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蔣介石退台︰想用毛澤東的方法打敗共產黨 (中國新聞網); 神奇創意:性感潤滑的牛奶內衣...
2009/05/01 03:11:05瀏覽1258|回應3|推薦0
蔣介石退台︰想用毛澤東的方法打敗共產黨 中國新聞網

由于蔣介石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延安整風對中國共產黨的強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十分重視延安整風的經驗。為了搞好國民黨的“改造”,蔣介石把研究延安整風作為國民黨“改造”的內容之一。蔣介石下令翻印了延安整風的有關文獻,作為國民黨“改造”的參考學習材料。盡管有?

蔣介石用毛選“改造”國民黨

常家樹

蔣介石虛心︰學習共產黨“改造”國民黨

蔣介石自幼熟讀《孫子兵法》他懂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他經常與蔣經國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共產黨究竟怎樣治黨?蔣經國畢竟長期留甦當過聯共布黨員,做過黨的基層工作,甚至其共產黨的黨齡超過國民黨。他對共產黨的理論、政策、工作方針是熟悉的。尤其是他非常注意中共的延安整風,他對國共兩黨的差距也一清二楚。他認真地向蔣介石建議︰“不妨認真研究共產黨延安整風的文件,特別是毛澤東的一些著作”。于是蔣介石通過公開或秘密的手段搞到一批中共的整風文件和毛澤東的著作。

非常有趣的是蔣介石愈是認真研討毛澤東的一些著作,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整風文獻後,愈發對國民黨的腐敗深惡痛絕,大加申斥,同時卻又對他的老對手毛澤東所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毫不掩飾地表示欣賞。一位美國學者曾寫道︰蔣介石對共產黨的組織性、紀律性和精神道德極為贊賞,而他所稱道的共產黨的優點,恰好是國民黨所缺乏的。

他認為,共產黨不僅認認真真地研究和討論問題,而且踏踏實實地完成任務。蔣介石曾說過︰共產黨“不容有一絲含糊籠統的觀念,絕不允許嘩眾取寵,半途而廢。”所以蔣介石承認共產黨的特點就是堅持“科學的方法”。他認為,共產黨的科學方法及組織性、紀律性與精神道德是通過延安整風運動慢慢教育培養的。

因此,他也希望他的部下仿造這一運動,所以國民黨在“改造”之時,雖然仍頑固堅持反共立場,但其改造的內容乃至有關文件所用的術語,都會使人想到中國共產黨的延安整風運動和毛澤東建黨思想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則。

所以後來台灣有人戲稱︰六十年代大陸方面廣泛評選“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居然不評蔣介石實在有失公允,蔣介石才是真正最早的“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積極分子”。

由于蔣介石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延安整風對中國共產黨的強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他十分重視延安整風的經驗。為了搞好國民黨的“改造”,蔣介石把研究延安整風作為國民黨“改造”的內容之一。蔣介石下令翻印了延安整風的有關文獻,作為國民黨“改造”的參考學習材料。盡管有許多人極力反對,但蔣介石力排眾議,申言為了“打敗共產黨”必須研究和使用共產黨的方法。國民黨的《本黨改造綱要》與同一時期的其它文件大量吸收了中國共產黨延安整風的基本原則,有的直接使用了共產黨用過的術語,有的則以別的術語來表述這些基本原則。

在思想“改造”方面,蔣介石認為,要通過政治訓練,使黨員認清國民黨的本質屬性。蔣認為︰“本黨組織渙散,紀律廢馳,尚不及一個普通政黨”,原因在于黨員的“黨性”觀念淡薄,放棄了國民黨的“傳統精神”。為此,國民黨成立了中央干部訓練委員會,主持“訓練工作,即在教育黨員,訓練黨員”。黨的高中級干部由蔣介石直接領導的革命實踐研究院培訓,共辦訓練班20期。基層干部則實行巡回訓練,“受訓的基層干部達12000人”。蔣介石根據中國共產黨延安整風的經驗,也把研究國民黨黨史作為政治訓練的主要內容。根據蔣介石的意見,國民黨成立的中央黨史委員會。《本黨改造綱要》還明確規定︰“每一黨員要研究本黨的歷史與革命理論。”

蔣介石下決心要在改造中整飭“黨籍黨德”

