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看不知道; 毛澤東如何看蔣介石簽定的"雅爾達密約"(2)...
2009/01/10 20:38:15瀏覽1611|回應2|推薦0

不看不知道,毛澤東如何看蔣介石簽定的"雅爾達密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年

    五、草莽因緣賀胡子——賀龍

    上次寫劉帥的博文,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諒解,本人深表謝忱。至于爭論哪位將帥的功勞大,這是從建國以來就延續不衰的話題,當今的有關網站上更是吵個不休。此中有個人愛好,也有地方主義和山頭主義、宗派主義等影響。但本人看來,這種爭論總體上是大有好處的,都是開國元勛,都非等閑之輩,也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爭論既如實表達了中國民眾對開國元勛們的共同尊敬,也通過爭論進一步加深了對現代史和軍事史的了解,還鍛煉了綜合分析判斷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幾點。

    一是不要為了抬高某一位,就貶低和中傷其他人。恰如不要為了證明常昊的圍棋水平高,就把古力罵得一錢不值。高手之間的水準,也就差個一目半目的。冠軍誠可貴,亞軍功亦高,開國經百戰,個個是英豪。

    二是不要過分自信所掌握的材料,動不動讓人家“再去讀讀歷史吧”。凡這等說話之人,都是沒讀過幾本正經歷史書的。你看真正的歷史學家,哪有這樣說話的?網上東看西看了一些所謂“材料”就說話者,只能獲得“大膽發言”獎,但還要謙虛謹慎哦。比如談論開國元帥,我是70年代開始就從父親搜集的《紅旗飄飄》系列讀起的,自以為是高手了。後來遇到更高手,人家是從30年代的甦區小報讀起的。手握一張百元大鈔,就罵別人沒見過票子,徒顯小家子氣也。

    三是看待歷史要多方存疑,不能沿著一個可能性飛奔不止,而忘了其他的可能性。比如老毛派鄧小平給劉伯承當政委,可能是劉伯承本事不夠,缺了鄧部隊就帶不起來;也可能是劉伯承本事太夠了,沒有鄧部隊就會出事。還可能跟本事大小沒關系,而是“留甦派”跟“留法派”的平衡問題。還可能是黨性問題,毛讓劉鄧大軍進大別山,明明是吸住國軍重兵,犧牲中野,掩護華野和東野,只有鄧小平這樣黨性至高的政委才能領會全局的關鍵︰“就是中野打光了,咱倆都犧牲了,只要林彪還在,照樣解放全中國!”這個境界,是十大元帥都沒有的。所以林彪被確定為接班人之後,老毛很快就後悔了,說還是鄧小平黨性強、是領袖之才。當然還有其他可能,比如一四方面軍的老矛盾啦,劉伯承的身體啦,還有劉帥的單純軍事主義啦以及主要干部的籍貫和山頭啦等等。在沒有鐵證的情況下,“存疑”才是最為科學的態度。

    賀龍(1896-1969)這個名字,根據“東博神相”,天生就是為將帥之才準備的。越是驚濤激流,越能大展鴻圖。而倘若四海升平、刀槍入庫了,則不免要“中焦阻塞,呼吸不暢”也。朋友們不知有沒有注意,十大元帥的標準像中,只有賀老總是留著胡子的。雖然威風,但若細看,胡須與眉毛的布局,是透著一股“凶氣”的。

    毛澤東稱贊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一個人帶出了一個軍。賀老總是湘西桑植人,論血統屬于白族。他出身草莽,少年時就加盟馬幫。10歲那年,娶了17歲的童養媳徐月姑,後來圓房,生女賀金蓮。若干年後,徐月姑病逝,賀龍則一直在江湖上過著刀頭飲血的日子。關于“兩把菜刀”的故事,有多種版本,大致說的都是他手舞兩把菜刀,率領10來個鐵哥們,襲擊官軍,拉起了一支威震湘西的隊伍。權威版本應該是賀龍“七大”所填履歷,“1917年底曾用兩把菜刀,發展到百余人的隊伍,任援鄂軍第一路總司令所屬之游擊司令。” 1920年,賀龍父親被土匪截殺,弟弟被蒸死,族里按照桑植風俗,要在喪事期間給賀龍續娶,以期生子,謂之“喪婚”。這樣賀龍就娶了土家族姑娘向元姑。軍閥混戰的歲月里,賀龍從營長一直做到州鎮守使,又納了藝人出身的胡琴仙為妾。這在舊軍隊里,都是司空見慣的。賀龍參加南昌起義後,將家眷接到上海。後來向元姑從上海回到家鄉,1929年病故。胡琴仙和賀金蓮由于所住共產黨機關被破獲,不幸入獄,金蓮被折磨致死。到國共合作以後,組織上營救胡琴仙出獄,化名回到家鄉,晚年定居成都。

    後來,賀龍開創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成為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南昌起義時就是“總指揮”,但那時他沒有實權,連黨員都不是。“賀老總”的稱呼應該根源于此)。長征前,賀龍與蕭克將軍(新中國第一上將)分別娶了出身商人家庭的一對學生姐妹,賀龍娶了姐姐蹇先任,蕭克娶了妹妹蹇先佛。蹇先任頭胎生了女兒紅紅,艱險的環境中不幸夭折。1935年11月,賀龍打了個大勝仗,王震將軍發來賀電,上面寫的是︰“祝賀賀副主席生了一門迫擊炮。”原來湘西第一女紅軍蹇先任同志又生下一女,這就是後來的女將軍賀捷生(蕭克給取的名)。賀捷生出世18天就隨父親長征,被稱為最年幼的小紅軍,看來的確是個將軍命。可惜賀胡子跟蹇夫人後來感情不和,蹇先任便跟賀子珍一樣,北上甦聯。現在的女人要甩老公,一般都往美國日本跑,那時候則往甦聯跑,反正都覺得外國才是天堂,等到終于明白老公才是天堂的時候,已經大錯鑄成,悔之晚矣。蹇先任比賀龍小13歲,後來回東北工作,當過我們哈爾濱的一個區長,後又調到武漢和中央,活了95歲,直到2004年去世。

    賀龍跟蹇先任離婚後,1942年,娶了比他小20歲的天津姑娘、延安縣委組織部長薛明同志。本來賀龍是去幫林彪說情的,請薛明做做好朋友葉群的工作,請葉群不要把林彪的情書四處顯擺,弄得一個堂堂中央委員好沒面子。賀龍讓薛明轉告葉群︰“喜歡林彪,就和林彪結婚,不喜歡就不要張揚,明確表個態拒絕。你告訴她,這是我說的。老革命,南征北戰,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想討個老婆,又遭取笑戲弄,不道德麼。”沒想到人家葉群跟林彪不用他們幫忙,他們倒是幫了自己的忙。林彪葉群當年“七一”就結婚了,賀龍薛明趕著人家蜜月的尾巴,“八一”結的婚,也算是給賀龍這位“八一暴動”的總指揮做個南昌起義十五周年的紀念吧。

    賀胡子幾十年走南闖北,什麼女人沒見過(江湖上謠傳賀老總參加革命前就有妻妾9人,未免屬于夸張的小說家言),但薛明真正征服了他的心。一次在大會上做報告,賀龍竟然順口說道︰“我賀龍把一切都獻給黨了,包括生命、財產,只有那個青衣美人薛明是屬于我的!”引起哄堂大笑。這跟葉群到處顯擺林彪的情書,也有一拼了。1944年9月,大雨傾盆,毛澤東給賀胡子打電話,祝賀他半百得子。原來薛明生下了兒子賀鵬飛(關向應給取的名),後來又生了賀曉明。賀老總是個江湖命,雖與薛明恩愛,卻很少顧家。他說話沒有彭德懷那麼倔,但卻比彭德懷還要莽,經常嘴上沒個把門的。比如他在延安整風時跟林彪說︰“你老婆有問題,是薛明揭發的。揭發得好。你要提高警惕。我老婆有問題,你老婆也可以揭發嘛。”還有毛澤東向中央申請,要跟江青結婚,中央領導一片反對,只有賀龍大吼一聲說︰“堂堂一個大主席,討個女人有什麼了不起,誰再議論我槍斃了他!”讓人听了好像是毛澤東攔路搶了個女人似的。怪不得建國後毛主席主要讓他管體育呢,賀胡子在政治上未免過于天真了。

