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界最強戰機之爭 多數被訪者稱SU-30強于F-22; 珠海的殲-10戰斗機的專家級飛行員,飛到8.6個G的負荷,內衣全部濕透...
2009/02/19 07:58:35瀏覽8441|回應22|推薦0

世界最強戰機之爭 多數被訪者稱SU-30強于F-22; 珠海的殲-10戰斗機的專家級飛行員,飛到8.6個G的負荷,內衣全部濕透...

 !!!

    

日本現代兵力 vs 中國大陸兵力...台灣兵力根本"沒得比" !!! 




珠海的殲-10戰斗機的專家級飛行員。我已飛到8.6個G的負荷,內衣全部濕透。”

擔任這次飛行表演的任務是空軍航空兵某師特級飛行員、副師長嚴峰,是一名殲-10戰斗機的專家級飛行員。走下機艙的他,顯得有些疲憊。他說:“我已飛到8.6個G的負荷,內衣全部濕透。”(編輯注︰G是重力加速度的單位,離心過載)

  “中國航空日”的飛行表演結束了,但中國空軍飛行員的忠誠、勇敢和智慧,卻已永遠留在了珠海的天空。(完)

  航空術語︰過載,作用在飛機上的氣動力和發動機推力的合力與飛機重力之比稱為飛機的過載。飛機所能承受過載的大小是衡量飛機機動性的重要參數。過載越大,飛機的受力越大,第二代戰機機動能力一般在3-6G,第三代戰機機動能力一般為6-9G,為保證飛機的操縱安全,飛機的過載一般不能超過9G。在航天器返回時,可能會短時出現12G左右的過載。


 

世界最強戰機之爭 多數被訪者稱甦30強于F22

英國雜志日前開展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根據調查的結果顯示,多數被訪者都認為俄羅斯甦 -30MKI多用途戰斗機的性能不但優于美制F-15,而且還超過了其最新式的第五代戰斗機--F-22。根據該雜志公布的數據,有59%的受訪者認為甦 -30MKI最為優秀,有37%的認為F-22要更優秀一些,而認同F-15的只有4%。

  英國《飛行》報道,雜志是在今年的“紅旗”空軍聯合演習的結果公布後開展上述調查的。本次“紅旗”軍演于7-8月間在美國的內華達州境內舉行,參與的機型包括美國的F-22、F-15、印度的甦-30MKI、法國的“陣風”和韓國的F-15K等,演習規模達到了65架。此次演習的結果在世界航空媒體界內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今年11月間,英國《飛行》雜志請求訪問其網站的網民從F-22、F-15和甦-30MKI中挑選出一種最優秀的機型。結果,多數人將票投給了俄羅斯伊爾庫特公司生產的甦-30MKI。

 

美國F-22戰機(資料圖)


俄羅斯甦-30MKI戰機(資料圖)
  
  此前還有消息稱,在“紅旗-2008”演習期間,甦-30MKI在與美空軍F-15C的對抗中取得了絕對的優勢。美空軍也承認,在演習過程中,甦-30MKI在超視距攻擊、模擬空中格斗和對地面目標攻擊等方面均顯示出了極強的實力,其表現已超過了美軍裝備的F-15C。
  專家們認為,甦-30MKI的成功是有其合理性的。這種戰機擁有非常出色的飛行特性和整體作戰效能。甦-30MKI是全球第一種實現量產的具有超機動能力的戰斗機,同時,它還是第一種配備了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的出口型戰機。
  俄羅斯甦霍伊公司介紹稱,甦-30MKI是伊爾庫特公司、甦霍伊公司和其他多家俄印企業合作的結晶。在研制甦-30MKI的過程中,印度軍方在確定該機最終的外形布局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各方的努力,使得甦-30MKI一度成為當時最為優秀的戰斗機。
  目前,伊爾庫特公司仍在執行一系列有關提供甦-30MKI戰斗機的合同,總價值高達50億美元。印度空軍總共訂購了大約250架甦 -30MKI,其中超過150架已經交貨。除了提供整機外,伊爾庫特公司還向印方提供了大量的全套配件,以供印方根據授權在其國內組裝甦-30MKI。

米格戰機的終結:昔日如雷貫耳 今日過往煙雲(組圖) 環球網

2008年11月14日,英國權威航空雜志《飛行國際》報導,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OAK)旗下的米格和甦霍伊設計局將合並,由甦霍伊主導。至此,已經有近70年光榮歷史的米格終于偃旗息鼓,從此寄人籬下了。

