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6 12:01:17瀏覽382|回應0|推薦0 | |
轉載自天下雜誌 楊定一期望透過心靈改造的方式,建立孩子從心學會「感恩」的重要。 身為王永慶的女婿,掌管台塑集團所有學校的楊定一,最熱愛的工作,就是教人如何過著身心靈合一的生活。二十一歲就拿到美國雙博士的他,從小到大力行的生活原則正是「黃金比例」。動靜平衡、恢復規律,是他給混亂失衡的現代人,最好的藥方。 走到台塑大樓後棟後面的敦化北路、民生東路口的一棟白色大樓內的中庭一樓,長庚生物科技公司的身心靈轉化中心,裡頭十分寧靜。各種有益人體健康的食物、水、運動操、靜坐、冥想、以及蓖麻油按摩,一應俱全。還有邀請兒童、成人以繪畫、短文、拍攝表達對生活點滴感恩之情的「感恩日」活動。 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楊定一,強調這一切不是為了營利,而是為了提倡一種健康的生活作息。 身為王永慶的女婿,太太王瑞華才剛接掌台塑六人小組中副總裁的角色,楊定一則接掌了台塑集團內所有的學校──長庚大學、明志大學、長庚技術學院等學校董事長多職,正準備慢慢開始進行他心目中理想的整合教育──全人教育。 就猶如他接掌的教職,美國洛克斐勒大學生化及醫學雙博士的楊定一,最熱愛的工作就是非營利的教育工作。其中,他最熱愛的是教人如何過著健康的身心靈生活,可以說是醫者中的醫者。能不能規律是最大的問題。楊定一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健康的示範。每天早上他一定有規律地花兩個小時跑步、做操及靜坐冥想。「作息還是要有規律,」楊定一說。 楊定一認為,現代人的壓力大太多了。古人一天生活最多有兩、三個不同的觀念,就夠了,不用轉出一大堆不同的主意、不同的念頭。現代人的腦波要達到規律,不容易。「你看我們現在的人,一分鐘要轉多少念頭,對不對?」楊定一指出,所以速度加快就造成錯亂,導致失去規律。「失去規律是最大的問題,」楊定一再強調。 不能小看人的生活作息失去規律的問題。「失去規律的問題,是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問題,也是憂鬱症主要的原因。因為念頭太多,人太複雜,失去安全感,」楊定一說。 將運動劃入生活的黃金比例尺 另外一點是,現代人的危機感給人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壓力,壓力使得人好像永遠無法休息,腦筋沒有休息,不斷在用,達不到一個平衡點。為此,楊定一才不斷強調要運動、要靜坐,以好好整理思考的念頭。 楊定一很贊成生活要有個「黃金比例」。他讚賞大自然冥冥中就脫離不了黃金比例,例如歷史建築物、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名畫,都自然抓到八比五黃金比例的一個均衡點。歷史悠久的巴哈、莫札特、貝多芬等古典名曲,也都是按照八比五的黃金比例,所以幾百年之後聽了還是很舒服,以後還是會存在。現在的音樂,聽一聽,過了一、兩代就沒有了,因為它不符合一個最和諧的狀況,它是錯亂的。一朵花,生下來,它的葉子的比例、分岔的比例,多少往這個黃金比例──一.六比一來著手。 楊定一認為,黃金比例是一種很清楚的天然規律。植物、動物、大自然、地球、月亮的比例,離不開這個黃金比例。太陽、整個宇宙,都離不開這個黃金比例。黃金比例很好玩,是一種循環。常常靜坐的楊定一,藉由靜坐,達到身體完全的休息。