    賀龍跟薛明結婚時,黨內地位要高于林彪。可人家林彪的官是越做越大,最後大到天上去了,而賀龍的官是越做越小,臨終前想吃一口豬耳朵都沒得逞。不過總算得到一位知心知肝的終生伴侶,有人說薛明攜津門之水,潤澤了賀老總這條湘西之龍,此言甚是。1973年底,毛澤東在軍委會上說賀龍的事情“搞錯了”,說“我听了林彪一面之辭,所以我犯了錯誤。”1974年中央為賀龍平反,周恩來在追悼會上連鞠7個躬,據說每個躬都有含義的,到底是啥含義,以東博書院目前的科研水平,尚不能準確解釋也。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菡芳《賀龍與白族》(《中國民族雜志》2005年1期),吳國恩《賀龍元帥軼事》(《黨史縱覽》2006年7期),王志軍《賀龍︰兩把菜刀傳威名》(《北京青年報》 2001年5月11日),顧永忠《賀龍的非常之路》(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賀龍全傳》(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李烈《賀龍年譜》(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賀龍元帥》(長城出版社1988年1月),劉秉榮《建國後的賀龍》(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12月),《百年傳奇之賀龍元帥與體育》(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版社2006年8月),《賀龍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8月)

    六、情天恨海陳老總——陳毅

    十大元帥里有四人被稱為“老總”,朱德、彭德懷不用解釋,賀龍是南昌起義和紅二方面軍的總指揮,也不用解釋,只有陳毅(1901-1972),既非出身舊軍隊,也未當過“總司令”和“總指揮”(當過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指揮),卻被稱作“老總”,這除了他作為新四軍和三野的最高領導獨當一面之外,恐怕主要是為人隨和、令人親近之故吧,正如孔老師從小學時代就一直被尊稱為“老孔”一樣也。其他各帥,林彪那麼大的本事和威風,也只能叫個“林總”,可能威風太大了,毛澤東特意派了另一個元帥羅榮桓去鎮他。劉伯承也是本事大,毛澤東就派了本事更大的鄧小平去鎮他,號稱“劉鄧大軍”,結果鎮得劉伯承連個“劉總”的稱呼也沒混上。倒是徐向前、聶榮臻沒有人鎮,便得了“徐總”、“聶總”的名分。葉劍英不曾單獨掛印領兵,故也不能稱“總”。所以十帥便可分成“四老三總三沒有”也。

    說到陳老總隨和,你看他的面相,有點類似四川老鄉朱老總,感情線也有點類似朱老總。不同之處是,陳毅的臉上不含殺氣,一副儒將風采。人家朱德是軍校的高材生,而陳毅報考軍校卻落了榜。陳毅是十大元帥里的才子,差點成為一個大文豪,所以他的婚戀經歷也充滿了浪漫。

    陳毅原名陳世俊,小名秋江,1901年生于四川樂至,後遷成都。求學時受五四運動影響,開始追求進步,特別喜愛文學。到法國勤工儉學因組織學潮被押送回國後,經常給重慶《新蜀報》投稿,1923年成為該報主筆。陳毅的詩文引來不止一位女性的愛慕,其中一位不知名的美女讀了他的詩後,來信表達了“無限的纏綿”。可惜陳毅只跟這位少女見過一面,就被四川軍閥楊森“禮送出境”,前往北京了。

    但是另一位美女兼才女卻被陳老總給“害苦了”,此人便是號稱“絕世佳人”的中國第一位女將軍(國民黨少將)胡蘭畦(1901-1994)。胡蘭畦乃明朝開國重臣胡大海之後,祖祖輩輩以“反清復明”為專業的,自幼具有樸素的革命精神。軍閥楊森慕她的姿色,欲討之為妾,被她拒絕。作家茅盾听女友秦德君轉述此事後,就寫出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虹》,書中嬌美而剛毅的女主人公梅行素,便是以胡蘭畦為原型的。胡蘭畦也因愛慕陳毅的詩文與他相識,留下傳說種種,今天已經很難考證當時二人的“密友”關系究竟發展到何種地步。1924年,胡蘭畦嫁給一位叫陳夢雲的軍官,夫妻二人掩護陳毅在軍隊中做了大量革命工作。1927年,形勢危險,陳毅再次離川到武漢,胡蘭畦夫婦也先後前往。南昌起義前夕,陳毅向二人辭行,一別就是10載。

    胡蘭畦1929年被蔣介石點名驅逐,1930年赴德留學,加入德共,坐過三個月法西斯的監牢,曾與大學者德共領袖萊曼相戀。出獄後到法國寫了本《在德國女牢中》,遂名揚世界。幾年後她去了甦聯,深受甦聯文豪高爾基的喜愛。高爾基逝世,斯大林等抬棺,胡蘭畦執紼。但由于跟王明有矛盾,受到克格勃的監視,遂于1936年回國,擔任何香凝的秘書。

    1937年,國共合作抗日,陳毅度過了“此頭須向國門懸”的最艱苦歲月,擔任新四軍領導。在南昌遇到了率領上海戰地服務團一路宣傳而來的團長胡蘭畦,二人徹夜傾訴思念,遂訂白首之盟。陳毅稟告父母,得到同意。然而組織上卻不同意,新四軍大當家的項英,親自找胡蘭畦談話,說二人倘若結婚,則胡的黨員身份就暴露了,你這個國民黨的將軍,還是留在國民黨部隊里,對革命更有貢獻。二人只好痛哭而別,陳毅致信胡蘭畦說︰“馬革裹尸是壯烈犧牲;從容就義是沉默犧牲,為了革命,我們就吃下這杯苦酒吧。假如我們三年內不能結合,就各人自由,互不干涉。”三年後,陳毅“自由”了,可胡蘭畦卻一杯苦酒喝了終生。她犧牲個人幸福,孤獨地戰斗在隱蔽戰線上,保護同志,策反敵人,一個人做了一個師的工作。不料卻因社會關系復雜,有時與國民黨特務來往,引起中共情報堂堂主潘漢年的懷疑。1949年,上海解放,陳毅當了市長。胡蘭畦寫信要見他,來的卻是副市長潘漢年,對胡蘭畦說︰“陳毅都兒女成群了,你還找人家干啥?”胡蘭畦不知組織上對她有了誤解,只是一個勁兒地哭。因為1947年國民黨報紙大肆宣傳“陳毅陣亡”並詳細報道了“陳毅追悼會”的經過。胡蘭畦看後十分傷痛,拿出自己在成都的房地產贍養陳毅的二老,實在是以“兒媳”自居了。胡蘭畦此後未再婚育,收養了妹妹的女兒。後來到北京工業學院管後勤,曾被錯劃為右派,平反後當了全國政協委員。晚年在鄧小平支持下,為老年事業貢獻甚多。國際婦女界談起胡蘭畦,無不欽佩。

    而陳毅的感情軌跡也是一路坎坷。他1925年進入國民黨北京市黨部,開展工運、學運和統戰,特別是支持女師大風潮(跟魯迅不謀而合),贏得不少女同學的好感。一位張小姐向他表白了愛慕,陳毅不知何故謝絕了。後來那位張女士成了一個“國家主義”者。

    經過南昌起義、湘南暴動,陳毅走上井岡山,成為一名干練的革命領袖。他1930年任紅22軍軍長時,在江西信豐,娶了當地一位才貌出眾的19歲女學生蕭菊英(朱德的第一位妻子叫蕭菊芳),次年陳毅去開肅反會,歸途遇白匪襲擊,馬死了,人活著,步行繞路回去,不料蕭菊英認為陳毅已死,跳井殉情了。雖然感人肺腑,可這也太烈女了。所以奉勸天下烈性男女,听到愛人之噩耗,即使不能學楊過等上一十六載,起碼等上一十六天還算可以吧。(另有一說是,蕭菊英遇敵突襲,負傷後跳井)陳毅寫下《憶亡》詩曰︰“泉山渺渺汝何之?檢點遺篇幾首詩。芳影如生隨處在,依稀門角見冰姿。”陳毅親自化裝去岳父家報信,解放後還請蕭菊英的母親兄弟到上海見面。可見陳毅待蕭菊英之情深。

