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回診,已近兩年了。
該痛的沒少過,我也用時間好好地認識了自己的小心肝。
印象中,還在看小兒科的年紀,一次感冒的內診,醫生隨口說心臟好像有雜音,要換到大醫院看看。這當然聽過就算了,什麼不舒服都沒有啊!我可是個鐵漢死硬派的耶~ 挺住!
直到幾年前,陸續有胸悶、心悸等症狀。但還是拖到一次嚴重發作的出現,才乖乖去看心臟內科。檢查完畢,二尖瓣膜、三尖瓣膜都有脫垂、閉鎖不全的問題。
拿藥後,很配合的照A醫生的指導用藥。同時也開始歸納自己不舒服時,有沒有什麼共同性? 保持冷靜的態度,去接受它。
藥吃完後,再回診。原先醫生的時段不方便,只是拿藥嘛~就換了B醫生。B醫生邊聽我的描述邊看病歷,然後巴拉巴拉說了一堆個人情緒壓力要管控好之類的話。
其實我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說一些責備的話。哪個人的生活可以處於無壓力的狀態呢?如果你輕輕說一聲,目前狀況不嚴重,做好追蹤就好,我會更受用。
內心裡,默默舉了X的牌子。B醫生,你被淘汰了。
在M醫院,大牌的心臟內科醫生至少要排一個月才掛的到診。我清楚自己的情況,不用湊熱鬧。這次闊別已久的回診就再換了C醫生,他很認真看診,一個小時消耗不了七個病人,所以輪到時已一點多。
簡單描述最近的狀況,C醫生當場先做簡單的心電圖、再排下週做霍特二十四小時連續心電圖 (Holter monitor ) 、心臟超音波等檢查 (追蹤用)。全程都讓我感受到關心的態度,而且即使門診看到快兩點也沒有不耐的感覺。
裝完攜帶型心電圖的機器(如隨身聽大小),有點傻眼。接收貼片快貼到鎖骨的高度,要不惹人注目很難。機器上有個按鈕不舒服時要按,再將發生時的情況紀錄下來。
醫護人員叮嚀一天內不能洗澡,偏偏這天就會特別容易流汗,想洗香香(平常都沒有這麼愛乾淨吧)。
像小學生一樣,老師發考卷了,空白繳回去,有點不好意思。矛盾地期待,不舒服的降臨。還好沒繳白卷啊(奇怪....這裡能用“還好”嗎)!
背著檢查儀器在身上很不自在,隔天馬上跑去拆機,再去照心臟超音波。排隊等檢查時,一位也在等待的男子靠過來問:「照超音波要花多久的時間啊?」
「五到十分鐘吧?」我回答。
「這是我第一次照超音波耶~」
「............。」不太想答話。
我有看起來很像常作檢查的老手嗎?其實檢查的時間跟心臟健不健康有關,健康的心臟,看不出有異常,檢查一下子就結束了。如果有問題,醫檢人員會像挖到金礦般,把問題點的各個角度影像拍下來提供給醫生判讀。超音波照的越久、問題越多,知道嗎(突然覺得沒嚇嚇他,有點可惜)?
和C醫生的交集是兩個禮拜後,檢查報告要等半個月後才知道囉~
24小時心電圖的報告出爐,一天當中有五次心跳不規律,其中一次跳到快160下。C醫生懷疑有甲狀腺亢進,補了抽血檢查,暫定每月回診追蹤。
有一種即將在診間飄流、沒完沒了的感覺。
沒完沒了啊~
10/30 補