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01 12:56:12瀏覽3539|回應0|推薦3 | |
《百家姓》研究 朱學淵 姓氏之初,出自母系社會的部落名,它是部落血緣的語音標識。姓氏的出現有效地遏止了近親通婚,因此於人類的體質和智力的進化有重要的意義。研究一個民族姓氏組成,也是解析它的血緣成分。儘管《百家姓》內容粗疏,但用它做一個淺顯的研究,也未嘗不可。 史書都很重視姓氏和血緣的記載。《史記》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他是來自「公孫」部落的一個名叫「軒轅」的人。而公孫和軒轅都是《百家姓》中的姓氏。黃帝以軒轅為名,是循了一種「以族名為人名」的古俗,而北方諸族的大量人名也多是部落名。就這一點來看,戎狄的習俗與中原古族是一致的。 其實,古代的複姓如「公孫」、「夏侯」,就是戎狄族名「烏孫」、「回紇」。大約四千年前,中原語言就開始單音節化,即「藏緬語化」了,這是複音姓氏轉變成單音姓氏的根本原因。但姓氏作為血緣的標識,人們不願輕易地去改變它;直到秦漢兩代,中國出現大一統的局面,社會意識發生驟變,「張王李趙」式的單音姓氏才一轟而起。然而比語言的轉化,它還是滯後了幾千年。因此,用單音姓氏來研究漢族血緣,是不可靠的。 春秋時的姓氏和人名,與秦漢以後也很不一樣。孔子的77個弟子多為複姓,沒有一個姓張王李趙的。孔子本人叫孔丘,生父叫叔梁紇,祖父叫伯夏,曾祖叫孔防叔,都不含世代一貫的姓氏,而只是名字而已。其中,「叔梁紇」也是族名,蒙古人是把「朝鮮」叫為「肅良合」的;「伯夏」也是族名「僕和」的諧音。因此後來成為姓氏的「孔」,可能是從「孔丘」中割取出來的一個字。 複姓變單姓的方式又是多樣的。「孫」、「夏」可能是由「公孫」、「夏侯」簡約而來的。《金史‧國語解》說「兀顏曰朱」和「呵不哈曰田」,「兀顏」和「呵不哈」(即「阿巴嘎」)本是「豬」和「天」的意思;女真人改漢姓時嫌豬太鄙俗,天又太神化,於是用「朱」和「田」來替代。古代齊魯是東夷之地,東夷又是女真之先;幾千年前東夷語言發生變化時,那裡的豬、天兩族,可能就成了朱、田兩姓。 一般認為《百家姓》中有440個單姓,60個複姓。我以為從「万俟司馬」之後的156字,全部都是複姓。它們是: 複姓可分兩類。公孫、軒轅、司馬、司徒、司空、司寇、公羊、公西、公冶、公良、巫馬、南宮、澹台、壤駟、漆雕、百里、東郭等,早已是先秦古姓。呼延、拓跋、宇文、赫連、令狐、慕容、長孫、万俟、夾谷等,好似融入漢族的戎狄之裔。 《百家姓》的上古複姓,大部無需正音便可與北方族名對音。典型如「澹台」就是「韃靼」,「漆雕」就是「赤狄」;孔子即就有弟子澹台滅明、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等人。又如「譙笪」是「契丹」,「墨哈」是「靺鞨」,「南宮」是「粘割」,「夏侯」、「皇甫」、「況后」、「緱亢」等都是「回紇」。過去沒有注意這些現象,是因為沒有人意識到北方民族是從中原出去的緣故。 《百家姓》的「巫馬」、「宇文」兩姓,都讀「烏馬」。古有「巫馬施」者是孔子的學生;而北魏宇文氏卻是鮮卑種,後來又成了北周的帝族,隋唐兩朝都是從北周起家的。宇文氏稱「其先出自炎帝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遜居朔野」,卻未必是假話。那是遠走朔北的人們,成了馬背上的牧羊漢;留在中原務農的,則當了聖人門下的讀書人。 古代很多含「公」字的複姓,《百家姓》只記載了其中5個:公羊、公冶、公孫、公西、公良。而孔子就有11個公姓弟子:公冶長、公皙哀、公伯繚、公西赤、公孫龍、公祖句茲、公良孺、公夏首、公肩定、公西輿如、公西箴。前文說「公」字古讀「烏」,於是這些含「公」姓氏都有了著落: 公孫 即「烏孫」 黃帝「姓公孫」,也是烏孫氏;而烏孫又是愛新。說來,北方民族也是炎黃子孫。 《百家姓》沒有「叔孫氏」,但《孔子世家》有「平子與孟氏、叔孫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師敗,奔齊」的記載,叔孫氏是魯國的一個有勢力的氏族。然而,《魏書‧官氏志》又說它是北魏王室之「內姓」。其實,叔孫就是通古斯族名「肅慎」,它是自中原出走的女真民族的祖先;後來有一部分與鮮卑民族融合,又隨鮮卑民族入侵中原,回歸了祖地。 「東門」、「南門」、「西門」入了《百家姓》。戰國時就有一個魏國人叫「西門豹」,後來施耐庵把「西門慶與潘金蓮」收編進了《水滸傳》,西門氏的名氣就更大了。舊姓氏書一律說是一些住在城門邊的人家,取了這些帶「門」字的姓。