    1932年,李富春蔡暢夫婦給陳毅介紹了18歲的興國女紅軍賴月明,于重陽佳節洞房花燭。陳毅當時是江西軍區司令兼政委,指揮6個獨立師和所有地方武裝,卻居然沒錢結婚,還是賴月明借了20塊錢,擺了八桌宴席。可見當時共產黨多麼廉潔!二人婚後情深意重,卻是聚少離多。1934年,紅軍長征後,擔任石城縣婦女部長的賴月明照料陳毅的腿傷。陳毅卻動員她帶頭疏散,回鄉打游擊。想到此一去凶多吉少,生離死別,賴月明抓起手槍,要陳毅打死她,陳毅奪槍,要她服從大局。二人于10月20日,含淚分別。從此陳毅指揮南方八省游擊戰爭,艱難困苦之狀,可見《梅嶺三章》。1937年國共合作抗日,陳毅幾次派人尋找賴月明,得知賴月明被捕後為抗拒逼嫁,跳崖自盡了。陳毅心中翻江倒海,曾寫下一首《興國旅舍》︰“興城旅夜倍淒清,破紙窗前透月明。戰斗艱難還剩我,阿蒙愧負故人情。”此詩寫于農歷九月初一,哪里來的“窗前透月明”?不用孔老師說,誰都可以看出,此詩是對“月明”的懷戀追憶,真摯感人。

    1940年,陳毅與胡蘭畦的三年之約差不多到了。年近不惑的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陳毅,與18歲的武漢姑娘張茜結婚,白頭到老,生了長子陳昊甦,次子陳丹淮和老三陳曉魯。張茜本名張春蘭,陳毅追人家時,苦心經營了一首《贊春蘭》︰“小箭含胎初生崗,似是欲綻蕊吐黃。嬌艷高雅世難受,萬紫千紅妒幽香。”張茜婚後成為陳毅的得力助手和感情知音。動蕩的戰斗歲月里二人有時吟詩抒懷。有趣的是,孔老師發現陳老總有一首表達思念張茜的詩是這樣寫的︰“足音常在耳間鳴,一路風波夢不成。漏盡四更天未曉,月明知我此時情。”詩中又出現了“月明”,大概是想起了賴月明的“在天之靈”,希望前妻能夠理解自己此時的心情吧。而新四軍干部朱克靖調侃陳老總的詩卻又寫道︰“將軍為何多憔悴?半為蘭畦半為茜。”大概天下英雄,雖然深情,但難免多情,特別是難忘舊情吧。

    陳毅20年代是“文學研究會”成員,跟茅盾、周作人、朱自清等人都是一伙的,所以他的生平特別充滿出人意料的“文學性”。其實賴月明並沒有死,她在戰斗中失去組織聯系後,流浪乞討,被父親抓回賣給一個鞋匠,次年鞋匠死了,她找到一位負傷掉隊的紅軍結婚,生下一女二男。1959年她看到陳毅會見外賓的照片,想去找陳毅,但被丈夫兒女死死攔住。1972年陳毅逝世,賴月明從生產大隊的喇叭里听到陳毅的訃告,焚香遙祭並發去唁電。讀到陳毅那首《興國旅舍》時,賴月明淚如雨下。直到1988年,她才到北京會見了全國婦聯主席蔡暢。1989年春,74歲的賴月明接受了記者采訪,世人才知道陳老總的“月明”還在人間。而這些,陳毅都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了。

    陳老總能文能武,不乏聰明智慧,但因性情直爽,說起話來就有時候精彩,有時候惹禍。比如關于淮海戰役到底是誰指揮的、誰功勞最大的問題,目前主要分成五派︰勢力最大的一派說是粟裕功勞最大,關鍵的決策和指揮都是粟裕獨立進行的;另有支持劉伯承和陳毅的兩派,一說劉伯承裝備最差卻殲敵最多,屢獻要計,且具有大局觀,一說陳毅發揮組織領導能力,溝通了華野和中野,凝散手為雙拳,是真正的帥才,離了陳毅,粟裕什麼也干不成;第四派是擁鄧的,二帥一將去世後,鄧小平說︰“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此言也並非老鄧吹牛,他被派去做總前委書記,有最終決定權,二帥一將實際上都听命于他,而且又有老毛親口所說“鄧小平是唯一同時指揮過兩大野戰軍的”一語作為鐵證,遂成目前官方結論;還有第五派認為,華東和中原共軍三年之中一直人數佔優卻勝敗持平,直到林彪掃平東北,殲滅國軍最強主力,打亂其全局部署,蔣介石臭招連發,淮海戰役才獲得險勝,否則杜聿明白崇禧必聯手生擒劉鄧陳粟也,因此還是林彪功勞最大。這觀點未免過于偏激了,在孔老師看來,頗有“五官爭功”之味道。還是陳老總概括得精妙︰“淮海戰役的勝利,是山東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此言真是高屋建瓴,今人多看到60萬勝80萬,忘了那60萬解放軍的身後,還跟著500萬不知道啥叫“下崗”的民工呢!

    可有時候陳毅說話又顯得愣頭愣腦,不顧身份。文革初期外交部的造反派斗他時,毛澤東和周恩來都是暗中保他的,毛澤東在內部表示,他這輩子要保兩個人,一個是朱德,一個是陳毅。可陳毅的檢討剛通過,就在機場面對群眾宣布︰“我過去的檢討是假檢討,是江青逼著我檢討的。”這麼說話讓誰還敢保他?他還跟紅衛兵當面叫板︰“反對毛主席不一定是反革命,擁護他也不一定是革命的。我看毛主席的大字報也可以貼。毛主席也是一顆螺絲釘。他過去在湖南第一師範當一個學生,他有什麼,還不是一個普通學生。林彪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過去他是我的部下……我是老運動員,大風大浪千千萬萬都經過了,還會翻了船?就是北京59所大學,全國一二百所大學來揪我,我也不怕!”老毛听到陳毅的“反動言論”,只是笑笑,因為知道他就是這個性格,沒有陰謀和野心。可陳毅隨後又在“二月逆流”里伙同葉徐二帥和譚老板,面對總理和康老,大罵文革小組,拍桌子打板凳的,不知內情的還以為他們要發動兵諫呢。毛澤東聞訊火冒三丈,以特有的“毛氏修辭”說道︰“江青、陳伯達槍斃,康生充軍,叫陳毅來當組長,徐向前、譚震林當副組長,力量不夠就請王明和張國燾回來,再不夠就請美國、甦聯都來。”能把老毛氣成這樣,也就陳毅有這個本事了。但毛澤東氣頭過後,還是保了陳毅。到了1970年,二次廬山會議,身為軍委副主席的陳毅又跟著陳伯達大講毛主席是天才,贊成老毛當國家主席,稀里糊涂地站到了林彪那邊,迅即被批判為“二陳逆流”。但結果還是有驚無險,因為陳毅從來就事論事,對毛林劉鄧都能公正看待,既不結黨營私,也不落井下石。他並不反對文革,只是反對亂整人亂批判而已。看來人只要無私心,多說幾次錯話也不要緊。

    後來陳毅逝世,毛澤東病得上不去汽車,卻破天荒地參加了他的追悼會,深深地鞠了三個躬。毛澤東有句最普通的名言︰“陳毅是個好同志”,可能好就好在陳毅是個純情痴情之人,是十大元帥里最幽默最有文人氣質的一位儒帥吧。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羅英才《陳毅的非常之路》(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劉樹發《陳毅年譜》(人民出版社1995年),《新四軍唯一的元帥》,《倪墨炎書話》(北京出版社1997年),《陳毅元帥——文武全才之謎》,《陳毅在文革中的特殊演講》,《陳毅與張茜》,《陳毅詩詞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4月),《胡蘭畦回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絕世佳人——胡蘭畦》,《秦德君和她的一個世紀》(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席琳《再說潘漢年》,單世聯《革命人》,夏蒙《青春的誓約》,曉言《母親抗戰的故事》,茅盾《虹》,陳毅《早年回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中共黨史出版社《陳毅傳奇》,陳干群《肖菊英芳影如生隨處在》(《大地》 2000年第五期) ,王淑芳《戰斗在我校的地下黨員》(《北師大校友通訊》27期),胡居成《陳毅和“分配的媳婦”賴月明》(《黨史縱覽》2005年第02期),《陳毅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8月)