重建國民黨的組織是國民黨“改造”的最重要內容。重建國民黨組織依據的是列寧主義原則,也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的經驗。在組織原則方面,規定“本黨采取民主集中制,由選舉產生干部,以討論決定政策,個人服從組織,組織決定一切,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在組織系統方面,設立中央、省、縣 (市)、區委會和基層小組。“小組為黨的基本組織”,黨員必須參加小組,其黨籍方能有效。為重建國民黨組織,國民黨規定,從1951年1月4日至23日,以20天時間重新登記黨員,凡在限期內未參加黨員登記者,一律撤銷黨籍。同時,《國民黨改造綱要》第一次對國民黨的性質和黨員成份作了規定。規定國民黨為 “革命民主政黨”,其成份“以青年、知識分子及工農生產者等廣大勞動民眾為社會基礎,結合其愛國的革命分子為黨的構成分子。”《綱要》要求黨員“在生活上與行動上與民眾打成一片,深入民眾,深入農村”。“改造”運動其間,中央改造委員會頒布了《農民運動指導方案》、《勞工運動指導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要求青年、勞工、婦女、農民運動全面鋪開,吸收工農知識分子入黨。經“改造”,到1952年8月,國民黨黨員構成中,“農工分子”佔49.31%,高中以上“ 知識分子”佔29.77%,25歲青年佔35.29%。黨員人數由400萬降至28萬。

鑒于黨內腐敗是國民黨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蔣介石下決心要在改造中整飭“黨籍黨德”。《本黨改造綱要》規定,本黨淘汰腐惡分子,原有黨員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徹底整肅︰“有叛國通敵行為者;有跨黨變節之行為者;有毀紀反黨之行為者;有貪污瀆職之行為者;生活腐化,劣跡顯著者;放棄職守,不負責任者;信仰動搖,工作弛廢者;作不正當經營,以取暴利為目的者”。整肅采取檢舉、審議、核定、制裁的程序進行。黨員整肅以類似于延安整風的方式進行,即經遣責錯誤,評議(包括調查、自我批評、評議)與處理三個階段。兩年多的改造、整肅是毫不留情的。以國民黨六屆中委為例,在全部六屆中委589人中,除6人死亡,296人歸隊外,其余287人全部開除黨籍;處理黨員違紀案126人,其中116人被開除黨籍。在整肅的同時,《本黨改造綱要》專刊《黨的作風》一章規定︰“每一黨員應守黨的崗位,體察民眾之心理,爭取民眾之信任”,“每一黨員應建立為民眾服務之觀念,在生活上行動上與民眾打成一片,深入民眾”,“宣傳黨的政綱、政策。並將民眾之情緒與要求反映于黨內,使黨的政策能代表民眾的利益”。“每一黨員應以實事求是之工作精神,應用科學方法,使黨的政策獲得實際之效果。”“黨員應破除派系成見,戒絕相互傾軋之惡習,以檢討求團結,以批評求進步,將意志集中于黨,將力量貢獻于黨。”同時,要求黨的干部必須是“接近青年及勞動民眾,並能為其利益而奮斗者”;“有大公無私之革命精神者”;“有刻苦耐勞之生活習慣者”。

“改造”運動是國民黨發展史上重要的轉折點

改造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制定常務制度,使黨的動作走上程序化道路。《本黨改造綱要》規定,國民黨各級干部要改正側重于個人領導的習氣,實行原則領導、一元化領導和民主領導。要“組織決定政策,以政策領導政治”。“黨員應參加組織活動,遵守黨的紀律,服從黨的命令,執行黨的決議。”與此相適應,還規定黨的紀律以及對黨員違紀行為的懲處辦法。在黨政關系上,也制定了相應的制度,規定改變過去“黨直接領導政府”的方式,實行以主義制定政策,透過 “民意機關在政府服務之黨員,依法定程序構成法令與政令”。“黨對于政府及民意機關中服務之黨員,應從政策上領導,而不得對其法定職權予以干涉”。同時也規定,在中央民間機關中建立黨團或黨部,政策制定前,應由黨團討論,政府決策有關問題,均須提政治小組討論,“以增進黨政聯系並謀貫徹本黨有關政治決策諸問題”。

