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智商研究的新方向
2009/04/21 00:20:57瀏覽685|回應0|推薦0

生物:智商研究的新方向

以下轉貼


編輯 thinhug 報導

如果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的高低有部份原因是來自於遺傳,那麼,智商和大腦發展的關係又是如何呢?普通智商的兒童與被評定為資優生的兒童,在他們成長的歲月中,大腦發展的過程會是一樣的嗎?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Mental Health, NIMH)與加拿大馬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科學家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追蹤307位兒童的成長過程直到他們的青春期結束。這些兒童先接受符合其年齡的魏氏智力測驗(Weschler intelligence scales)評量之後,依評量的分數分為三組:高智商組(IQ分數121-149)、中上智商組(109-120)與中等智商組(83-108)。接著在徵得小孩本身和父母的同意之後,以高解析度的磁共振造影(MRI)來掃瞄大腦的解剖影像,然後由影像上計算出大腦皮質的實際厚度,並和智商進行統計相關分析。這個實驗最困難的部份在於,經過幾年之後他們仍然持續找到這些小孩來進行影像掃瞄。

分析的結果顯示,在7歲的時候,高智商組的大腦皮質厚度比普通智商組的薄,但是到了11歲,高智商組小孩的皮質開始變得比普通智商小孩的厚,而且最明顯的變化區域發生在右腦額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i)及額中回(middle frontal gyri)的前端;隨著青春期的開始,皮質增厚的區域延伸到右腦額葉的後區,以及左腦的額上回及額中回。如此的差異一直持續到青春期晚期,高智商組小孩和普通智商小孩的大腦皮質厚度才又恢復到了相同的水準。其它相關的統計數據也指出:智商高低和受試者家庭的社經地位程度有關,但是和個體本身性別或採取那一隻手是慣用手(左、右利者)無關。

在整個青春期發展過程中,高智商的孩子伴隨著大部份額葉皮質的增加並不是一個偶然。額葉是人腦掌控推理、計畫、思考和決策的相關區域,許多的研究指出:當受試者在接受智力測驗的同時進行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的掃瞄,掃瞄結果會發現額葉區域神經元的活化程度有顯著增加。雖然目前我們仍然不清楚大腦皮質的增厚在大腦的細胞層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是神經元髓鞘的增生、神經元軸突的增長或是突觸聯結的增加?但是研究者相信,這些高智商的聰明小孩在發展過程中讓大腦有更多的時間進行高層次認知功能的培養,而這可能受到家庭提供的外在環境影響,比如較佳的社會互動模式、較多的語言學習機會,以及豐富的閱讀環境。

智商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子要走,但是由神經科學的角度切入,讓我們對大腦的發展和與環境的互動關係有新的認識,這是智商研究的新方向。

聰明的小孩或許有遺傳上的可能性,但是別忘了,孩子們需要的不只是零用錢而已。

原始論文:
Shaw P, Greenstein D, Lerch J, Clasen L, Lenroot R, Gogtay N, Evans A, Rapoport J, Giedd J. Intellectual ability and cortic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ature. 2006 Mar 30;440(7084):676-9.

參考來源: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usky&aid=28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