    七、德高才茂自聖賢——羅榮桓

    羅帥的逸聞趣事不多,病逝又早,留下的回憶資料也比較少,加上工作性質不夠大眾化,更沒有個人“死黨”為之宣傳,所以一般民眾對他的印象甚淺。若非毛澤東有一首《七律‧吊羅榮桓》,恐怕只有專業人士才了解他的生平了。

    榮帥1902年出生,十大元帥里比他年輕的只有林彪。他的名字取自《詩經》“桓桓于征”。17歲那年,在老家湖南衡山,由父母作主,娶了一位比他大兩歲的結發妻子顏月娥。這個名字很美,倘若叫張月娥李月娥便俗了,名叫月娥而居然姓顏,何其雅也。1926年,他們生下一個女兒。但羅榮桓離家求學,一心投身革命,為了不連累妻小,他1927年寫了一份離婚書,勸月娥改嫁。但月娥不听,(書中暗表︰月娥心想,萬一俺男人造反成功,遇見個真命天子,日後當了元帥捏?)她依然在羅家當媳婦,憑著一手好針線,將女兒羅玉英撫養成人。

    羅榮桓(1902-1963)先後讀過青島大學和武昌中山大學,讀的都是土木工程,但他為了革命事業而中斷了學業。1927年在毛澤東著名的井岡山“三灣改編”中,羅榮桓被任命為特務連黨代表,從此成為毛澤東最信任的干部。據說榮帥槍法比較差,跟毛澤東差不多——估計兩人相距50米,對射三分鐘,誰也不會受傷。但在軍事上羅帥還是非常有謀略的。比如毛澤東著名的戰術是“敵進我退”,羅榮桓後來在山東卻大膽提出了一個“敵進我進”,成為反掃蕩的典型戰法。毛澤東曾公開講,他最信任的兩個人,一是羅榮桓一是鄧小平。據王力回憶,毛澤東說︰“凡是我倒霉的時候,羅榮桓都是跟我一起倒霉的,鄧小平也差不多。”老毛身上有江湖氣,誰跟他一起患過難,挨過整,他就覺得誰是好人。

    1937年5月16日,八路軍115師政治部主任、35歲的羅榮桓在延安與23歲的紅軍女干部林月琴結婚。婚前羅榮桓征求毛澤東的意見,毛說︰“好呵!沒有家庭就不是一個完全的革命者,你倆結婚吧,我一定要喝這杯喜酒。”

    結婚那天,他們煮了一大鍋面條,里邊放了蘿卜白菜和若干雞塊(老孔又寫吃的東西了),勾引同志們聞香前來祝賀,譚政、張愛萍他們都去了。戰爭歲月,又危險又艱苦,他們的長子羅北屯、長女羅林都不幸夭折了。但二人不屈不撓,隨後又生了羅東進,羅南下,羅北捷和羅寧,听听這串名字,多有氣魄!百萬大軍四方征戰的歲月仿佛歷歷在目。

    林月琴生于安徽金寨,是15歲離家的老革命,18歲任鄂豫皖邊區兒童局局長。父親也是老黨員,但在張國燾的肅反擴大化中被殺了。長征途中,林月琴當過婦女工兵營的營長,曾經三過雪山草地,實際上走了“三萬五千里”。她曾有過一次極其短暫的婚姻,前夫是四方面軍的一位干部,二人結婚一個多月,林月琴去中央黨校,前夫參加了西路軍。西路軍兵敗覆沒後,傳說在戰斗中犧牲了,別人才介紹林月琴跟羅榮桓認識。不料她的前夫是被國民黨抓進了監牢,嚴刑拷打而堅貞不屈,後被中共營救回延安。林月琴聞訊幾乎驚呆了,此事驚動了毛澤東。毛澤東特意請林月琴去談話,說一切由你自己決定,“你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林月琴去見了前夫,友好地分了手,羅榮桓也去見了面,握了手,那位同志祝他倆“恩恩愛愛,永遠幸福”。畢竟都是身經百戰的老革命,胸懷寬,境界高。從理性角度講,這只能怪中國的命運太苦難和戰爭太殘酷,需要革命者付出超過想象的代價。不過咱不談理性,讓我們這些在和平年代長大的人听起來,還是覺得太令人傷感了。

    解放軍1955年第一次授餃時,林月琴是全軍唯一的女大校(葉群只是上校)。在外工作出色,在家里一面生了一大串孩子,另一面則操持著十幾口人的大家庭的生活,其干練、賢惠、善良,有口皆碑。2003年她以89歲高齡去世時,職位是副兵團級。

    羅帥是十大元帥中的“政工元帥”,代表著政工領導在軍隊中的地位。他資歷最淺而學歷最高。其為人之公,律己之嚴,都在子女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續。2006年,羅東進中將發起“重走長征路”活動,影響很大。可是他曾經幾十年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因為他生下就被寄養在百姓家里,父母都不記得了,他每年只好跟小妹妹羅寧一起過生日。直到40多歲,原38軍政委、總政副主任梁必業偶然查日記,才發現了他的生日是1939年2月14日。毛澤東評價人,往往都是天上一句地下一句的,唯獨對羅榮桓,嚴嚴肅肅、清清楚楚地說了一個大長句︰“羅榮桓的品格,用十句話概括︰無私利,不專斷,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開,放得下。同我相處這麼多年,就是一個羅榮桓,還有一個鄧小平。”

    確實,人們多知道羅榮桓是個卓越的政委,但很少知道他獨當一面的大本事。抗日戰爭中,山東是中共唯一的全面控制了戰略要點的省份,這全靠山東軍區司令兼政委羅榮桓的既有理論高度又有辦事魄力。山東的整風運動,在羅榮桓領導下,只整風不整人,保護了所有的干部,連王若望這樣的“自由化分子”都只是進行一下批評檢查。羅榮桓一針見血地說︰“我們的干部,敵人早就給我們審查好了。”這般深刻的修辭,只有毛澤東林彪鄧小平等幾人才能說出。毛澤東感嘆道︰“四野的主力,三野的一半,二野的一部分,一野還動員了幾萬兵,都是從山東動員的。”後人只看到林彪率百萬大軍入關,橫掃大江南北,但林彪百萬大軍的班底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山東。看看峻青和莫言的小說,也會知道山東的戰爭是多麼殘酷。在那樣殘酷的戰爭環境里,抽出十萬少劍波楊子榮那樣的干部去開闢東北,才有了沃野萬里糧山煤海的雄厚根據地,才有了幾十萬人高馬大的東北小伙子參軍,才有了三大戰役和橫渡長江,才有了遍布九州大地的山東干部。這當然首先是毛澤東的雄才偉略,但羅榮桓的創業之功也是至關重要的。

    林彪晚節不保後,很多人想當然地把羅帥樹為反林彪的先驅,其實林羅的關系非常鐵,二人推心置腹的程度恐怕不遜于“劉鄧”。羅榮桓去世後,林彪非常悲痛,題詞寫道︰“良師益友”,後來別人說林總您現在地位這麼高,這個寫法不合適,他才換了。林彪是連毛都敢頂撞的人,只有羅榮桓的批評他才听得進去。有些半瓶醋學者看了毛澤東吊羅榮桓的詩,就以為“斥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是揚羅貶林,這是黨史知識和治學精神雙貧乏的表現。羅榮桓一生只跟林彪合作過那麼幾年,而且合作得很好,這個比喻用于林羅,“每聞”和“長笑”都對不上。其實羅榮桓跟另外的人合作共事更多,矛盾斗爭也多。抗戰前期,到處都宣傳王明,認為海龜派大師王明比北大圖書館勤雜工毛澤東要偉大,甚至喊“王明萬歲”,只有林家兄弟、劉少奇、陳雲、鄧小平、康生、羅榮桓等幾個老毛的“鐵粉”,力排眾議,堅定地擁護毛澤東為核心領袖。羅榮桓在山東的工作和建國後的工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欺負、嘲笑羅榮桓的人多了,憑什麼非要牆倒眾人推地死盯著林彪呢?即使毛澤東覺得林彪某些方面不如羅榮桓,也不至于貶低到“斥”和“昆雞”的地步吧?那麼,詩里的草雞和雄鷹分別指誰呢?