  阿爾騰姆‧米高揚和米哈伊爾‧格列維奇的設計局開始于1939年。在這個二戰前夜的時候,甦聯戰斗機相對于先進的德國Me-109和英國“噴火”式戰斗機顯示出概念和技術上的老舊,差距在西班牙內戰中縴毫畢現。為了加速甦聯戰斗機的發展,斯大林親自在1939年2月主持克里姆林宮會議,決定廣為招標,擇優組建新的設計局。米高揚和格列維奇的設計方案入選,獲準組建設計局。甦霍伊、雅可夫列夫、伊柳辛設計局等日後如雷貫耳的名字也是在這個時代組建的。不過米格是甦聯唯一將總師和副總名字並列的設計局,即使在格列維奇去世後,米高揚依然堅持使用米格的名字,體現了對格列維奇的敬重。

米格-15是由甦聯米高揚-格列維奇飛機設計局設計的噴氣式戰斗機,被視為世界第一代噴氣戰斗機的代表之一。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用此戰機立下赫赫戰功。

  年輕的米格設計局很快設計出米格-1、米格-3戰斗機,在衛國戰爭初期擔當了保衛甦聯天空的重任。戰後,米格跟上了噴氣時代的步伐,終于在朝鮮的天空打出了甦聯航空的一片天地。在F-86出現之前,代表西方最高水平的美國空軍竟然一時沒有在技術上可以匹敵米格-15的戰斗機。在50-60年代追求速度和高度的瘋狂軍備競賽中,米格緊跟世界航空技術前沿,最終推出了三倍音速、三萬米升限級別的米格-25,引起美國朝野的極大震動,最終在70-80年代導致包括F-14、 F-15、F-16、F-18的第三代(在甦聯稱為第四代)戰斗機。甦聯的回應是米格-29和甦-27,但這也是米格設計局的衰落的開始。


米格-29 是前甦聯研制的雙發高機動制空戰斗機

  和米格設計局的青雲直上不同,甦霍伊設計局的道路十分坎坷。甦霍伊組建設計局的時間和米格差不多,但甦-6強擊機的設計和斯大林鐘愛的伊爾-2爭奪戰時生產能力,被迫下馬。戰後初期的幾個噴氣戰斗機設計都是無疾而終,甦霍伊本人也不討斯大林喜歡,設計局在1948年竟然被解散,直到斯大林死後才被赫魯曉夫恢復。甦霍伊不負眾望,重出江湖後,接連設計甦-7戰斗轟炸機和甦-9/甦-11截擊機,以後前者發展成為變後掠翼的甦-17/甦-22,成為甦聯空軍的前線攻擊主力;後者最後導致甦-15,成為甦聯國土防空軍的主力。
  為了回應美國將F-15和F-16高低搭配的策略,甦聯也將甦-27和米格-29高低搭配。但米格-29與其說是甦-27的低檔型,不如說是甦-27 的短程和輕裝的袖珍版。遠程重裝的甦-27負責攻勢制空,短程輕裝的米格 -29負責前線防空。但米格和甦霍伊的技術傳統使這個差別在日後對兩者的命運起到微妙的作用。
  米格戰斗機一向以點防空為主要使命,強調簡單、輕巧和低價,在性能上針對點防空的要求高度最優化,而不追求全面趕超西方先進技術。這可以及早形成戰斗力,但在作戰中使用彈性很小,技術改進的余地也很小。米格-29的航程之短,以至于被譏嘲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保衛機場圍牆的戰斗機”,很難發揮空中長臂的作用。相反,甦霍伊在甦聯航空界中是屬于技術型的,三倍音速的T-4轟炸機被甦霍伊的老師圖波列夫稱為技術上的瘋狂,“甦霍伊絕不可能研制成功這樣一架飛機。我知道,因為他是我的學生。”當然,T-4 的設計是成功的,後來由于非技術原因下馬。甦-27不甘在技術上落後于西方,曾經在研發中陷入困境,但在鳳凰涅磐之後重生,一舉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以至于甦霍伊靠炒冷飯渡過了甦聯解體後最初的困難年月。米格的短平快風格實際上是一種技術上的寅吃卯糧,在臨戰時代用于應急十分有效,但在和平時期作為可持續地發展策略就缺乏後勁,這最終導致了米格目前的窘境。
  十幾年來,甦-27在亞非拉很多國家落戶,但米格-29除了甦聯解體前的軍援國家外,很少新用戶,僅有的幾個也是怨聲載道,阿爾及利亞甚至要求退還已經交付的米格-29。馬來西亞買了一批米格-29後,現在也轉向甦-27/甦-30。近年來,只有印度海軍訂購了一批新的米格-29K,但這是俄羅斯海軍沒有選用的艦載型,用于“維克拉馬迪特亞”號航空母艦(即原俄羅斯海軍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因為印度自己的LCA艦載型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服役,印度還計劃將米格-29K用于自建的新航母上。俄羅斯方面要求將最初協議的4500萬美元的單價提高到7500萬美元,漲幅達到60%,但印度只接受 15%的漲幅。這里面當然有大量采用新技術改進的原因,但和米格的產量銳減、米格的全部日常費用差不多都攤到這點可憐的訂貨上不無關系。說到“維克拉馬迪特亞”號航空母艦,原計劃2008年交付,現在已經推遲到2012年。配套的米格-29已經開始交付,但米格飛機的壽命一直不長,這也和米格的“一切為了早打大打”的設計哲學匹配,到“維克拉馬迪特亞”號服役的時候,飛機壽命可能已經去掉一小半了。
  米格-29的改進型如過江之鯽,但基本上都是舊瓶新酒,因此在世界上鮮有問津。米格曾經有過一次機會,米格I.44集中了90年代甦聯航空技術的精華,聲稱可以和F-22一爭高下,但米格I.44的下馬使米格永遠地失去了在戰斗機世界東山再起的機會。相反,甦霍伊除了不斷以甦-27為基礎推出改進型,成為近年的出口主力,還試飛成功了S-37前掠翼研究機,現在正在俄羅斯空軍的支持下,展開T-50的研制,力爭填補和F-22的技術差距。
  甦霍伊的成功經驗是後發制人,在時機上錯過了,就要在技術水平上趕超,至少要拉平。否則後發了還不能制人,那就要被歷史淘汰。美國的 F-22已經大批服役,甦霍伊能否在T-50重演甦-27的後發制人還不知道,今天的俄羅斯已經不是當年的甦聯了,除了口頭上的豪言壯語,有沒有胃口再和美國在航空技術前沿一爭高下,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但中國航空技術的發展勢頭正健,米格和甦霍伊的經驗值得借鑒。中國不比歐洲,歐洲有美國的保護傘,後發也不必制人。中國要撐起自己的天空,就不能永遠沉迷于短平快,後發一定要制人才行,但這是題外話了。

