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0 17:23:42瀏覽1768|回應0|推薦0 | |
雍也篇 第28章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主旨: 本章是孔子教導子貢求仁道的方法。 子貢欲求仁道,問能博施濟眾的境界如何,孔子答以此乃聖者之事,非有德有位者無以做到;而仁則人人可力求而至,其入手的功夫便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而不必好高騖遠,能推己及人即是仁者的胸懷,努力於實踐恕道,便是求得仁道的方法。 註譯: 博施:廣施恩惠。猶今說慈善事業。施,給與。 濟眾:言人的受我恩澤者多。 何事於仁: 朱注:「言此何止於仁。」是「事」做「止」解。 劉氏論語正義則云:「事,猶為也。言博施濟眾,何為於仁言之,明非仁者所能也。」 其猶病諸: 其,猶「他」,指堯、舜。猶,惑詞,「恐怕」的意思。 病,心有所不足於此,即內心憂愁做不到的意思。諸,語助詞,猶「乎」。 夫:語前助詞。 己欲立……而達人: 推己及人的心。意思是說自己站在好地位,使別人也要同站在好地位;自己將來想達到更好的地位,使別人將來也要達到更好的地位。 能近取譬:近指自身接近的事,譬是比喻。言近取自身所欲,比喻他人亦如是。 方也已:方是法術、途徑、方法。也已,順落上文的語助詞,有「止此」的意思。 語釋: 子貢欲從事功求仁,問孔子說:「假如有人能廣博地施予恩惠給人民,而且能救濟大眾的疾苦,普利群生,這樣的行為怎麼樣?可以算是仁道嗎?」孔子回答說:「豈止是仁道,那一定是聖德了!即使堯、舜那樣的聖人,恐怕還愁做不到呢!說到仁道,是要推己及人;自己要能安身立命,也要培植扶持他人能安身立命;自己要能明德達道,也要循誘善導他人亦能明德達道;能夠就近以己身為譬喻,設想他人也和自己一樣,可以說這就是求得仁道的方法了。」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