    高崗沒出事前,稱贊羅榮桓是“黨內的聖人”。榮帥自己心中無私,所以也敢于在毛澤東和中央的指示之外另搞一套,比如不進行康生那麼嚴酷的“搶救運動”,不參加彭德懷那麼壯觀的“百團大戰”,還有公開反對林彪的“帶著問題學毛選”,就都是經典之作。可惜榮帥鞠躬盡瘁,把身體累垮了,從1942年就帶病作戰,46年切除一腎,建國後因病辭去總政主任等高位,老毛特許他開會時隨意退場。1963年12月16日,羅帥辭世。當晚消息送到中南海頤年堂,老毛正在听聶榮臻匯報十年科學技術規劃,他讓大家起立默哀。默哀畢,毛澤東說︰“羅榮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這個同志有一個優點,很有原則性,對敵人狠,對同志有意見,背後少說,當面多說,不背地議論人,一生始終如一。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則性強,對黨忠誠,對黨的團結起了很大的作用。”這天夜里,毛澤東吃了安眠藥,但還是久久不能入睡,用顫抖的手寫下了︰“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此言透露出的毛澤東對羅榮桓的倚重,似乎明顯超出了羅榮桓所擔任的職務。康生那麼大的學問、周恩來那麼大的本事、朱德那麼高的人品,他們去世時,毛澤東都沒有那麼深的痛苦。另外毛澤東與羅榮桓關系這麼鐵,二人卻沒有一張合影,可見羅帥在毛澤東內心的“人際座標圖”上,必有不為人知的重要地位也。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羅榮桓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12月),黃瑤《羅榮桓年譜》(人民出版社2002年),《回憶羅榮桓》(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張正隆《雪白血紅》(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肖偉俐《帥府家風》(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年7月版),《羅東進:重走長征路》(央視《面對面》),崔向華《羅榮桓和他的家人》(《炎黃春秋》2002年第12期),林月琴《有關毛主席和羅榮桓交往的片斷回憶》,葉劍英《悼羅榮桓同志》,朱德《悼羅榮桓同志》,張乃軍等《羅榮桓在費縣》(山東費縣網),《八路軍一一五師征戰實錄》(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劉秉榮《紅一方面軍紀實》(人民出版社 2003年12月)

    八、長看春意在人間——徐向前

    由于中國現代革命戰爭從南方開始的原因,開國將帥大部分是南方人。十大元帥,9南1北,而且9個南方人集中在兩湖和川廣四省。要是再加上“十員大將”的籍貫,就更不平衡,湖南6(粟黃陳譚蕭許),湖北2(徐王),廣東1(張),四川1(羅)。也就是說開國元帥和大將共計20人中,湖南9,四川包括重慶5,湖北3,廣東2,只有1個是北方人。到了57位開國上將那里,北方人合計佔了9名,而湖南1個省就佔了19名。這個歷史形成的格局一直延續至今,北方人要想出人頭地,必須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行。所以作為唯一的北方元帥,徐向前(1901-1990)的奮斗歷程,確實艱苦卓絕。

    徐帥的面相一望便知,在十大元帥里是最苦的,根據“東博神相”,是個騎著毛驢舉著拖布追老虎的命。他當年報考黃埔軍校時,差點被懷疑是“抽大煙的”給拒之門外。蔣介石召見過他一次,也沒看出他的本事,後來追悔莫及。徐帥的仗打得艱難,婚姻也十分坎坷。其實徐向前在軍史上擁有多項第一,比如他是唯一把總參謀長、國防部長(兼國務院副總理)、軍委第一副主席這三個最高軍職全部當遍了的——相當于體壇的“大滿貫”。他是黃埔一期的共產黨里最高的將領,國民黨懸賞他的人頭是10萬到20萬大洋,跟朱德毛澤東一個價。他是紅軍時期最年輕的方面軍總指揮,是指揮部隊人數最多的紅軍將領,也是門生弟子遍布四個野戰軍的老帥,手下出過一個國家主席李先念和一個總書記胡耀邦,同時還是歷經張國燾、毛澤東、華國鋒、鄧小平、江澤民等幾個時代都巍然不倒的老帥。他指揮的反六路圍攻,8萬人抵擋20萬,消滅10萬;晉中戰役,6萬人殲敵10萬;太原戰役,10萬人攻破13萬人堅守的古城。如此驚人的戰績,林彪粟裕劉伯承也要佩服的。可惜宣傳不夠,人們多以為他僅僅是靠著黃埔軍校和四方面軍的老資格評上元帥的。所以千萬不要被徐帥表面的“苦相”給迷惑了,他心中自有一份雄韜偉略,更有一份浩蕩的“春意”也。

    徐帥1901年生于山西五台,跟陳毅同歲,本名徐象謙,乳名銀存。父親是個晚清秀才,在村里教學堂。20歲那年,由父母包辦,他在老家娶了文雅勤快的朱香嬋為妻,那時徐象謙在閻錫山辦的學校里擔任教員,月薪20塊大洋,小康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兩年後生一女孩,取名松枝。孩子周歲,朱香嬋不幸病逝。此時,徐向前失了業,離家投考黃埔軍校,隨即孤身轉戰,四海為家。松枝由爺爺奶奶撫養成人後,被聶榮臻接到延安,培養為一名軍醫。

    1929年,已經學成一身韜略的徐向前來到鄂豫皖甦區,大展軍事才華,很快成為令國軍膽寒的名將。一次戰斗中,他跳崖摔傷了腿。養傷期間,經人介紹,與湖北黃安的18歲女紅軍程訓萱于年底結婚,兩人非常恩愛。程訓宣是金寨縣委書記,3個哥哥1個弟弟都參加了革命。她大膽潑辣,說話爽直,徐向前曾經說她“嘴邊沒個站崗的”,勸她謹慎。

    1932年,程訓宣在張國燾的“白雀園肅反”中被處死,年僅21歲,徐向前心痛欲絕,但革命意志絲毫沒有動搖。後來西路軍全軍覆沒,徐向前化裝成小販,幾乎是一路乞討,只身逃回延安,遇見耿 前來接應,他叫了聲“耿 ”,眼淚就下來了。但出人意料的是,九死一生的徐向前見了八路軍副總彭德懷,從身上掏出10多個金戒指,說︰“這是組織分給我作路費用的,那段路已走完了,派不上什麼用場了,全部交公。”這就是那時候的共產黨人,即使經受了再大的冤屈乃至迫害,也對革命痴心不改,借用一句詩來形容︰“敲碎了,我片片都是忠誠!”毛澤東對徐總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能回來就好,有雞就有蛋。”

    不過在婚戀問題上,徐總卻長期心灰意冷。他懷念冤死的妻子程訓宣,對亡妻的母親汪秀芝終生盡孝,照顧到老。直到建國後,他也不忍把程訓宣的死訊告訴老人,經常對汪秀芝說,訓宣的工作又調動了,所以不能見您。從北京調到陝西,又調到青海,再調到新疆,最後調到了甦聯。善良的老人始終相信這個樸實的女婿,直到1972年,汪秀芝以96歲高齡辭世。臨終前,老人看著徐帥給她剝開的桔子,微笑著流下了眼淚。她拉著徐帥的手說︰“向前,你是個好心人。訓宣跟著你,我死也放心了!” 孔老師看到這段材料時,差點掉淚。

    其實一直有不少紅軍女官兵喜歡徐向前,而且他手下還曾經有一個“婦女獨立團”,一千多個活潑健壯的姑娘,蔥蘢青翠,可徐帥就是始終提不起情緒。听說有的干部沒事去婦女團瞎轉悠,他對婦女團政委張琴秋(陳昌浩夫人)大發雷霆說︰“你那團是戰斗隊,不是老婆預備隊。婦女團應作個規定,不準談情說愛,不準男同志去團里亂串,不準結婚,不準……”結果婦女團都說徐總是個“怪人”,是“封建腦瓜”,“看見婦女就苦苦個臉”。