朝鮮在首都平壤舉行了隆重的60周年國慶閱兵儀式


日本擬強佔釣魚島︰制定出兵數萬作戰方案(圖) 世界新聞報

《世界新聞報》駐日本記者付穎特約記者章卓/近日,我國兩艘海洋調查船前往釣魚島附近海域活動,卻被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艦強行驅離。日本方面就此大做文章,各大媒體網站都在顯著位置報道稱“中國海洋調查船入侵日本領海”。日本政府也放出厥詞宣稱“尖閣諸島(釣魚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8日晚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方有關船只在中國管轄海域進行正常的巡航活動是無可非議的。”

  日本聲稱要抗議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8日上午8時10分左右,日本海上保安廳第11管區的巡邏船在釣魚島東南約6公里的其所謂“日本領海”內發現兩艘中國海洋調查船。日本巡邏船使用無線電反復用中文“警告”對方立即駛離,但中國調查船“沒有理會”,直至下午5點多駛離其所謂的“日本領海”。

釣魚島位于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與日本沖繩群島之間隔有一條2000多米深的海溝,在地質結構上是附屬于中國台灣的大陸性島嶼。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8日晚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明顯的領海侵犯,甚為遺憾。”日本外務大臣中曾根弘文在記者會上稱“尖閣列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宣稱麻生準備在即將于本周末在福岡召開的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談中,向中方表示抗議。

  日本過去也曾對中國海洋調查船進行阻撓。中國外交部明確表示︰中方有關船只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正常海洋科考,是行使中方正當主權權利。

  日艦嚴密監控釣魚島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動作不斷,先是用巡邏艇撞沉台灣漁船,後又派直升機載議員進行空中巡視,而在其中當先鋒,打頭陣的就是日本海上保安廳第11管區。日海上保安廳將日本周邊海域由北至南,依次劃分為11個管區,其中三個管區主要針對與鄰國有爭議的島礁、海域等,本部設在沖繩島中城的第11管區,主要針對中國的釣魚島及周邊海域。

  日本海上保安廳第11管區下設有名護海上保安署、中城海上保安署、石垣海上保安部及下轄的宮古島海上保安署、那霸航空基地、石垣航空基地。日本海上保安廳為第11管區配備了包括滿載排水量超過4000噸,可搭載直升機的大型巡邏艦在內的十幾艘巡邏艦和多條航標設置船,在石垣與那霸航空基地部署有10架陸基巡邏機。

