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習朱會最大瓶頸:朱立倫"份量"不夠?! 提“中華民國”習近平對此沒有回應,如何定位中華民國是終極命題 (圖)
2015/05/06 06:03:43瀏覽389|回應1|推薦0
習朱會最大瓶頸:朱立倫"份量"不夠?! 提“中華民國”習近平對此沒有回應,如何定位中華民國是終極命題 (圖)

   

習朱會最大瓶頸:如何定位中華民國是終極命題(圖)

文章來源: 世界日報 於 2015-05-05 13:27:19-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4日會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出「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等五項主張,被台灣媒體形容為習近平「新五點」。習較受矚目談話,是雙方可積極探討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製度框架。可解讀為北京在台灣去年太陽花學運浮現「反中」情緒、導致國民黨九合一選舉慘敗後,仍執意繼續往前走,朝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努力。此策略短期先「去台獨化」,長期再尋求解決兩岸未來彼此關係的安排。「新節點」則是因應民進黨可能執政,避免日後台灣再因政黨輪替,兩岸關係出現震盪。

從宏觀上看習朱會,國共兩黨對「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應無疑義。但「九二共識」是默契,並無具體文件,其表述和精神,無論朱立倫的「求同尊異」,或習近平的「聚同化異」,背後蘊藏最關鍵的「異」,就在兩岸如何看待、對待和安排中華民國的問題上。

.朱立倫大陸行,台北政壇賦予「超越」或「深化」九二共識的期待。對「九二共識」,北京強調「一中原則」,但北京的「一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台灣藍綠和各黨派無法接受的內涵。雖然國民黨執政時也可表述「一中是中華民國」,但以兩岸如今國勢、政經實力或國際外交影響力懸殊,「一中」使台灣陷入不利,正是民進黨嚴批國民黨,蔡英文迄今不接受「九二共識」的關鍵。當然,台獨基本教義派自始想推翻中華民國,是另一回事。

國民黨較強調九二共識後半段的「各自表述」。或許基於為客禮貌,朱立倫當習近平的麵,說出「一中各表」是突破,但表述中華民國時選在閉門會議,而不是媒體在場時,固然是對大陸體製和主人習近平的尊重,但對朱立倫、台灣卻是「失分」。朱借用「曆史」,說「回想到100年前,孫中山推翻帝製,創建中華民國」,用以「暗示」今天中華民國還存在於台灣,自1911年建國迄今國祚從未中斷,今天雖隻獲22邦交國承認,但仍屬人民、領土、主權、軍隊等國家要素樣樣不缺的國家。朱立倫理雖直,但氣不夠壯,表達方式過於溫良恭儉讓,與大陸說「中華民國已在1949年滅亡」,同樣用曆史來定位中華民國,更可商榷。

其實,要超越和深化「九二共識」,便須從兩岸現今最大隔閡的障礙著手。大陸無法給中華民國符合現實、現況的定位,是支持中華民國的多數台灣民眾,從統派變而為「現狀派」甚或「永久現狀(分離或獨台)」的主因。國民黨政綱追求兩岸統一,但絕不是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讓中華民國消失。相反,是在「一中各表」下,找到合情合理安排PRC和ROC兩個政體相互關係的未來。

從2008年兩岸加速交流迄今,北京該已體認「讓利」無法消除隔閡,台灣多數民眾拒絕中華民國降格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或特別行政區,也就是台灣「香港化」,才是兩岸關係最大障礙。習近平主張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製度框架,成敗關鍵就係於找出一個讓台灣多數民眾放心、接受、可信任的中華民國定位,兩岸和平協議才有締結的可能。習總找到病灶所在,可惜未提出藥方。

追求和平,沒有政黨和國家可藉詞反對,包括美國、民進黨和台獨派。台灣很明顯無法承受「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代價,但想讓民進黨和獨派接受和平協議,也非國共有共識便能成事。習近平「慮善以動,動惟厥時」有其深意,其說詞看不出急統意圖,從「我們要大器一點」,歡迎台灣入亞投行,正麵看待台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都顯示北京對國民黨和台灣還存耐心。