「沒有動、腦筋沒有動,完全安靜,其實會體會到很多很奇妙、很微妙的事情,」楊定一說。 七歲移民巴西,二十一歲拿到雙博士,楊定一其實從小到大,運動時間佔據他生活黃金比例中較長的那一段──八,讀書反倒只有五,甚至不及五。他說他一天頂多花一、兩個小時在讀書。他十歲就開始踢足球,踢到二十幾歲。回台灣這幾年,藉由長庚生物科技公司,楊定一推廣的就是規律的生活。 楊定一強調人要規律地讓自己心存善意、長存感恩之念;飲食也要有一個規律,吃東西要慢一點、多嚼一點、多吃一點生的飲食,少吃一點紅肉等等。運動也講究螺旋伸展操,講究怎樣把身體每一個部份活化。 感恩是生活的基石 除了規律,楊定一主張人要有一個隨時都靠得住的基礎。「假如你下面突然走的地毯、地板沒有了,你沒有安全感,」楊定一指出,現代人在科技上跳了過去幾百萬年也無法跳到的那麼一大步。「上一代有些人連火柴、打火機都沒有見過,火箭更不用講,電話都沒看過。在最近三、四十年,你看有多大的變化?人哪可能適應?突然間把過去幾百萬年來的一種規律形狀,突然把它破壞掉,人哪受得了,就錯亂了,」楊定一解釋。 感恩心是人類穩定的基石。要恢復規律,楊定一認為要由心做起。「最快的方法,就是有一個慈悲心、感恩心。一個人有感恩心,他已經達到一個規律。哪一方面的規律?心的規律。哪一種心?你也可以說是肉體的心,也可以講是思考的心。你知道我們這個心臟旁邊有個磁場,這個磁場大到多少呢?它比腦的磁場大上四千倍,是心帶動整個身體的運轉,心達到一個規律,作息也就規律了」他說。有儀器可以測量出,一個人心存感恩,會讓心跳達到規律的跳動,心跳一規律,會帶動腦波的規律。腦波一規律,作息也就規律了。所以,楊定一主張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心來帶動。 「難道講兩個字『謝謝』都那麼難,對不對?人生就是一個大磨練、學習的機會。我們來這個人生,等於說來幼稚園,都是來學習的,到每一個人生,應該抱一個學習的態度。所以你在任何一個場合,受到某某人的委曲,假如能認為他是來教我的,那就沒有什麼矛盾了,那就會有感激了,一個人有感謝的心,它就會達到規律,什麼都不用做。而且你隨時可以自己做自己的主,不被錯亂的環境帶走,」他說。 但楊定一認為,個人無法脫離整體而獨善其身。假如從早到晚看到電視上、媒體上都是負面新聞,人也不會健康。假如這個社會上都是破壞的,一個人也不可能健康;飲食,全部是破壞的,一個人也不可能健康。所以,整體跟個人還是分不開的。 至於現代人所面臨的壓力,「要從個人的行為、個人的念頭來做手術,來開刀,這樣比較快,」楊定一說。回到原點,人還是要由自己做起,先改變自己,讓自己有感恩的心。「念頭改了,體質也改了,對慢性病大概是最重要的,」長得很像西藏仁波切的楊定一說話充滿禪意。「所以,每一個人都一樣喔,要做一些功課,要調整。一個人要有感恩心,要做一些運動的調整、一些念頭的調整、飲食的調整……,」楊定一最後輕輕地做了個總結。但是忙碌的一般人要做到,真的必須痛下決心。 在台塑集團內,上上下下的人都稱之為楊博士的楊定一,喜歡教東西方的小孩都要讀經,讀《聖經》、莎士比亞、《金剛經》、中國的四書五經、唐詩等等。好多小朋友經過楊定一的讀經調教之後,開始彈鋼琴、畫畫、寫文章,甚至在理工方面都好像變成小天才。「用這個方法培養天才最快,」楊定一說說這些小天才,在美國、台灣、大陸、香港都有。 又是一天的開始,楊定一只要在台北,一定早上七點就出門去運動。他的心充滿感恩,作息自然規律,他做到了他所說的。 楊定一的身體修練法 王永慶女婿楊定一公開抗老絕招 楊定一說,成立身心靈的轉化中心就沒有想到賺錢,如果要獲利,可能就做不好了。