  與中城管區總部相比,石垣保安部位置更靠南,距離我國台灣島,尤其是釣魚島更近一些,所以攔截來自大陸和台灣船只的主要是駐石垣的巡邏艦。平時,石垣保安部的1至2艘巡視船每天在釣魚島周邊海域進行數次巡邏,並將釣魚島周圍劃分為三個巡邏區域,距釣魚島12海里範圍內為“絕對禁止區”,對進入該海域的大陸及台灣民間船只“不惜代價”地進行驅逐;12海里-24海里為“嚴格監控區”,對進入該海域的非日籍船只進行目標識別和喊話驅趕;對24海里以外試圖接近釣魚島海域的船只,保安廳根據船只等類別,對不同性質目標采取尾隨監視、警告、驅離等方式予以密切監控。

  日自衛隊正悄悄備戰

  日本海上保安廳的情報、指揮、通信及控制系統均與日本自衛隊相通,但由于日本海上保安廳名義上是日本國土交通省所屬部門,因而可以避免許多法律方面的問題。在處理領土爭端問題等不方便派遣日本自衛隊的情況下,日本政府經常動用海上保安廳控制事態,這樣就可以將事態控制在民事範疇內,從而避免導致嚴重的軍事沖突。實際上,為達到實際控制釣魚島的戰略意圖,日本積極調動各種兵力,在釣魚島海域已經逐漸形成了“軍警協同、聯合監控、多層攔截”的強力部署態勢。

  2002年,日陸上自衛隊成立了一支“離島防衛部隊”,該部隊的任務是在可能的危急狀態下,配合海上保安廳,以小兵力奪控釣魚島,並將事態控制在較小範圍內,防止武裝沖突升級。目前,該連隊編制為660人,由兩棲突擊、特種空降、情報偵察等若干分隊組成。從2004年開始,“離島特戰部隊”以釣魚島為背景進行了多次模擬突擊演習。

  針對釣魚島局勢,日本海空自衛隊也做了充分準備。平時,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情報偵察任務就要由自衛隊承擔。海上自衛隊第1、5航空群P-3C反潛巡邏機定期對釣魚島海域實施空中巡邏偵察。自衛隊在宮古島、久米島設立的雷達站也負責對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進行監視。

  為防範大陸和台灣在釣魚島問題上可能采取的任何措施,日自衛隊也已做好了相應的預案和準備。前不久,日自衛隊“西南島嶼防御計劃”被媒體曝光。根據該計劃,一旦包括釣魚島在內的西南島嶼“有事”,日本將迅速啟動三階段作戰方案,自衛隊除出動戰斗機和驅逐艦外,還將派遣多達5.5萬人的陸上自衛隊和特種部隊參戰。

  借外交爭端顯示強硬姿態

  據日本《讀賣新聞》近日報道,日本綜合海洋政策總部10月31日召開會議,決定向聯合國申請將日本大陸架面積大幅擴張,其中包括中日兩國意見不一的“沖之鳥礁”海域。綜合海洋政策總部總部長為首相麻生太郎。分析人士認為,本次圍繞中國海洋調查船的行動,日本官方立刻做出了強硬表態,而日本媒體不約而同跟進報道的表現,可視為日本近期對“領海問題”動作的一個持續環節。

  近期在金融危機等影響下,日本經濟減速,整個社會被失望與不安的情緒所籠罩,而麻生政權卻提不出根本性的解決方案,加上其不斷失言、食言等個人因素,內閣支持率一瀉千里,國內問題一團亂麻。在這樣的時候,外交爭端可以成為轉移國民視線的一個有效工具,通過對外強硬表態,在恢復內閣的公信度方面或有效果。(付穎)

針對日本海上保安廳加強對釣魚台列島警戒,香港中通社今天在1篇特稿中引述未具名知情人士指出,中國可能再次派出海監船赴釣魚台海域,後續且可能提升對日本強硬行動。

  這位人士指出,中國對釣魚台列島維護主權已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今後中國船隻幾乎不太可能再靠近釣魚台,如果中國要宣示主權,只能採取飛機掠過島嶼上空的方式。

「不過,中國有再次派出類似去年海監船隻赴釣魚島海域的可能,以此逼日本人回到原有狀態,日本如不知趣,中國可能提升對日更高層階的強硬行動。」

  2月1日,日本海上保安廳派遣可搭載直升機的巡邏船加強對釣魚台的警戒巡邏,引起中國密切關注。中國政府再次強調,釣魚台列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如果日方採取升級舉動,中方將不得不作出強烈反應。

  2月10日,中國外交部亞洲司負責人奉命就此向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官員提出交涉。據稱,這是近幾年來,中日之間少有的政府外交層級的交涉行為。