    直到1940年,徐總到山東工作時,才經勸說與女干部王婧結了婚,生有一女,取名徐魯溪——建國後到中科院物理所讀研究生,曾任國家信息中心主任。三年後徐王二人因感情不合分了手(一說因為王不想再要孩子)。徐向前從山東調回延安,先是落馬負傷,後是身染疾病,變得更加落落寡歡。據東博書院心理二所專家分析,徐帥屬于老成持重型,不喜歡那些啥也不懂啥也不會就知道瘋跑瘋玩的黃毛丫頭。

    直到1946年的“五四”青年節,經一些“老大姐”說合,45歲的陝甘寧晉綏聯防副司令兼參謀長徐向前,與36歲的延安保育院院長黃杰喜結良緣。婚禮的儀式很另類,先是打撲克——當時延安最高級的游戲,接著殺了一只鴨子大吃一頓(孔老師對這個最感興趣),然後就共入洞房了。黃杰,湖北江陵人,也是資深老革命。少女時代為逃婚而離家出走,是徐向前20年代在武漢軍校的學生,跟著名女烈士趙一曼同學。她1928年入黨,十幾年出生入死,是一位擁有傳奇經歷的女英雄,在上海跟著周恩來干地下工作時曾被捕入獄,經宋慶齡援手免于重判。被捕前,黃杰與中共重要領袖曾中生結婚,不久曾中生被聶榮臻派往鄂豫皖甦區擔任特委書記,與徐向前成為戰友,可不幸于1935年也在張國燾的肅反中被殺。共同的革命理想和相似的痛苦經歷,使徐向前和黃杰成為肝膽相照的終生夫妻。他們生了兩個孩子︰徐小岩和徐小濤。徐帥很喜歡孩子,有時候給他們拉胡琴。每當此時,徐魯溪就嚷道︰“爸爸又在殺雞哩!”徐帥听了,開懷大笑。黃杰建國後在紡織部管人事,2007年以97歲高齡去世,遵其遺囑,徐帥後人將部分徐帥骨灰與黃杰的一道,撒入長江。

    徐帥前半生顛沛流離,不過名字改得好,從“徐象謙”改為“徐向前”,“慢慢向前”。到了後半生,就越走越平坦,真如毛澤東說的“有雞就有蛋”了。徐帥的五台老鄉、山西土皇帝閻錫山,對徐向前是十分器重的。1937年國共合作,他遇見徐帥,十分親熱地說︰“向前,你可以回家看看,我對你家人怎樣,我可不是蔣介石,六親不認,我閻某人是對得起鄉親的!”孔老師去過五台,也去過閻錫山抗戰時苦心選擇的駐地“克難坡”——萬一頂不住日軍,過了黃河就是陝北——深切感受到閻老西對家鄉的一片丹心。閻錫山曾經慨嘆曰︰“我山西是個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這兩個人都為我所用,我就可以統治全中國,可惜他們都跑到共產黨那里去。”這個閻老西也是死腦筋,那你咋就不會也跑到共產黨這邊來捏?

    其實徐向前文才也不錯,興趣廣泛,他愛唱戲,懂攝影,喜讀書,會樂器,能縫補,善手工,還喜歡練書法,長征路上還養過一只猴子,並且是十大元帥里唯一會織毛衣的,簡直跟上海男人有一拼了!老人家80多歲寫的《憶響堂鋪之戰》很有氣魄︰“巍巍太行起狼煙,黎涉路隘隱弓弦。龍騰虎躍殺聲震,狼奔豕突敵膽寒。撲天火龍吞殘虜,動地軍歌唱凱旋。彈指一去四十載,長看春意在人間。”這股精神,不禁令人想起一句著名的戲詞兒,恰好用來結束此文︰“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徐向前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11月),耿飆《耿 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歷史的回顧——徐向前元帥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曉亮、文軍《開國元帥徐向前三次婚姻之謎》(《溫州晚報》2006年9月17日),創民、于澤《徐向前元帥與夫人黃杰》(1999年2月《大地》第86期),張麟, 馬長志《中國元帥徐向前》(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年01月),《徐向前元帥夫婦骨灰昨撒入長江》(《人民日報》2007年7月2日),梅世雄、徐壯志、李大偉《王泉媛︰九死一生女團長》(《北京青年報》2004/08/12),張麟《徐向前的非常之路》(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王樹聲大將》(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5月),崔向華《徐帥和他的家人》(《解放軍報》2001年11月5日),戴敦峰、鞠靖《一支鋼筆做嫁妝》(《南方周末》2006年9月14日),肖偉俐《兒女眼中的布衣元帥徐向前》(《揚子晚報》2007年8月14日)。

    九、福壽雙全智慧深—— 聶榮臻

    上面八位老帥,都有過兩三次以上的情緣,其中朱彭林陳均為6次。瞻仰至此,大家或許以為,偉人嘛,肯定個保個的浪漫唄。但說到聶帥,那就比較例外。毛澤東兩次說過︰“聶榮臻是個厚道人。”毛主席說話,神機莫測,咱也不知他為啥說聶榮臻(1899-1992)厚道。但僅就婚戀這個問題來看,聶帥是十大元帥中最少“花絮”的。他跟羅帥一樣,除了一次身不由己的舊式婚姻之外,就只有一位革命夫人。而關于聶帥元配夫人的情況也很少,孔老師拿出我們北大中文系老領導胡適先生的考證功夫,去年才查閱出,她名叫龍升賢(好大氣的名字),品貌端莊,大約是1919年結婚,無子女。不久聶帥就去“洋插隊”了,未再回去看她。龍升賢奉養公婆,並精心保存聶榮臻的用品,等老公的隊伍得了天下,就把這些文物都獻給了朝廷。建國後老人家由政府照顧,聶帥也每月給她寄錢,生活得比較安逸。晚年家里掛著聶帥的戎裝照片,聶帥的孩子曾去看望過,1988年去世。所以雖說“花開兩朵”,咱也只能單表一枝了。

    聶榮臻是十大元帥里最後辭世的,他資歷深,職務多,退休晚,壽命長。他可以搞政治、搞軍事、搞特工、搞建設,差不多是個跟耿 一樣的多面手。在中共黨史的每個重要時期,都有他的名字。特別是獲得元帥稱號後,還能夠立下“兩彈一星”這樣的功勛,這是其他元帥都比不了的。只是因為聶帥的很多重要戰役都是跟林彪一起打的,光輝不免被林彪遮掩了。有些林彪的鐵桿粉絲,對聶帥也頗有微詞。聶帥的回憶錄,確實集中批評了林彪。但要考慮到,那是80年代寫的,當時林彪的公眾形象是個不學無術的“大壞蛋”,聶帥在那種氛圍下,必須跟林彪“劃清界限”,但他還是分散地講了許多林彪的功績,這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說那種回憶錄多是秘書們執筆的,細節都難免有出入。比如聶帥沒有參加過“二月逆流”,回憶錄里卻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其實林彪江青都跟聶帥沒那麼大的對立。林聶紅軍時期合作過4年,時間上超過林羅,為共和國打造出最王牌的一支御林軍。抗戰初期合作過兩個月,就打出個振奮國威的平型關,勝利之夜,林彪和聶榮臻高興得一宿睡不著,兩個平時寡言少語的將領,在炕上一直聊到天明。解放戰爭他們又合作過兩個月,打了個恩威並重的平津戰役,這天下就基本歸共產黨了。網上有些軍事迷,其實沒讀過幾本正經書,更連治學的基本規則都不通,就在那里獨吃了鳳凰蛋似的相互指責不懂歷史,每每令人苦笑。實事求是地講,林彪的軍事才華包括治軍思想,那是古往今來沒有幾個人能比的,無論怎麼抹黑都抹殺不掉的。可評元帥並不是評“殺敵模範”啊。孔老師認為,元帥是資歷、戰功、職位、黨性和聲望這五大要素綜合評價的結果。正如現在的評職稱,不能光看誰發表的文章多,也不能光看誰的名氣大也。林彪的戰功,應該有三分之一屬于羅帥和聶帥的,這既對大家公平,也無損于林總。