從年輕時候開始,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就很重視「養生」,保持嚴謹規律的生活,每天一定會運動一個小時;年近九旬的他,不但身體硬朗、思路也相當敏銳。他最廣為人知的養生方法,就是每天一大早起來做毛巾操;近幾年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養生方法也略做調整,不再著重體能鍛鍊,也著重於心靈養生。 十年前開始,王永慶在女兒王瑞華及女婿楊定一的建議下,開始做「心靈養生」,用靜坐讓身體平靜。「這說起來有點玄,但一定要自己去體會。」目前擔任老丈人養生顧問、擁有生化及醫學雙博士的楊定一說,把心放下,進而看空看穿,體認隨時都在靜坐、隨時都在定的境界;身旁的一切都在動,但念頭不動,隨時都定在那兒,這對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跟著女兒、女婿靜坐外,王永慶也聽從女婿的建議,除「毛巾操」外也接觸的螺旋拉伸運動。楊定一表示,大家別小看螺旋拉伸運動,它能調整脊椎,讓人們即使處於壓力大的生活中,也能從中做到「結構上的修正」。他解釋,人身上有兩百多處關節,人們久坐不動,還習慣往前傾,且只做直線運動;如果在日常運動中能做到螺旋拉伸,像擰毛巾一樣,把脊椎伸展開來,不僅血管、神經、淋巴拉的距離比較長,且能矯正日常不良姿勢。替老丈人打理健康外,楊定一也把這套養生觀念推廣至一般大眾,希望為民眾找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美國學術界,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楊定一,從小就是個風雲人物的他,十三歲考上巴西醫學大學時,更是轟動全巴西上下,人稱其為「神童」;二十一歲拿到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生化及Comell醫學雙博士,二十七歲升任為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系主任時,也在美國引起轟動,發表免疫細胞基因研究報告,引起廣泛回響。後來更受聘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諮詢委員。 效法神農氏 一個挫敗,讓楊定一走向一般人很難認同的自然醫學。回憶起在腫瘤中心,看到癌症病人一個個在自己眼前死去的情境,楊定一神色黯然,他說:「我的專長是治癒癌症病人,但當我看到自己所學無法救治病人時,便感到相當挫敗。」會走入傳統醫學,完全是機緣,在NIH的那段日子,有感病人受苦於癌症且一一離去,西醫給藥卻束手無策,以及許多現代慢性病,至今仍無法找出病因的無奈。 這個挫敗感讓楊定一決定尋求另類醫療為病患解決病痛。恰巧,NIH也想研究非傳統醫學,於是NIH主動邀請加入非傳統醫學研究;就這樣,鑽研起古希臘、古埃及、古印加等醫學大師的理論與醫書,最後還探索中國、印度、希臘的自然療法。「我並沒有拋棄西醫,也不是要跟西醫分庭抗禮。」楊定一說,他只是把存在好幾千年的古老東方醫學,結合現今科學,包括奈米科學、物理、化學、數學,幫助一個人做身心靈轉變,回到諧振、均衡的狀態。 對於人生中事事順利的楊定一來說,轉戰非傳統醫學東方醫學要面臨很大的挑戰。怕別人說他銷售產品擴展長庚事業版圖,影響到岳父的名聲;但處事一向嚴謹的他認為,「如果要賺錢或是成名,其實有更多更快速的方式和管道。」但是他現在從事的事業,成立身心靈轉化中心,是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他要做的事,就是不斷研究出更好的東西來幫助別人。 