  這篇特稿同時指出,未來日本海上保安廳將與海上自衛隊實施以釣魚台島為背景的聯合射擊訓練、情報交換訓練和實兵演習。

【2009/02/12 中央社】

在網上提倡裸睡而出名的俞晴
第二屆重慶巴南溫泉旅游文化節昨日在東溫泉開幕,首個亮點活動“回歸自然”東溫泉人體藝術攝影比賽登場,8個美女模特在美泉美景下大秀人體藝術。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itman543&aid=2662874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解放軍最強海航戰機坐鎮南海 令敵方艦隊犯怵(組圖)
2013/01/25 08:45

解放軍最強海航戰機坐鎮南海 令敵方艦隊犯怵(組圖)

文章來源: -
(被閱讀 38838 次)
 

 原文配圖:網上流傳的殲-16戰機圖片。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雜誌報道,中國近日正式公開了殲-16戰機,它將主要裝備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部隊。中國海航在完善了針對東海的部署後,下一步將把重點轉向南海。殲-16可能被部署到南海前沿,其出色的對海攻擊力足以對外軍軍艦形成威懾。

  文章稱,這種戰機應是俄羅斯蘇-30MK2戰機的複製機型。據稱中國至少會為其海軍配備24架殲-16,目前已生產了約16架該型戰機。

  這款新機型被認為是解放軍現役戰鬥力最強的海航戰機,而其具體的部署情況一直是個謎。根據投入實戰部署的殲-16戰機的塗裝以及解放軍一些海航基地的建設情況,文章揣測這款新型戰機有可能被率先部署到南海艦隊海航某師的一個團。

  《漢和防務評論》稱,殲-16戰機服役將使海航部隊的對海攻擊力大幅增強。這款戰機的作戰半徑達1500千米,意味着南海艦隊的空中力量可在南海沿岸1500千米範圍內實施對艦攻擊。有殲-16坐鎮南海,足以令敵方艦隊不敢輕易侵犯這片海域。



  資料圖:中國海軍航空兵蘇-30MK2戰鬥轟炸機。

  

  資料圖:俄製蘇-30MK2戰機。

  

  資料圖:迷彩版蘇-30MKK列隊出擊

  

  資料圖:蘇-30MKK座艙特寫。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陸第5代隱形機殲─31飛上天
2012/11/01 12:55
陸第5代隱形機殲─31飛上天
  • 2012-11-01 01:17
  • 旺報
  • 【記者楊俊斌/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軍武發展,日行千里,只要一段時日就會有新的武器出現,傳說中的另一款第5代隱形戰機殲─31,昨首次滑行及試飛成功。

 大陸各大軍事網站,昨天同時間都貼出殲─31滑行及試飛成功的畫面,旁邊還有殲─11BS戰機伴飛。報導中沒有說明試飛地點,但估計是在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的跑道。

 雙引擎符合艦載機要求

 殲─31是瀋飛集團研製的第5代隱形戰機,代號「鶻鷹」,有一說此型戰機也可能成為未來航母的艦載機。從「鶻鷹」前起落架以雙輪設計,比一般戰機來得結實,是有改良成為艦載機的可能性。而且又是雙引擎設計,頗符合對於艦載機的要求。

 今年6月間端午節前後,包得密實的殲─31大大方方的被拖在高速公路上前往測試而被知曉,有這款戰機的存在,因為在端午節現身,而被軍事迷冠以「粽子機」的稱號。

 這架5代戰機的編號是31001,有大陸網友稱為殲─31;也有大陸網友稱這架戰機為殲─21。而從外型看來,要比先前曝光的殲─20要略小一些,但更為洗鍊,還號稱要和美軍的匿蹤戰機F─35相抗衡。

 與殲─20形成高低搭配

 試飛的殲─31採用雙發動機、單座、固定雙斜垂尾翼、無鴨翼、整合入機身內的進氣道。一般的看法這款戰機有3種目地,一、與殲─20形成高低搭配;二、是作為出口給和中國大陸友好的國家;三,是發展為替代殲─15新一代隱形艦載機。

 目前全球只有大陸和美國同時研製和擁有兩款5代戰機。大陸另一款5代戰機殲─20早已試飛成功,目前至少有2到3架,第3架正進行先進相位雷達的安裝,短期內有機會曝光。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航殲-31戰機首飛成功 為中國第二款隱形戰機(組圖)
2012/11/01 12:49

中航殲-31戰機首飛成功 為中國第二款隱形戰機(組圖)

文章來源: -
(被閱讀 29122 次)

