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05 01:34:34瀏覽633|回應1|推薦11 | |
我覺得有關入聲.既然在國語裡已經不存在了,在用國語寫詩的時候,應該不用顧慮到入聲吧? 別誤會我的意思.我知道入聲還健健康康的活在除了北京話以外的各地漢語裡面,尤其是閩吳粵語裡,入聲還可細依照陰陽中分成二到三調.(另外還有去聲在很多方言裡也有陰陽之分.不過那是另一個話題.)因此創作者只要會講任何方言,要辨認入聲都不是難事.(Rule of thumb: 跟入這個字同調的,甚或同樣發促音的就是入聲) 這也就是為什麼古詩詞用方言讀起來特別有韻味. 其實透過詩詞漢字去研究各地方言間的對比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如果依照與北京的距離來排各地方言對同一個漢字的發音對比就會發現為什麼有人會把方言稱為漢語的活化石. 就拿蔣捷的虞美人那闕詞來說吧頭兩句的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上跟帳相信在各地漢語裡面相信都是同韻的.沒有問題.可是接下來"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裡面的中和風在北京話裡面就開始不同韻了.(注音和漢語拼音理,這兩個字都不同韻,仔細聽北京人唸這兩個字也不同韻)然而在華中南省份乃至於閩吳粵各地漢語裡面,這兩個字還是同韻的.(台灣的國語裡面,雖然注音符號不同,可是大部分還是會把風念成跟中同韻的).到了接下來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就更明顯了.北京話固然下也早已分家,就連華中華南的藍青官話區的漢語裡面這兩個字都已經明顯地不同韻了.一定要到了閩粵漢語裡面,才看到了下和也同韻的情形.漢語的淵遠流長且脈絡相通從一闕詞裡面,就可以看出梗概. 說了這麼多音韻的事,不過是想要點明使用漢語字作詩詞的人自來都是依著自己母語發音創作比較自然.古代雖有官話,可是各地的詩人墨客相信國語都不會標準到哪去,然而因為各地漢語間還是隨著漢字有脈絡可通.這就是為什麼歷來這麼多來自不同時間,空間被景,彼此可能語言不通,甚或根本生不逢時的詩人們,可以彼此相互欣賞切磋的原因. 要知道,詞林詞譜,音韻集成等工具,在越古老的漢語裡(如閩粵)裡,分別還是用得的.因為縱使閩詩人跟粵詩人彼此語言不通可是,音韻集成裡說同韻的字,分別在閩及粵漢語裡還是同韻.然而這點在北方語系的漢語,歷來已經慢慢改變了.所以慢慢形成了一個算是比較特別的狀態,北方的文學藝術,乃至於戲曲藝術創作者,如果要自己的作品橫向(空間)或者縱向(時間)久遠的話,就得向這些對他們本人來說已經變調的古韻靠齊.(妳如果仔細聽就連地方色彩濃厚的京劇在唱的時候,用的腔跟韻居然是華中方言,這點固然跟京劇的發祥地(湖北的黃陂等地)有關,可是在各地的戲劇及文學創作裡,必須要向一個非自己母語的標準或尺度靠齊這個現象,歷來就是漢字漢語創作過程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只不過這對各地方創作者的難易挑戰度會因為母語語這些標準的距離而有高低的不同罷了. 其實講到這個所謂的共同標準,在文章方面就是所謂的文言文或是民初開始的白話文,可是在詩詞戲曲方面就是音韻集成等.兩者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超越時空使得各地乃至於各年代的行文,創作者得以交流溝通.這是兩者的功勞.代價則是,各地方漢語與作品間會有一定的距離. 然而現代的作家時空背景與此已經有所不同了.因為在口語上,漸漸因為溝通交流和資訊發達的關係,國語/普通話漸漸形成.漢字作品的背後,漸漸連口語上都有了共同的基礎.就算普通話不是你的母語.你也能懂能說普通話.(照嚴格的定義說,普通話不是任何人的母語,這點由大宅門裡面的人說的話,會說普通話的你可能十句有五句的用字你得看字幕才知道是什麼字這個現象就可以略知一二,包括北京話在內的各地方言,都不是普通話.然而普通話卻大家都懂.)至此,漢語歷年來的文字和話語分家的現象才得到了初步的改變,而對文學創作而言,漢語作家也第一次的有了比較統一的平台... 再回到開頭說的所以,用國語/普通話寫詩(老或新詩體)的人是否可以不用再管在國語裡面已經死掉的入聲呢?(也連帶影響到平仄的算法) 我沒有答案,詩我根本是個外行..不過是找個話題大家聊一聊...:)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