一層對生命的省思,激勵人們善用生命並共創美好的生命。這般抽象的道理,也因我還年輕,無法真正的去體悟,去瞭解那高階層的境界。大自然的混沌初開,到毀滅的無常循環中,生命的省思,其心靈、理智和情感,世界上的宗教傳統和人類的生命,在冥冥之中,形成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最後,當我們進入華嚴世界裡,導覽員告訴我們,生命是從內而外,不論是誰,都需要跨出內心的世界,與外在交流。 人與人之間的因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如『掌痕手印牆』,當雙掌按至那面牆,也許表面只呈現自己的手印,而事實上,手印的下面,已經有很多人的手印,不斷的重疊。宗教與生命也是不斷的重疊,不斷的交流。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