試飛中的殲31戰鬥機

試飛中的殲31戰鬥機

據環球網報道,根據超大軍事論壇現場人員提供的消息,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時32分,由中航工業沈飛研製的AMF五代戰機(殲-31)成功首飛。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五代機原型機的國家,此前,隻有美國同時研製了F-22和F-35兩種五代機。

據超大網友消息,今天上午10時32分25秒,中國人製造的第二架隱形戰鬥機,AMF五代戰機已經升空!AMF五代戰機在殲-11BS戰鬥機的伴隨下,進行通場飛行。

從當前已知的圖片資料看,該型機是一種單座、雙發、雙垂尾的常規布局飛機,通過人體、車輛,該型機長度在16~17米左右,翼展在10米上下,屬於典型的雙發中型戰鬥機,機體整體體積介於F-15和MIG-29之間,機翼麵積約40平方米。機頭、機身呈菱形,雙垂直尾翼向外傾斜,垂尾、主翼、平尾後緣前傾,使用帶鋸齒的起落架艙,屬於基於隱身設計的戰鬥機。

據外媒報道,早在一年多以前,西方情報人員就向簡式透露說,一種中國式的F-35戰機正在沈陽建造,並指出該飛機將在2012年9月試飛。

據資料顯示,殲-31是沈陽飛機工業集團研製的第四代雙發中型隱形戰鬥機,代號“鶻鷹”。目前猜測主要用途有三種:一是與我重型隱形戰鬥機殲-20形成高低搭配;二是擬推出的隱形戰機出口型號;三是發展為替代殲15戰鬥機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

殲-31與F-35相比顯得更纖薄,這樣的好處是減阻。F-35在單發的情況下要兼顧多任務要求,中機身截麵容積膨脹很厲害,後機身不得不采用較大較厚的尾撐來平滑過渡。殲-31的翼展比F-35大;機身比F-35長、薄;截麵積比F-35A小。優點:飛行性能和機動性會有優勢;缺點:內置彈倉容積比F-35A小,且載油量和航程也比F-35A小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解放軍大殺器將登場 港媒稱殲20明年下半年服役 香港鏡報
2012/02/26 05:19

ABC...

解放軍大殺器將登場 港媒稱殲20明年下半年服役  

香港鏡報3月號報導,大陸第一型隱形四代機、由「成飛」(成都飛機製造廠)研製的殲-20 「威龍」,有可能在明年下半年服役。

中通社引述這項報導指出,大陸軍方對「威龍」的試飛情況很滿意,因而要求提早定型和量產。

文章表示,打造隱形戰機「三劍俠」,是大陸空軍發展重點。

除殲-20,大陸軍方提出保留「瀋飛」(瀋陽飛機製造廠)四代機的意見。

報導說,「瀋飛」研發的隱形四代機「雪鴞」,在設計方麵具有理論上更完美的性能,有利隱形和減輕重量。

文章推斷,「雪鴞」將成為大陸立項發展的第二型隱形四代機,並相信今年內可以正式首飛。

至於大陸第三種隱形四代機,文章說,這屬於中型機。前大陸軍方裝備技術部長鄭明認為,應先發展供航空母艦使用的艦載中型隱形四代機,以此為基礎再發展陸軍和空軍型、包括垂直升降中型隱形四代機。

這篇文章說,這款被喻為「隱形飛鯊」的中型四代機,目前正加速研發,相信一、兩年內有望見到身影,並與「威龍」、「雪鴞」構成大陸空軍的隱形「三劍俠」。

文章指出,目前外傳的殲-16,是由殲-11B發展而來的雙座殲擊轟炸機,用來取代殲轟7。

由於大陸的三代和三代半戰機僅夠裝備3至4個空軍師,因此在發展四代機的同時,須騰出力量繼續發展三代半戰機,也就是外傳的殲-17、殲-18等,但其實是殲-11B的改進型和升級版,並非真正意義的四代機。

此外,文章稱,大陸還在發展配置航母的隱形無人戰機。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公布中國殲-15艦載機試飛新照 稱4年內恐不會部署 央視網
2012/01/18 17:04

美公布中國殲-15艦載機試飛新照 稱4年內恐不會部署  

 


視頻截圖:美國媒體公布一張殲-15艦載機試飛的最新照片。

美國媒體1月12日公布了一張中國殲-15艦載機試飛的最新照片,並分析指出,殲-15在2016年前將不會被正式部署。

航母和艦載機受滑躍起飛技術所限製

報道稱,最新透露的照片顯示,一架殲-15戰機沿跑道向前滑行,在相鄰的跑道上,清晰可見一個滑躍式跳板。中國在蘇-33-的基礎上製出了殲-15艦載機,但在一定程度上,航母和艦載機受滑躍起飛技術所限製。