務實理解國際現勢者須承認,兩岸統一是漸進過程。習近平說「不能一代一代拖下去」隻是期望,他對朱立倫釋出訊息,似期待蔡英文從「維持現狀」,進而默認或接受「九二共識」。如果因共民兩黨歧見,打翻兩岸現有交流架構,不明智且風險太高;因為東亞正因美日強化軍事同盟,劍指中國,情勢變得詭譎難料,台海維持交流現狀更有利各方。

身為中共30年來權力最集中的新強人領袖,習總相對更容易統一中共黨內意見,對台決策也形成「兩麵刃」效應:好的一麵,台灣參與亞投行和其他國際組織,給台灣讓步空間彈性更大、更自信;壞的一麵,台灣如觸踏北京紅線,後果也可能更嚴重。這種取決不但擊於習一念之間,也在民進黨轉念之間。
 
*****
 
 

朱立倫在北京說了什麽,讓習近平頻頻點頭(圖)

文章來源: -
 


備受兩岸關注的國共領導人曆史性會見“習朱會”昨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落下帷幕,這是自2009年胡錦濤與吳伯雄之後國共兩黨領導人的再度會見,所以會見的點點滴滴都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中評社記者有幸親曆現場,見證了這一重要的曆史性時刻。其中有幾個的溫暖細節,令記者印象尤為深刻,甚至一度覺得這難道不就是家人兄弟之間的一場見麵嗎?

細節一:走出福建廳門外迎接朱立倫一行如接家人

5月4日上午10點半,參與習朱會的記者被拉到了福建廳外的媒體區,這令記者非常意外,為何不是直接進會場?直到記者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從福建廳走出來站在離廳外三四米的地方,迎接正向其走來的朱立倫及其率領的國民黨團隊成員。中評社記者跟過習近平接見外賓及台灣重要客人數十場,包括習近平會見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先生一行、會見統派團體許曆農將軍一行等,習近平親自走出會客廳迎接的卻是罕見。通常情況是,習近平站在廳內等候客人到場,然後再一一的入座。記者觀察到,見到麵帶微笑的習近平親自到門外迎接,朱立倫及隨團的成員臉上各個帶著微笑向其大步走去,仿若見到兄長般的喜悅。

細節二:習朱二人領帶搭配默契 再度上演習朱藍

在抓拍習近平和朱立倫兩人首次見麵的握手之際,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力。中評社記者觀察到,習朱二人黑西裝白襯衫裏麵都打了一條明亮的小格子藍領帶。乍一看這樣的默契搭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不是兩人有偷偷地商量了下今天穿什麽樣式的領帶出席這場曆史性的會見。這也不禁讓記者聯想到了5月4日,為了這場習朱會,北京天空也默契地上演了一片“習朱藍”。

細節三:習朱二人握手超30秒 話不完的情誼

在習朱二人還未都到對方麵前時,雙方已經早早地向對方伸出了手。握手之後,記者卻發現曆史性的這一刻卻並沒有在短短幾秒鍾結束,而是持續了足有30秒以上,習朱二人仿若久違的兄弟般緊緊握住對方的手,朱立倫也開心地露出了他的小米窩。

細節四:習主席始終麵帶笑容相迎 給人溫暖親切

如果說習近平親自出門迎接朱立倫及其團員這一舉動令人感動,其在歡迎朱立倫率領的10位代表團成員時,至始至終的溫暖笑容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據記者觀察,習近平在迎接客人時通常會有一個禮儀性的招牌微笑,但這一次迎接過程中與大家握手時,卻給每一位一個大大的溫暖笑容。平日隻是微微上揚的微笑,昨日卻是可以看得見牙齒的大笑容,可見習近平見到台灣同胞時,發自內心的喜悅與開心。這畢竟也是自2009年吳伯雄與胡錦濤,相隔6年來的國共兩黨領導人再次會見,這樣的心情自然不言而喻。

細節五:習近平邀請朱立倫一起步入會客廳

當習近平在朱立倫的介紹下和每位成員握手歡迎後,習近平比出了一個“裏麵請”的手勢,二人一起笑著走進了會見的大廳。

細節六:朱立倫5次提九二共識 習近平頻頻點頭

在習朱會開始對媒體開放的前十分鍾,習近平發表致辭後,朱立倫發表了5分鍾的講話。記者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朱這五分鍾的講話過程中,習近平總是頻頻點頭,這樣的現象並不多見。究竟朱立倫說了什麽?