    還有的朋友列出聶帥打過的敗仗,來說他軍事上不行。我們看雄鷹不能只看它飛得低的時候,更重要的是看它飛過多高。敗仗誰沒打過?不論賀龍陳毅徐向前,還是林彪粟裕劉伯承,哪個沒打過敗仗?連朱老總毛主席親自指揮的戰役,都有敗得灰頭土臉的時候(以後孔老師要專門寫寫共軍的敗仗)。勝敗不能只看次數,關鍵性的一次勝仗,可以抵消普普通通的十次敗仗。十次全運會冠軍,也不如一次奧運會冠軍吧?沈從文很多小說寫得很差,有的連句子都不通,但有了《邊城》那麼幾篇力作,不就是大作家了嗎?劉邦幾乎敗了一輩子,垓下一戰勝了,不就成漢高祖了嗎?聶帥跟林彪一起打的勝仗咱不論,光說1939年他指揮楊成武等人打的雁宿崖黃土嶺一戰,殲敵1500多,擊斃號稱“名將之花”的日軍中將阿部規秀,日本舉國震動,下半旗致哀,這一仗論漂亮、論戰果、論影響,都不在平型關戰役之下啊。1940年的百團大戰,聶帥所部就先後出動了39個團。也就是在這次大戰中,救出了兩個日本小女孩兒,誕生了聶榮臻與美穗子“將軍救孤女”的感人佳話。聶榮臻當晉察冀司令時,部下對日作戰共達1萬7千余次,殲敵23萬多,就算敗過3千5千次,不還有一萬多個勝仗嗎?要論大規模戰役,聶帥47年的經典之作“解放石家莊”,也被譽為“奪取大城市之創例”,此前共軍大規模殲敵主要靠運動戰,那時候林彪還處在敗走四平的陰影中,離粟裕的“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也還有將近一年哪。話扯遠了,實在是因為聶帥在婚戀方面沒多少情緣可說也。

    聶榮臻搶在20世紀的前三天,出生于四川江津(今屬重慶)。在江津中學保留的操行考查簿上,記載了當年的老師們對聶榮臻的操行評語︰容儀——衣服樸素;動作——活潑,上課專心;言語——不欺、溫和;品質——天性溫和;智力——記憶力強;感情——進取;意志——堅固。這些特點可以說持續了聶榮臻整個一生。

    咱們長話短說,1919年底聶榮臻到法國勤工儉學,22年轉到比利時,23年加入中共,24年去莫斯科,25年回國,馬不停蹄地就參加了北伐和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看人家這進步速度,相當于一年拿下一個博士啊。聶榮臻總是“影綽”在核心領導群的背後,不大引人注意。其實他長期在中共的實權領袖周恩來直接領導下工作,地位十分重要。對一個領域的名人,要了解到前十名之後,才算是入門也。

    1928年初春,擔任廣東軍委書記的28歲的聶榮臻在香港給干部們上軍事課,突然覺得那位18歲的河南信陽姑娘、黨的機要交通員張瑞華(1909-1995)同志非常可愛,于是就找小張,說是要“談談”。孔老師敬告天下女青年︰凡操巴蜀地區方言的男性找你,慢悠悠地號稱“談談”,務必當心,一個不小心就談進他的龍門陣里去啦!倘若東北男人找你“談談”,則盡管放心,頂多是求你替他保管500萬現金而已——剛從銀行搶出來的。聶書記跟小張這一談,就談了半個多世紀!什麼叫浪漫?革命就是最大的浪漫。在白色恐怖的屠刀下,在血雨腥風的斗爭中,憑著共同的信仰和直覺的信任,兩人一諾千金,一談即合,一個閃電般的結合,卻使他們生死與共了64年!沒有媒人,沒有聘禮,也沒有儀式,只有周恩來到他們的秘密小巢拜訪了一下,就算是歷史的見證人了。如今咱這些口稱愛情,12個小時就互不相認的新鴛鴦蝴蝶們,可堪一比?

    不過莫要以為在香港工作,日子就安逸,那時候香港很窮,只有一條有軌電車,比上海天津都差多了。聶榮臻還算是個大領導,每月只有十幾塊錢——當然比甦區的陳毅他們還是闊多了。他窮得只有一件襯衣,晚上張瑞華給他洗了,白天再穿。有時候在電車上被特務或叛徒認出了,還得跳車逃命,售票員以為是逃票的,免不了還要痛罵幾句,生命與人格雙重受辱。真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哪。

    1930年,他們在上海生下一個女兒,因為當時聶榮臻化名做地下工作,所以孩子取名李麗。不久聶榮臻去了甦區,3歲的女兒跟母親一起被抓進了監牢。出獄後張瑞華也去了甦區,孩子寄養在市郊一個討飯為生的老婆婆家里。從此這個5歲的女孩子歷盡艱辛,“為了生活,出去當雇工,帶孩子,洗衣、做飯、鋤草、放牛、喂豬、種地、割麥、插秧、紡棉線,什麼活都干過。”直到抗戰勝利後,16歲的女兒才重新見到了父母,才開始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學。苦難的童年可能毀掉人,也可能磨煉人,那麼這個孩子後來呢?

    聶榮臻負責山西地區的工作時,毛澤東曾經戲言︰“五台山,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聶榮臻就是新的魯智深。”(書中暗表︰如果聶榮臻和魯智深合為一人的話,那不成了“聶魯達”了嗎?)魯智深粗中有細,大徹大悟。聶榮臻長壽直追劉伯承,耄耋之年仍頭腦清醒,85歲還寫下一首《憶平型關大捷》︰“集師上寨運良籌,敢舉烽煙解國憂。瀟瀟夜雨洗兵馬,殷殷熱血固金甌。東渡黃河第一戰,威掃敵倭青史流。常撫皓首憶舊事,夜眺燕北幾春秋。”雖不合格律,但水平要比林彪高出一截。聶帥逝世前一年還指示陳希同張百發搞好北京地鐵建設,別他娘的連3號線還沒有呢就弄出個13號線欺騙人民。

    提到聶帥跟張瑞華64載的“超金婚”,居然毫無“緋聞”,海內外各界名人無不佩服。聶榮臻的父親給他取了一套好名好字︰聶榮臻,字福駢,乳名雙全。聶帥戎馬一生,激烈的戰斗中多少次親歷險境甚至絕境,卻基本沒受過傷,紅軍折損過半的湘江大戰,敵軍沖到了司令部,他跟林彪命懸一線,也只是被流彈擦傷了一下腳,照樣走路,從四渡赤水到雪山草地。他搞地下工作從南方到北方,幾次差點被捕,卻吉星高照,全部逃脫,因此從來未被懷疑過動搖叛變之類。最後又是以93歲高齡于睡夢中飄然仙逝,你看人家這一輩子過的,確實是榮福雙全也。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聶榮臻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12月),《聶榮臻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2年),《聶榮臻青少年時代》(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0月),馬京生《成如容易卻艱辛》,周均倫《聶榮臻年譜》(人民出版社1999年),周均倫《聶榮臻的非常之路》(人民出版社20007年1月),聶力《山高水長︰回憶父親聶榮臻》(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10月),趙延章《聶榮臻元帥的故事》(新蕾出版社1986年6月),朱少軍、王曉陽《征程軍魂: 長征中的著名將領》(中共黨史出版社),祁福管《聶榮臻青少年時代》(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日本戰爭遺孤美穗子再次來京》(《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08月25日第四版) ,姚遠方《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1980年5月28日《解放軍報》),《聶榮臻元帥紀念集》(解放軍出版社2000年)。

  十、羽扇綸巾定乾坤—— 葉劍英

    十大元帥殿後的,就是中國現當代史上誰也不能不說誰都想說但是又誰也說不清楚的葉劍英(1897-1986)了。幸好咱只談情緣,馬馬虎虎可以敷衍成篇,要是談別的緣,孔老師自認能力不夠也。

    說起葉帥,毛澤東對葉劍英的兩句評價可能太有名了︰“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朋友們或許以為葉劍英如此嚴肅謹慎,恐怕在情緣方面只有一位夫人甚至一位也沒有吧?那可是大錯特錯!十大元帥平均婚戀4.9次,全仗著咱葉帥這個“最高分”呢。別忘了,葉帥可是十大元帥里最酷的帥哥啊。用葉帥家鄉的廣東話講,“衰鍋”系一定離不開“霉鋁”的啦。