美媒:殲-15在2016年前不會被正式部署

據報道,外界普遍認為,殲-15在2010年就已經成功完成滑躍起飛;在經過一係列航母上的低空飛行試驗之後,這些照片才被放出。盡管技術飛速發展,但殲-15在2016年前將不會被正式部署


資料圖:中國國產殲-15艦載戰機。


資料圖:中國國產殲-15艦載戰機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韓媒:中國30年內無法趕上美國 差距很難縮小 (圖) 環球網
2012/01/08 17:20

B2

韓媒:中國30年內無法趕上美國 差距很難縮小 (圖) 

資料圖:中國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

據俄羅斯軍事平等網1月3日報道,韓國《朝鮮日報》1月2指出,根據中國科學院2008年的預測,中國軍事實力直到2050年之後才能與美國相提並論,至少還再需要20或30年才能超過美國。也就是說,在本世紀內,中國軍力未必能超過美國。但是韓國一些專家認為,從近年來中國充分展示的海軍、空軍、航天和導彈裝備領域迅速取得的成就來看,這種預測可能過於謹慎。

韓報指出,中國從烏克蘭采購的6.7萬噸級航母“瓦良格”號經過現代化改裝後已於去年8月首次試航,今年可能正式服役。預計中國還將在2015 年建成首艘國產航母。最近兩年,中國的軍事支出年均增長16.2%。2010年(總額917億美元)僅次於美國,排名世界第二。而且美國和其他西方專家認為,中國的實際軍事支出是官方數字的2-3倍。

但是,許多分析師認為,從技術水平、戰略武器數量和軍事支出規模總體情況來看,在今後20-30年內,中國不可能在軍事領域趕上美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2010年公布的一項報告指出,美國海軍艦船總噸位高達312萬噸,比排名緊隨其後的14個國家海軍艦船噸位的總和還多,而中國海軍艦船總噸位僅為68萬噸。2008年美國國防支出高達6070億美元,占世界所有國家軍事支出總和的40%,比排名緊隨其後的10個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軍費總和還多。軍事專家認為,中國在常規軍事技術方麵與美國的差距約為30年,在核武器領域的差距為20年,在航天裝備領域的差距為10-15年。而在 2002-2007年間,中國進口常規武器裝備的94%來自於俄羅斯。韓國軍事分析研究所專家認為,在可見的將來,中國將難以縮短與美國的差距。

韓國專家認為,作為對中國擁有首艘航母的回應,韓國應當研製超音速反艦導彈,並在黃海部署在淺水區很難被發現的小型潛艇。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韓國裝備了許多高科技武器裝備,包括“宙斯盾”級驅逐艦、預警機等,這對遏製中日軍事威脅特別重要。但是,僅靠增加軍事支出是無法遏製中國威脅的,韓國還必須構建新的軍事安全體係,擴大與中國的軍事合作範圍,同時鞏固與美國的軍事同盟。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F-35戰機缺點多 美延緩生產
2011/12/04 15:22
F-35戰機缺點多 美延緩生產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 2011.12.04 01:45 am  
 




  F-35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空優方面與F-22有很大差距,而且進度也比較緩慢
 
 
美國史上最昂貴的武器採購項目─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承造的F-35型戰鬥轟炸機(原名聯合攻擊戰機),在進行測試及分析後,發現飛機骨架可能出現多處裂隙,而且「缺點」持續增加,因此國防部宣布將延緩此型戰機的生產。
 
美國國防部計劃採購三種F-35型戰機,總共超過2,440架,預估總金額達3,825億美元,採購期間直到2035年。
 
負責F-35戰機生產計畫的海軍中將范雷特指出:「過去12個月間,分析出來的缺點不斷增加;必須修改的地方之多、成本之高,大出我們意料之外。」
 
他指出:「雖然都是小缺點,但全加在一起,並檢視缺點的位置以及修理的困難度,則成本負擔之重令人倒抽一口涼氣。因此延緩生產應是明智的決定。」國防部計畫署也證實范雷特的確發表上述談話。
 
F-35型戰機採購計畫目前處於初期、小批量生產階段。過去幾年間國防部已兩度重新建構生產計畫,明年的產量已由原訂42架減為30架。
 
受此一消息影響,為F-35戰機生產引擎的奇異公司及勞斯萊斯公司也減緩引擎生產速度。
 
F-35的競爭機種包括瑞典Saab公司的Gripen型,法國達梭公司的「狂風」型,俄羅斯的米格35型與蘇愷35型,以及英國製造的「歐洲颱風」型。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攝影師抓拍到F-22戰斗機尾部出現奇異彩虹(組圖) 國際在線
2010/09/09 04:11
美國攝影師抓拍到F-22戰斗機尾部出現奇異彩虹(組圖) 國際在線