身形高大的楊定一,外表看起來溫文儒雅,充滿學者氣息,一點也不像企業的經營者,反倒像傳播福音的傳教士。他對古代嘗百草的神農氏非常欽佩,所以他也以神農氏悲天閔人的執著態度,努力嘗試找出解決人類病痛的方法。他所研究出來的東西,一定會自己先吃,有真正明顯效果,才會讓病人服用。「這是我的堅持,也是目前東方醫學最缺欠的部分。」 行事一向低調的楊定一,對於人家盛讚他是「神童」,謙虛地表示:「我並沒有比人家聰明,只是一個平凡人而已。」他說,自己今天的成就完全歸功於他的父親楊正民教授。出身空軍的楊正民教授,從小顛沛流離,靠著無比的毅力完成學業,為了見在大陸的母親一面,身上帶著三百美元就到巴西闖盪。到巴西之後,他們一家人過著艱苦的生活。在楊定一的童年裡,不像一般小孩有玩具可以玩,他一生中惟一的一個玩具,就是在小學二年級時,他因筆誤將「己」寫成「已」,無法得滿分,好勝心強的他讓他哭成淚人兒;父親為了止住他的淚水,買了一支玩具槍給他。「我的父母對於子女教育非常嚴格,很重視小孩教育,我們把讀書當成一種競賽。」楊定一表示。 學習過人毅力 楊定一表示,人的身上有200多處關節,人們常長坐不動,還習慣往前傾,久而久之易出現腰背痛等毛病。整天在書堆裡打滾的他,可不是大家刻板印象中的書呆子。楊定一其實是柔道黑帶高手,他原本要參加奧運為華人爭光,但因腰扭傷無法參賽,「這一直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但楊定一把希望寄託在年輕人身上,國內選手出賽前,他都會到選手村替選手們調理身體,讓他們體能維持在最佳狀態。 雖然楊定一被大人盛讚為「神童」,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感到自滿,反而更謙卑待人。他覺得,大家都是平等的,並沒有誰好誰不好,每個人在社會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念大學時,他父親要求他到餐廳打工,或到農場翻土,讓他知道職業無貴賤,知識分子不應有優越感,任何工作都應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做;也學習怎樣待人處事,怎樣結交各階層的朋友。 楊定一覺得,從每個人身上都可以學到東西,他的員工說:「楊博士對於周遭的人總是噓寒問暖,連打掃老伯伯身體不舒服,他都會一直惦記在心上。」也許因為他的悲天憫人,所以他選擇醫學這條路;也因西醫治療極限,讓他轉而研究非傳統醫學。 從神童到最年輕的天才博士,現在卻轉為研究能量以及另類療法的領域,他強調,面對我們身邊萬事萬物,都要常懷感謝心。為了推動預防醫學的好處,楊定一於二○○○年與妻子自美國返台後,便投入長庚生技的創立,共同發願推廣身心靈的預防醫療保健。現在他們每天所想的,是如何在自己獲得健康後,也能幫助更多人健康;並站在推廣的第一線現身說法,與更多人分享心得與經驗。 而身為經營之神的女婿,會不會備感壓力?楊定一語氣溫和地說:「不會,反而從岳父身上學到過人的毅力。」十六年前,岳父長居美國一段時間,幾乎每天早上兩、三點起床做一個半小時的運動;而最讓楊定一佩服的是,岳父做伏地挺身,是從一百下開始做起,每天往上加一個,最後一天可以做到六百七十六下。 楊定一跟他岳父王永慶一樣,都有過人的毅力與體力。更令人佩服的是,做為豪門的女婿,待人非常謙和,對員工一點架子也沒有,對於病人更是視病猶親。楊定一的穿著打扮也相當樸實,他說,生活簡單最快樂。在他身上很少看到名牌,衣服只要求棉質舒適;他認為這些東西只是身外之物,不必太過介懷。