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精彩的佛教史
2009/12/21 10:41:37瀏覽309|回應0|推薦1
 精彩的佛教史  

     釋蓮院上師是美國加州南加大物理博士生,因為愛看師尊文集而毅然决定出家,1996年剃度,曾結緣服務於美國紐約福圓堂,馬利蘭首府登寶堂。2003年蒙師尊蓮生活佛賜封為金剛阿闍梨,出任美國德州休士頓密儀雷藏寺住持。2007年奉師命接受真佛宗威德佛學院禮聘,教授學士班一年級的「佛教史」,及二年級的「現觀莊嚴論」。

     佛教史就像一門百科全書,資料豐富,相當吸引人,但要將佛教史教得好卻不容易,因為必須對佛教各宗各派之間的脈落有相當的了解,條理清晰,才能正確建立整個架構。釋蓮院上師以他實修的功力,先將課程內容全部消化,融會貫通後,運用他特有的推理邏輯式的講解,加上他的學佛心得來授課,非常精闢入理,學員獲益良多。

    上課時上師將重點寫出,並加上繪圖,佛教歷史上發生的事件,就這樣一一呈現眼前。

    釋迦弁尼佛出世,在娑婆世間說法四十九年,說了小乘、大乘、秘密乘,如此多的教法,當然是為了攝化一切的機緣。

釋迦弁尼佛涅槃後,以後的聖賢各依教法,分宗分派以化益有緣眾生。

     印度(天竺)佛教的演化,依序是: (1) 原始佛教,(2) 部派佛教,(3)小乘佛教,(4)大乘佛教,(5)秘密佛教。

    佛滅後一百年,部派佛教興起,當時群龍無首,因為不同地區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等之不同,造成僧團對戒律產生了變通的做法,結果佛教開始分裂,分為上座部及大眾部。其中上座部400年當中分裂共七次,成為:根本說一切有部、雪山部、化地部、法藏部等……,而大眾部分裂為:制多部、雞胤部、方廣部等………。

    在印度有小乘十部,大乘中觀(龍樹宗),大乘瑜伽(彌勒宗),秘密佛教。

     中觀在中國成了「三論宗」,瑜伽在中國成了「法相宗」

    在東南亞,流行小乘;在韓國,流行大乘;在西藏,流行秘密佛教等等。

    宗派演化,是自然的現象,認定一個宗旨,然後師資相承續。分宗分派是:建法幢。立宗旨。度有緣。

     部派佛教分裂的情况一直到提倡中觀派的龍樹菩薩出現後,才漸漸消失。他神通廣大,入龍宮閱大藏經,著作千部論,開南天竺鐵塔面見金剛薩埵,得金、胎二部契印,寫密集金剛及金剛頂經十八會。可見一位有證量的菩薩才能服眾,為萬乘之尊。龍樹菩薩被尊為八宗之祖,那就是密宗、禪宗、淨土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天臺宗及律宗。

    後來,大乘佛教在印度形成了「中觀宗」 及「唯識宗」,中觀思想以龍樹菩薩為首,唯識思想以無著菩薩為首。中觀派及唯識派,自古以來,互相批判,也互相融合,一直到今天,仍然爭論不休。主要的論點,還是在「空」、「有」上。

     龍樹菩薩造《中觀論》四卷,主張最徹底的中道。破空、破假、進而破執中之見。「中觀」之八不中道: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是中觀學派觀察事物的方法,依據這種方法觀察,任何事物都是處於相對矛盾之中,因而都是不確定、不真實的,因而也是無自性的,所以也是「空」的。「空」是指一種沒有客觀實體,不可用語言文字表達的狀况。只有這樣一種空的狀態,才是宇宙萬物的真實本性。

    法相宗就是唯識宗,研究八識,如來藏識即第八識。萬法唯心,唯心唯識,心外無境,境外無心。佛性藏於八葉蓮花之中,花落了,真實的佛性顯露出來,外假內有。

     蓮院上師分析上座部及大眾部形成的背景,並點出不論修出世或入世二者要平衡,這一段講解非常生動:

    上座部之僧眾 (例如大迦葉),資糧足,自我解脫修行成就者多(阿羅漢),修到心性本淨才去度眾生。重點是還要廣發菩提心,不要只做自了漢。

    而大眾部之僧眾 (例如阿難尊者),用悲心去度化眾生,四攝有情。四攝法內有布施、愛語、利行及同事。這是廣結善緣,但要加強修定,以免被眾生度走。

    修行及度眾要保持中道,兩者要配合得很好才會產生正覺及妙覺。

    度眾越多,布施越多,若智慧不足,則可能會造成自立山頭的現象,就像當一位國王,但不能達究竟解脫。

    面對眾生時,要採取中觀之道,無善惡才能保持清淨。要不然定力不夠,容易受污染,會影響道業。這需要有般若智慧、大悲心オ會繼續下去。

     上了釋蓮院上師的「佛教史」,及釋蓮渫上師的「佛學總說」,我再看師尊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209冊「魔眼」,對師尊文中提到的佛教部派,就感覺到很清楚明白。這真是讀佛學院的一大好處!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llokitty888&aid=360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