光輝閃現︰抓拍飛機者馬菲塔諾在航展上飛機飛過頭頂時拍到F-22戰斗機驚人一幕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對空觀察員伯納德‧馬菲塔諾2008年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Miramar空軍基地的航展中拍攝到了F-22戰斗機尾部奇異的彩虹景象。

  這幅照片之所以現在才出現,是因為該照片參加了在西雅圖舉辦的飛行博物館“飛行的精靈”照片競賽,並榮獲二等獎。馬菲塔諾在原照片上增強了彩虹的效果,使飛機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輪廓。

  一位波音公司的航空工程師說,這是F-22戰斗機在轉圈飛行時的樣子。馬菲塔諾每年參加約20次航展,他對此表示,日光的拍攝角度正合適,以致折射可使飛機周圍出現色彩繽紛的彩虹。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漢和︰中國首架殲15艦載機面世 機翼可折疊(組圖) 中評社
2010/04/26 18:50
漢和︰中國首架殲15艦載機面世 機翼可折疊(組圖)  中評社

資料圖︰網絡上流傳的中國艦載機模型。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環球網消息︰西方有關中國航母及艦載機的猜測頻現報端,最近,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載文稱中國已經制造第一架名為“殲-15”的艦載戰斗機,目前正在等待進行試飛工作。

  漢和稱,西方有消息稱,沈飛去年10月完成了第一架殲-15試飛型原型機的生產,從11月開始在沈陽飛機廠進行了折疊翼的收放等實驗。消息稱,這架飛機是在甦-33的試驗機T-10K基礎上仿制而來,目前正在等待試飛。

  漢和文章提到,在沈陽廠出現了折疊機翼、外形酷似甦-33的原型機,原來被某些西方武官誤認為是從烏克蘭獲得的那架T-10K 03號機,但是,漢和認定這架黃色蒙皮的飛機已經使用了“殲-15”的名稱,而且是中國自生的,2010年開始計劃進行試飛。之所以如此快速地能夠仿造出甦-33,主要原因是中國從烏克蘭獲得了甦-33的原型機。“從幾次實驗的情況看,機翼折疊的技術問題已經解決”。

  文章稱,目前的問題是試飛。按照慣例,戰斗機的試飛應該首先在工廠進行,而工廠的試飛員是空軍出身,從來沒有出現過工廠所屬的海軍試飛員。隨後,新型戰斗機將會送到閻良某基地進行試飛,所以,海軍需要建設自己的試飛中心,並培養自己的戰斗機試飛員。而海軍的試飛中心目前還在建設規劃之中,因此殲-15如何試飛,是一個問題。

  文章總結說,中國的航母的確將會使用中國版甦-33,整個殲-15的外形與甦-33的基本外形很相似。文章提到,在4年前,成飛曾經提出過在殲-10的基礎上改成雙發戰斗機,作為中國航母未來戰斗機的設想,但未獲實行。

  漢和還猜測說,殲-15的研制速度應該可以跟上航母建造的水準,這樣從俄羅斯進口甦-33的問題,已經沒有必要。而有關艦載機發動機的問題,文章提到“太行”發動機是一個選擇,但在材料運用和可靠性方面,與美俄還有差距。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比核彈還要危險 無人太空飛機試飛 「兩小時打擊全球」
2010/04/20 19:46
比核彈還要危險 無人太空飛機X-37B試飛 「兩小時打擊全球」
  • 2010-04-20
  • 新聞速報
  • 【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由波音公司製造的美國空軍X-37B無人太空飛機,將在明(21)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首飛。美國空軍對外透露,這次任務是要證明軍方已經能夠掌握在太空持久飛行的技術,以及測試載具進出大氣層和降落的能力。」

    X-37B由美國軍方研發,軍事分析家認為,這款機型很有可能成為全世界第一架太空戰機。由於X-37B並不單純只是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飛機,外界認為,這是美國大動作宣示願意裁減核武後的秘密武器。

    美國軍方表示,X-37B的大小只有太空梭的四分之一,最高時速可達音速的25倍,同時它攜帶太陽能電池板,能在太空軌道運行長達270天,「這些都是現階段太空梭做不到的」。

    根據了解,X-37B能在兩小時內,攻擊全球任何一個目標。同時,X-37B具有太空巡航及大氣層內執行高空攻擊的特性,不但可以有效摧毀敵軍衛星和導彈,更可以在戰區上空進行偵測。

    軍事專家認為,「就攻擊毀滅性上,X-37B絕對會比核子彈還危險,對美軍的空防有決定性的震懾能力」。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