國民黨在進行自身改造的同時,還把廣泛進行社會調查,開展青、工、農、婦運動作為改造的重要內容,在開展上述諸方面活動時,強調要執行“群眾路線”,黨員與工、農在生活上一致,要打破“關門作風”克服“個人主義、官僚主義、幫派關系”,“刻苦勤奮,深入下層”,“團結群眾,教育群眾,影響群眾,信賴群眾”,“工作為群眾表率”,“應持服務精神”。

為了保持對軍人的嚴密控制,國民黨軍隊中重建了政治工作部。蔣介石認為,沒有政工人員,對軍官就沒有監督和檢查,于是什麼樣的貪污腐敗的事情都發生了。

為了總結國民黨“改造”運動的成果和進一步確立蔣氏父子權力核心地位,1952年10月10日至20日,國民黨第七次代表大會在台北陽明山召開,“七大”選出32名中央委員組成的中央委員會,及16名候補中央委員,根據蔣介石提名,通過48人為中央評議委員。11月1日,“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改造委員會舉行交接典禮,宣告國民黨“改造”運動結束。

國民黨“改造”整頓了國民黨各級組織,實行了一些新的措施和制度,加強了黨組織對黨員的約束力,提拔了一批有才干的官員,促進了領導層的新陳代謝,使國民黨的組織狀況和工作作風都較大陸時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也確實提高了國民黨的執政能力。這些,不但對于國民黨退台初期的混亂政局起了一定的穩定作用,同時,對台灣的經濟發展也起到促進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國民黨“改造”運動成了國民黨發展史上起死回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來源︰《黨史縱橫》

毛澤東蔣介石原是一家親? 蔣介石是姐夫(組圖) 太陽報

蔣介石元配毛福梅(中)被指與毛澤東長得頗有幾分相似。旁為蔣經國夫婦。

  內地學者根據毛氏族譜考證,國共兩黨前領導人蔣介石及毛澤東有親戚關系,蔣介石元配、蔣經國母親毛福梅跟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均源出浙江江山,兩人分屬同族姊弟或姑。因此毛澤東應叫蔣介石做姊夫或姑丈。

  台灣的《聯合報》報道,浙江西部的江山市清漾村,號稱「江南毛氏祖居地」,毛氏主要分成三支︰毛澤東的先祖也源自此地,成為吉安毛氏,再演化為韶山毛氏,而蔣介石元配毛福梅,先祖是從此地分支的奉化毛氏,另外還有廣西賀州毛氏。

  報道指出,「毛蔣一家親」的說法,源自清漾毛氏族譜。十多年前,清漾毛氏後人因家貧出售族譜,被富翁以五千元購下,輾轉流傳到學者手中。浙江衢州社科聯前主席鄭根安進行研究,考證出毛澤東和毛福梅的祖居地同為清漾,引起中央部門注意,並將其所寫《毛澤東祖居地在清漾》一文,刊在內部刊物《黨的文獻》上。

  族譜顯示,毛澤東和毛福梅是五十六代的同族姊弟。但也有學者稱,毛福梅輩分應高過毛澤東一代,分屬姑。

林博文專欄-史上兩大勝 中共也驚奇

     中共革命建國史上,有兩大勝利來得比他們的領導人所預期的還早、還快!一是一九四九年建立江山,二是一九七一年獲得聯合國席位。

     一九四八年一月中旬,國共平津戰役已進入最後階段,周恩來在河北西柏坡(中共領導層進入北平前的根據地)召集王炳南等負責外事(外交)工作的人員,要他們準備籌建外交部,周對他們說:「原來我們合計要五年才能勝利,嘿,現在看起來不用這麼長時間啦!我們和蔣介石一九四六年七月開始大打起來,才不到三年!原來我們估計要到一九五二年可能獲勝,沒想到一九四八年底就形勢大變,蔣介石完全不行了,建立新中國不遠啦!」

     不僅毛澤東、周恩來沒有料到那麼快就勝利,「老大哥」史達林更是完全沒有想到。近代任何一個政權的崩盤,很少像蔣介石政府垮得那樣快速、那樣徹底!六十年來,無數的專業及業餘史家對一九四九年的大變局,提出了各種解釋,從政治、軍事、經濟、組織、民心、社會和蔣毛的領導統御等做全面的剖析。前黨國大老陳立夫在五○年代初避居新澤西州養雞為生,有一天民社黨領袖蔣勻田去看他,陳說國民黨之敗,敗在無知。當年以反蔣出名的黃埔四期軍系立委黃宇人(與傅斯年同稱「中國兩大炮」)亦認為,國民黨敗在自私與無知,尤其是無知。

