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昧水懺的故事
2010/07/08 12:56:56瀏覽105|回應0|推薦0

三昧水懺的故事

三昧水懺的起源,是唐朝的悟達國師,遇迦諾迦尊者,教他以三昧水洗滌人面瘡,消除累世冤業的懺法。

唐朝懿宗皇帝時,有一位知玄悟達國師,在他年少還未被封為國師時,曾參訪叢林,掛單在一間不知名的寺裏,正巧另一位僧人也掛單在該寺,那位僧人得了很重的病,身上長滿了瘡,發出難聞的臭氣,所以沒有人想要和他來往,國師住在他的隔壁,很同情他的病苦,常常照應他,一點都沒有躲避的感覺。

不久那位病僧的病也好了,為了道業各奔前程,在臨別的時候,那位僧人為了感激知玄和尚的德風道義,就對他說:「你以後如有難臨身,請你不妨到西蜀彭州九隴山來找我,我會設法解救你的災難。記住山上左邊兩棵大松樹連在一起,那就是我居住地方的標誌。」說完便離去了。

後來知玄和尚因為德行高深,唐懿宗十分崇敬,就封他為悟達國師,還賜他沉香莊飾的寶座,悟達國師坐上寶座之後卻生起一念傲慢心,心想現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於是從這時候開始,膝蓋上便生出一個人面瘡來,長得和人面一模一樣,每次還要用飲食餵他,也能像人一樣開口吃東西,悟達國師當時痛苦難忍,遍請各地的名醫,但是每位名醫都無法醫治。

國師這時突然記起過去,同住的那位病僧臨別所說的話,於是便前往西蜀彭州九隴山去尋找。

一日,天色已晚,忽然看見了兩棵並立的松樹,再往前一看是一座金碧輝煌的殿堂與那僧人,兩人相見甚歡,國師便把所患的怪疾告訴他,僧人便加以安慰,告訴國師不要擔心,只要用清泉水洗一洗即可

次日清早僧人就令一個孩童引領國師到巖下清泉的溪旁清洗,國師剛要捧水洗人面瘡時,人面瘡竟然大聲呼喊:「不可以洗啊!您知識廣博、見解深遠,但不知是否曾讀過西漢書上,袁盎與 ( ㄓㄠ )錯傳呢?」

國師回答說:「曾經讀過。」

人面瘡就說:「往昔的袁盎就是您,而晁錯就是我,當時晁錯被腰斬時,心懷怨恨,因此我累世都在尋求報復的機會,可是您十世以來,都是身為持戒嚴謹的高僧,冥冥中戒神在旁守護,使我沒有機會報復,而今您受到恩寵,動了一念名利心,無形中德行已經虧損,因為這個緣故,我才能接近您的身邊來報仇。

現在蒙聖人迦諾迦尊者出面調解,賜我三昧法水(此三昧水是迦諾迦尊者三昧力的加持而成三昧法水),讓我得解脫,今後我不再與您為難作對了。」

悟達國師蒙受聖人的救護,洗除多生的宿冤,因此寫成懺本,早晚恭敬禮誦,來報答大聖的恩德,並命名為慈悲三昧水懺,就是取尊者以三昧水洗人面瘡,解開兩家累世冤業的緣故。

今日大眾在禮拜懺悔時,藉由前人身行、言教的提示,應當發起真誠的清淨心,以三昧法水洗去我們累劫的塵垢。

這篇文章來與各位大德分享用意即為,「達彌儒道的」修行法門,融合儒、釋、道三家之大成,要以儒門的禮節行於外,以佛家的戒律誠於內,以道家的清靜心為根本。

看完以上這則小品,相信可以深深感受得到「慎心念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這句話。

只是一起驕慢心,即惹來累世的因果追討,也由於之前無相的佈施功德,才得以遇難呈祥,躲劫避難。

今日得逢自古不輕傳的大道,因時值大開普渡收圓之際,一定要廣渡有緣眾生,而在隱微之處,也要時時記得安頓自己的身心,方符合仙佛所云:

﹙2﹚動時渡人

﹙2﹚靜渡己。這應該才是最圓滿的修持方式。

至少要平靜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時候,你身旁所有的人都告訴你:要堅強,而且要快樂。堅強是絕對需要的,但是快樂?在這種情形下,恐怕是太為難你了。

畢竟,誰能在跌得頭破血流的時候還覺得高興?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平靜。

平靜地看待這件事,平靜地把其他該處理的事處理好。

平靜,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能做到這一點,你就已經有了復元的能量。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