    網上很多軍迷都說葉帥風流,“葉劍英”這個名字也給人“英俊小生”的感覺。他的養女、著名作家戴晴說︰“世間流傳著不少有關他的緋聞,傳到我耳朵里的時候,已近天方夜譚。”但孔老師認為,桃花運破空撲來之際,就是佛祖也擋不住。十大元帥總體來說,感情方面吃了很多苦,不是情侶犧牲,就是生離死別,當個元帥咋就那麼倒霉呢?總得落實到某位身上補償補償吧。再說葉帥感情經歷豐富,不等于他就沒有痛苦和寂寞啊。直到葉帥去世已過20載的2007年,日本北海道還出了一個大騙子,冒充葉劍英,騙得2500萬日元,被東京法院判了4年徒刑。葉帥倘若九泉有知,一定會哭笑不得吧。

    葉劍英1897年生于廣東梅縣小商之家,屬于客家人,因此跟俺們北方人有緣分。他18歲中學畢業時,寫下“成則為周武三千,敗則為田橫五百,可常可變,可生可死”的壯語,既透露出豈甘人下的不凡之志,又表達了進退兩可的人生智慧。據說他早年有樁包辦婚姻,一無子女,二無音訊,估計跟其他老帥的原配情況大同小異,咱就不多八卦了。值得當今青少年記取的是這樣一句話︰“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大丈夫何患乎文憑!”同理可證,大丈夫又何患乎原配不原配呢?

    1924年初,葉劍英在廣州與醫務工作者馮華結婚。當年11月,生下長子葉選平,後又生了長女葉楚梅,名字都取得很漂亮。那時候葉劍英追隨孫中山,在國民黨內和黃埔軍校擔任要職,當過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二師師長及第四軍參謀長等。曾經只有葉劍英一個人,可以佩劍進入蔣介石的辦公室,二人關系相當鐵。但發覺蔣介石依靠大款仇視工農的反革命面目後,葉劍英毅然站到了他的對立面,人生也經歷了極其重大的轉折。

    1927年,30歲的葉劍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年底率領教導團進行了廣州起義。就在這一年,他娶了不到18歲的教導團女戰士曾憲植(1910-1989)。曾憲植一是美貌,年輕時有人夸張地譽為“美若天仙”,二是名門之後,高祖曾國荃就是曾國藩的弟弟,率領湘軍攻破天京的“九帥”。美貌加上名門,人生難免要倒幾回霉。曾憲植兩次被捕,第一次在上海,被黨組織營救出獄。第二次在日本,鬼子查出她是曾國藩後代,馬上讓她“開路開路的”。她1931年與葉劍英重逢,本來二人要共赴甦區,但顧慮到一對帥哥美眉同行,路上肯定不安全,阿曾遂改去了香港。1937年葉曾再度見面,但陰差陽錯,又勞燕分飛。二人生有一子,即葉選寧將軍(總政聯絡部長)。曾憲植是曾國藩家族中第一個共產黨員,按“孔孟顏曾”敘譜之輩分,長孔老師一輩也。上次孔老師說,倘若不反對封建禮教,中國的輩分就亂不堪言也。有些無知老男人不懂俺的意思,以為俺又吹噓自己是孔子後代,其實這些男人如此重視並氣憤人家是誰的後代,才是充滿封建落後的陰暗心理也。要是按照封建輩分,孫中山就是蔣介石的大舅子,曾憲植則是孔祥熙的祖奶奶。大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鴻,他的夫人本來是孔家令字輩,茅盾非讓人家跟自己這個“沈德鴻”同輩,取名“孔德”,如果不查史料的話,很容易誤解她比孔祥熙小兩輩,再排下去,成何體統。孔仲尼先生活著時,哪里會想到後世弄出這麼多麻煩來?輩分跟字體一樣,既要尊重傳統,也要因時簡化,一個民族才能萬古常新也。試想一群白發蒼蒼的長者給一個年紀輕輕的後生下跪磕頭叫爺爺,一個字多達三十四十個筆畫,這樣的規矩不該“改革開放”嗎?

    話說遠了,回到曾憲植,她父親曾昭和,正宗的“昭”字輩,她是“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itman543&aid=2554060

 回應文章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90年代初,解放軍加強坦克連進攻演練。展現了大裁軍後解放軍當時的合成作戰能力。
2009/09/24 00:50
A 在21個集團軍內,有3個集團軍改建為旅團制集團軍,建制內不再編有師級作戰部隊。這種輕型集團軍的出現,是陸軍部隊以適應未來戰爭需要的積極嘗試,基本編制為︰兩個摩步旅、一個炮兵旅、一個裝甲旅、一個高炮旅及直屬通信團、工兵團、教導大隊、司訓大隊等部隊。

  在加強機械化部隊方面,一些重點建設部隊逐步換裝,第54集團軍步兵第127師、第1集團軍步兵第1師和第20集團軍步兵第58旅分別成為我軍第一個輕型機械化步兵師、第一個兩棲機械化步兵師和第一個機械化步兵旅。

  其分布是︰沈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和南京軍區各3個集團軍,蘭州軍區、廣州軍區和成都軍區各2個集團軍。

  

解放軍通過裝備輪式裝甲車輛已組建了數個輕型機步師和機步旅。


  視頻說明︰90年代初,解放軍加強坦克連進攻演練。展現了大裁軍後解放軍當時的合成作戰能力。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誰是“中共台灣省第一任省委書記”?(組圖) 青年參考
2009/06/10 07:22

誰是“中共台灣省第一任省委書記”?(組圖) 青年參考

寫一手舒體字,被毛澤東稱為“馬背書法家”,並有“黨內一支筆”之稱的舒同,詞章功力人見人贊,黨內許多重要文章、文件都出自他的手。但鮮有人知,1948年中國共產黨準備解放台灣時,時任華東局社會部部長的舒同,是中央和華東局內定的台灣第一任省委書記,劉格平為副書記。

  雖然沒有正式上任,但舒同以華東局社會部部長的身份,直接參與了對台的敵工工作。

  1949年10—11月間,中共潛伏在國民黨內最大的內線是被稱為“密使一號”的台灣國民黨“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為取得吳石掌握的重要軍事情報,舒同決定派長期在上海、香港從事情報工作的女共產黨員朱諶之赴台與吳聯系。

  據悉,朱諶之從香港抵台,吳石在寓所秘密會見朱諶之,提供了一批絕密軍事情報資料,包括《台灣戰區戰略防御圖》,舟山群島和大、小金門的《海防前線陣地兵力、火器配備圖》,台灣島各戰略登陸點的地理資料分析,海、空軍的部署及兵力情況等。



  左至右︰舒同、聶榮臻、楊成武、聶鶴亭(1940百團大戰)   

  這批情報通過秘密渠道很快從香港送到華東局,由舒同遞送北京。當年,毛澤東听說這些情報是經一位女共產黨員秘密赴台從一位國民黨高層的“密使一號”那里取回時,當即囑咐︰“一定要給他們記上一功!”還在紅線格信紙上寫下︰“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春早。”

  後來,國民黨“保密局”抓獲共產黨台灣工委委員陳澤民及工委書記蔡孝干。蔡變節,導致島內400多名共產黨員被捕,吳石、朱諶之也在其中,並被殺害。

  台灣沒有解放,舒同最終未能上任。但舒同作為中共對台工作的第一人,在歷史上留下了記載。

  舒同︰馬背上的紅軍書法家

  舒同(1905—1998),原名文藻,字號宜祿,江西省東鄉縣人。早年畢業于江西撫州省立師範學校。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黨的縣委書記;後參加紅軍,經歷了中央甦區第一至五次反“圍剿”和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他擔任過黨政軍的多種領導職務,曾擔任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當選為八大中委委員、中顧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創始人和第一屆主席、第二屆名譽主席。毛澤東主席贊揚他是“紅軍書法家、黨內一枝筆”。



  舒同臨池作畫

  在電腦諸多字體中,有一種“新舒體”,為各種文書、媒體、招牌所廣泛應用,這便是中國書法家協會創始人舒同的藝術精品。他的書法真跡雍容端莊、飄灑圓秀、筆走龍蛇、彎弓盤馬,給人以愉悅的文化慰藉與審美感受。舒同以其書法個性和風格,在中國翰墨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舒同書寫的毛澤東詩詞 西江月‧井岡山

  來源︰《情系中華》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