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主流嚴斥分裂行為 街頭“港獨”戲碼無人睇(圖)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於 -
上月,多個香港團體聯合發起“反‘港獨’大遊行”。(資料圖片)
狂妄“港獨” 惹人憤 街頭“獨戲”無人睇
“港獨”近來活動猖獗。香港《文匯報》4月13日報道,有所謂“港獨教父”之稱的嶺南大學助理教授陳雲,日前聲稱已寫出“本土政綱”。“本土政綱”鼓吹香港“獨立建國”的狂妄言論,不僅如此,陳雲還聲稱要參展香港書展去攪事。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規模盛大備受關注,陳雲希望借此場合推動所謂“港獨建國”行動。
4月初,媒體披露“港獨”勢力已在英國正式注冊成立“香港獨立黨”,消息震動香港社會。《文匯報》報道稱,“香港獨立黨”在倫敦注冊政黨,試圖名正言順地吸收海外捐款,再匯回香港支持“港獨”行動。而“香港獨立黨”下一步計劃到美國注冊成黨,準備“大幹一場”。
在國外注冊政黨、公然為推行“港獨”炮製政綱,“港獨”分子勾結外國勢力的動作一再升級,香港輿論予以嚴斥。
從思潮到行動,“港獨”一再升級
有香港媒體人表示,以往“港獨”隻是停留在口頭上,而自從去年以來,“港獨”勢力越來越公開化和具體化,出現支持“港獨”的具體行動。如今,“港獨”不但有一套理論,又成立了組織,這是亮起的一個紅燈,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最新一期香港《亞洲周刊》報道稱,在香港的遊行示威以及公開場合中,越來越頻繁地能夠見到“港獨”的旗幟與標語。“港獨”者利用民粹的訴求,不斷奪取政治籌碼與出鏡率。
觀察近年來“港獨”勢力的口號和行動,不是煽動“仇共”、“仇中”的情緒,就是百般向外國勢力要寵愛。從發起針對內地遊客的“驅蝗”行動到今年以來的暴力趕客,“港獨”勢力在街頭表演了不少鬧劇。其暴力的鏡頭,重創香港的形象,也成為香港政治的一個危險變量。
“科幻小說”、“思覺失調”,香港主流輿論早已這樣描述“港獨”極端主張。現實中,“港獨”分子們不甘沉寂,拿出了越來越極端的手法。最近又有民眾舉報,由“港獨”組織出版的青少年讀物以色情暴力內容來增加銷量,企圖吸引更多的未成年支持者,宣揚“港獨”分離主義。
“‘港獨’分子變本加厲,讓世界知道他們的野心,會把香港推向深淵。”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敏剛呼籲香港市民應向“港獨”說不,拒絕香港沉淪。
“港獨”完全不被主流民意認同
近日,香港旺角街頭再現荒誕一幕:幾名激進分子搖旗呐喊宣講“港獨”思想言論,但檔位前完全“零觀眾”,除了他們自己上躥下跳外,路人和旅客視而不見,成了一場“港獨”自娛自樂的無趣獨角戲。
“港獨”打著民主的旗號,卻完全不被香港主流民意認同。據香港媒體報道,每次“港獨”公開行動都難以超過十人,也會受到反“港獨”民眾的譴責。“香港社會滋生‘港獨’情緒和思潮,反對派中出現鼓吹‘港獨’的激進團體,是近幾年的事。目前,尚未形成反對派主流,也未取得可觀的民意支持。”香港《大公報》報道如是說。
目前,香港各界已對“港獨”勢力越來越警惕。去年11月,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拋出反對《基本法》的“全民製憲,重新立約”議案,就連大部分泛民議員也不敢附和,最後僅得5票被否決。
“港獨”主張與街頭的暴民表現,即便在香港反對派內部和公民運動力量內部也引起了反彈。香港中文大學的陳健民在4月初公開表示:“港獨”排斥中國內地人民,“與法西斯沒有分別”,他難以認同,也不會和他們討論香港民主發展的問題。他說那些所謂本土派踢人行李和指罵路人,表麵上是保衛香港,“實際是消滅香港”。
打擊“港獨”,有人提立法
也有香港媒體人從曆史和文化的角度剖析“港獨”。香港《亞洲周刊》總編輯邱立本指出,“港獨”和“台獨”都有一個特色,就是“戀殖”,而關鍵是曆史失憶。“台獨”不斷歌頌日本殖民統治,而不會提日本人殘殺台灣原居民的血淚史,也不會提到皇民化的統治下,台灣精英不準念法律和政治等學科,而隻能當醫生的政治歧視。同樣的,香港那些高舉英國米字旗的“港獨”組織也是曆史失憶,強調當年殖民時期的“好時光”,而不會記得香港過去的公務員係統,中國人與英國人是“同工不同酬”。
加強青少年的國情教育,增加國家認同成為近來香港社會討論的一個熱點話題。
“港獨”絕不會得逞,但相關勢力會禍亂香港,最終埋單的卻是全港市民。香港時事評論員劉乃強表示,“港獨”升級,不能“口硬手軟”,要真正拿出手段來打擊“港獨”。在香港,有關“反獨”的法律還是一個空白。香港《星島日報》報道稱,由38位香港大律師和律師組成的中澳法學交流基金會近日訪問北京。基金會執委會主席馬恩國表示,基金會執委會已向港澳辦和基本法委員會提交了《反“港獨”法》草案,內容是把“分裂國家”等行為以及資助上述行為都視為犯罪。