     什麼是國民黨的無知呢?在六十年後看起來,這個字眼似乎有點抽象、有點不著邊際。其實,國民黨的無知就是領導層的無知,尤以「最高當局」蔣介石為最。蔣太過自信、太不會用人、太不了解他所統治的中國已變成什麼樣子,以致抗戰勝利不到四年大陸就變色。前師大歷史系教授、前中研院近史所所長郭廷以說:「政府對中共的力量估計過低,以為短期內即可以軍事解決,然後再處理經濟問題,戡亂只是一時的事。未料戰爭延長擴大,欲罷不能,惟有不顧一切,悉力以赴。」結果,國軍在戰場上兵敗如山倒,倒戈、變節與投降的將領和部隊,多得不可勝數,這也是近代中外戰場上難見的「奇景」。

     國民黨文官武將投共人數之多,以及共諜的猖獗,最能反映蔣介石的領導問題。一九四九年四月底,國府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林遵率領二十五艘艦艇投共(中共稱為起義),中共興高采烈說,由於林遵(林則徐的侄孫)的義舉,人民解放軍方能「飲馬長江」!水面上有林遵倒戈,陸地上早就有主管作戰的國防部第三廳(參三)廳長郭汝瑰把徐蚌會戰(淮海戰役)的作戰計畫交給共軍。這樣的內戰怎麼打呢!林、郭只是蔣介石子弟兵變節的兩個例子,國民黨高層多的是像張治中這種騎牆的降將,這樣的政黨和政府,怎麼能不敗呢?

     蔣介石在四○年代末期不但有黨內文武百官叛變,七○年代初期更遭到「忠實的美國反共盟友」尼克森的倒打一耙,而全然改變了中美台三邊關係。有些史家和政治學者認為尼克森打開中國大陸之門對亞洲局勢和中美台歷史的影響(尤其是對大陸和台灣未來的命運),比一九四九年還大。季辛吉奉尼克森之命於一九七一年七月中旬秘訪北京,嗣後美中雙方宣布尼克森將於一九七二年年初訪問中國。對台灣來說,這真是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代,三個多月後,中共就取代了台灣的聯合國代表權。

     其時,中共根本沒有料到靠第三世界幫忙爭取了那麼多年的聯合國席位,竟這樣就到手。因此,當消息傳來,周恩來還對中國是否派遣參加聯大一事舉棋不定,毛澤東斷然地說:「要去,為什麼不去?」帶領先遣小組赴紐約的前新華社記者高梁(西方媒體稱他是中共特工)說:「當時,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對形勢發展和祖國的威望與作用估計不足,認為中國席位問題當年不會解決,更未曾估計到這一天來得這麼早、這麼快。」大陸作家陳敦德亦指出,當時北京「沒有估計到第三世界的力量與美國的失控;對出席聯大,當時確實沒有一點準備。那時,外交部國際司由最冷清的司於一夜之間變得特別重要了。」

     中共在一九四九年和一九七一年的兩場大勝,失敗者與受害者都是蔣介石政府。蔣經國在一九五八年聖誕夜寫了一篇〈我們是為勝利而生的〉文章,裡面提到:「事實證明總統領導我們奮鬥的方向是絕對正確的,共匪的覆亡是必然的。」然而,情勢的發展卻和小蔣所預言的完全相反。中共不但沒有覆亡,且變成強國;台灣則從世界反共前哨淪為被國際邊緣化的孤島。我消彼長,歷史的演變常不如人意,總是帶著許多遺憾與惘然!

