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什麼最熱?非星光大道莫屬,從收視曾在谷底徘徊到一飛沖天,創造近幾年難見的超高節目收視率,引起大街小巷、現實網路眾多討論。而從節目爆紅到造假踢爆,節目像是拍偶像劇一樣,充滿曲折離奇、高潮迭起,牽連層面愈來愈多,背後有哪些值得探討的面向與意涵呢?
收視率飆高 炒作當調味?
超級星光大道說穿了就是「歌唱比賽」,這不是台灣首見,之前各大電視台都舉辦過類似節目,以豐厚的獎金或是唱片合約為號召吸引參賽者,邀請線上的製作人或歌手擔任評審。而最重要的「調味料」,就是淘汰機制,從開始的上千的試唱,到之後過關斬將,逐漸進入白熱化的各式對抗方式,通常歷經幾個月的考驗,選出最後的得勝者。不過最後似乎都「雷聲大、雨點小」,即使選出冠軍,也不見會正式出片。
而這種節目的成功要件,就是要製造「話題」與創造「明星」氣息,超級星光大道比起其他節目,因為多了跨媒體傳播與媒體集團的操作下,很快就撲天蓋地在台灣蔓延開來。幾首膾炙人手的情歌經由參賽者傳唱,觸動了不少樂迷的心,逐漸對這些參賽者投以喜愛甚至崇拜,漸漸塑造出明星架式。再經由製作單位的安排,讓這些非藝人的參賽者,有準藝人的規格與水準。
這類節目成功,也代表其實不一定要有整人、對立、賭博等羶色腥的元素,非得搞得藝人花容失色、醜態百出,或者大灑狗血、你爭我奪,雖然一再刺激人們窺看隱私、看人出醜的心,但久了終究會彈性疲乏,只會日趨沉淪。反之,若是製作單位只要肯投入成本,不炒短線,做出品質口碑,還是會受到觀眾的喜愛。
只是,綜藝節目畢竟還是綜藝節目,單單按規矩來比賽,雖仍有賣點,但若能增添幾番滋味,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或許是抱著這種觀念,到比賽進入PK時,逐漸浮現的是製作單位深淺不一的操弄鑿痕。從出場順序安排、參賽者如何與挑戰者捉對廝殺,到出現實力堅強的蕭敬藤踢館,更是炒熱他與楊宗緯的對決,甚至臨時換歌與之分高下,種種的「調味」讓原本單純的節目多了幾分聲色與期待,但相對地,比賽的公平、公正與純粹歌藝的展現,就淹沒在節節高升的收視率中。
跨媒介傳播 網路影音新時代
節目成功除了產製方的努力,更重要地還要能傳播給受眾,檢視超級星光大道成功,電子、網路媒體的互動是很大的功臣,當節目參賽者明星化,台灣最大的BBS站批踢踢成立專門看板,就像是海棉般,匯集了眾多意見與迴響,再經由與其他看板的「互動」,使這股熱潮繼續延燒。
當中很重要就是「網路影音」的推波助瀾,節目在網路上能引起如此多的討論,就是節目片段的分享提供,讓網友非同步收視節目,其速度之快,令人吒舌;另外,網友還會製作MP3音樂檔,提供更多收聽機會。節目的成功,某種程度也反映著「網路多媒體」的成熟發展,以及未來無限的發展機會。
隨著網路討論愈多,似乎也帶動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喜歡的人拉三五好友一同欣賞,不喜歡的人或許抱持著「看笑話」的心情,來收看這個節目,不論是正是反,它成功引起話題。
跨媒體應合 集團連結生綜效
談到收視率的飆升,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跨媒體的操作,中視、中天、中時,從無線到有線,從電子到平面,透過同集團的整合,發揮類似大編輯台的效用。除固定在電子媒體反覆的播出,連平面媒體也加入,甚至在A3版面以專題進行報導,更不用說在影視娛樂的版面,這樣的疲勞轟炸,要讓閱聽眾不接觸到相關的訊息都很難。
除此之外,他們還利用高收視的綜藝節目,如「康熙來了」、「全民大悶鍋」繼續催化這股熱潮,讓參賽者上節目、跑通告,增加曝光度,當然也達到節目宣傳的效果。
這應該是台灣首度媒體集團的跨平台運作,以結果來看,的確有達到「綜效」,因為之後不僅中天,其他各有線新聞台不得不播相關新聞,為了自家新聞的收視率,只好淌著血替別人拉抬聲勢,等於做免費的宣傳播放。也替自家媒體賺進大把的廣告收入,與股市的紅盤高掛。
只是這樣的作法會引起部分爭議,主要在於如何拿捏新聞與廣告的微妙份際,在聯手炒作下,呈現的新聞報導已漸漸淪為替節目打廣告、做宣傳,鋪天蓋地的做專題、找新聞點切入,媒體變成宣傳工具,情何以堪?
爆料一波波 折損品質與信任
而節目的轉折點,莫過於參賽者楊宗緯的「虛報年齡」,讓整個劇情進入高潮,雖然之前在BBS就已經吵得沸沸揚揚,一些鄉民早就提出相關的人證、物證懷疑楊宗緯的實際年齡,無奈沒有足夠的力道讓這些事情浮上檯面。但就在蘋果日報與壹周刊持續爆料、追蹤下,終究將謊言戳破,證實楊宗緯的確虛報年齡。
這還沒有結束,之後包括製作單位出來開記者會澄清無年齡限制,楊宗緯因為壓力過大與家人成為新聞報導對象而退賽,甚至因為涉嫌委造文書而被北檢約談,到之後獲判緩起訴及服勞役等等。新聞焦點從影劇版活生生拉高到社會版,最後又重回影劇版的鎂光燈中,這一來一往間,不僅再次拉高節目的曝光度,更是讓故事主角與其他星光幫成員藉由這個機會更廣為人知。
從事情的另一個角度觀之,風波的演變也讓人出現負面觀感,參賽者彷彿是製作單位的商品,不斷消費,節目的公正性也隨之滑落,最後還是屈服於收視率數字的迷思中,又淪為節目的炒作,從最近幾集收視率下滑的趨勢來看,節目或許已經成功打響知名度,但相對也折損了品質,也使部分閱聽眾質疑節目的真實性與失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