隨後記者認真地研讀了朱立倫在這5分鍾的講話內容,注意到在這短短的5分鍾裏,朱立倫5次提到“九二共識”。分別在說到以下內容時:一是,朱立倫表示1992年,在海基會和海協會前輩的辛苦努力之下,雙方達成兩岸同屬“一中”,但內涵定義有所不同的“九二共識”,在這樣的基礎之下,雙方進行了多次會談,把原來兩岸之間的對抗轉化為和解與交流,這樣的曆史形成了兩岸共同交流的基礎。二是2005年之後,國民黨把“九二共識”納入黨綱,這對國民黨來說是重要的宣示。三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未來台灣有更多的國際發展空間,在國際組織和活動上有更多機會。四是希望兩岸能在“九二共識”基礎之上共同攜手合作,共同麵對亞太地區在區域和平、區域環境保護或經濟合作。五是雙方共同在合作方麵提出共同的理想與貢獻,這對於深化“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合作具有貢獻。

中評社記者也觀察到,當習近平聽到朱立倫用這句話來形容兩岸,“兩岸好,亞洲才能更好;亞洲好,兩岸才能更好”,他也微笑地點了頭。

細節七:習近平擺設家宴接待朱立倫一行

和2005年的胡連會相比,除了會談方式有所不同,胡連會采取長桌對談、連胡閉門會,習朱會隻有橢圓桌對談。其中,習朱會過程中還特別安排家宴的環節,這是此次習朱會最大的不同亮點。昨天上午10點30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習朱二人進行一個小時會談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邀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共進午餐,以家宴的規格招待朱立倫及其率領的國民黨代表成員。
 
*****
 
 
朱立倫當麵提“中華民國” 習近平對此沒有回應(圖)
文章來源: 聯合新聞 於 2015-05-04 15:40:37-
 

 
「朱習會」閉門會談時,朱立倫提到他在上海複旦大學看到孫中山提字「天下為公」,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看到中山公園,「回想到一百年前,孫中山推翻帝製,創建中華民國」。朱立倫向習近平當麵提出「中華民國」,但習近平對此沒有回應。

「朱習會」昨天上午十點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在廳外迎接朱立倫一行,雙方握手互稱「朱主席」、「習總書記」,隨即進入福建廳對談;雙方開放會見約十分鍾,習近平首先致詞四分鍾半,朱立倫致詞五分鍾多,之後雙方閉門會談。

與會人士表示,朱立倫主張,兩岸交流要透明化、讓青年參與,以及紅利普及化,要延續並深化九二共識,也希望尊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與國際活動空間,並明確提到台灣加入亞投行等議題。

朱立倫特別引用習近平日前在博鰲論壇的談話,爭取台灣的國際空間。習近平當時說,「未來亞洲是命運共同體,世界好、亞洲才能更好,同時亞洲好、世界才能好。」

朱立倫表示,「同樣道理,用在兩岸也一樣,兩岸好、亞洲才會好,亞洲好、兩岸才會更好」,希望未來兩岸能夠在九二共識基礎之上,共同麵對亞太地區,在區域的和平、環境保護或經濟合作上攜手合作。

朱立倫表示,亞投行在台灣已逐步形成朝野共識,為創造更多經濟價值,對所有人民有利,必須要持續做,底線是「中華台北」,希望以這個基礎積極參與亞投行、RCEP或其他經濟合作組織。

與會的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轉述,習近平在會中針對台灣參與「一帶一路」表示,會優先對台灣開放,「我們要大氣一點」,並對台灣加入亞投行表示歡迎的態度。國民黨補充,習近平也表示,會「深入研究、正麵看待」台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
 
*****
 
 
朱立倫份量不夠 國民黨已不在習的眼裏?(圖)
文章來源: 蘋果日報 於 2015-05-04 16:25:35-

朱立倫向孫中山塑像鞠躬敬禮。

台灣學者認為,過去十年國共黨魁先後會見四次,前三次連戰、吳伯雄都是國民黨「大老」級,但朱立倫隻是未來之星;份量似有不足,朱與中共領導人素無來往,彼此無足夠互信,雙方都在觀望,這可能是北京用「會見」而非「會談」形容這次峯會的原因。