如春秋時鄭國某大夫居西門,魯莊公庶子公子遂居東門,於是起頭姓了「西門」、「東門」。 這些說法很值得質疑。若三千年前中原人口1000萬,宋代人口3000萬,現代人口10億;那麼一戶開始一姓,宋代一定不過3戶,現代也不過100戶。而世界各族對於改姓,都是非常慎重的。例如一次大戰時美國德裔孩童常常挨打,許多家庭才將德國姓氏Busch中的c字去掉,而變成了Bush。如果人們住到哪裡就姓到那裡,姓氏的意義就完全喪失了。 其實,這三個帶「門」字的姓氏,都有北方民族的族名與之對應: 東門 即「圖們」、「豆滿」 《百家姓》的「東門」、「端木」,與鮮卑的「吐萬」,女真的「?滿」,乃至匈牙利的Tomen或Tumen等姓氏,都是女真語和蒙古語的「萬」字「圖們」(tuman)之別寫。今之圖們江,古之統萬城,都是用它做的地名。中原宋國景公「頭曼」,匈奴單于「頭曼」,突厥「土門可汗」等,都是用它做的名號;秦代「屠門高」者,則是以其為姓氏的。 姓「南門」的人很少,只聽說商湯開朝的七個輔佐人物之一叫「南門蝡」,拿它與女真人名「尼穆倫」(《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31)對照,就可以看出這個「蟲名怪姓」是有源頭的。「南門」最可能就是後來的蒙古部落名「乃蠻」,直到今日,哈薩克族裡還有乃蠻部,內蒙古自治區還有奈曼旗。 姓「西門」的人不少,姓「司馬」的人就太多了。「司馬」是領兵馬的軍職,人們普遍認同這個姓氏是職務世襲而成的。然而,司馬遷只說祖上是「世典周史」的文官,卻沒說他們帶兵打仗而襲來了這個武姓。我以為「西門」、「司馬」可能與族名「悉萬丹」有關,契丹姓氏「蕭」源自「悉萬」,遼滅後回改作「石抹」。東歐也稱「薩爾馬提亞」(Sarmatia),因為那裡曾經被遊牧民族Sarmatae盤踞過,而Sarmatae 即是蒙古部名「悉萬丹」。 否定姓氏「司馬」與官職「司馬」的關係,不是否定這個官職,而是要在語音上尋找姓氏「司馬」的根源。《書‧牧誓》有武王伐紂的號召: 嗟!我友邦塚君,禦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稱而戈,立而矛,予其誓。 然而,帶「司」字的姓氏太多,如果說它們都是官職,那麼「司國」就是「宰相」,「司城」則是「市長」……也就太荒謬了。而以比較語音著手,東夷族名「息慎」,鮮卑姓氏「尸突」,女真姓氏「石古苦」等,就可能與它們有了關係: 司徒、司鐸、司土 即「尸突」 隋唐或隋唐之前,「東」、「同」等字似無尾音n或ng,而讀如tu或du,故《百家姓》的「東方」可能是「吐渾」,「東郭」是匈奴「屠各」或鮮卑「徒河」。相關的族名「東胡」,當然也就不是望文生義的「東方的胡人」了。 《百家姓》未舉的「東萊」、「東里」、「東陵」、「東樓」、「東盧」、「東閭」等姓,就是族名「同羅」或「吐如紇」,匈牙利姓氏Torok則與它們相應,它在匈牙利語裡是「突厥人」的意思。《魏志》記載,曹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南陽太守叫「東里袞」,此人與努爾哈赤的兒子「多爾袞」其實是同名。可見,魏晉年間中原漢族還執有先祖之遺風;而這種以族名為人名的上古習俗,則為北方諸族長期保留下去了。 諸葛亮出身南陽,卻稱「琅邪諸葛」,他的祖族必是東夷。有人猜說宋國大夫「瞻葛祁」之姓就是諸葛;我以為孔子學生「鄭國子徒」之姓也是諸葛。蒙古人統治了波斯幾百年,波斯著作《史集》是蒙古歷史,它說蒙古人名「鎮國」是「大鳥」的意思,而《女真譯語》記「鷹鶻」作「申科岸」。《百家姓》姓氏「諸葛」、「上官」,蒙古人名「鎮國」,蒙古部名「準噶爾」,可能都是「申科岸」。 識別「軒轅」的關鍵在於認識「軒」的讀音。《大宛列傳》說「安息……北有奄蔡、黎軒」,「黎軒」與《魏略》記載的大秦屬國「驢分」(疑即「陸渾」)和《隋書》記載的「隆忽」(疑即「陸和」),都應是裏海邊上的同一部落,因此「軒」應讀「分」、「忽」、「渾」、「和」之音,也因此「軒轅」就是「忽袁」,也就是「回紇」(Ui-ui)的轉寫。 《百家姓》中的複姓與北方民族的族名的關聯是廣泛的,下面我們將一些尚未述及的對應作一個表列。
大約在一萬年至四千年前的史前期,大批中原部落朝北方遷徙,形成了中國北方諸族的祖先;而南方民族又不斷向中原填充,改變了那裡的血緣和語言,形成了中原漢族和古代漢語。這個趨勢在夏商周三代已經基本停止,但上古時代的部落和氏族名,仍為中原漢族的姓氏。秦漢以後,中原姓氏開始朝單姓發展;歷盡千年的滄桑,祖傳的複姓所剩無幾。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