說畢,他的眼神飄向遠方,想必,他又在靜坐了……。 楊定一養生觀 古人流傳下來的螺旋拉伸運動,可以把脊椎伸開來,矯正不良姿勢。 螺旋拉伸運動 楊定一無論多忙,每天一定抽出1個半小時運動,早上起床後、上班前、下班後,從事有氧、健身與螺旋拉伸等運動,平均各約30分鐘。尤其螺旋拉伸運動,他非常建議現代上班族常做,因為它能調整脊椎,讓人們即使處於壓力大的生活中,也能從中做到「結構上的修正」。他解釋,人身上有200多處關節,人們久坐不動,還習慣往前傾,且只做直線運動;如果在日常運動中能做到螺旋拉伸,像擰毛巾一樣,把脊椎伸展開來,有益健康。 強調身心靈健康 強調身、心、靈調和為一的健康觀,聽在一般人耳裡很難接受,覺得生活有如道士般;但楊定一認為,身、心、靈調和的健康觀,並不是教人過著清貧的生活,而是回歸自然的保健方式。 少吃肉食 現代人因為吃得太好,所以百病叢生,人要活得健康必須從改變飲食習慣開始。幾乎所有研究都證明,人類是素食動物。楊定一強調,以牙齒及腸道結構來看,人類的牙齒及腸道結構跟馬、牛、羊動物很類似,研究也發現,這些動物的排泄物裡沒有毒素,主要是因為吃素;而以肉食為主的獅子、狗等動物的腸子因為比較短,只有人類的三分之一,所以吃進去的肉在腸道停留6小時就排放出來,不像人類必須經過2天的時間,才會把腸道裡的毒素全部排放出來。 跳床運動 楊定一也很鼓勵跳床運動,因為一跳,所有內臟都在動,跟地球的頻率也相同,可以達到共振,而且有氧的消耗量也高。 追尋人生真相 楊定一說:「佛心本性,信心到了,一切也就是如此。」在他認為,「修行」處處皆在生活當中,重要的是,自己要能有覺醒的信心與理解,畢竟凡事離不開本性,當一切放下,自然能見真我。 自幼在巴西長大的楊定一,從小篤信天主教。一直到他廿多歲時,突然開始追尋人生的意義,而有了一番不同的體悟。「我開始思索,人生的真相與意義到底是什麼?」他回憶著說,也就在那時,他接觸了《六祖壇經》,開始與禪結緣。 進而他發現原來宇宙本是「空」,而所謂的修行,更應該不為求法而求,實際落實在生活之中,否則一切都只是淪為一個大妄想。 他認為每位眾生皆能在宇宙中修行開悟,只是自我理解的早與晚的差別而已,但是宇宙天地處處是道,也可謂是都是圓滿,如何體察其中的奧妙,也只能確實在生活中實踐及修行才能體會。 對於何為禪定?楊定一有這樣的解釋,「人本身就處於『定』之中。」 他並指出,真正的禪坐不只是強調姿勢正確、呼吸正確,這些形式上的追求都非根本,唯有真正理解與體會箇中的智慧才是。 不僅僅是自己在禪修中有所體驗,楊定一表示,他的女兒楊元寧也和自己一樣體驗禪機。他記得在女兒大概九歲時候,他邀請一些好友打禪,寶貝女兒自然也順勢跟著大人參加了禪坐。 女兒亦發願服務 他還記得大概是到了第四天左右,女兒在禪坐後竟然嚎啕大哭,一開始楊定一以為女兒是身體不適,但是女兒卻語出驚人地說著自己禪坐後的感想,「人就是空」。 對楊定一來說,女兒的有這樣的突破讓他感到高興,也在那次的禪坐後,他發現女兒對於事物思考與行為表現都更顯成熟,甚至更以服務助人為其志向,更讓楊定感到欣慰。 在女兒十六歲時更為長庚生技出版一系列真原叢書,以特殊的用詞與筆觸,抒發自己對世界的解析。楊定一解釋,這一系列的叢書以小主人翁與充滿智慧祖父的對談方式表達對於許多問題的剖析,看似童書,但是卻是要給予大人們深刻思考的一部著作,闡述的是更貼近人們內心的本質,而這些都是出自一位十六歲女孩之手。即使書中表達的道理簡單,但是卻是人生一輩子都要努力實踐的課題。他最後鼓勵大家,人人都應修行,在修行中更加法喜圓滿。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