對朱立倫來說,這趟登陸並不追求兩岸關係新突破,主要對台灣島內有所交待,以「不減分」為最高指導原則,所以他敢於公開對習強調九二共識的「不同內涵」,敢於喊「求同尊異」,朱的講話七成是說給台灣聽的。麵對朱的軟套,習以「聚同化異」拆招,立場絲毫沒退,隱含中共對台灣政局一旦變化的立場。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童振源指,習近平不給朱立倫任何兩岸政策利多,隻重申既有政策立場,再重覆一些空洞原則,朱說希望能增加台灣國際參與,但習正麵回應,因如果現在答應國民黨,明年民進黨若執政,這些兩岸政策利多可能會為民進黨作嫁。

淡江大學教授王崑義指,朱立倫這次要甚麽沒甚麽,習近平反而向台灣偏綠民眾喊話,顯示國民黨已不被中共放在眼裏,反是準備執政的民進黨讓共產黨擔心。中共準備摩拳擦掌對付民進黨,國民黨未來很難再打兩岸牌。中國社科院台研所長周誌懷指,這是兩岸關係處於一個新的重要節點上的重要會見,主要為鞏固國共兩黨政治互信和合作基礎。
*****
 
 

習大大自爆:在家被妻子嚴管不讓吃肉要求運動(圖)

文章來源: -



不讓吃肉要求運動

中國的男人都一個樣,習大大原來在家也要被嚴管,男同胞們有伴了;彭麻麻太利害了,又成婦女偶像了,習朱會4日上演,表麵上仍是和以往一樣握手合照諗稿,但精彩絕對是落在會見後的飯桌上。

作為六十後的年輕主席,朱立倫的風格和老前輩們不一樣,聊起天來隨意好多,在飯桌上和習大大談笑風生,把老大的秘密都給聊出來了。小朱笑言,聽聞大陸男生在家沒地位,老婆是書記,小孩是副書記,男人隻能算是常委。習大大聽了哈哈大笑說:"我大概也就是這規格!"小朱可能覺得玩笑開過頭了,立馬補鑊說:"不不不,您還是總書記。"

習大大不單沒生氣,還大呻在家被嚴管,除了飲食有限製,還被要求多運動。他指著桌上的三杯牛肉笑言:"就像今天這個肉,在家裏絕對不讓吃。"聽得在場的人哈哈大笑,彭麻麻剛好不場,但看了我們的報道,不知會不會責怪習大大泄露"家庭機密",而管得再嚴點呢?

習大大見到台灣客人特別親切

在福建待了十七年的習大大見到台灣客人感覺特別親切,話也多了起來,除了聊私生活,還分享了很多福建往事。福建方言特別多,習大大說很多都聽不懂,有一次一位惠安的官員講話,底下隻有一個人鼓掌,因為那人也是來自己惠安,結果那位惠安官員每講一段,習大大都要和旁人確認一下內容,再讓對方講下去。

不過,待時間長了,習大大也成了語言專家,還和大家分享了荼的故事,比如,茶的英文tea原來是源自閩北話,和福州話的荼是同聲,當年荼就是從閩北傳到了歐洲,所以也用了福州話的發音。

見到習大大興致這麽好,國民黨財團法人執行長尹啟銘也講了一個方言的笑話:指清朝隻有一個福建人當過太監,皆因其上任第一天服伺皇上用餐,便用閩南話大喊"吃飯",結果便被拉出去砍頭。執行長話畢,席上的中方官員,隻有習大大一個哈哈大笑,原來閩南話"吃飯"和普通話的"駕崩"同音,在閩多年的習大大當然聽得懂了,現場其它人還要經一解釋,才跟著大笑。

除了聊天開玩笑,小朱還再三要求多關照台商的投資,從會麵講到吃飯。習大大也著其放心,直言自己從建福出來的,了解情況,和好多台商都是好朋友,就像是當年王永慶來大陸投資遇到困難,他也有出手幫忙。他還特別提到,王老板也是因為在大陸應酬多,學會了喝白酒,"酒鬼"後來還成了其最愛。不過,今天不同往時,中國官場文化已變,就像昨天的宴請,就不見中國白酒,隻有紅白葡萄酒。