末代皇帝溥儀與幾任妻子及他的家人們(組圖) 鳳凰網

愛新覺羅‧溥儀(公元1906-1967年)清遜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之意。英文名henry,滿族。醇親王奕之孫、載灃長子,母親甦完瓜爾佳‧幼蘭。光緒死後繼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十位皇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改造成為新公民,後因患腎癌而去世,享年61歲。火葬後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側室,時任總理周恩來指示移放于正室,後又移葬華龍皇家陵園。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itman543&aid=2904028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7 06:48 【udn】 比價後還有更低價!德可 萬用 荷蘭 野炊比價

 回應文章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蔣介石最疼愛的孫女:蔣家“甜心”美艷照曝光(組圖) 人民網
2010/10/03 22:51
蔣介石最疼愛的孫女:蔣家“甜心”美艷照曝光(組圖) 人民網


蔣經國全家福(後中長子孝文,後右長女孝章,前左次子孝武,前右孝勇)。

  導語︰蔣孝章是蔣經國與妻子蔣方良唯一的女兒,為中國與俄羅斯的混血,容貌出眾,氣質典雅。蔣家第二、第三代中,多男少女。從蔣經國、緯國到孝文、孝武、孝勇、孝剛以及章孝嚴、章孝慈,除了孝章一位千金外,清一色幾乎都是男性。所以蔣孝章這個難得的“唯一”在蔣家的地位就格外優越,深得祖父母和父母的鐘愛。每當哥哥或弟弟因惹父親生氣而受責罰時,經常由蔣孝章向蔣經國撒嬌而化解。可見蔣家這惟一的大小姐在蔣家地位之優越,是第三代兄弟中無人可比的。


蔣經國與妻子蔣方良的唯一女兒蔣孝章(右)。

  1950年代,蔣方良雙手抱著話筒,叨叨絮絮個不停,孝章依偎著母親,臉上洋溢著甜蜜有趣。像一部電影的感性劇照。

蔣孝章小時候與母親。


蔣方良一手摟著哥哥,一手扶著妹妹,看著慢慢長大的兒女滿臉的喜悅


蔣孝章、宋美齡、蔣方良的合影。


蔣經國和長大後的蔣孝章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蔣公與夫人「炒飯」照曝光... 史可法為您 解說
2009/12/29 07:19
蔣公與夫人「炒飯」照曝光 史可法為您解說
  • 2009-12-28
  • 新聞速報
  • 【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蔣介石為家人製作他獨門「雞油炒飯」,一旁是夫人蔣宋美齡。(圖/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蔣介石為家人製作他獨門「雞油炒飯」,一旁是夫人蔣宋美齡。(圖/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大家來喔,快來看蔣公和夫人炒飯照片!」相信100個人有99個打從心底就不相信有這種照片流傳,但每個人聽到還是會忍不住湊過頭去看。福壽山莊的解說員史可法表示,雖然每次都用這招引人注目,但百試百靈、保證每次都有效。

    「蔣公炒飯照」收藏在福壽山農場內名為「福壽山莊」的行館,其實這張(或類似)照片不單只有福壽山農場有,許多和蔣公有關的歷史建物中都可以看到,只是福壽山農場解說員史可法(他老兄自己的名字也夠嗆的!),將這張照片與流行語結合,就成了讓人難忘的搞笑賣點。

    其實,這張照片照的是蔣介石為家人製作他獨門「雞油炒飯」時的畫面,在多數照片與場合中都相當嚴肅的蔣介石,只有在與家人團聚,進行他最愛的野炊時,才會露出這樣輕鬆和藹的一面,所以這張「蔣公炒飯照」可說相當經典,在不同時刻、地點,蔣介石炒飯都被留影,讓人感受這位褒貶不一歷史人物的另一面。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荷蘭發布個人飛行汽車 2012年投入量產
2009/05/01 17:08
阿姆斯特丹報道 一家荷蘭公司近日宣稱,荷蘭的司機們幾年之內就可能飛向天空,不用再在地上堵車了。

  PAL-V一號混合了汽車、摩托車和旋翼機的特征,計劃在2012年投入生產。原型機已經在周一向荷蘭交通部長展示。 在一開始,這種交通工具將用于緊急服務部門,個人用戶不能使用。

  盡管外觀看起來像加了螺旋槳的三輪摩托,不過PAL-V1已經可以飛到1500米的高空,而且動力系統采用了馬自達RX-8的轉子發動機,最大馬力可維持在213hp左右。在陸地上起步加速0-100km/h僅需5秒,安全極速也可以達到200km/h,采用輕量化材質使得PAL-V僅重5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