行政長官梁振英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無任何計劃立法禁止“港獨”行為,但要警惕“港獨”思潮。雖然“港獨”是香港700多萬人中極小部分人的行為,梁振英強調:“值得政府關注,值得全社會關注。無論有多少人參與,我們應該關注,因為後果是嚴重的。”
*****
中國在南海建“沙土長城” 讓美國很棘手(圖)
文章來源: 世界日報 於 -
中國去年11月23日宣布畫定東海防空識別區後,曾有再設南海防空識別區的計畫,但因美國及南海周邊國家反應強烈,暫時作罷。但去年中國悄悄在南海七個島礁,展開大規模填海造島,被美國軍方稱為「沙土長城」的工程一旦竣工,將成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基地,為將來設南海防空識別區打下基礎。美國軍機和艦艇在南海活動空間可能被擠壓,美國國會、歐巴馬總統連日來紛紛警告中國「勿以大欺小」,但迄無有效的因應對策。
在南海造島,是國家主席兼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應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的新努力。相對於直接與美國、越南和菲律賓軍事對峙,采填海造島,以避風、助航、搜救、海洋氣象觀測預報、漁業服務等為名義,緩和許多衝擊。三國雖提抗議,但北京一概置之不理。
媒體披露,中國在南海控製的島嶼中,共有華陽礁、美濟礁、赤瓜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和永暑礁等七個島礁填海造陸,各島麵積迅速擴大。這些人工島嶼造價不菲,以南沙群島最完善的永暑礁為例,計畫建造一個水陸總麵積約104平方公裏的人工島。
據估算,造島總金額約需人民幣736億元(約120億美元),還不包括島上設施,如碼頭、機場和房屋等。永暑礁造陸完成後,將成南沙最大的島,麵積遠超過目前由台灣控製的太平島。
填海完成後,中國在島礁上將建設可供海軍戰機起降的新機場和軍用碼頭。一旦啟用,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三國全境的海、空軍基地,都在解放軍戰機的作戰半徑內;而港口方麵,明年完成填海工程後,華陽礁、赤瓜礁將可停泊約2000噸級的海洋執法船和解放軍中型軍艦。
盡管中國在南海造島不斷受各國批評,但周邊國家如文萊、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馬不停蹄在做同樣的事,隻是規模小於中國的島礁工程而已。
南沙群島由連串珊瑚礁島形成,終年浮出水麵的40多個島礁中,稱得上「島」的隻有15個,麵積都很小。即使最大的太平島,麵積也隻有0.49平方公裏,台灣已填海建造一條跑道,供軍機補給起降。越南占有的28個島礁,總麵積加起來隻有太平島大。
中國以填海造陸加強南海控製權,是因南海是世界第二大海上航道,僅次於歐洲的地中海,每年運輸量占世界總運量三分之一。全球一半以上超級油輪,通過南海航道航行至中國、日本和南韓。中日韓等國85%以上石油進口須經過南海;而美國從亞太地區進口各種原料物資,90%經南海運回北美。南海是東亞各國眾多經濟體的海上航運生命線,兵家必爭。
中國在南海麵臨的最大挑戰,是美國軍機和軍艦在中國視為近海的200浬專屬經濟區內頻繁活動。中國希望把美國海軍排擠出南海,一旦主控南海重要航道,就控製日本和南韓命脈,美國西太平洋戰略也將不戰而潰。但美日菲越印尼等國,不可能坐視,南海成各國戰略博弈焦點所在。
美國在南海與中國博弈,有地緣劣勢和無處著力的難言之隱,隻能反覆強調維護南海「國際水道」和自由航行權,彰顯其道義優勢。美國把自己塑造成南海「爭端仲裁者」,而非參與方,才能名正言順介入。華府采用「三明治」策略,加強在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澳洲的軍事角色,透過不斷聯合軍事演習,並準備邀日本加入南海巡邏,強化軍事同盟實力,美軍最先進武器也將部署亞洲,給北京增添壓力。
然而,對中國「切香腸」式的軟性填海造陸,美方似無計可施。盡管填海造陸不一定增加中國對南海主權申索的依據,但星羅棋布的島嶼,卻增強軍事據點和維護領土主權的砝碼;中國也藉有效控製島嶼,布建雷達設施、情報蒐集等活動,向美軍反施壓。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戰略學教授霍姆斯(James Holmes)指出,如果其他國家對中國的造島行動束手無策,隨著時間推移,建造人工島來伸張領土主張訴求,將成國際慣例,甚至獲國際法認可,將正中北京下懷。
南海情勢越來越緊張,根本解決之道,美中都須擺脫「零和」思維,召集周邊國家商定共同開發和自由航行協議,訂定軍事巡邏行為準則,降低擦槍走火風險,才是正本清源。習近平今年9月訪美與歐巴馬會晤,雙方如能在這方麵著力,才是大國該盡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