朱立倫風格不同前任

小朱可謂是土生土長的新一代台灣人,不同於其前任連戰和馬英九等有深厚的中國情節,他的思想和作風都和現在大部份台彎的年青人一樣,身上沒有那麽多的中國傳統的東西,溝通起來肯定和以往的老國民黨不一樣;再上台灣大選在即,國民黨極有可能再次成為在野黨,這對大陸當局來講,又是一個新課題。這次習朱會算是雙方探底的會麵,未來兩黨交往還會有很多挑戰。

事實上,1961年出生的朱立倫,風格絕不同其前任,放洋回來的他也不會刻意和媒體打好關係,有禮而自我。例如今天的記者會,無論是開場白發言還是回答提問,都會站立才講話,是首次有國民黨主席在大陸如此開記者會。但小記作為唯一一個非台記者最後提問,連問了四個問題,朱主席竟一個也都沒有回答,可能和內容敏感有關,但台媒朋友也直言,"他就是這樣酷酷的啦!"
 
*****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itman543&aid=22834667

 回應文章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BBC:靠攏一中 國民黨唯一出路
2015/05/06 06:17

BBC:靠攏一中 國民黨唯一出路

英國《BBC》5月4日報導指出,台灣國民黨KMT領導人朱立倫,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度會面,標誌了中台近6年來,進一步暖化的國家關係;然而,這種拉近關係的親密接觸,向中共靠攏的最後一搏;也意昧著KMT,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國內民意挑戰。

BBC蘇姓記者(Cindy Sui)指出,許多台灣人反對統一,並擔心台灣對中國經濟的過度依賴,將是導向統一的第一步。BBC的報導,並直指朱立倫是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報導對其(可能)傾向大中國意識型態暗示,已然呼之欲出。

朱立倫做為一位(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者,其支持「終極統一」是錯不了的,然而對於5月4日《美聯社》記者博丁(Bodeen)的報導,國民黨則提出抗議,認為美聯社報導有誤。美聯社原先報導為:「朱立倫認可KMT與中國的終極統一立場,這個立場被中國認為是神聖的;不過對於台灣年輕人而言,卻越來越不受歡迎」。一個小時之後的美聯社報導,修改為,「終極統一是中國依據九二共識所作出的詮釋;九二共識也是朱立倫所代表的KMT之一貫立場」。美聯社對於朱立倫立場的2則報導內容,並無錯誤,只是第二篇稿子,語氣較為舒緩,況且KMT本來就是毫無疑問支持統一。

《BBC》引述中國國家媒體《新華社》的報導指出,習近平會見朱立倫期間,強調中台應該透過協商縮短政治歧異,不過前提必須接受,「台灣是中國一部份」。在這個前提之下,中國將大舉對台灣開放,也將幫助台灣發展經濟。習近平也說:「一中前提之下,雙方發展可以做合理安排」。

KMT一直想在一中架構之下討糖吃。《紐約時報》5月5日的報導指出,北京經常阻撓,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的空間,擔心台灣的國際參與度提高,等同於讓台灣主權得到承認。

朱立倫本週一,把「九二共識」,說成是能夠讓台灣在國際區域事務,擁有更多參與權。報導引述朱立倫的看法指出,「希望未來我們兩岸能夠在九二共識基礎之上,共同攜手合作,(並)在區域的和平、區域環境保護、或者是區域的經濟合作議題,(與中國)一同攜手」。

紐約時報引述政治大學發展研究所童振源教授的看法指出,朱立倫與習近平的會見,可能會強化人們認為國民黨與北京過於友好的看法。也意味著,國民黨對中台關係的管理,似乎在雙倍下注(KMT認為將有利於2016的大選優勢)。他在受訪時表示:「多數國民黨人認為,兩岸關係問題,是該黨的一項優勢。KMT認為,除了試圖從北京得到一點東西之外,別無選擇。即使『後果』(Consequence)適得其反,KMT認為,仍然需要努力(從中國)得到點東西,來為其競選活動助威」。民報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