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8/14 21:28:11瀏覽2996|回應2|推薦35 | |
超高齡社會世界各國紛紛擠進高齡化社會的行列,而日本在2007年就首先進入超高齡社會。為了能夠將年年增加的高齡者做妥善的照顧,日本在2000年實行介護保險法,經過不斷的修法,近年又再一次將目前所存在的缺點再次修法,為了就是希望能應付未來的老人問題。預計到2025年時,日本人口將減少600萬人,而75歲後期高齡者增加800萬人,每4人之中就有一位75歲以上的後期高齡者。
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超高齡化的日本,對老人人口所帶來暴增的介護費和醫療費,有工作能力的年輕人變少,無工作能力的後期高齡者增加,醫護人員減少,這些與日俱增的問題引發專家學者們熱烈討論因應對策,政治人物也藉此討好老人而贏得選票,導致年青人不願出來投票,使得整個國家一步一步邁向老化。
根據聯合國定義,老人人口達到21%就被認定為超高齡社會。日本家庭料理中有不少對身體有益的食材,再加上老人社會中社團多,當然還要歸功於現代醫療發達,讓老人有個健康的生活。
老人設施和照服員不足老人密度高而產生了最棘手的2個問題就是,老人設施不足和照服員不足的困境。
日本民營老人院費用過高,除了進老人院之前的幾百萬到上千萬不等的押金外,還要每個月繳交老人院租金約20萬左右,如果需要門診拿藥,費用另計。
好友的外公外婆雙雙住進養老院,外婆目前嚴重失智,已到無法說話的階段; 外公只是老人病,還能說話行動。兩老是賣掉自己的老厝來付養老院的費用,無法預估錢還能用多久,做為子女,當然不希望父母生命縮短,但是這筆龐大的支出對家人來說是一大煎熬。
公營養老院雖然政府有補助,但是需要進養老院的人太多,全國等待進養老院的老人大約共有42萬1千人,最長等待進養老院時間為11年,平均等待為1年3個月。
等待進入公營老人院或是還不符合標準的人則選擇在宅介護,也就是請介護業者根據自己的病情需求到府照顧老人,如果家庭經經濟不允許的人,最後的辦法就是由自己家人來照顧。
在宅介護的人倫悲劇2006年冬天的某一天,京都市伏見區桂川的遊步道上,一名無職男子(54歲)將自己失智的母親(86歲)親手掐死後,自己在樹上上吊自殺。
2015年,每日新聞記者想去採訪有關『介護殺人事件』而去尋找男子,才發現男子早已投湖自盡了。
這就是當年有名的「令法官掉淚的殺人事件」。這樣的悲劇在日本不斷的發生,介護是不得被忽視的問題。
介護問題即將使國家的經濟崩壞
緊追在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後面有幾個國家,老人人口都即將突破21%,其中在亞洲裡,台灣也不遑多讓,老人成長的速度驚人。日本和台灣的介護問題大致相同,因受少子化的影響,老人人口急速增加而造成老人設施和照服員不足,最後拖垮整個國家的財政。
但是台灣擁有日本所沒有的制度,就是外勞看護。根據勞動部統計外勞看護在台約23萬人,外勞可以24小時在家裡不僅做看護,還能幫忙其他家務,甚至進而成為家族裡的一份子,外勞在台灣家庭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正因為如此方便,有不少人認為,比起只能到府1小時照服員,不如請外勞來的好。可見照服員到府的服務還是對使用者來說有很多不足之處。2017年印尼政府停止對外輸出人力,但是尊重個人權利,願意出國工作者則不加以限制。但是,如果有一天,台灣沒有外勞可用的話,大家怎麼生活下去。
台灣還有另一個現象是世界第一也是唯一,那就是宗教團體的力量。台灣的人情味和宗教的教義結合起來,力量總是比政府強。有些家庭有病人需要復健而經濟狀況又不好,宗教團體熱心的幫助遠遠超過政府高唱的「不許失敗的長照」。
日本在地老化,在地安養的介護從2000年開始所實行的介護保險法,修正之後,在2014年4月開始實行地區性的照顧方法。
這個辦法是讓老人有尊嚴又妥善的被照顧著,在生命的最後,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
(圖/網路)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